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7282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H++OH-===H2O,故D错误。

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

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关键就是看离子间是否符合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若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看离子间能否生成难溶物、微溶物。

要熟练记忆酸、碱、盐的溶解性,特别是难溶性的盐类。

2.看离子间能否反应生成气体。

气体有酸性气体和碱性气体两种,具体表现为易挥发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铵盐与强碱不能大量共存。

3.看离子间能否反应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等)。

酸中的盐酸、硫酸和硝酸易电离,其他的酸一般难电离;

碱中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易电离,其他的碱均认为是难电离。

4.看离子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5.注意题目中附加的限定性条件

(1)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能存在有色离子,如Cu2+(蓝色)、Fe3+(棕黄色)、Fe2+(浅绿色)、MnO

(紫色)等。

(2)在强酸性溶液中,与H+起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3)在强碱性溶液中,与OH-起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3.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

Na+、K+、SO

、CO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Cu2+、K+、SO

、NO

C.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

Mg2+、NH

、SO

、Cl-

D.使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

Na+、K+、CO

A [无色酚酞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OH-与Na+、K+、SO

能共存;

B项中Cu2+呈蓝色;

C项中Ba2+与SO

生成沉淀;

D项中H+与CO

生成CO2和H2O。

4.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稀硫酸时,有气体生成的是(  )

A.Na+、Ag+、CO

B.K+、Ba2+、SO

C.Na+、K+、CO

D.Na+、K+、Cl-、SO

C [选项A中的Ag+与Cl-、CO

不能大量共存;

选项B中的Ba2+与SO

选项C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加入稀硫酸后,CO

与H+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选项D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但与稀硫酸都不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1.理清概念间的关系

2.联想记忆关键词

(1)记忆口诀:

“升失氧还、降得还氧”。

其含义即:

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电子对偏离)→被氧化→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能力);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电子对偏向)→被还原→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能力)。

(2)记忆口诀:

“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其他相反”即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还原产物;

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氧化产物。

3.学会正确的分析方法

化合价变化是分析一切氧化还原反应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正确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关键和突破口。

具体方法是找变价,判类型(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分升降,定其他(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

常用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的物质。

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

NaNO2+NH4Cl===NaCl+NH4NO2

第二步:

NH4NO2

N2↑+2H2O

下列对第二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NH4NO2仅作氧化剂 ②NH4NO2仅作还原剂③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 ④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⑤NH4N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D.③④⑤

D [第二步反应中,NH4NO2发生了自身氧化还原反应,NH4N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看,NH4NO2发生的是分解反应,所以③④⑤均正确。

6.某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NO2、O2和该金属的氧化物。

已知生成的NO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4∶1,则在分解过程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

A.无法确定B.升高

C.不变D.降低

C [由题给信息可知,氮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低到+4,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0,设生成的NO2和O2的分子个数分别为4、1,则氮原子得到的电子数为4,氧原子失去的电子数为1×

[0-(-2)]=4,二者得失电子的数目相等,故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C项正确。

系列微专题1: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与配平

一、守恒法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的应用

1.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主要有求氧化剂与还原剂个数之比或质量之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或物质的化学式等。

其计算的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即得失电子守恒)。

2.电子守恒解题步骤:

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个数以及每个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的量,然后根据电子守恒列等式:

氧化剂的个数×

每个氧化剂得电子数=还原剂的个数×

每个还原剂失电子数,利用这一等式,解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基本原则

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步骤

【典例1】 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M(OH)3+10OH-+3Cl2===2MO

+6Cl-+8H2O则MO

中M的化合价是(  )

A.+4        B.+5

C.+6D.+7

C [由电荷守恒得n=

=2,

方法1:

根据离子中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其所带电荷数计算M化合价,MO

中O元素化合价为-2,则M化合价=-2-(-2)×

4=+6;

方法2:

设M化合价为x,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3×

[0-(-1)]=2(x-3),x=+6。

【典例2】 配平下面两个反应(化学计量数是1的也请填上)

(1)________H2O+________Cl2+______SO2===______H2SO4+______HCl。

(2)________KMnO4+________HCl===________KCl+________MnCl2+________Cl2↑+________H2O。

[解析]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规律,进行配平:

Cl2→2HCl,氯元素化合价降低2价;

SO2→H2SO4,硫元素化合价升高2价,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因此Cl2前面化学计量数为1,SO2前面化学计量数为1,再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正确的为2H2O+Cl2+SO2===H2SO4+2HCl;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规律,进行配平:

KMnO4→MnCl2,锰元素化合价降低5价;

2HCl→Cl2,氯元素化合价升高2价,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规律:

KMnO4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Cl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5;

最后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正确的为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答案] 

(1)2 1 1 1 2 

(2)2 16 2 2 5 8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技能

(1)全变从左边配:

氧化剂、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全变的,一般从左边反应物着手配平。

(2)自变从右边配: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包括分解、歧化)一般从右边着手配平。

(3)缺项配平法:

先将得失电子数配平,再观察两边电荷。

若反应物这边缺正电荷,一般加H+,生成物一边加水;

若反应物这边缺负电荷,一般加OH-,生成物一边加水,然后进行两边电荷数配平。

(4)当方程式中有多个缺项时,应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找准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1.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硫酸亚铁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未配平):

________KMnO4+________FeSO4+________H2SO4===________K2SO4+____________MnSO4+________Fe2(SO4)3+________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O

是氧化剂,Fe3+是还原产物

B.Fe2+的还原性强于Mn2+

C.取反应后的溶液加KSCN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色沉淀生成

D.生成4个水分子时,转移10个电子

B [A项,Fe2+被氧化生成Fe3+,Fe3+为氧化产物,错误;

B项,Fe2+在该反应中是还原剂,Mn2+为还原产物,正确;

C项,Fe3+遇到SCN-生成的是Fe(SCN)3的水溶液,而不是沉淀,错误;

D项,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0FeS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4)3+8H2O,故生成4个水时,转移5个电子,错误。

2.配平下列化学反应

(1)________HCl(浓)+________MnO2

________Cl2↑+________MnCl2+________H2O。

(2)________Cu+________HNO3(稀)===________Cu(NO3)2+________NO↑+________H2O。

(3)________S+________KOH===________K2S+________K2SO3+________H2O。

(4)________ClO-+________Fe(OH)3+________===________Cl-+________FeO

+________H2O。

[解析] 首先分析价态变化情况,根据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特点确定配平方向是正向配平,还是逆向配平,然后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步骤完成题目。

[答案] 

(1)4 1 1 1 2 

(2)3 8 3 2 4 (3)3 6 2 1 3 (4)3 2 4OH- 3 2 5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1.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

2.计算公式

(1)n=

(2)n=

(3)n=

(4)cB=

3.注意事项

(1)突出物质的量这一核心,它是其他物理量之间转换的桥梁和纽带,一般模式:

一种物理量求算,物质的量求算,另一种物理量。

(2)换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对应。

(3)在使用气体的摩尔体积时要注意外界的条件,如不是标准状况,则不能直接将22.4L·

mol-1代入运算。

(4)不同状况下,同种物质的状态有可能不同。

(5)进行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时,各种情况下最终落脚点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式c=n/V,充分利用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发挥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

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的水中含有0.5NA个水分子

B.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

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Mg2+的个数为0.5NA

C.1molH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NA个分子

D.11.2LNH3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

C [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22.4L·

mol-1,A错误;

未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质的粒子数目,B错误;

1mol气体均含NA个分子,与是否是混合气体无关,C正确;

D项未指明气体所处的状况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D错误。

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已知某O2和N2的混合气体mg含有b个分子,则ng该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

A.

L  B.

L

C.

LD.

A [由题意知,M=

mol-1=

mol-1,则ng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在标准状况下该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L。

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方法

无机框图题由于题目字数少,题目及所提供的信息新颖且简洁,因此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1.解题步骤一般分为四步

(1)审读——仔细读题,审清题意。

读题包括阅读求解要求。

求解要求往往亦能给学生以重要的启示,这点不能忽略。

(2)找眼——找准“题眼”,即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然后联系信息及所学知识,应用正逆向思维、发散收敛思维、横向纵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推理。

“找眼”是解题的关键。

(3)解答——看清要求,认真解答。

“解答”是解题的落脚点。

(4)检验——看推理是否符合题意。

“检验”是解答正确的保证。

在上述各步中,最重要的是找解题的突破口。

找到了“题眼”,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

但检验环节也不要忽视。

2.寻找“题眼”有下列一些途径

(1)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方面寻找。

(2)从典型性质去寻找。

(3)从反应现象去寻找。

(4)从反应类型去寻找。

(5)从反应条件去寻找。

3.推断题的解题方法有顺推法、逆推法、猜测论证法、迁移法、分割法、枚举法等。

3.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显淡黄色,相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C的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

B.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C.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D.属于碱

D [根据已知信息,可以推断出A为Na,B为Na2O2,C为Na2CO3,D为NaOH。

Na2CO3属于盐,D项错误。

4.下列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D__________。

(2)以上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填序号)。

(3)写出A→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A是单质,A为Na,C为NaOH,D为Na2CO3,B为Na2O2,E为NaHCO3。

[答案] 

(1)Na Na2O2 Na2CO3 

(2)①②③④

(3)2Na+2H2O===2Na++2OH-+H2↑ 2NaHCO3

Na2CO3+H2O+CO2↑

系列微专题2:

阿伏加德罗常数(NA)应用中的“七大陷阱”

陷阱一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

22.4L·

mol-1是指标准状况(0℃、1.01×

105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许多题目中常设置常温常压下(非标准状况)的气体体积,学生易当作标准状况下处理,根据n=

进行计算,误入陷阱。

例如,常温常压下,11.2L二氧化碳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

陷阱二 物质的聚集状态

mol-1的适用对象是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许多题目中常设置一些容易被忽视的液态或固态物质,如水、乙醇、食盐等,学生易误当作气体而落入陷阱。

例如,标准状况下,22.4LH2O中所含分子数为NA(×

陷阱三 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物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许多题目常给出常温常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的正确判断,部分学生误以为无法求出物质所含的粒子数。

例如,常温常压下,8gO2所含氧原子数为0.5NA(√)。

陷阱四 单质的组成

气体单质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外,还有单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三原子分子(如O3)等,学生易忽视这一点而误入陷阱。

例如,标准状况下,11.2L臭氧所含氧原子数为NA(×

陷阱五 溶液的体积

确定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时,要依据“n=cV”进行计算。

许多题目常只给出物质的量浓度,学生易按1L溶液进行计算,误入陷阱。

例如,0.5mol·

L-1Na2CO3溶液中含有Na+数目为NA(×

陷阱六 溶剂的组成

确定某物质水溶液中所含氧或氢原子数时,要考虑溶剂水的组成。

许多题目常提供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学生易忽视溶剂水的组成而误入陷阱。

例如,1L0.5mol·

L-1Na2SO4溶液中所含氧原子数为2NA(×

陷阱七 粒子的数目

粒子种类一般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

1mol指定粒子的数目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由此可计算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的数目。

许多题目中常通过NA与粒子数目(N)的换算,巧设陷阱。

例如,常温常压下,1molNaCl和1molHCl中含有的分子数目均为NA(×

微点拨:

NaCl由Na+和Cl-构成,NaCl固体中不存在NaCl分子;

1molHCl中含有NA个HCl分子。

【典例】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2.4LCO2中含有NA个CO2分子

B.1.7g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

C.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A

D.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B [A项,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

mol-1,则22.4LCO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错误;

B项,1个H2O2分子18个电子,H2O2的摩尔质量为34g·

mol-1,1.7gH2O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则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9mol,数目为0.9NA,正确;

C项,标准状况下水不为气态,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22.4L·

mol-1进行计算,错误;

D项,1molCO、C2H4混合气体的质量为28g,但由于未注明混合气体的状态(温度和压强),故不能判断其体积是否为22.4L,错误。

1.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6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与22.4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

D.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D [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5.6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Fe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A错误;

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B错误;

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所含原子数均为NA,C错误;

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故D正确。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L1mol·

L-1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的个数为NA

B.在标准状况下,NA个水分子所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

C.7.8gNa2O2中含有阴离子的数目为0.1NA

D.0.1molCl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A

B [A.1L1mol·

L-1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是1L×

1mol·

L-1=1mol,其个数为NA,A正确;

B.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NA个水分子的体积不是22.4L,B错误;

C.7.8gNa2O2的物质的量是0.1mol,其中含有的阴离子是过氧根离子,其数目为0.1NA,C正确;

D.0.1molCl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A,D正确。

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守恒关系

特征

质量守恒

宏观: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守恒

微观:

反应前后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电子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

电荷守恒

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的电荷总数等于生成物所带的电荷总数,且电性相同

1.在硫酸钠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

L-1,SO

为0.4mol·

L-1,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mol·

L-1  B.0.2mol·

L-1

C.0.3mol·

L-1D.0.4mol·

B [在任何一个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则有3c(Al3+)+c(Na+)=2c(SO

),

解得c(Na+)=0.2mol·

L-1。

2.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一氧化碳和bmol氧气,点燃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碳原子与氧原子数之比为(  )

A.a∶bB.a∶2b

C.a∶(a+2b)D.a∶[2(a+b)]

C [根据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可知,n(C)∶n(O)=a∶(a+2b)。

平均值法——混合物类计算的“简化高手”

1.依据:

若XA>XB,则XA>

>XB,

代表平均相对原子(分子)质量、平均浓度、平均含量、平均生成量、平均消耗量等。

2.应用:

已知

可以确定XA、XB的范围;

若已知XA、XB可以确定

的范围。

解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平均值确定范围,很多问题的平均值需根据条件先确定下来再作出判断。

实际上,它是极值法的延伸。

3.两种金属混合物共15g,投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11.2LH2(标准状况),则原混合物的组成肯定不可能为(  )

A.Mg和Ag B.Zn和Cu C.Al和Zn D.Al和Cu

B [本题可用平均摩尔电子质量(即提供1mol电子所需金属的质量)法求解。

反应中H+被还原生成H2,由题意可知15g金属混合物可提供1mole-,其平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