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8698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XX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课课题分数的意义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

  教

  学

  目

  标知识

  目标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能力

  目标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

  目标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难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师: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

谁来说几个分数?

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

师:

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合作探究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能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吗?

  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

  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师:

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

  出示一个1/4的正方形的阴影部分。

  师:

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它表示什么意思?

  师:

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吗?

为什么?

  如生说可以,则问:

你为什么觉得可以用1/4表示呢?

生说理由。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操作。

  师:

现在我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四种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条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

下面请每组根据这四种一样的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同的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

  师:

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分数?

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小组交流。

  认识单位“1”。

  师:

利用这四种材料,同学们创造出了好多分数。

刚才在表示这些分数时,我们都是把哪些东西来平均分的?

  生:

一张长方形纸、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平均分。

  师:

象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

  把6个小方块、4根绘画笔平均分,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

  概括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师: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分数的意义,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个“若干份”是分数中的什么?

“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分数中的什么?

  师:

接下来我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①把这个文具盒里的所有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生:

1/2

  ②师:

为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

  ③师: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2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10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④师:

现在这个文具盒里有6支铅笔,把它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能用1/2表示吗?

是几支铅笔?

  ⑤如果我再增加2支铅笔,把8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还能用1/2表示吗?

是几支铅笔?

为什么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师:

因为一个整体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所以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四、教学分数单位。

  师:

整灵敏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位呢?

它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

  显示: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拓展应用说出几个分数让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

  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判断。

  一堆苹果分成4份,每份占这堆苹果的14

  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57

  个19是914

  自然数1和单位“1”相同。

  板书设计分数的意义课题分数与除法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

  教

  学

  目

  标知识

  目标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能力

  目标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情感

  目标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难点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一、导入揭题。

  复习:

76是数,它表示。

107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观察:

5÷8=4÷9=这两道题能得到整数商吗?

  谈话:

同学们,在计算整数除法时经常会遇到除不尽或得不到整数商,有了分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

《分数与除法》。

  合作探究二、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通过练习,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标杆素材、展示、反思、训练、点拨。

通过观察、操作,自主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1、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学习要求:

1、平均分怎样列式?

  同桌讨论交流:

根据分数的意义怎样解决“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这个问题。

  观察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例2、把3个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

  平均分同样可以列式为:

3÷4。

  小组合作探究:

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数表示呢?

【练后反思】通过进一步探究,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了吗?

  【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a÷b=ba想一想:

为什么要注明b≠0?

  拓展应用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c,它的边长是周长的几分之几?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8=12÷17=÷=÷n=

  板书设计分数与除法

  例2、把3个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

  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a÷b=ba

  教学札记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

  教

  学

  目

  标知识

  目标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并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能力

  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情感

  目标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重点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难点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导入

  .复习:

什么叫分数?

  .用分数表示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请学生分别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合作探究教学实施

  .提问:

比较上面三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大小?

  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

并说明理由。

  .学生观察后,试着回答。

  学生:

平均分成了3份,这样的3份也

  是一个整圆,表示1,而阴影部分只有1份,所以比l小。

再请学生分别说出另外两个分数。

  .老师指出:

像上面的3个分数都是真分数。

我们过去接触过的分数,大都是真分数。

那么,你能说说什么叫真分数吗?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一下,再指名回答。

  .小结: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老师再出示例2中图形的教具。

  .请学生分别用分数表示每组图形中的阴影部分。

  提问:

幅图中,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几份?

表示有这样的几份?

怎样用分数表示?

  老师强调:

第二组图和第三组图中每个圆都表示“1”。

  例3、把、化成整数。

  把、化成带分数。

  想:

=?

  学生独立完成。

  拓展应用1.在分数中,当a小于时,它是真分数;当a大于或等于时,它是假分数。

  在分数中,当a小于或等于时,它是假分数;当a大于时,它是真分数。

  .分数单位是的最小真分数是。

  写出两个大于的真分数和。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数相等,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通过学习,要会正确区分哪个分数是真分数,哪个分数是假分数,并会正确应用概念灵活解题。

  作业布置54页做一做

  板书设计真分数和假分数

  例3、把、化成整数。

  把、化成带分数。

  想:

=?

  教学札记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

  教

  学

  目

  标知识

  目标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建构过程,归纳概括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能力

  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情感

  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探索、发现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难点自主探究、归纳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听录音故事:

有一位老爷爷把一块长方形地分给四个儿子。

老大分到这块地的,老二分到这块地的,老三分到这块地的,老四分到这块地的。

老大、老二、老三觉得很吃亏,于是四人就大吵起来。

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大笑起来。

给他们讲了几句话,四兄弟就停止了争吵。

  思考:

阿凡提为什么哈哈大笑?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四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动手操作,折出、、、,观察、比较和验证,得出结论:

四兄弟分的地同样多。

板书:

===。

引导学生把分数化成除法的形式,并算出它们的商,再次验证===。

  引导:

四兄弟分的地同样多,却以为自己很吃亏,争吵不休,引得阿凡提哈哈大笑。

那么,这几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不一样,为什么大小都相等呢?

阿凡提对四兄弟讲了哪些话,四兄弟就停止了争吵呢?

其实,这里包含了一个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合作探究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学生从中任意选择两个分数比较一下,看看它们的分子与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分数的大小不变?

学生自由选择分数比较,思考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变化情况。

  组织引导学生交流所选择的两个分数以及它们分子与分母的变化情况。

  引导学生把交流的等式分成两类,并说出依据。

学生思考分类,然后提问,师相机分分子与分母同时乘同一个数和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同一个数两类板书等式。

  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两类等式,

  思考:

从这些分数分子、分母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初步概括结论:

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①学生举例,教师引导学生操作验证,或计算验证。

②思考:

是否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任何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都不变呢?

启发学生得出:

0除外。

引导学生想一想:

为什么?

③引导学生再次归纳,概括结论:

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合作探究三、例2、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

  拓展应用我们班的同学参加了舞蹈小组,的同学参加了书法小组,哪个小组的人数多?

  总结1、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样的?

2、我们是怎样学到这些知识的?

你在学习中的表现如何?

  作业布置59页8、9题

  课题最大公因数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

  教

  学

  目

  标知识

  目标结合解决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能力

  目标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

  目标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重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难点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王叔叔铺地情景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王叔叔买了一套房子,正忙着装修,但他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

  教师引导:

谁能说说王叔叔对铺地砖有什么要求?

  合作探究二、合作探讨,理解意义,学习方法。

  演示,指导操作方法。

教师引导:

这个房间长16分米,宽12分米如果用边长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把这个房间的地面铺满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教师引导:

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呢?

教师总结:

你的方法很好,我们可以先选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来摆摆看,有没有剩余。

请看屏幕。

教师引导:

长方形的长有没有剩余?

长方形的宽有没有剩余?

教师质疑提出新学习目标:

用其他的正方形来摆有没有剩余呢?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或用水彩笔在长方形纸上画一画,把出现的几种的情况记录下来,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分组操作,发现规律。

①学生操作。

学生在长方形纸上试画边长是2、3、4、5、6……厘米的正方形。

②交流汇报。

请xx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③观察发现。

④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

要使长方形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有怎样的要求。

⑤明确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师提问:

16的因数有哪些?

12的因数呢?

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有哪些?

  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公因数?

用集合图表示动态显示:

用集合图的形式写出16和12的因数、公因数。

认识最大公因数教师提问:

如果王叔叔想用最少的地砖铺地可以选择边长多少的地砖?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合作探究出示例1:

8和12公有的因数哪几个?

公有的最大因数是多少?

  出示例2:

你还能找出18和27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

  学生应用知识自己解决问题。

  拓展应用同学们刚才完成得不错,如果让你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有信心吗?

  0和15的公因数—————14和49的公因数————————————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布置61页做一做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的因数:

124816

  的因数:

1234612

  和12的公因数:

124

  和12的最大公因数:

4

  课题约分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

  教

  学

  目

  标知识

  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题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能力

  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

  目标培养学生思维的简洁性。

  重点归纳、概括出最简分数的概念及约分的方法。

  难点归纳、概括出最简分数的概念及约分的方法。

式训练

  创境激疑复习导入

  提问:

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和1815和217和9

  和2420和2811和13

  你是怎样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几种情况?

  合作探究分析探究

  出示例4:

把化成最简分数。

  学生先尝试把化成最简分数,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进行约分。

  方法一:

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最后等到最简分数。

  ====

  方法二:

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简分数。

  ==

  引导学生概括出方法。

  指出:

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还可以怎样写呢?

请同学们看教材例4,试着自己写一写。

  学生汇报约分的写法,老师板书教材上的内容。

  提问:

怎样约分比较简便?

  拓展应用教材66页7题

  总结1、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哪些疑问?

  作业布置教材67页11、12题

  板书设计约分

  例4:

把化成最简分数。

  ====

  ==

  课题最小公倍数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

  教

  学

  目

  标知识

  目标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能力

  目标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情感

  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重点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难点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一、复习引入

  .你能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和86和1113和2617和51

  .求30和42的最大公因数。

  教师:

前面我们已学过两个数的约数和最大公因数,现在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合作探究二、教学过程

  .教学例1:

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

公有的最小倍数是多少?

  的倍数有:

4、8、12、16、20、24、28、36……

  的倍数有:

6、12、18、24、28、32、36……

  和6公有的倍数有:

12、24、36……

  和6公有的最小倍数是:

12

  .教学例2:

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你们都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采用列举的方法,分别找出6和8的各自倍数,再分析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采用列表的方法,将6和8的倍数分别列成图表,再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我们通常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把6和8分解质因数,写出短除的竖式并指出它们公有的质因数是哪些?

  ①6的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6=2×3;8=2×2×2

  ②6和8的公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总结求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写成这种形式后该怎样做。

  教学例3:

  一种墙砖长3分米,宽23分米,现在用这种墙砖铺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

最小是多少分米?

  学生观察图中内容,分析图中已知内容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独立思考问题并在纸上画一画。

  小组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

  解决方法: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3的倍数,也是2的倍数。

  思考:

3和2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

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多少?

有无最大的?

为什么?

  拓展应用总结求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写成这种形式后该怎样做。

  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72页10、12题

  板书设计最小公倍数

  .教学例1:

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

公有的最小倍数是多少?

  的倍数有:

4、8、12、16、20、24、28、36……

  的倍数有:

6、12、18、24、28、32、36……

  和6公有的倍数有:

12、24、36……

  和6公有的最小倍数是:

12

  .教学例2:

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你们都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课题通分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

  教

  学

  目

  标知识

  目标使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能力

  目标能正确地把两个分数通分。

  情感

  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

  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难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一、复习引入

  .求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和88和99和45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填上正确的答案。

  二、探索研究1.教学例3:

地球上,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而海洋的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那么,你知道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吗?

  出示例3,比较和的大小。

  提问:

这两个分数能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比较下面几组分数的大小。

你发现了什么?

上面3道题都能很快看出两个分数的大小,那么下面三组分数的大小你会比较吗?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分母相同分两个分数怎样比较大小?

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呢?

  让全体学生自学课本第114页例3,并思考下列问题:

  .教学例题4:

  教师出示图例。

  豆类食品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经常使用有益于人体健康。

其中黄豆的蛋白质含量大约是,蚕豆的蛋白质含量大约是,黄豆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

  问题:

  你能直接比较和的大小关系吗?

为什么?

  上面例题3能很快看出两个分数的大小,和这组分数有什么特点?

  ①为什么和不容易直接比较大小?

  ②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③能用10、20、30等数来作它们的公分母吗?

  ④课本上为什么选用20作公分母?

  全体学生围绕以上思考题进行讨论。

  通过直观图引导学生比较和的大小。

  ①是怎样变成的?

板书:

  又是怎样等于?

板书:

  ②谁会用“因为……所以……”来说明?

  板书:

因为,所以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通分的意义。

  总结1.什么叫做通分?

  .通分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关键是什么?

  作业布置完成做一做

  板书设计通分

  例3、比较和的大小。

  例4、

  因为,所以

  教学札记

  课题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

  教

  学

  目

  标知识

  目标理解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

  能力

  目标认识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特点,会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情感

  目标在知识探索过程的参与讨论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

  难点会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一、复习小数的意义

  .在内填上正确答案。

  0.1表示分之。

  0.3表示分之,写作

  .想一想,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合作探究二、课程学习

  .教学例题1:

把一条3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多少米?

如果平均分成5段呢?

问题:

你能用小数和分数分别表示出每段绳子的长度吗?

  通过用两种方法表示等分绳长的结果:

  得出:

  两种不同形式的结果是相等的,我们将它们直接用等号联结。

那么,能不能把小数直接写成分数?

如果能,怎样写?

  思考:

怎样能较快地把小数化成分数?

  教学例2、把、、、、、化成小数。

  学生自己解答。

  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