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汇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9857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汇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汇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汇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汇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汇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汇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汇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汇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汇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汇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汇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汇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汇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汇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汇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汇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汇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汇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汇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

(唐·

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宋·

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

(元·

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

(明·

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

(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

王象巽《游曲江》)

③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

“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

”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双调·

蟾宫曲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

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

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

[注]①草团标:

茅屋。

②山溜响:

山间泉流叮咚作响。

溜,小股水流。

(1)本曲每句都有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分)答:

(2)“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

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

【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望江怨

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

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

怪人催去早。

[注]

杪:

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

(3分)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

请结合全词分析。

【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早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

请作简要分析。

(5分)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桃夭(《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

出嫁。

②蕡(fé

n):

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蓁(zhēn):

草木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 

 

 

的形式。

(2分)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江苏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

请简要概括(3分)

(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

【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

(其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1)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

(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

【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点绛唇·

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尽长无侣。

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

移舟去。

未成新句。

一砚梨花雨。

8.“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

请结合词句赏析。

9.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

林中有奇鸟。

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

秋风。

②怆悢(lià

ng):

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8分)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①,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①“一枝”语出《庄子·

逍遥游》“鸿鹄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8分)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

【新课标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 

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

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

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

请结合内容分析。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

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阐述。

【新课标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

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

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新课标大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请简要说明。

(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及解析

【安徽卷】8.【答案】“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鲜艳,翻腾热闹,想要留住春天,表达了留春之意。

“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无法移步,表达了伤春之情。

“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

【解析】

试题分析:

注意题干中“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这一限制。

考点: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答案】“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

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

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

点面结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

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北京卷】①(3分)C

②(4分)BE

③(4分)

要点一:

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

(或:

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

要点二:

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福建卷】6.(6分)

(1)强调了“山”在作者生活中无处不在;

突出了作者的生活充满自然情趣;

作者山居生活的自乐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意思对即可。

(2)(第一问)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

扫地发出声响);

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

(第二问)反衬出山间的幽静。

【广东卷】

(1)

【答案】江水渺茫,扁舟远去,愁云惨淡低垂,帆船在飘荡中越来越远。

作者采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缠绵婉恻的情景。

先抓住主要景物,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

综合起来可得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缠绵婉恻的场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答案】残阳即将落去,责怨人们催促的太早。

该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斜阳不愿离去而责怨人催促的情绪,词人以残阳来暗喻自己,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的缠绵之情。

全词虽没有一句言离别,却以景衬情的手法、以含蓄蕴藉的语言将景和情表达的韵味十足。

此题可结合分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答出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的缠绵之情即可。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湖北卷】【答案】这首借助了典型的意象来体现“早”。

首联“灯残”表明天尚未明,但诗人已经携剑登程;

颔联“鸡唱”表明天刚黎明时分,“独”表明由于时间尚早,学科,网路上还没有行人;

颈联“白草”“微有路”写出晨霜犹在,草呈白色,光线尚暗,道路还看不分明;

时间较早,气温低,“浊河”也因天寒而“冻无声”。

本题属于诗词鉴赏中的“一字领全诗”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要先总述诗中是“如何体现”的,也就是关键方法,然后结合诗句逐一分析即可。

【答案】“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

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这类题目答题时既要指出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

【湖南卷】【答案】

(1)重章叠句

(2)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学科网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

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江苏卷】

(1)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2)城里少有人知;

家住深山;

与渔樵为伍;

居室简陋

(3)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

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江西卷】【答案】舞雩,出自新课标《先秦诸子选读·

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本题实际上考的是学生对课本的熟悉。

识记文学常识.层级为识记A。

【答案】本诗表现了作者经历磨难而始终乐观向上、超脱旷达的人生态度。

尽管作者身在“天涯万里”,宦海飘泊,人生遭到重大挫折,学科网但他胸怀坦然;

面对热情的黎胞、天真无邪的儿童,作者感到无限的欣慰,仿佛进入了曾皙所描绘的孔子所向往的礼乐之治的盛世,也忘却了宦海沉浮的怅惘之情,对故乡的眷念之意。

本题一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思想特征,二要结合本诗内容。

同时,还要注意题目问的是“人生态度”,而不是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辽宁卷】

8.(5分)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9.(6分)

答案一:

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悯怅之感。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惆怅之情。

答案二:

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时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蘋香春在无人赴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山东卷】

(1)提示:

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2)提示:

托物言志、象征。

怀才不遇的悲伤。

【四川卷】【解析】诗人简介:

赵执信(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

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

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

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

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

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

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诗歌分析:

此时当作于赵执信被革职之后。

诗歌内容时令是秋季,时间是暮色夕阳,首联自言愿意“栖老一枝”“不为秋悲”,实则是对现状不可改变的无奈之叹,看似旷达,实显无奈。

后面三联以“斜阳”“落叶”“孤鸿”“残菊”“短烛”“低横北斗”等低沉意象为主,缀词成章。

惆怅失意之情溢于言外。

全诗不脱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怀

⑴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词的妙处。

【解析】此题延续四川高考爱出“炼字”题的风格。

解答时理解词义,把握准情感,并结合诗句实据分析即可。

难度不大。

【答案】

  ⑴“常”字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暮落日之色;

“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

“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

  ⑵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解析】此题考查心境。

属于“鉴赏诗歌的情感”考点,学生解答时需要注意几点:

一是读懂诗歌,理解情感;

二是要会逐联分析;

三要语言准确优美,表达出诗人的心境,鉴赏出诗歌的美感。

难度较高。

⑵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

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的心境看似旷达、闲淡;

中间两联汗衫、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烛光下饮酒的情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

【天津卷】【答案】体现在三月花凋谢,柳絮飘飞,东风吹和子规啼叫上。

这是一道揣摩语言和内容结合题目。

大家必须在理解关键词含义的基础上,结合诗歌内容来回答。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

〔2分)

【答案】①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

②动静结合。

解答此题,一定要抓住结合诗歌描写桃花的诗句具体来分析。

不可空泛的分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4分)

【答案】《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

《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

分析诗歌情感,要抓住诗歌的意象的特点,进而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分析作者的感情。

【新课标1】8.答:

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答: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新课标2】【答案】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

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

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

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

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

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

【解析】解答此题,要学会运用一些赏析诗词的术语来概括,比如,对抒情诗,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等;

对说理诗,有托物言志、寓理于物等。

其他还有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等。

考点定位:

此题考点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答案】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

韦诗的“灯前”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郭诗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术、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到,虽然题目只是问的两个“灯前”所表达的不同意思,答题时必须紧扣这个基调。

此题考点为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新课标大纲】

(1)答:

幽静。

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

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

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4分)

答出幽静意思的,给2分;

说明营造出静遗气氛的,给2分。

(2)答:

“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丞相了出来。

“随”字形象的表现了山道峰湖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

对“过”字简要赏析的,给2分;

对“随”字简要赏析的给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