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0558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A.使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7.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88%。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B.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

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

8.有学者痛陈:

“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

”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

①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②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③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

④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9.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

“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

我中华,旧俗直堪递,抑女权,九州铸铁错。

”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

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

C.婚俗中西合壁土洋结合

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

10.《新青年》载文称:

“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他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

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

”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

A.倡导民主科学

B.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

C.反对愚昧迷信

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

11.20世纪是革命的世纪,一场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曾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这场革命运动的“旗帜”是(  )

A.“民主共和”

B.“革命统一战线”

C.“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

D.“工农武装割据”

12.20世纪初叶,上海市教育局制作歌词分发各界传唱,其中有“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坚固,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

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

歌词意在(  )

A.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B.倡导教育救国须从实业做起

C.希望民族产业改进提高

D.说明沿海地区国货优于洋货

13.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信说:

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亦同此景象而……昨日,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汇山码头(黄浦江下游西岸)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

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D.枣宜会战

14.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

“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

”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

A.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

C.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5.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实现这一“重大突破”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6.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  )

A.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B.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C.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

D.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7.“罗马人认识到自然法是最高的法,永恒不变、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他们并没有由此明确地引申出自然法可以否定人们所制定的实在法这一革命性的结论。

”据此分析罗马人认识的“自然法”是(  )

A.罗马法学高度成熟的标志

B.罗马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

C.近现代法学的渊源和法律的先驱

D.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的法律观念

18.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兴办的精类教育学校,女性数量很少,她们学习为教士所反对的“一文不值的事物一一古典学”,也被鼓励掌握历史,学习骑马、跳舞、唱歌以及诗歌鉴赏等,但是她们不能学习算术和修辞。

这类学校兴起于(  )

A.古罗马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19.下图所示为欧洲人在亚非的贸易分布格局,其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远洋运输业迅猛发展

B.海外贸易据点的建立

C.远航探险活动的开展

D.“商业革命”的兴起

20.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讨论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甚至试图在宪法中加入国会有权否决各州立法的条款。

有人则要求保护各州的自主权,将联邦体制——对政府的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权力进行特别划分——视为防止过多国家集权的保障。

它反映(  )

A.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

B.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

C.立法与行政的职权之争

D.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

21.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发明,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织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织布速度的提高,推动了纺纱技术的改进,纺纱技术的改进,又呼唤织布技术的革新。

下列发明,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手摇纺纱机 ②骡机 ③飞梭 ④水力织布机

A.②③①④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D.④③①②

22.20世纪上半期,有科学家认为:

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

支撑其观点的科学理论是(  )

A.自由落体定律B.天演论

C.相对论D.加速度定律

23.大数据分析为历史认识提供了新的方法。

下图所示为德国在1820一1870年、1870-1913、1913-1950、1950-1973年四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结合所学分析判断,反映1913-1950年经济增长情况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24.《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

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

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

该历史事件是(  )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慕尼黑协定的达成

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25.下图漫画所反映的是(  )

A.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

B.从关贸总协定走向WTO

C.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

D.中国从“复关”到“入世”

26.【加试题】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发表《由王谢墓志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从文章和书迹两方面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

后有人发表《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表示不同意见。

对此该学者又写了《驳议的商讨》以作回应。

毛泽东当年对此形式颇表赞同。

这种讨论方式说明(  )

A.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

B.学术争论以澄清事实为鹄的,并不承载还原历史真实的责任

C.历史学家应像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

D.历史的价值判断往往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倾向性选择

27.【加试题】1866年,清朝官员斌椿奉命考察欧洲,所著《乘槎笔记》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

下列项中,不可能在其笔记中出现的是(  )

A.在伦敦,访威斯敏斯特宫(议会所在地),“高峻宏敞”

B.到曼彻斯特,观纺织工厂“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

C.在巴黎,见“电机寄信法,——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

D.到柏林,访帝国议会,见“会议厅甚大——旁有皇座,备德皇降临之用焉”

28.【加试题】某学者在1919年撰文称,“各国战后所耗元气,都要取偿于外,环顾宇内,就剩中国一块大肥肉,自然远客近邻都在那里打我们的主意。

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盟当保镖,可是做梦哩!

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促他的进步。

这回国际联盟总算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调和的发发轫,把国家相互的观念深入人心,知道国家意志并不是绝对无限,还须受外部多大节制。

”该文旨在(  )

A.说明列强环伺的隐患使中国外交依然被动

B.希冀中国应当认清国际时势主动有所作为

C.揭示国联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

D.强调国联盟约为中国争取外交平等提供了契机

29.【加试题】伯里克利上台后,开始加紧重建被希波战争摧毁的雅典卫城。

尽管贵族派反对他耗费巨资,但伯里克利作为战后青年一代的楷模,仍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赋予其建造卫城之权。

他力争把帕特农神庙中的雅典娜神奉为全希腊的大神,吸引希腊人来朝圣,并通过土木工程建设给各行业的工匠以就业机会。

据此可以说明(  )

①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娜女神的主神庙

②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③伯里克利使雅典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完善

④重建雅典卫城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具有重大意义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0.【加试题】世界文化遗产有其特定的时代性与区域性,下图所示罗马文化遗迹,按其建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

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

……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

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

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

伊嘏文王,既右飨之。

我其夙夜,畏天之咸,于时保之。

——《诗经·

周颂·

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

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6分)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周颂·

我将》所蕴涵的主要意义,综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4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5年,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万隆举行会议。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绝大多数国家作出了求同存异的努力。

会议提出著名的“万隆十项原则”,主张“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

决议“在实际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术援助”,并接受扩大多变贸易和支付范围的原则,稳定本区域商品贸易。

倡议亚洲各国人民“在现代世界的范围内恢复他们旧有的文化接触和发展新的文化接触”。

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将作为一件世界大事载入史册”。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等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势头有了迅猛发展。

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发表《茂物宣言》,确定发达成员不晚于2010年,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

1996年,在各成员提交的计划中,澳大利亚承诺到2000年关税总水平分阶段降低到0~5%,2004年,该国的简单平均关税税率降至4.25%;

中国承诺到2000年以前简单平均关税率降到大致15%,到2004年,中国的简单平均关税税率已降到10.4%。

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助推了亚洲国家的经济活力。

——据《区域经济组织研究》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亚非国家在合作发展方面的诉求,简述上述诉求提出的时代背景。

(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太经合组织运行方式的特点,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亚洲国家合作发展的有益经验。

33.【加试题】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尽管中国没有经历产业革命,但不能抹煞封建政权内部所发动的近代企业的运动中为争取中国现代化而献身的人的动人事迹。

中国人自制轮船的试探,在福州船政局开办不及十载的1875年便已开始发动。

从20世纪开始,中国大地上的追赶先进和推动现代大机器工业发展进行的奋勇拼搏展现出新的场面。

詹天佑和他所设计的“与他国无关”的京张铁路就是这种精神的代表。

詹氏早就自豪地说:

“中国已渐觉醒。

”认为“莽莽神州,岂长贫弱?

曰富、曰强,首赖工学。

——摘引自《詹天佑文选》、汪敬虞《论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等

回顾詹天佑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追梦之旅,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

①詹氏成就得益于封建政权内部所发动的近代企业的运动及其所奠定的产业基础,由此出发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一运动在西学东渐及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

②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而付出的心血和取得的成就,现在是世所公认。

——据汪敬虞《论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所提示的角度并联系所学,指出近代民族工业最初产生的时空范围,分析说明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路径。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

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进行阐述。

侧重分析②,根据所学梳理詹氏贡献,并用一句话提炼概括詹天佑报国思想。

(5分。

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34.【加试题】资本主义是西方近代以来发展的一条主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世纪的英国,虽然人口持续增长,实际生活水平却大约提高了35%。

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

经济发展固然重要,然而经济发育的社会环境、市场活动主体的自由度及其相应的道德规范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这一时期,英国社会宗教、政治观点多元,任何差错都了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但作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取得了足以令人称道的重大成功,推动了英国经济的真正增长。

——摘编自侯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论》等

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显示了联合王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

同期英国通过议会制度改革,推动了民主化运行机制,以促进民众的和平、安全和公共福利。

所有这些都表明了英国向自由主义迈进的趋势。

这一趋势得益于英国社会经济、法律政治和思想观念的长期发展,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源于17、18世纪经济社会生活的思想观念发挥着超越历史时空的发酵作用。

——摘编自摩根《牛津英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作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在实现英国“真正增长”中所做出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指出并分析17、18世纪创造联合王国“优势”的“思想观念”。

参考答案

1.

答案 A

解析:

“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的分界线是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铁型”代替了“刀耕火种”,①③属于“刀耕火种”,②④属于“牛耕铁型”,故选A项。

2.

“汉承秦制”是指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制度,也就是两者共有的制度,其中皇帝制与郡县制属于秦朝首创,汉朝继承,故选A项。

刺史制和封国制是汉代的制度,故排除其他三项。

3.

答案 B

《武经总要》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故选B项。

《抱朴子》属于道教典籍,《萍洲可谈》是宋代民情风俗与海上交通贸易的书籍,《梦溪笔谈》是宋代沈括的科技著作,上述三部著作都没有涉及指南鱼和火药配方。

4.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中国古代山水画春夏秋冬都体现相应的情致与神韵,“以形写神”,托物言志是古代山水画的基本特征,故选C项。

A项说法错误,山水画注重意境,BD项只反映一个方面。

5.

答案 D

材料表明,宋代官方贸易机构市舶司记载,宋朝商人船只载大量货物“往日本国”,这说明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故选D项。

A项说法错误,材料提到的是政府的记载,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双方的互动,C项材料信息无从体现。

6.

从材料信息看,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强烈反对专制制度,反对天下属于皇帝一人天下的思想,反对专制王朝“孤秦”、“陋宋”,说明明清之际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是中国思想界走向近代化的先声,故选A项。

儒学地位没有旁落,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没有形成新儒学体系,其他三项错误。

7.

从材料信息看,盐商家庭出现了大量进士,说明商人在经济,地位提升的同时,也追求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因为古人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一现象反映了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故选A项。

其他三项说法错误。

8.

注意时间信息“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即20世纪初。

注意史料内容,体现中国遭受列强欺负,故②④符合上述信息,选C项。

①不能说明中国遭受列强欺负,③是在抗战胜利后,故排除①③。

9.

从材料信息看,新世界,男女平等,结婚自由,反对抑制女权,说明旧的社会习俗受到冲击,近代文明在中国传播,故选D项。

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说法绝对化,A项错误,B、C项材料信息无从体现。

10.

从材料信息看,《新青年》认为自己成器,才能有利于社会,要充分发展自己,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故选B项。

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11.

20世纪初的革命,指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

国民大革命是在革命统一战线的形式下,以国共合作为内容,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共同进行的,在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旗帜指引下,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故选C项。

12.

从材料信息看,强调国货“坚固”“价廉物美”“胜洋货”“切实做”可知歌词意在关注民族产业提高,而不是提倡国货抵制洋货,故A项有误,选C项。

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D项不是歌词的本身目的。

13.

由材料信息“汇山码头(黄浦江下游西岸)”,可知该战斗发生在上海一带,故选A项。

14.

从材料信息看,周恩来认为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应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方法是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故选D项。

15.

解析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故选C项。

16.

香港回归的重要意义是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故选B项。

澳门还被葡萄牙占领,故A项错误,香港问题不涉及区域合作问题,也没有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C、D项错误。

17.

由材料“自然法是最高……永恒……具有普遍适用性”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D项。

18.

解析 创办“快乐之家”而被誉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是维多利诺,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

19.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世界贸易涉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也就是工业革命前世界贸易的状况。

这一时期世界贸易的发展,与海外贸易据点的建立、远航探险活动的开展、“商业革命”的兴起有关。

这一时期,由于没有出现蒸汽轮船,远洋运输业不可能迅猛发展,故本题选A项。

20.

从材料信息看,联邦政府试图干预各州内部事务,各州则防止国家的干预,体现了美国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故选D项。

在争论的基础上,美国实行联邦制,即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实行分权。

21.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英国纺织业中技术发明的顺序是飞梭—手摇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即③①②④,故选B项。

22.

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故选C项。

23.

1913—1950年间,德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经济受到重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很低,故③最合适,选C项。

1820一1870年是德国统一前,分裂阻碍了国家的统一,但没有战争造成的危害大,故应为④时期,1870-1913为德国同意后到一战前,经济增长迅速,1950-1973为二战后国民经济的黄金时期,故两者应为①或②。

24.

“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所以该事件发生在1938年,“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

结合上述信息,可知该事件是指慕尼黑协定的达成,故选B项。

25.

从漫画中的“日内瓦“”乌拉圭回合”“1993”等信息,可知与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故选B项。

A、C项与漫画信息无关,中国从“复关”到“入世”是指1986—2001年,不符合漫画信息,D项不符合。

26.

从材料信息看,学者围绕《兰亭序》是否王羲之所作进行激烈的争论,而这一争论得到了毛泽东的赞同,这说明历史学家应像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故选C项。

历史真实性和价值判断都很重要,A项错误;

学术争论的目的在于还原历史真实,B项错误,D项说法绝对化。

27.

解析 注意时间信息:

1866年,由时间可知1871年才成立的德意志帝国,设立帝国议会,因此该时段不可能存在,故选D项。

A项是关于英国议会的描述,B项是关于工业革命的描述,C项是指电报的出现,这些在1866年都已经出现。

28.

从材料信息看,学者认为,一方面不能指望国际联盟,主要还是靠自己,另一方面,国际联盟在处理国际事务时还是有其作用。

因此,该文旨在希翼中国应当认清国际时势主动有所作为,故选B项。

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外交的被动,A项错误,C、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29.

材料信息体现的是伯里克利上台后,恢复和修建雅典卫城的信息,该事件无法使雅典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完善,故③错误,①②④的说法都正确,故选B项。

30.

解析 ①为图拉真记功柱,②为万神殿,③为圣彼得大教堂,④为大斗兽场,其建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③,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