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5773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

1中考物理分类考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

考点0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

一、单选题

1.(2019-2020.广东佛山联考)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的正常体温为39℃  B. 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5m/s

C. 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25cm

D. 初中女生跑完800m所用时间约为90s

【答案】C

【解析】A.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7℃,A不符合题意;

B.成年人的步行速度为1m/s左右,B不符合题意;

C.标准篮球的直径为25cm,C符合题意;

D.初中女生跑完800m至少需要3min,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2.(2019-2020.重庆九龙十校联考)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30m  

B.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 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1m/s    

D. 人剧烈运动后脉搏每次约2s

【答案】C

【解析】A.地面到天花板,高度约3m,A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的光速约3×108m/s,B不符合题意;

C.成人的步行速度约1.1m/s,C符合题意;

D.人剧烈运动后,脉搏跳动一次不足1s,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3.(2019-2020.重庆九龙十校联考)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B. 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C. 选择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 认真仔细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答案】C

【解析】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不同于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4.(2019-2020.湖南张家界期中)小满是一名八年级学生,下面是与他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手掌宽度为2.5dm B. 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15m/s

C. 脉搏正常跳动的频率为70Hz  

D. 身高约为165cm

【答案】D

【解析】A、钢笔的长度在12cm左右,中学生手掌宽度略小于此数值,在10cm左右。

A不符合题意;

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大于10m/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大于10m/s,一般在7m/s左右。

B不符合题意;

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频率在1Hz左右。

C不符合题意;

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5cm左右。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5.(2019-2020.湖南邵阳期中)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 误差和错误,只要我们认真测量,都可以避免

C. 只要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消除误差 

D. 误差只可能尽量减小,不可能避免

【答案】D

【解析】解:

(1)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不是错误,A不符合题意;

(2)测量中应该尽量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出的结果,它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6.(2019-2020.广东云浮期中)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

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 1cm     B. 1m   C. 1dm     D. 1mm

【答案】D

【解析】长度测量时,需要估读数值,根据测量数据,最后一位数是估计值,所以准确的测量结果是25.9cm和17.3c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7.(2019-2020.广东云浮期中)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正常成年男子的鞋子长度约为42dm   

B. 一支新的中华绘图铅笔长度约为18dm

C. 小李身高1.72m   

D. 物理课本宽度182m

【答案】C

【解析】【解答】A.正常男子的鞋子长42dm=4.2m,与实际相差太大,A不符合题意;

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18cm,B不符合题意;

C.小李身高为1.72m,C符合题意;

D.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2c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8.(2019-2020.广东肇庆期中)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

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12.45cm     B. 12.34cm     C. 12.36cm     D. 12.35cm

【答案】D

【解析】多次测量长度时,偏差较大的是错误数据,物体长度为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9.(2019-2020.广西防城港期中)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5.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

A. km B. m  C. cm    

D. mm

【答案】C

【解析】普遍水性笔的长度约15cm,所测量的15.10,单位是cm,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10.(2019-2020.湖北黄冈期中)测量工具并不是精度越高越好,要根据测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小杰要测量教室黑板的宽度,使用下图中的哪一把刻度尺最好?

(  )

A. 

钢尺B. 

三角板

C. 

钢卷尺 D. 

游标卡尺

【答案】C

【解析】解:

黑板的长度约4m左右,钢尺、三角板、游标卡尺的量程都比较小,不适合测量;而钢卷尺的量程在三四米左右,适合测量黑板的长度。

故答案为:

C。

11.(2019-2020.山西平遥期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

C. 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D. 某人的拇指长度约为40mm

【答案】C

【解析】A.测量长度时,刻度尺不能倾斜,A不符合题意;

B.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B不符合题意;

C.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C符合题意;

D.拇指长度约4cm=40m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12.(2019-2020.河南洛阳期中)如图是小同同学在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时的几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

A、该选项中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A不符合题意;

B、该选项中视线没有与刻度尺尺面垂直,B不符合题意;

C、该选项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刻度尺有刻度一侧紧贴被测物体,且读数方法正确,C符合题意;

D、该选项中刻度尺没有从零刻度线开始测物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13.(2019-2020.河北唐山期中)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km   B.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dm

C. 眨眼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40s。

     

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答案】D

【解析】A、普通教室的高度一般在3~4m之间。

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5cm;物理课本的宽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6.9cm左右。

B不符合题意;

C、人们常用“眨眼之间”形容时间短暂,正常人眨一次眼的时间不到0.5s。

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14.(2019-2020.河北秦皇岛期中)一名粗心的同学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结果中单位为米的是(  )

A. 一支新铅笔长度为0.175   B. 一位学生身高为16.3

C. 一本字典的厚度为3.5   D. 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为1.9

【答案】A

【解析】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5cm,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7.5cm=0.175m左右,A符合题意;

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3cm=16.3dm左右,B不符合题意;

C、一本字典的厚度在3.5cm左右,C不符合题意;

D、五枚一元硬币叠放的高度约10mm,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在1.9mm左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15.(2019-2020.北京通州期中)在图中,物理实验室常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

A. 

停表B. 

沙漏

C. 

钟表D. 

日晷

【答案】A

【解析】物理实验室常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要求精确度比较高,停表能精确到0.1s,而沙漏比较粗略地计算时间,钟表只能精确到1s,日晷能精确到刻(15min),

故答案为:

A。

16.(2019-2020.北京楼梓庄期中)如图,在测物体长度时,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A.刻度尺较厚,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长度,A不符合题意;

B.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长度,且读数时视线未与尺面垂直,B不符合题意;

C.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沿着被测长度,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且读数时视线要和尺面垂直,C符合题意;

D.读数时视线未与尺面垂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17.(2019-2020.新疆二十七团中学期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一张课桌高约为1.5m  B. 物理课本长约为26cm

C. 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g D. 人正常的体温是40℃

【答案】B

【解析】A.一张课桌高约为80cm,即0.8m,A不符合题意;

B.物理课本长不到30cm,约为26cm,B符合题意;

C.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00g,C不符合题意;

D.人正常的体温是37℃,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18.(2019-2020.湖南邵阳期中)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

A. 14mm  B. 145mm   C. 500mm      

D. 50.0mm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

“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

所以500是5号电池的高度,结合生活常识可知5号电池的高度约是5cm,即50mm,所以答案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19.(2019-2020.衡水武邑中学期中)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2.5μm=2.5×10-6m 

B. 2.5μm=2.5×10-5dm

C. 2.5μm=2.5×10-6cm 

D. 2.5μm=2.5×10-9m

【答案】A,B

【解析】【解答】根据长度单位换算关系1um=10-6m=10-5dm=10-4cm,所以2.5μm=2.5×10-6m,A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B

20.(2019-2020.北京师大长春附中期中)给下列物理量补上合适的单位为mm的是(   )

A.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  

B. 教室宽约为60

C. 小致的身高为1.68 D.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答案】A

【解析】【解答】A.八年级物理课本厚度较小,为9mm,A符合题意;

B.教室的宽度约6m,为60dm,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身高约1.68m,C不符合题意;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18c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21.(2019-2020.湖北黄冈期中)下列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  )

A. 甲、乙、丙      B. 甲、丁 C. 乙、丁  D. 甲、丙

【答案】D

【解析】甲、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先测物理课本的厚度,再除以物理课本纸的张数,就可测出一张纸厚度,采用的方法为累积法;

乙、由于硬币直径的两端点位置不易确定,因此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硬币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采用的方法是卡测法;

丙:

铜丝直径很小,无法直接测量,把铜丝紧密的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量出铜线圈的总长度,数出线圈中铜丝的圈数,然后计算铜丝的直径,采用的方法为累积法;

丁、海底深度无法直接测量,利用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利用公式s=

vt计算即可,采用的方法为转换法;

故甲、丙的测量原理相同。

故答案为:

D。

22.(2019-2020.湖南长沙外国语学校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多测几次求平均值、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B. 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C. 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2.570dm,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

D. 长度测量时在已有的测量工具中要选择分度值最小的测量工具

【答案】C

【解析】A.误差是不能避免的,但通过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等,可以减小误差,A不符合题意;

B.进行长度测量时,只允许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不是估读值越多误差越小,B不符合题意;

C.根据测量结果2.570dm,依次分析可知,“2”的单位为分米,“5”的单位为厘米,“7”的单位为毫米,“0”为估读值,因为最后一位是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可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应为1mm。

C符合题意;

D.选择测量工具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23.(2019-2020.北京通州期中)明代施耐庵在《水浒全传》第九十回中写道:

“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

”古代人很有意思,常常用射出一箭的射程来度量距离。

每箭的距离约为一百三十步左右,而古人所说的一步,迈出一足为跬(kui),迈出两足才是一步。

根据题中所述,与“一箭之地”最接近的长度是( )

A. 50m   B. 80m    

C. 150m    

D. 250m

【答案】C

【解析】人迈出一足的距离大小约为50cm,迈出一步大约是100cm,即1m,每箭的距离约为一百三十步左右,这长度大概是130m左右,比较接近150m,

故答案为:

C。

24.(2019-2020.重庆0中学期中)小明同学用最小刻度是1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测量值分别为25.46厘米、25.45厘米、25.66厘米、25.44厘米、25.47厘米,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

A. 25.455厘米    B. 25.46厘米

C. 25.496厘米    D. 25.47厘米

【答案】B

【解析】分析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25.66厘米与其它数值偏差太大,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应该舍去;科学课本的长度为:

L=

≈25.46cm。

故答案为:

B。

25.(2019-2020.福建凤城中学期中)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使用,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

图中正确的测量方法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错误,三角尺没把直角边与刻度尺靠紧,无法确定直径的位置;

B.错误,刻度尺的零刻线没对准桌面;

C.正确,三角尺的直角边与刻度尺紧密接触,0刻度线与桌面相平,测量方法规范;

D.错误,无法确定直径的位置。

故答案为:

C

26.(2019-2020.广东锦华实验学校期中)为了使测量更准确,在实验中应该(  )

A. 尽量使每一次的测量结果完全一致                          

B. 当发现测量数据相差太大时,可以修改数据

C. 记录数据和计算时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越多越好    

D. 按实验要求认真测量,如实记录数据

【答案】D

【解析】解:

ABD、测量物体的长度要尊重客观事实,真测量,如实记录数据,不能凑数,更不可以随意修改;A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C、长度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多保留就没有意义了;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27.(2019-2020.河北卢龙期中)小明用甲、乙、丙三把刻度尺测量了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过程规范,得到的测量结果分别是0.12m、0.124m和0.1246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刻度尺的量程一定最大    B. 乙刻度尺是把分米尺

C. 丙刻度尺分度值是最小的    D. 三次测量最准确的是0.1246m,这个数据没有误差

【答案】C

【解析】A.由测量结果并不能知道谁的量程大,A不符合题意;

B.由0.124m可知道,它的估读位是毫米,精确到厘米,那么它应该是厘米刻度尺,B不符合题意;

C.由数据可以知道,甲刻度尺分度值是分米,乙刻度尺分度值是厘米,丙刻度尺分度值是毫米,所以丙刻度尺分度值是最小的,C符合题意;

D.三次测量最准确的是0.1246m,这个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位,会存在误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28(2019-2020.北京通州期中).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 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 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 小华抛出的实心球,质量大约有1t

D. 1000m测试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50s,小明更快

【答案】D

【解析】A.跳远测试时,刻度尺的精确度到1cm即可,A不符合题意;

B.旁边的看台相对于跑道是静止的,小明看到它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不是跑道,B不符合题意;

C.体育测试的实心球,质量大约是2kg,不会是1t,C不符合题意;

D.1000m测试中,小亮的成绩是250s,那么小亮的平均速度是

小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亮的平均速度,小明更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29.(2019-2020.福建凤城中学期中)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cm   

B. 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m/s

C. 一层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0m   D. 一个人正常脉搏跳动70次约为1s

【答案】B

【解析】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80μm=0.08mm=0.008cm。

A不符合题意;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m/s左右。

B符合题意;

C.三层楼的高度在10m左右,一层普通教室的高度在3m左右。

C不符合题意;

D.一个人正常脉搏跳动70次约为1min,而不是1s,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30.(2019-2020.北部湾经济区期中)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们步行时的速度大约1m/s   

B. 你正在作答的试卷宽度为2.68cm

C. 学生用文具盒长2.1cm  

D. 夜间人们睡觉时的声音分贝应在75分贝左右

【答案】A

【解析】A.人的步行速度约1m/s,A符合题意;

B.试卷的宽度约26.8cm,B不符合题意;

C.学生文具盒长约21cm,C不符合题意;

D.夜间人们睡觉时的声音约20分贝左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二、填空题

31.(2019-2020.山东俎店中学月考)小明同学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他记录的数据是18.35cm,数据中准确值是________cm,估计值是________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

【答案】18.3;0.05;0.1

【解析】测量长度时,为了减小误差,最后一位数据是估计值,则测量课本的准确值为18.3cm,估计值是0.05c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

故答案为:

18.3;0.05;0.1。

32.(2019-2020.安徽阳光中学月考)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1枚硬币的直径是________cm。

【答案】2.50

【解析】圆形硬币的直径通过三角板平移到刻度尺上,物体的长度为7.50cm-5.00cm=2.50cm。

故答案为:

2.50。

33.(2019-2020.湖南长沙一中月考)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cm。

【答案】1;1.25

【解析】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3.25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3.25cm﹣2.00cm=1.25cm。

故答案为:

1;1.25。

34.(2019-2020.河南洛阳名校)如图甲、乙所示,在图甲中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请你选择测量方法正确的刻度尺,对物体长度测量正确的读数应为________cm;图乙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答案】2.20;231

【解析】

(1)刻度尺使用时,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由图甲可知,A的放置方法正确。

A刻度尺1cm分为10个小格,一个小格为1mm,故分度值为1mm;因为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对应2.20cm,所以物体长度为2.20cm。

(2)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

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2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s,指针在51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51s,即停表的读数为3min51s=231s。

故答案为:

2.20;231。

35.(2019-2020.重庆文理学院附中期中)如图中,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_;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

【答案】B;2.35

【解析】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该垂直刻度尺读数,B为正确方式;木块左端在1.00cm处,右端在3.35cm处,则木块长度为2.35cm。

36.(2019-2020.重庆实验学校期中)单位换算:

12nm=________m15min=________s108km/h=________m/s.

【答案】1.2×10﹣8;900;30

【解析】因为1nm=10﹣9m,所以12nm=12×10﹣9m=1.2×10﹣8m;因为1min=60s,所以15min=15×60s=900s;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