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8206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5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专题研究讨论稿Word格式.docx

4.甩挂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4.1甩挂运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2甩挂运输发展对策

 

本章主要阐述甩挂运输的意义、目的以及有关甩挂运输的相关理论。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道路物流运输量的不断增加,落后的运输方式、运输模式,导致产品运输成本高、运输效率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了我国制造业和物流企业的发展。

本文主要通过对甩挂运输车队的具体运作流程、方式的调研,寻求一种灵活、高效、节能的甩挂运营组织模式,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甩挂运输是一种集约、高效、先进、绿色的运输组织方式,是提高车辆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手段,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物流行业的重要途径。

(1)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有效手段

甩挂运输能够增加牵引车的纯运行时间,提高车辆运输效率。

在完成同样运输量的情况下,甩挂运输能够减少牵引车的数量,大幅度降低牵引车的购置费用。

据测算,在公路运输中采用甩挂运输,平均可提高车辆运输效率30%以上,降低购车成本25%以上。

同时,由于牵引车数量的减少,企业还可减少对驾驶员的雇用,降低人力成本,有效地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

以江苏飞力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昆山综合保税区至上海外高桥运输为例(里程110KM),采用甩挂运输模式比传统运输模式,运输效率提高50%,单车运输成本降低25%。

南通交运物流集团自2008年开展甩挂运输以来,已经形成7条货源稳定的甩挂运输线路,车辆利用率大幅提高,节约牵引车辆购置成本34%,降低油耗24%,提高运行效率35%。

(2)推动传统运输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重要举措

区域甩挂运输要求企业必须具备较高的组织化、信息化程度与货源组织能力。

企业在开展区域甩挂运输过程中,自发地通过联合、并购等手段形成企业联盟或企业集团,能促进改善“多小散弱”的行业困境,推动交通物流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网络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甩挂运输的网络化布点需求,也将促进物流配送中心和港站枢纽等物流节点的建设与发展,形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物流节点体系。

(3)促进综合运输发展的客观要求

装卸效率低下、装卸设备要求较高、货损较大是目前开展多式联运的主要障碍,开展区域甩挂运输后,可通过水路滚装运输等方式实现整车整箱搬运,极大减少了货物装卸作业时间,使“零损耗”成为可能,从而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促进综合运输发展。

特别是在甩挂运输过程中,不需要机械工具装卸,可以在更多的站场、仓库开展,有利于促进甩挂运输的发展。

(4)实现节能减排的迫切需求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节约、环保、和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

道路运输是耗能大户,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

甩挂运输提高道路货物运输的集约化水平,可以有效提高车辆和能源的使用效率,通过加快牵引车的周转,提高牵引车的工作效率和挂车的吨位利用率,大幅降低油耗和环境污染,将极大推动交通运输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以江苏飞力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为例,采用甩挂运输模式,比传统运输模式,年耗油总量降低50.00%,百吨公里油耗降低19.79%。

福建盛辉物流集团通过开展甩挂运输,每年节约燃油38.4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44吨。

(5)促进道路运输服务创新的重要推力

甩挂运输打破传统的运输理念,创新并延伸运输服务职能。

由于甩挂运输创造了时间效益和增强了货品的流动性,使得材料随定随到变为可能。

从而可以实现企业零库存,提供门到门的服务。

甩挂运输(DropandPullTransport)是指半挂汽车列车按照预定的计划,在某个装卸作业场站甩下半挂车,挂上其它半挂车继续运行的运输组织形式。

半挂车本身不具备行驶动力,由牵引车拖带行驶。

一辆牵引车配置多辆半挂车,牵引车与半挂车之间不固定搭配,根据运输需要进行组合。

甩挂运输的根本目的是减少牵引车在装货环节和卸货环节的停歇时间,从而增加牵引车的纯有效运行时间,提高车辆工作时间利用率,提高车辆运输生产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道路物流运输企业在进行甩挂运输决策和生产作业组织时,必须立足于这一根本的出发点,合理有效地选择运输方式,而不是盲目的开展甩挂运输。

(1)甩挂运输适宜的货源条件

①货源充足,货运量大。

因为只有在货源充足、运输量大的情况下,才有必要投入足够的运力,而开展甩挂运输增加了周转挂车的数量,提高了牵引车的周转速度.就相当于增加了运力的投入。

只有货源充足,保证车辆有足够的运输工作量,才能充分发挥出车辆的工作效率。

②客户稳定,货物起运点和接收点比较固定。

稳固的物流服务客户,一方面可以保证拥有稳定的货源,从而可以保证有针对性地、合理地配置周转挂车,有效地开展甩挂运输;

另一方面,固定的装卸货地点便于周转挂车的投放与管理,便于挂车的循环使用。

③货物类别比较相近。

由于不同性质的货物,所要求的车辆类型、装卸设备的差别较大,因此,采用甩挂运输的货物一般应是性质、形状相似的货物类别,以便配置相同类型的牵引车、周转挂车和装卸设备,便于甩挂运输的作业组织。

(2)甩挂运输适宜的车辆行驶道路条件

车辆行驶线路是保证甩挂运输车辆行驶安全性的重要基础条件。

由于汽车拖挂后,汽车的动力性、通过性、行驶稳定性、转向操纵性、机动灵活性等性能都远远低于单体汽车,因此,应该充分考虑道路的技术条件和道路通行条件,保证挂车安全行驶、顺畅通过。

(3)甩挂运输适宜的运输距离与装卸作业组织条件

对于“一线两点”的甩挂运输组织形式,装货点与卸货点两点之间的运输距离及装卸作业条件是决定甩挂运输经济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当两点之间的运输距离较短,而车辆装卸作业时间较长时,车辆到达装卸点之后,需要停歇较长时间等待装卸,在这种运输条件下进行甩挂运输则可以减少牵引车的停歇时间,才有必要进行甩挂运输。

目前甩挂运输作业服务类型主要有两种:

一是为港口服务,在码头和集装箱堆场之间进行甩挂运输;

二是为生产企业服务,在生产企业和码头(或堆场)之间进行甩挂运输。

相对应的主要是采取越库作业策略的物流中心、采取移货作业策略的物流中心和多式联运节点的集散运输采用甩挂运输。

目前,我国主要是多式联运节点的集散运输采用甩挂运输,如港口、大型堆场、海关监管站场。

多式联运节点的核心业务是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转换,配合先进制造企业即时生产的供应物流,通过组织甩挂运输“以挂代库”,实现“零库存”,降低库存成本及风险。

从广义上讲,大型商贸企业的部分配送中心、以转运为核心崇尚“零库存”的大型物流基地也适合甩挂运输。

例如,江苏飞力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就是以海关监管战场为节点,在企业和港口之间开展“一线两点”的短驳甩挂。

目前,我国的甩挂运输发展还不是很成熟,设施、设备和网络技术还不是很完善,货源信息共享较差,开展甩挂运输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开展甩挂运输。

通过调研,目前企业开展甩挂运输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自营;

二是第三方外包。

(1)自营甩挂运输。

对于大型制造企业来说,资金雄厚,企业涉及面广,有能力打造自己的的物流中心,货源充足,运输量大,运输路线固定,制造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在企业内部或者仓库和供应地之间开展甩挂运输。

(2)第三方外包。

对于某区域内的一些小企业和小货主,他们实力薄弱,产品运输量小,但有着固定的客户群,由于受生产规模和需求差异化的影响,利用自身的条件很难开展甩挂运输,可以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第三方物流公司利用自身优势,整合该区域内的货源信息,将分散的货源,整合成具有一定规模、稳定的货源整体,开展甩挂运输。

例如福建的胜辉物流集团就是提供区域性甩挂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以福州为基地,在海西、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华中、华西之间开展60多条省际专线、30多条国内专线甩挂。

本章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甩挂运输的发展现状和甩挂运输的运营组织模式进行了分析。

我国的运输企业仍呈现多、小、散、弱的特点,2008年,我国拥有营业性货车720万辆,而运输业户高达543万户,运输企业平均拥有货运车辆仅1.3辆,单车业户的比例非常高。

我国的甩挂运输起步晚,发展慢,挂车数量少,拖挂比率低,这种多、小、散、弱的市场结构,货物运输的组织化程度低,管理手段落后,客户的随机性和临时性大,严重制约我国公路货运企业甩挂运输的开展。

目前,我国的甩挂运输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港口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厦门等地,甩挂车辆主要用于港口海上集装箱运输,基本没有涉及其他领域。

2009年我国共有营运载货汽车907万辆,但牵引车只有29万辆,挂车仅33万辆,分别只占3.2%和3.6%。

牵引车和挂车的数量之比仅为1:

1.14,与发达国家l:

2.5以上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求。

我国的甩挂运输起步晚,但是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等战略的实施,宏观环境对社会需求的拉动力不断增长,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区域经济增长和财富转移的发展机遇,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的迅速发展非常适合开展甩运输,将为甩挂运输的发展提供发展的需求动力。

2001年交通部印发“道路运输企业发展规划”提到了甩挂运输;

2009年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指出,中国要在2011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并将大力发展甩挂运输及多式联运作为重要任务;

2009年12月31日,交通运输部、发改委、公安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通知”;

2010年10月,交通运输部与发改委共同推出“甩挂运输试点工作方案”,在全国10个省市开展试点工作;

交通运输部长李盛霖在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到2015年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2%的发展目标,都为甩挂运输的发展提供发展了保障。

我省拥有十分优越的交通运输条件,是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省份,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上海、浙江共同创造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三分之一以上的外贸进出口,但我省资源疲乏,90%以上的能源和原材料都由省外调入。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生产、生活物资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为我省甩挂运输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社会需求。

“十二五”期间,我省提出了铁路营运总里程超过32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4700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2600公里以上,全省港口综合服务能力达到20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2000万标箱,形成连云港等10个亿吨大港的发展目标,沿海港口吞吐能力翻一番,沿江、内河港口吞吐能力提高三分之一,民航机场“7+2”规划布局。

截止2010年底,我省交通线网总里程达17.4万公里(其中公路14.6万公里,内河航道2.42万公里,铁路1937公里),万吨级以上港口泊位366个,载货汽车73万辆,民用运输船舶5万艘;

50亩以上的交通物流基地108个,占地100亩以上的71个,服务进出口贸易的保税物流基地达到了20家。

随着我省经济的不断发展,甩挂运输将必能飞速壮大。

甩挂运输组织的工作原理就是指用牵引车拖带挂车至目的地,将挂车甩下后,换上新的挂车运往另一个目的地的运输方式。

第一步,将办好手续装满货物的挂车①由牵引车牵引从A点往B点行驶。

第二步,与此同时,有需要从B点运送至A点的货物,由运输公司在B点进行集货并装挂车②;

有需要从A点运送至B点的货物,在A点进行集货装挂车③,并办好相关手续。

第三步,当挂车①由牵引车牵引到B点后,牵引车甩下挂车①,挂上挂车②,由牵引车把挂车②往A点运送,此时,挂车①在B点开始卸货。

第四步,当挂车②送至A点时,牵引车甩下②,挂上挂车③继续运行,周而复始。

在甩挂运输的操作流程中,最重要的是货源的组织和车辆调度,最大化的减少牵引车的停歇时间,提高其运输效率(见图1)。

图1甩挂运输流程

假设在郑州海尔的仓储中心,为洛阳、焦作、安阳、平顶山4个销售网点配货,平均每个网点的上货周期为4天,装卸货的时间均为5个小时,郑州至每个网点的空、重载时间均为2.5小时,一台牵引车,两台挂车分别为A和B。

某年1月1日:

第一步:

8点钟工人开始往A挂车上装洛阳的货,13点从郑州牵引A挂车去洛阳,到洛阳后卸下挂车A,空牵引车于18点回到郑州;

第二步:

此时,焦作网点所需货物已经装完至B挂车上(工人下班),牵引车拉上B挂车,20点半到达焦作后,卸下B挂车;

第三步:

空牵引车直奔洛阳,拉上空挂车A,回郑州。

1月2日:

1月2日,8点钟工人开始往A挂车装发往安阳的货(司机可休息),13点从郑州牵引A挂车去安阳,15点半到达安阳;

在安阳卸下A挂车后,直奔焦作,大约18点半到达;

在焦作挂上B挂车,直接返回郑州。

1月3日:

8点钟工人开始往B挂车装发往平顶山的货(司机可休息),13点从郑州牵引B挂车去平顶山;

15点半到达平顶山,卸下B挂车,直奔安阳;

大约20点到达安阳,拉上A挂车,回郑州。

1月4日,休息,1月5日,重新开始循环运输。

通过调研,根据服务的侧重点不同,我国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较为常见的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

(1)甩挂车队运营组织模式:

“一线两点”的甩挂运营组织模式是指牵引车往返于2个装卸作业点之间,在线路两端根据具体条件在一端甩挂或者在两端同时甩挂,具体运作模式如图2、图3、图4。

图2装货点甩挂

图3卸货点甩挂

图4两端甩挂

图3、图4为“一线两点”间的单方甩挂;

通过整合区域内的货代、车队及相关资源,实现货源与箱源、箱源与车源的优化匹配,当线路两端运输需求趋于稳定,适宜开展点到点的“双重”甩挂运输,可有效提高车辆实载率(如图4)。

这三种是目前我国运用较多的甩挂运输运营组织模式,但两端甩挂往往存在回程货不足的问题。

(2)甩挂运输运营组织模式应用:

对于货源稳定、货运量较大、装卸货地点比较固定、运输距离较短的企业可以采用模式这种开展甩挂运输。

企业为减少过多库存所带来的资金压力和仓储成本,国内许多制造企业大多采用即时制生产方式,对原材料的供应和产成品采取零库存,利用挂车作为“临时仓库”,可在客户端(工厂、商贸企业)预留部分挂车,按照工厂生产进度的需要进行产品装车,在线路另一端也预留部分挂车进行装车,按照企业的生产计划和运输网络调度计划,进行一线两点的甩挂运输,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3)案例分析—江苏飞力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一线两点”甩挂模式

江苏飞力达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提供以上海口岸为运营中心的基础物流服务;

以昆山为运营中心的综合物流业务。

现有甩挂运输牵引车56辆(新购20辆),挂车112辆(新购56辆),已建成昆山综合保税区物流园项目(109.4亩)、昆山现代物流中心项目(72亩)、沪苏直通式陆路口岸(110亩,包括6000平方米的高标准仓库、3000平方米的甩挂运输作业区、约70000平方米的堆场),已完成甩挂运输信息化建设,含供应链协同平台、智能化运输系统和客户服务中心平台等多个功能模块,2010年完成甩挂运输标箱28740箱,实现营业收入2485万元。

(见表1)

表1江苏飞力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甩挂运输运量表

年份(年)

出口标箱量

进口标箱量

货运总量(吨)

年营业收入(万元)

2008

12985

13772

401355

2364

2009

12751

18444

467925

2547

2010

13385

15355

344880

2485

①飞力达的甩挂运输运行图(见图5)

图5飞力达甩挂运输运行图

②以海关监管站场为节点的“一线两点”甩挂运输模式

飞力达以海关监管站场为主要节点,在企业和港口之间开展“一线两点”的甩挂运输模式(见图6、图7)。

图6以综保区为节点的甩挂运输模式

图7以沪苏直通口岸为节点的甩挂运输模式

③以区外甩挂运输站场为主要节点的甩挂运输模式(见图8)

图8以区外运输战场为节点的运输模式

④运输效率对比

与传统运输模式相比,采用甩挂运输模式年运输效率提高50.0%(见表2)。

表2运输效率对比分析表(2011年)

运输方式

车辆平均吨位

单车年总行程

单车年载重行驶里程

单车完成周转量

吨/车

(车公里)

(重车公里)

(吨公里)

传统模式

20

36300

21780

435600

甩挂模式

54450

40837.5

816750

增减量

18150

19057.5

381150

增减比率

50.00%

87.50%

备注:

1、以昆山综合保税区至上海外高桥为例(里程110KM)

2、单车年总行程=年运营天数×

每天作业次数×

线路平均长度

⑤运输成本对比

与传统运输模式相比,采用甩挂运输,单车运输成本将降低25%(见表3)。

表3甩挂运输与传统运输成本分析表

折旧费

燃油费

修理费

保险费

工资

通行费

税金

管理

分摊

其他

费用

运输

成本

(万元/年)

(元/吨公里)

8.13

8.02

1.50

2.00

8.40

2.10

2.31

1.20

0.78

9.25

12.03

2.20

12.60

3.15

2.81

2.50

0.58

对比分析

13.78%

33.33%

10.00%

21.65%

66.67%

0.00%

-25.64%

⑥单车能耗对比

与传统运输模式相比,采用甩挂运输模式,单车百吨公里油耗将降低20%(见表4)。

表4甩挂运输和传统运输平均单车能耗对比分析

总行驶里程

年运输量

年耗油总量

车百公里油耗

百吨公里油耗

(升)

(升/每百公里)

(升/每吨公里)

12342

34

2.83

18513

2.27

6171

-0.56

增减率

-19.79

单车百吨公里油耗=单车年总行程×

车公里油耗/单车年完成周转量

根据调研可知,飞力达的甩挂业务就是以海关监管站场和运输站场为节点,以挂车为企业提供临时性仓库,开展“一线两点”的中短驳干线甩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飞力达起源于货代企业,立足于昆山市,临近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二、昆山作为中国电子外贸企业的加工基地,制造企业多而且集中,有着充足的货源且产品非常适合甩挂;

三、由于昆山的地理位置,仓库成本高,更多的企业为降低成本选择挂车作为仓库。

这三个条件是飞力达成功的关键因素。

(1)甩挂运输车队运营组织模式:

零担运输是我国道路运输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由于在发货端为完成货物的集货、分拣、装卸的时间相对较长,从而降低了牵引车的运作效率。

采用甩挂运输的运作模式,在牵引车到达之前完成预留挂车的集货和装卸工作,可有效节省牵引车的等待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同时,通过整合,依据线路和货流的分布设立不同的区域分拨中心,将相同方向的货源实现集约化配置,在网络内实现不同节点、线路的甩挂作业,充分利用网络经济效益,降低整体的运输成本。

图9零担货物的网络型甩挂运营组织模式

(2)甩挂运营组织模式应用:

如果运输企业为某一区域内的小企业提供第三方甩挂服务,可以选择这种模式。

由于区域内的制造企业规模比较小,一定时间内发往某个方向的货源比较少,这样可以利用货物运输站场进行集货,并按路线进行分拨,提高运输效率。

例如,在阜阳的雨润集团(阜阳肉联厂)同时为上海、杭州、南京、苏州、马鞍山、安庆等几个城市的各大超市配送冷鲜食品,由于冷鲜食品装卸等待时间较长,需求量较大,需要一定的配货周期,保鲜时间要求严格,可以配备一定的保鲜挂车进行甩挂,根据各大超市的差异化需求进行装货,然后根据配送路线进行甩挂。

图10零担货物的网络型配送运作模式

(1)甩挂运输运营组织模式:

“循环甩挂”运作模式,是指在闭合循环回路的各装卸点上,配备一定数量的周转集装箱或挂车,牵引车到达一个装卸点后,甩下所挂的集装箱或挂车,装(挂)上预先准备好的集装箱或挂车继续行驶,实质是用循环调度的方法来组织封闭回路上的甩挂作业,即将牵引车作为循环调度的对象,把挂车当作车辆在环形路线上行驶时需要装载或卸载的货物。

运作模式见图7。

图11循环甩挂运营组织模式

(2)甩挂运输运营组织模式的应用:

企业采用这种甩挂模式,组织工作较为复杂,对作业条件要求较高。

适用于大城市和重要枢纽位置的一级站点,物流吞吐量较大,运输站场等节点设施较齐全,站点与站点之间为环形高级干线公路连接的运输。

由于受到货源信息、道路条件和组织调度等原因的限制,目前这种甩挂模式应用不是很广泛。

(3)优点:

①充分利用车辆的载运能力。

由于牵引车是在闭合循环的回路上进行甩挂作业,它几乎在每一条线路上都载有挂车,因此车辆的载运能力得到了充分利用。

②压缩了牵引车装卸作业停歇时间,提高了车辆的周转速度。

循环甩挂要求在各个装卸点配备一定数量的挂车,牵引车每到达一个装卸点后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