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潭镇竹林村村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0486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潭镇竹林村村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潭镇竹林村村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潭镇竹林村村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潭镇竹林村村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潭镇竹林村村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新潭镇竹林村村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新潭镇竹林村村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新潭镇竹林村村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新潭镇竹林村村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新潭镇竹林村村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潭镇竹林村村史.docx

《新潭镇竹林村村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潭镇竹林村村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潭镇竹林村村史.docx

新潭镇竹林村村史

 

目录

一、概况3

二、“竹林村”由来3

三、组织及人员变化4

四、特殊时期变化7

1.土地改革7

2.大跃进时期7

3.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8

4.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8

五、产业结构变化10

六、文化风俗11

1.风俗民情11

2.历史名人11

3.历史建筑12

七、现如今13

编后语:

14

一、概况

屯溪区新潭镇竹林村地处黄山市中心城区与黄山经济开发区交汇点,毗邻休宁县、徽州区,103省道穿村而过,沿线1.5公里,是一个以发展商贸、餐饮服务为特色的路边村。

村辖九个村民组,共401户、1408人,为全镇人口最多的村。

二、“竹林村”由来

一直到1949年解放前,竹林村实行的是保甲制,所谓“保”,便是现在意义上的“村”;所谓“甲”,便是之前的“生产队”。

当时有竹林保、下约山甲、大塘甲、后村甲等。

当时的行政带头人称为“保长”,竹林村的第一任保长是陈大保,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整个大环境处在未解放的战争时期,人民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所以保长的行政职责得不到有效落实。

到1949年4月30日,竹林村和平解放,本年6月,保甲制被废除。

1951年,以“村”正式接替“保”,“竹林村”归属潜阜区(解放之前成为“伪潜阜乡”)。

1952年下半年,正式成立“乡”,由竹林村、梅林村、引充村合并称为“梅林乡”,乡政府位于梅林上井(根据当地人的观念,地区名称要尽量包涵下属地区名称中的字,所以梅林乡之前也称之为“东林乡”)。

 

三、组织及人员变化

解放后,竹林村开始行政建设,当时有“三个牌子”:

村公所,农民协会,人民武装部。

村公所的主要职责是处理日常事务,负责人称为“村长”;农民协会主要负责发动农民向地主富豪进行各种清算,负责人称为“农会主任”;人民武装部相当于一个民兵组织,由于当时没有正规的军队来维护治安,人民武装部便充当了“维护地方治安的民兵队”的角色,负责人称为“民兵大队长”。

“乡”下属成立“筹备委员会”,由潜阜区主持,有民政委员,财粮委员,妇女主任。

1953年国家颁布《选举法》之后,各个负责人便通过评议讨论推荐候选人然后民主选举产生。

1949年4月至1949年9月,第一任农会主任:

葛长发;村长:

杨的囡;民兵大队长:

杨起发;财粮委员:

郑天赐;妇女主任:

杨香幼;青年委员:

方观顺。

1949年10月至1950年2月,农会主任:

罗国进,村长:

曹长生;民兵大队长:

朱炳荣;指导员:

洪顺荪;青年委员:

方观顺;妇女主任:

汪兰芬。

1950年3月至1952年5月,农会主任:

雷林高;村长:

曹长生;民兵大队长:

陈本定;治安主任:

朱炳荣;妇女主任:

汪兰芬

1952年6月至1954年5月,由竹林、梅林、引充三村合并成立梅林乡(东林乡)政府,并设置办事员一名。

乡长:

王细囡;副乡长:

叶讨饭;办事员:

倪健中

1954年6月至1956年5月,成立“农业低级社”,采用自给自足、自负盈亏的生产模式。

以一个自然村为一个低级社,村民的土地、生产资料等归低级社所有,社员共同生产,按劳计分,年底统一分配,倡导“乡社合一”,当时竹林村称为“里荣低级社”,后村称为“民和低级社”等。

治安主任:

朱炳荣;民和社长:

陈本定;里荣社长:

朱炳荣;委员:

王细囡,裴杨春,叶讨饭

1956年6月至1958年,成立“高级社”,整个梅林乡为一个高级社,辖管下属的梅林、竹林、引充等低级社,当时高级社开始有自己的出纳负责资金的管理。

社长:

王细囡;副社长:

陈本定;竹林大队长:

洪顺荪;社出纳员:

孙宜谋

1961年至1968年,成立“革命委员会”,此时已经设立会计专门负责财务管理。

竹林大队书记:

陈和义;大队长兼副书记:

程鸿福;民兵营长:

刘立源;治保主任:

杨福生;妇女主任:

严兰英(1961年至1967年),邓伍仂(1967年至1968年);会计:

刘立延(1961年至1964年),杨积庆(1965年至1968年)

1968年至1977年5月,大队书记:

刘立源;村主任:

陈和义;民兵营长:

杨福生(1969年至1972年),罗来九(1973年至1977年5月);妇女主任:

邓伍仂;会计:

杨积庆(1968年至1970年),罗来九(1970年至1975年5月)(兼副主任);支委兼出纳:

雷细九(1970年至1977年5月)

1977年6月至1982年,大队书记:

罗来九;村主任:

陈和义;民兵营长:

符秋季;会计:

杨积庆;妇女主任:

芮学英;支委:

雷细九、桂富民、方德福

1982年至1989年,支委书记:

陈和义(1982年至1989年9月);村委村主任:

杨积庆(1982年至1984年),黄继文(1984年至1989年9月)(兼支委委员);会计:

黄继文(1982年至1984年);村委会计:

杨冬九(1984年至1989年9月);村委民兵营长:

符秋季(1982年至1985年),詹国安(1987年至1992年);村委妇女主任:

汪佩芝(1984年至1989年);支委兼出纳:

雷细九(1984年至1989年);副主任:

陈国俊(兼民兵营长)(1985年至1987年)

1989年10月至1996年6月,支委书记:

黄继文;村委村主任:

朱锦朝;村委会计:

杨冬九;支委妇女主任:

汪佩芝;村委民兵营长:

詹国安(1987年10月至1993年),余春发(1993年至1996年6月);支委兼出纳:

雷细九(1990年至1994年)

1996年6月至1999年7月,支委书记:

朱锦朝;村委主任:

陈国忠;支委副书记:

朱冬九;村委副主任:

詹国安;文书:

章长江;支委:

傅金保、汪佩芝、余春发(兼民兵营长);村委妇女主任:

赵美仙;村委:

朱光明

1999年7月至2002年5月,支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沈国荣(1999年7月至2000年9月);支委书记:

陈雪华(2000年9月至2002年5月);村委村主任:

陈国忠;支委文书:

章长江;支委:

桂春树、汪淑娟、余春发(兼民兵营长);村委兼妇女主任:

赵美仙;村委员:

朱光明

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支委书记兼主任:

陈雪华;支委:

桂春树、沈国荣;村委兼文书:

章长江;村委:

朱光明;村委、民兵营长:

余春发;村委、妇女主任:

汪淑娟

2005年1月-2007年,第一书记:

张云龙(2006年11月份到村挂职);支委书记:

陈雪华;支委:

桂春树、朱光明(兼调解委员会主任);村委、村主任:

陈国俊;委员:

章长江(兼文书)、沈国荣(兼民兵营长)、余春发、汪淑娟(兼妇女主任);聘用村计生协理员:

江雪巧(2007年5月)

2008年至2011年,第一书记:

张云龙(2009年10月挂职期满回到屯溪区);支委书记:

陈雪华;副书记:

陈国俊;文书:

章长江;支委、组织委员:

桂春树;村主任:

陈国华;村委、民政委员:

方祖兴;村委、民兵营长:

沈国荣;村委:

汪洋;妇女主任:

汪淑娟

 

四、特殊时期变化

1.土地改革(1950年7月——1952年6月)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竹林村在此期间大力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实行土地改革,对村民进行摸底登记,根据登记结果评议村民成分,成分主要分为五大类:

地主、富农、富裕中农、中农、贫农。

当时竹林村的土地平均每人2.5亩,将超过5亩地的定义为地主;按照收益(雇工+生产资料)超过平均水平一倍的,划为富农;稍富裕有自己土地的划为富裕中农;没有自己土地,租种地主土地按期缴纳租金的划为贫农。

土地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当村民接过政府颁发的“土改证”时,那种喜悦、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废除,大大激发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翻一番。

2.大跃进时期(1958年——1961年)

1958年中国在经济建设中发动的以高指标为主要标志的运动。

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期,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思想开始出现。

1958年,竹林村成立“人民公社”,竹林、梅林均称为“生产大队”,积极的投入生产。

但是由于“大跃进”运动没有正确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更加忽视了竹林村的基本实情,偏离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片面追求高速度、高产量,导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极度不协调。

3.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

1966年,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

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整个国家都投入到该运动中。

此时,竹林村分为两派,革命联合司令部和革命联合司令站。

在此运动期间,所有权利归属于革命委员会。

学校的学生成立了“红卫兵”组织,批斗学校的教师和文人学者。

文化大革命后期——70年代,全国发起农业学大寨,竹林村和全国一样,由生产队统一开始大面积的改田、改地、修水利,家家户户配锄头、畚箕等农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分天晴下雨、冰冻寒天,大家都按时出工。

当时实行的是工分制,每个正男劳动力,每天计10工分;女正劳动力,每天计8工分。

年终计算当年工分总数,扣除实物口粮之外,分配进款,一般最多的也只有200元左右,部分户甚至超支,年终分不到现钱,生活较贫困。

1971年,全国发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运动,大量的知识青年涌入竹林村,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一开始采用的是分散管理制,下乡的青年分散住在农户家里,晚上休息,白天和村民一起劳动,提倡“同吃同睡同劳动”。

随着人数的增多以及出现了相应的管理问题,竹林村专门建造了“五七公房”,提供给下乡插队的青年住宿。

到1978年左右,知识青年陆续回城。

4.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将工作经验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了。

1979年至1981年,为了大力提升生产力,竹林村实行分组,采用集体经营模式,以生产组为单位,包田到组,产量分配到组,自负盈亏。

但由于集体经营模式的局限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生产力并未得到很大提升。

1982年,实施分田到户,不同的生产队分配标准有所差异,按照人口和劳力来分配土地到户。

当时有公粮和定额余粮之分,“公粮”即农业税,当时约每亩50斤稻谷;“定额余粮”即国家每年向农民收购的稻谷。

由于种植杂交水稻以及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也是呈高速增长,由原来“没粮卖”的局面转变为“愁卖粮”,农民家里甚至囤积了大量的余粮。

人民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1985年,将生产队生产资料(耕牛,农具等)陆陆续续分到户,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改善。

 

五、产业结构变化

解放前至解放初一直延用传统的耕作制度,以种植水稻为主,一年种植两熟。

受到经济条件、技术条件以及人们观念的限制,竹林村几乎只靠种植水稻来维持温饱,而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到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农民分田到户后,村民在种植杂交水稻,解决温饱的前提下,开始大量发展副业,将水田改造为旱地,种植玉米、红薯、甘蔗、蘑菇、西瓜等。

一来可以将这些农作物运到其他地方去卖,获得一定的直接经济收益;二来也是为了应付当时繁殖在水田中的血吸虫现象。

改革开放之后,整个国家处在经济建设的大趋势之下,竹林村在1980年正式设立了“乡镇企业局”。

当时竹林村大部分村民都有种植四季豆、西红柿等畅销品种,为了提高效率,增加村民收益,竹林村在1981年专门建造了约400平米的厂房作为四季豆、西红柿的代收点,将全村的作物统一收购,运至屯溪罐头食品厂,加工成成品罐头后进行出口对外贸易。

该厂每年定点定时统一收购,与竹林村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除了种植业,竹林村还积极发展养殖业,提倡村民养殖鸡鸭鹅兔猪等,在发展多种经营的浪潮中,竹林村涌现了一批养殖能手,其中以竹林村下约山村民曹胤祥为代表,他饲养水貂、兔子,还开办了万只养鸡场。

他本人对于养殖方面经验丰富,技能突出并且意识较当时其他村民较为超前,得到了休宁县的大力支持,提供各种优惠待遇和贷款政策,创办了规模型养殖厂。

同时,该养殖厂也给当地村民提供了相当多的工作机会,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向前发展。

因此,曹胤祥当选成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商业也逐渐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

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梅林乡在竹林村设立了2个经营机构:

信用社和供销社。

信用社负责资金、贷款的处理;供销社主要经营各种日常物品及生产资料等,统一配置,同营同销。

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政府主办的供销社已经满足不了村民的日常需求,民间商业因此产生。

竹林村最初的民间商业集散中心在梅林乡,当时也主要是一些小商埠。

1968年开始,逐步转至竹林村公路两旁,以百货商店、农资商店、缝纫店、铁器加工店、豆腐店、早餐食品店、茶铺等为主。

6、文化风俗

1.风俗民情

竹林村风俗简朴、道德、文明、向上。

竹林村村民勤奋耕作、勤俭持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传统的生产方式维持生计。

平时没有过多的文娱活动,但逢年过节,村里一定是热闹非凡的。

80年代—90年代初期,每逢端午,村民会成群结队的去观看赛龙舟;中秋时节,还会自发的组织舞龙活动,年轻的小伙子们在大家的欢呼声中灵活的操纵着稻草龙或布龙,不时有精彩表现博得一片喝彩。

解放后,也偶尔会有文工团下乡演出和电影队下乡放电影。

村民的文娱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丰富起来。

2.历史名人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民族的教育事业,他的教育活动是在当时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他的教育实践是与民主爱国的活动相伴而行的。

早年他曾投身于辛亥革命,“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后,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参与发起上海文化界救国会,组织国难教育社等。

他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

陶先生一生办过许多各种类型的学校,这些学校为社会培育了大批有用人才,还输送了不少革命青年到延安和大别山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

他宣传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及小先生制,要求教育与实际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

在陶行知的一生中,有三位伟大的女性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他,其中一位便是他的原配妻子汪纯宜。

汪纯宜,竹林村惠门人,三岁时父母双亡,与陶行知是旧式婚姻,为人心地善良,对夫关切,婚后陶行知即赴美留学,汪氏便负担起家庭重担。

其育有四男即:

陶宏、陶晓光、陶刚、陶诚。

因陶行知尽瘁国事经常外出奔波,汪氏在承担家庭重担的同时还为丈夫担惊受怕,不断担忧。

陶行知曾痛哭:

母亲、纯宜妻、文美妹,你们实在是三位最伟大的女性,实在是被我拖垮累垮的啊!

3.历史建筑

汪公殿,早年坐落于现梅林小学旁。

汪公,指汪生,清朝年间,被朝廷派往该地区评定地方叛乱,其一生鞠躬尽瘁,效力朝廷,一心为民,被封为“越国公”,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死后,当地村民为了纪念汪公对当地所做的贡献,特别建造了“汪公殿”,每年8月15都会有大量村民到场祭拜。

当时的祭拜活动非常隆重,每次都会高举黄粱伞,并且会有回避、肃静两大牌子,另外鸣锣开道,场面很是壮观。

殿内有三尊铜像,其中两尊为任元帅、程元帅,另外一个称之为“九相公”。

后汪公殿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

汪家祠堂,乃竹林汪氏,当时是竹林村的大家族,为了体现家族实力气势和在当地的影响力,特建造了占地十几余亩的汪家祠堂。

每当家族内部有事商议,便会在祠堂内集合商议。

自60年代中期开始,汪家祠堂逐步没落。

 

7、现如今

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2003年以来竹林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的深刻变化。

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6514.4元,比上年增长16.1%,全村经济总收入2130万元,比上年增长34%,村集体收入达到10.8万元。

全村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困难补助、大病救助、老年村民生活补助等制度,中小学、卫生院、村民服务综合大楼齐备,有线电视、电话手机、自来水全覆盖,超市、便利店、蔬菜水产品销售繁华,汽车、电脑、大屏幕液晶彩电这时尚的“新三大件”已进入村民家,房屋的装修、厨卫条件已经赶上城市的水平,现在全村的私家小轿车已有21辆。

2009年,竹林村被列为黄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近三年来全村用于创建和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超过300万元。

全村文艺活动丰富,水泥道路贯通,路灯明亮,卫生整洁,新建的411幢徽派三层农民新楼房整齐划一,人均居住面积达到71平方米。

目前,竹林村村已被黄山经济开发区纳入统一建设规划,这将给村级发展插上翅膀。

竹林村两委将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黄山经济开发区的带动下,建好投资300万元的、总面积263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招商引资开发40亩集体经济发展预留地,带领党员、村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建设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编后语:

本村史的整理编修工作顺利告成,在此感谢父老乡亲的大力支持。

由于我们文化水平有限,且年代久远,部分史实考证困难,所以内容可能无法完全和历史相对应,望大家继续考究,对于不准确的部分,请积极提出改正意见,谢谢。

历史在前进,祖国在发展,愿我竹林村更加兴旺发达,人才辈出,繁荣昌盛,加强团结精神,为社会做出贡献,为祖国争创更大光辉。

 

 

 

口述人:

陈本定、黄继文

整理人:

朱莉珍、章长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