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4055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doc.doc

课题:

5、古诗两首之《题西林壁》共1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

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

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庐山究竟美在哪里?

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

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

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

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去过庐山吗?

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庐山的风景或是景点的名称。

1.庐山的瀑布气势磅礴。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过一首【课件出示】《望庐山瀑布》唐·李白,这首诗中有一句特别有名的经典:

【课件出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朗读

2.庐山不仅瀑布有名,山也特别有名气。

李白以庐山的山为背景还写过一首另一首诗【课件出示】《望庐山五老峰》:

其中有一句是:

【课件出示】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唐·李白 指导朗读

这首诗让你感觉到庐山的山在李白的眼中又是怎么样的呢?

(削出——耸立 金芙蓉——金莲)庐山的五老峰就像是漂浮在云层里的芙蓉。

3.庐山的景美呀!

远在1600多年的东晋,庐山便成为山水诗的讴歌对象,受到文人骚客的青睐。

首先关注庐山的是山水诗的先驱人物——谢灵运。

喜欢游山玩水的谢灵运来到庐山,登上绝顶,放眼四顾,灵感飞来,题写了【课件出示】《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他在诗中写道:

【课件出示】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指导朗读

在谢灵运的眼中,庐山又有着怎样的魅力?

  

 4.同样是庐山的景观,不同的景色就有不同的美感。

同样以庐山为背景,不同的诗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在我们古代,还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我们熟悉的张九龄、杜牧、苏轼、孟浩然、白居易、元稹等也曾经游览庐山,写下了很多赞美庐山壮美景观的诗篇。

其中苏轼就曾经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

还将最后一首题于西林寺的墙壁之上。

这首诗就是【课件出示】题西林壁《题西林壁》是一首题壁诗。

当时题壁诗盛行,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

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

5.结合老师刚才的介绍有谁知道“题西林壁”是什么意思?

二、读《题西林壁》

1.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尤其注意哪些字是前鼻音,哪些字是后鼻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诗的停顿。

2.指名读《题西林壁》,其余同学注意听,听他诗中的前鼻音和后鼻音有没有读准确。

3.评价,齐读。

4.读古诗,不仅要的的准确,还要读得有节奏,要读得有板有眼。

师生合作读:

生读前四字,师读后三字。

交换角儿色再度。

5.齐读。

6.读古代的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老师示范,学生评价怎样读才是读出味道来了。

7.学生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

 

8.指名读,其余学生注意听,看看听出了什么味道来。

9.齐读。

三、解《题西林壁》:

1.读了这么多遍,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

你们能不能自己读懂呢?

这首诗一共只有28个字,请你轻轻地读一读,认真地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听听你的同桌对这首诗是怎么理解的。

你说给他听,他说给你听。

2.这首诗的大体意思懂了吗?

老师提三个问题,如果都能答出来,就说明你读懂了。

(1)这首诗中藏着几个方位词,谁能找出来。

板:

横 侧远近高低

(2)作者欣赏庐山是不是就真的就是横着看了看,侧着看了看,远处看了看,近处看了看,高处看了看,低处看了看呢?

这些方位词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板:

角度不同 

角度不同,景色就怎么样呢?

从诗中找证据。

(远近高低各不同)

板:

景色不同

结合开始读的古诗,谁能用下面的句式说明这个道理?

【课件出示】站在            看到的是           

站在壶口瀑布前,看到的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站在五老峰,看到的是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站在庐山绝顶,看到的是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结合你对庐山的了解,谁还能用事实说明这个道理?

这一句是概括的写,还有一句具体的写出了角度不同,景色就不一样。

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

大文豪到底是大文豪啊!

寥寥几句,区区14字,既有概括地写,又有具体地写。

这样就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物就完全不一样。

请你结合你对庐山的了解,结合前面几个大诗人的描写,想象一下,假如你来到了庐山,你站在庐山的某一个角度,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物?

【课件出示】图片欣赏(老师也到庐山去过,而且还从不同的角度拍下了一些照片,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3)看完以后想一想:

作者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课件出示】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面。

3.有一个人一天晚上下班,在等车时无聊向自己上班的工厂望去,忽然发觉那是另一番的美景,白色的楼房在绿绿的大树的衬托下,加上夕阳的映衬显得十分壮观。

他就想,我来到这二年有余,一直没有这样远望过,更没有如此欣赏过。

也就从来没有觉得电厂这么壮观、漂亮过。

于是,他轻轻地吟诵了一句诗,这句诗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这中间的两个山是不是指的是真正的庐山?

这个庐山可以是指一样东西,也可以是指一件事情,更可以是指一个人。

譬如说: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碰到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呢?

举个例子说一说。

小结:

这首诗不仅仅感受到了庐山景观的奇丽,还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哲理。

4.齐读古诗。

四、悟《题西林壁》

(1)我们再回过头来读一读,写庐山的几句诗,看看这几句诗和《题西林壁》在内容上有些什么不同?

(2)小结:

别的诗人写庐山,都从不同的角度来赞美庐山的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自己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看到的景象完全不一样得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身哲理。

这就是作者的巧妙之处,是这句诗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的妙招。

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诗的最后一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业设计:

1.抄写并背诵《题西林壁》

2、课后积累苏轼的其他诗句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

  3、将诗改写成短文,加上自己的感悟。

主要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侧远近高低                 

              角度(不同)     景观(不同)

教学反思:

课题:

古诗两首之《游山西村》共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诗,导入新诗。

1、同学们,我们一起跟随着苏轼游览了庐山,了解到苏轼眼里的庐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宋朝诗人陆游一起来《游山西村》。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1、请大家自由朗读《游山西村》,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随机纠正字音和诗句朗读。

(1)指名朗读古诗,注意评点字音的准确和诗句朗读的味道。

(2)(点击课件)认读生字,学生提出书写注意事项。

 腊là   浑hún    豚tún     疑yí

(3)老师指导诗句朗读的味道,学生试读,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出示课件)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借助注释,了解诗意。

1、请大家结合注释,猜猜这首诗的意思。

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讲讲。

2、全班交流古诗的大概意思。

3、思考:

你读出来了陆游的心情没有?

三、品读古诗,体会感情。

品读古诗,体会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体会陆游快乐的心情。

1、体会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

(陆游快乐心情的原因之一——人好)

(1)请大家默读诗句,想想农家人招待游客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字是什么?

(足)理解“足”的意思。

(2)农家仅仅是“足”鸡豚吗?

还“足”什么?

(3)一个“足”字可以看出什么?

(4)想象画面,感情朗读1、2句。

“丰足”之年,农家人杀鸡宰猪,热情招待外来游客,陆游在这里喝着酒、吃着肉,他快乐吗?

2、体会陆游的快乐心情。

(陆游快乐心情的原因之二——景好)

陆游的快乐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1)指名回答,引导学生重点体会:

①理解“莫笑”,从农家人热情地招待可以体会到快乐。

②“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的游玩情景对比看出快乐。

“疑无路”和“又一村”的心理对比看出快乐。

(2)拓展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意思。

(3)想象画面,感情朗读3、4句。

同学们,陆游到山西村游玩,农民热情款待他,诗中一个“足”字可以看出当地农民的好客、纯朴的性格。

当陆游结束这次愉快的旅游,他的心情是快乐的,他由衷感激农民的热情好客,他无比留恋农村的纯朴生活,其实,“足”也可以概括陆游的心情,那就是——“满足”。

作业设计:

1、完成作业本及同步练习

2、创作一首赞美家乡的诗。

主要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人好          丰足

             

景好           满足

课题:

6、《爬山虎的脚》共2课时

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佳作,文中主要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以及他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写爬山虎的叶子,作者从嫩叶写到成叶,重点讲成叶,从叶子的颜色,形状及叶子的动态描写,让人产生喜爱之情。

在介绍爬山虎脚的特点时侧重从三个方面来写:

1、爬山虎脚的样子和颜色;2、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3、爬山虎的脚与墙的依赖关系。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段。

3、学会作者是怎样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继续练习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学习作者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让学生正确理解爬山虎的脚不同于人的脚,而是长出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一只脚继续巴住墙向上。

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说得十分清楚。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收集爬山虎的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多种方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葡萄)

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

2、导语:

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它有脚。

)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

(展示爬山虎实物)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

(叶子)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

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

设计意图:

拿自己和作者对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3、对课题质疑。

读课题,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

(叶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怎么爬、脚的变化)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

让我们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

置换角色,从课题质疑,可激发探究的兴趣,又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注意这样两个问题:

(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2)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2、检查交流:

(1)请认为自己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嫩绿舒服均匀重叠空隙漾起拂过叶柄蜗牛紧贴蛟龙枯萎逐渐牢固

设计意图:

学生当小老师,增强自豪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

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

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

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三、自主研读,交流收获

1、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就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获?

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设计意图: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习惯,打破传统“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2、汇报交流。

 交流话题一:

在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这一段你什么收获?

喜欢写爬山虎叶子的同学请举手。

(1)在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你能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吗?

这是一种动态的美。

还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

”)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

(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

)那谁能读出叶子这种绿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

观察叶子中,叶圣陶爷爷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

(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

)叶子的颜色变化也很美啊,谁能读出这种美来?

老师为你们配上爬山虎的各种图片,能读得更美吗?

设计意图:

处处注重了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美的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交流话题二:

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爬山虎的叶子这样的繁茂、美丽,充满勃勃生机,跟它的脚有着很大的关系。

出示图片:

谁能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

脚的样像什么?

颜色是怎样的?

课文是怎么写的?

再读一读。

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

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

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多具体啊!

作者写爬山虎的脚更能看出他观察十分细致了。

设计意图:

图文结合,不仅体会到语言的生动,还了解作者的观察很细致。

教给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交流话题三:

怎么爬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

(触、巴、拉、贴)“一脚一脚”换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

看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设计意图:

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又以多媒体直观演示,突破了教学难点。

交流话题四:

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

谁能汇报你读这段的收获?

(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

)“……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

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

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

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

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

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

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有人文性。

在自然现象中渗透人文熏陶,在读中不知不觉内化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四、引导发现,总结写法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

设计意图:

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有了爬山虎的脚,爬山虎才能爬得更高、长得更好的关系。

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启发?

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

(1)观察细致。

(2)要抓住特点观察。

(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

设计意图: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观察方法,使理论和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五、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1、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设计意图:

读写结合,学有所用,既是对原有知识的巩固,又让学生在练笔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2、课外查询资料:

(1)本文作者叶圣陶的生平。

(2)爬山虎的有关知识。

设计意图: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的学习需要课堂外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而查阅资料,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业设计:

1、完成作业本及同步练习

2、背诵课文3、4自然段。

主要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叶子美:

嫩红 嫩绿 绿得新鲜 匀称整齐

      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脚怎么爬:

触─→巴─→拉─→贴

           脚的变化:

牢固 萎了

教学反思:

课题:

7、《蟋蟀的住宅》共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设计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言语形式进行细读:

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迅速捕捉文字传送的基本信息,读出文本主要讲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第二步引导学生细读去发觉内容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通过朗读,通过想象,通过批注,反复玩味语言,感受蟋蟀的伟大之处;第三步就是引导学生细读发现言语结构上的秘妙,习得法,激活思,营造出一个情感浸润的课堂,力求体现把言语的内容的理解和言语形式的学习有机融合。

教学目标:

1、认识“宅、蔽、弃、慎、择、穴、搜”7个生字,会写“弃、毫、择”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隐蔽、宽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重点语句的品读,理解作者笔下的“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的深刻内涵,感受蟋蟀“热爱生活”、“不辞辛劳”的品质,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查找蟋蟀的知识、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叶圣陶笔下的爬山虎、领略了植物王国中爬山虎的奇妙。

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参观一下大昆虫学家法布尔笔下的《蟋蟀的住宅》,你们有兴趣吗?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蟋蟀的住宅》。

“熟悉”的“悉”字加“虫”字旁,就是“蟋”;“率领”的“率”字加“虫”字旁,就是“蟀”。

“宅”字是宝盖头,下面不是“毛”字。

写完后,同学们读一读!

什么是住宅?

一般来说,我们人类住的地方叫住宅,动物住的地方,叫窝、巢、穴等。

而蟋蟀是一种昆虫,为什么这里蟋蟀住的地方也把它叫住宅呢?

(作者用了拟人的方法,把蟋蟀住所称作住宅,可见作者非常喜欢蟋蟀。

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让作者如此喜欢它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蟋蟀的住址,一起走进多彩的昆虫的世界。

(设计意图:

上课伊始,为了使学生集中精力进入学习状况,教师由书写标题直接导入。

学生从题目中发现,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是带着一种喜爱的感情来写蟋蟀的家的。

这样他们从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探究性倾向,思维的火把熊熊燃烧起来,并进一步产生了对高层次学习的需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通读课文。

要求:

选择自己习惯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遇到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并思考文章从哪几方面来介绍住宅。

2、检查字词认读及朗读情况。

(1)出示课文生字语,先同桌互读、互纠,然后全班交流,掌握音、形、义:

隐蔽 隐藏  搜索 选择  住址  洞穴  柔弱        倾斜 

平坦   扒土    宽敞   随遇而安  毫不可惜

(2)师生相互强调易错字:

蔽、毫、倾,并适当写一写,加深记忆。

(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特点、建造)

理清文章脉络:

哪些自然段写蟋蟀住宅的特点?

(2-6)哪些自然段写蟋蟀修筑住宅?

(7-9)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课文,概括出哪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这是第一层面的细读,引导学生迅速捕捉文字传送的基本信息,读出文本主要讲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合理有效地衔接下一个环节)

三、潜心品读,感受伟大

(一)感知特点,初识伟大

1、默读2-6自然段,画出写住宅特点的句子,再用几个词语概括写在旁边。

2、汇报交流

交流一:

外部特点

课件出示: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1)      仔细琢磨,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向阳  隐蔽  干燥 )这些特点好在哪里?

①抓住“骤雨”生发:

知道什么是骤雨吗?

又大又急的雨,这里竟然立刻就干了,怎么会这样呢?

②抓住“九寸深,一指宽”生发:

两个简单的数字,让我们明白了什么?

(一下子就这样的隧道对身长只有2、3厘米的小蟋蟀来说,真够宽敞舒适的了!

)朗读句子。

(2)想象引读

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别的昆虫因为没有房子而飕飕发抖,你伏在洞门口,抚弄着触角,舒服地晒着太阳——

炎热的夏天来到了,其它昆虫找来找去找不到阴凉的地方,热得直喘气,你呢,躺在自己挖掘的隧道里,那里面就像安装了空调一样凉爽——

课件出示: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1)这个句子写法很特别?

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2)想象引读

在明媚的月光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蟋蟀弹琴歌唱时,会唱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

对于“蟋蟀的住宅”外部特点一处,教师让学生用完全敞开的心灵去阅读,去感受,把阅读的过程当成自己的生命经历;同时引领学生揣摩言语形式,将言语内容的理解渗透其中,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

交流二:

品读“随遇而安”:

过渡:

这样一处遮风避雨的好去处,怎么被蟋蟀给找着了呢?

联系上下文看看。

(1)谁能说说“随遇而安”这个词语的意思?

别的昆虫怎样随遇而安?

指名朗读: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

(2)这临时的隐蔽所可能是一些什么样的地方?

这些昆虫只要有一个洞,能隐蔽藏身就感到满足了,不管这个洞穴好还是不好,这就是“随遇而安”的意思了。

(3)我们又从哪里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呢?

教师小结:

咱们将前后文联系起来学,把蟋蟀和其他昆虫这么一比较,就觉着这小家伙和咱们人一样,很有头脑嘛,它给房子选的地段、环境还真不错!

难怪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