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特点以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5592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特点以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特点以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特点以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特点以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特点以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特点以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特点以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特点以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特点以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特点以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特点以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特点以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特点以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特点以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特点以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特点以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特点以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特点以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特点以及未来走势分析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9月份,进出口总额222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

其中,出口13001亿元人民币,下降1.1%;

进口9240亿元人民币,下降17.7%。

最终需求不足是调整的主因,这与1997~2001年间的调整非常相似。

2014年和2015年经济增长率下滑的根本原因是两大最终需求不足。

一是消费不足,而是出口不足。

2014年经济增长率下调0.3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是房地产不景气、世界经济停滞与消费不足。

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9.5%,比上一年回落1.1该百分点,同期出口和投都处在高增长水平。

因此,消费不足是2011年经济增长率下降的主因,而不是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是由于经融政策紧缩。

而2015年经济再下行0.5个百分点的原因也十分清楚,投资继续较快增长,消费增长与上年持平,出口放慢成为2015年经济再下台阶的主因。

出口不足,加上消费不足,就最终需求不足。

而且,各种迹象表明,这两大最终需求未来一段时间都将继续保持调整趋势。

因此,我们认为,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趋势性的,而不是“干扰性”的(如宏观调控、自然灾害或是外部冲击等因素的干扰)。

以增加投资为重点的刺激政策不可能改变经济调整的趋势,只会带来“反弹”效应,同时,将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暂时舒缓,但不会改变调整型增长趋势。

1997~2001年我国经济第一次处于“调整型增长期”的经验表明,这次经济增长的调整估计时间更长,调整的力度也可能会更大,因为新的调整型增长,不仅受中长期周期的影响,而且受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2009年人均GDP已达中等收入水平,结构调整滞后使新的增长动力意识难以形成,同时,我们还面临强大的外部压力(世界经济低迷,复苏缺乏可持续性),因此,我们不能轻言调整结束,轻言底部,要做好长期应对准备。

一味的靠政策放松救市更不是办法,如果这样会失去大好的调结构、提升能力的机会。

表1:

2015年3季度GDP初步核算数据

 

绝对额(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3季度

1-3季度

GDP

173595

487774

6.9

第一产业

18085

39195

4.1

3.8

第二产业

69801

197799

5.8

6.0

第三产业

85709

250779

8.6

8.4

农林牧渔业

18644

40505

4.3

3.9

工业

57560

167314

5.9

建筑业

12531

31327

6.5

批发和零售业

16541

47690

6.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7945

22475

4.7

住宿和餐饮业

3119

8762

金融业

14091

42607

16.1

17.0

房地产业

10409

29848

4.9

3.6

其他服务业

32755

97247

9.5

9.0

  注:

1.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2.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3.行业分类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

(二)CPI、PPI增长双双明显回落,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2015年以来,CPI和PPI一路下行。

一季度增幅跌至1.4%,二季度跌至1.5%,三季度跌破1.2%,9月份CPI同比增长1.6%。

预计全年CPI仅增长1.5%,远低于年初确定的3%的调控目标。

CPI增幅的大幅回落,一方面,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增长进入周期性调整。

1~9月累计,食品价格同比增长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92个百分点。

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0.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1个百分点;

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8.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6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17.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53个百分点);

水产品价格上涨1.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5个百分点;

粮食价格上涨1.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4个百分点;

鲜果价格下降10.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5个百分点;

蛋价下降10.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0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放慢、进口放慢和消费不足也对非食品价格形成下降压力,导致CPI增幅放慢。

与此同时,PPI增长的波动更大,受前期产能扩张过多、中间需求明显减少、最终需求不足的综合影响,PPI自5月份开始,连续个5个月负增长,而且跌幅较大。

1~10月累计,PPI同比下降1.7%,比上年同期回落7.8个百分点。

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跌更大,前十个月累计下降2.5%。

随着最终消费需求不足的继续,前期大量投资所形成的产能释放,未来一段时间的产能过剩问题将更加突出,这对PPI和CPI都构成巨大的向下压力。

(三)企业效益大幅下降,就业压力明显增大

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增幅明显放慢,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2%,比上年同期回落19.4个百分点。

利润放慢则更加明显,全年多数月份工业企业总利润同比下降,到9月份后才有所好转,主要原因是生产资料价格的反弹。

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8154.89亿元,同比增长0.5%。

对宏观经济影响最大的是工业企业压力增大,这将对消费增长和物价上涨产生不利影响,1~9月份累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行业人员平均人数同比仅增长1%,比上年同期9.5%的增幅回落8.5个百分点,就业压力显著增大。

(四)经融政策再次明显放松,房地产再次获喘息机会

受2014年四季度以来金融市场内在收缩的影响,2015年上半年金融货币环境偏紧,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明显放慢,一季度末M2增长13.1%,五月末为12.8%,基本保持偏紧态势。

到五月份后,稳增长政策出台,地方政府也出台新的投资计划,央行的货币政策明显放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M2增幅明显回升,到三季度末M2增长上升到14.8%,10月有所回落,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全年将超过年初确定的14%的稳健型增长目标。

二是信贷投放明显加快,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90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38亿美元,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97.76万亿元,同比增长14.5%。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92.13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去年末高1.7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90万亿元,同比多增2.34万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3.00万亿元,同比多增346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75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3万亿元;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5.98万亿元,同比多增958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91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40万亿元;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8029亿元。

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5万亿元,同比多增1443亿元。

9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843亿美元,同比下降1.6%。

前三季度外币贷款增加38亿美元,同比少增955亿美元。

当月外币贷款减少505亿美元,同比多减261亿美元。

2015年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05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增速比1-8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投资47505亿元,增长1.7%,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

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3%。

1-9月份,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39865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比1-8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投资14871亿元,增长2.3%,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投资15799亿元,增长2.1%,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

这种情况与2009年大泡沫的情况十分相似。

这明显是前期稳增长政策的“功劳”。

在经济缺乏内在增长基础的情况下,当下是两大最终需求均明显不足消费不足、出口不足稳增长政策不管是以什么好的由头,也不管决策者是什么良好用心,但结果只能是保房市、支持房地产泡沫。

因为过去企业长期高投资形成的产能、产量,没有最终需求的支撑,最终只能转为产品闲置、库存,这时候,如果多供给货币、多投放信贷,实体经济不可能取得什么起色,因为最终需求是不可能短期创造出来的,结果只是形成资产泡沫。

二、2016年宏观经济趋势预测

(一)GDP增长将继续有所放慢,估计全年增长在6.5%左右

与前两年经济增长不同,2016年经济增长主要受投资增长高低的影响。

本文估计,三大需求中,两个走平,一个下滑,因此,GDP增长将持续下滑。

一是消费走平。

尽管消费需求将继续不足,短期存在继续下调的压力,但也受到政策的有力支持。

下调的压力主要来自高房价的“挤出效应”和工业部门就业不足,在服务业就业增长难以在短期内明显加快的情况下,2016年的就业问题将会依然比较严峻,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都会面临较大的困难,从而抑制消费增长。

但是随着新的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重点有投资转向消费与就业,特别是随着促进服务业和支持中小企业的金融税收政策以及直接促进消费增长的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出口导向的投资需求。

另一方面,房地产投资将面临继续下行的压力。

2015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长明显下滑,主要原因是住房销售下滑和资金不足,最近两个季度的回升主要是受政策放松和房价上涨预期的推动,并不具有可持续性,随着2015年前三个季度以来反弹效应的结束,房地产仍将受需求不足和金融内生性收缩的影响,将再次下行。

只有政府公共投资能持续这两年的力度不变,但不少地方政府也受到企业税收增长放慢和土地财政收入减少的影响。

本文估计201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18%,比2015年下行3~5个人百分点。

这会导致GDP回落0.3~0.5个百分点。

即2016年GDP将增长6.5%左右。

当然,从季度走势看,会出现前高后低的现象。

(二)物价水平增长将持续走低,PPI环节反弹难以持续

自上世纪年代中期我国经济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后,物价增长波动主要反映为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即农产品价格波动周期决定总水平物价波动周期,但也同时反映经济增长波动周期,两者交织,但前者的影响较大。

很明显的是,货币供应并不是物价上涨的主导性因素,因为在长期的供大于求格局下,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并不转化为CPI,主要是转化为房价上涨,处于中间的PPI或中间投资口价格影响也比较大,因为它具有金融投资属性,许多与期货市场紧密相连。

这才是我国价格上涨的特点。

一些人人仅从货币角度考虑CPI的涨跌,结果总是判断失误。

2015年5月以来的“稳增长政策”一个基本特点仍是促投资、放货币,特别是8、9月份的货币大幅度上涨,给房市提供了较强的支撑。

在当前国内消费不足及出口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增加货币必然是导致相关资产价格上涨,并不会带来实体经济的真正回升和CPI的回升。

因此,本文判断未来的物价走势仍然是看两大因素:

食品价格周期波动特点和实际趋势、最终消费需求增长趋势。

货币供应量的短期变化仅产生一定的干扰而已因此,成为我们判断当下物价走势的辅助因素。

按这个分析框架,我们判断,2016年物价增幅将继续回落。

一是尽管粮食价格有趋稳的态势,但食品价格周期性调整仍未结束。

粮食价格回稳有两大原因一方面,国际上,美国、俄罗斯农业灾害很大,推动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对我国粮食价格产生心理影响我国农业2015年受灾是多年来最轻的,粮食继续增产,不会出现明显的供需缺口。

另一方面,我国粮食储备系统管理较为有效,使粮食波动明显减少,以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CPI由高增长转为负增长为例,整个2009年我国有9个月负增长,但当时的粮价仍然有3%~5%的增长。

这两个因素也决定了未来一年粮价增长趋稳,而不是大幅回升,粮食供给充足、调节有力,是这种稳定的最重要保障。

食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现集中在猪肉和蔬菜这类产品上,其影响因素较为复杂,而且缺乏储备手段,因此波动较大。

从周期和供给因素看,猪肉和蔬菜价格仍处于回落期,估计调整要持续到2016年底或2017年初。

从整体食品价格波动周期看,调整期长度在2年左右,与上升周期时间长度差不多,结束调整进入明显上升期估计要到2015年底或2016年初。

二是最终需求不足决定非食品价格将处于较长时间的调整之中。

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不是供给问题,或者讲不是投资不足和货币供应量不足。

增加投资和增加货币供给只能短期内抵消经济增长下滑态势但无法一改善经济增长中期调整态势。

相反,更多的货币量增长和投资增长,将带来后期更多的产能过剩,在两大最终一需求消费和出口均呈现趋势性不一足时,对下一期非食品价格将形成更大的下跌压力。

这对CPI特别是PPI形成长期性的压力。

PPI增长经反弹之后仍会继续调整。

PPI的走势与中长期GDP增长趋势相关,但也与短期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有较大关系。

由于货币供给量在过去3~4个月间的明显加快增长,会使PPI在未来一至两个季度内趋稳回升,但也只能是环比的适度上升,同比难以止跌。

主要是因为缺乏两个支撑,投资和货币政策的持续支撑。

估计,2016年PPI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环比反弹后将持续回落,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三)房市将会再次调整,房地产泡沫将逐步终结

房市的繁荣主要支撑力量是流动性过剩和房价大涨的刺激。

流动性过剩既与货币政策过于宽松有关,也与经济繁荣产生大量的新增储蓄有关。

在房地产政策不当(金融过度刺激,鼓励财产性增值投资而导致住房的消费功能严重弱化,投资功能过于去强化)和房地产业存在体制性缺陷(没有“税收”调节机制)的情况下,长期过多的流动性必然刺激房价大涨,而房价大涨又会为更多的投资投机提供动力,即产生巨大的“赚钱效应”,强化上涨预期。

未来这两个方面都成问题:

一方面,未来流动性过剩将会明显减少。

首先,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原因由两个减为一个,即仅可能出现货币政策宽松(包括美元供给过多的传导影响),但实体经济处于调整期会使内生流动性减少。

主要反映为银行可贷资金增长放慢或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随着经济增长放慢,企业效益下降,新增存款将减少(企业和居民存款增长都将放慢);

(2)在长期贷款占比过高(60%)、经济活力不足情况下,短期流动资金将会紧张,长期的贷款需求也受抑制,可能出现大量的“惜贷”和“惜借”现象;

(3)随着贸易顺差增长呈现趋势性放慢和国际游资流入动力的减弱,外汇占款增长将明显放慢,这直接影响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间接对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增长产生明显的压力。

其次,货币政策宽松负作用太大,特别是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多供给货币只会产生纯粹的资产泡沫,对实体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无益,甚至还有严重的负效应,因此,未来货币政策应坚持“稳健”取向,不大可能出现2009年宽松货币政策,2015年下半年的货币政策放松从最近几个月的金融数据和流入房地产的资金来看,已有些“过头”,应该加以纠正。

即来自于政策宽松的流动性增加有限。

稳健或稳健偏松的货币政策便无法给房市提供有力的支撑。

另一方面,房市繁荣的“价格因素”激励将会消失,并使房市泡沫逐步终结。

房市之所以泡沫越吹越大,一个重要原因是房价大涨可能弥补购买力缺口,并使投资性需求不断放大。

我们估计,未来房价大涨将是小概率事件,因为新的政府的房地产调控目标应是对房价大幅度上涨“低容忍”或“零容忍”,若“大涨”将坚决调控。

这会使投机性投机性购买需求大幅度萎缩,在高房价下,所谓真实的刚需是十分有限的(许多人是有需要没需求,在房价大涨的诱导下,一些没有能力的购买者也加入到购买队伍,形成“虚”的刚需,主要是希望购买缺口被房价大涨所弥补,并增值赚钱,如果不涨,这类“刚需”将消失,已购买者将成为真正的“房奴”)。

没有投机需求的支撑,房价只能大跌,不可能出现“平稳增长”。

本文预计,2016年下半年房价将重归调整,逐步进入中期熊市,进而推动宏观经济再度下行。

(四)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将加快

判断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好坏的标准不是速度,而是结构,结构优化、放慢速度便是经济好转,而不是像过山车那样经济增长率加快便意味着经济好转。

本文认为,未来几年经济均处于调整期,增长放慢但结构调整过程会加快,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

首先,需求结构将会不断优化。

新的政府政策着力点就如同我们预期的一样,从投资和房地产转向扩大消费和加快结构调整上,那么将会支撑消费平稳增长,并逐步将潜力的消费能力释放,消费有望在经济一段时间的刺激后进入较快增长期,这将使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关系逐步趋于合理,这既能减轻产能过剩压力,又有利于消费主导型经济结构的形成。

其次,产业结构将逐步优化。

今后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估计在5%~7%之间运行,CPI和PPI增长也会较慢,这将使许多产业和企业效益继续恶化,同时,也意味着结构调整的动力增强。

由此,我们预计,2016~2018年是企业兼并重组的大好时机,是企业和产业加快结构调整的黄金时期。

许多落后的产能将被淘汰,效益差的企业将会破产或被兼并,这很类似于1998~2001年的情况。

三、对未来两三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建议

如果说2008~2009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或称为战略性拐点),十八大的召开,将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分水岭”。

我们正结束一个时代高增长时代,将迎来一个新时代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将发生质变,中速增长与结构迅速变化是其基本特征)。

就宏观经济政策而言,首先,要调整思路和重点。

其次,围绕着新思路和新重点,加快改革和政策推动,形成新的发展机制,推动我国经济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最终实现现代化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八大后中国经济要想在国际国内均面临严重挑战的情况下,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最终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必须破“调结构”这一难题不可。

不破,中国经济将没有后劲,经济发展方式或发展模式转变也会成空话,最坏的结果将是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宏观经济政策应主要围绕着调结构、转方式、保民生而展开,放弃过去的增长优先、投资优先、房地产优先政策。

调结构的主要思路应是“三管齐下”,即破障碍,扩消费,促升级。

(一)去高增长思维,去房地产泡沫化,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创造有利的环境

调结构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认识障碍;

二是路径依赖。

就认识障碍而言,我们对调结构与稳增长关系的认识存在重大误区。

如许多人认为调结构仍然要以高增长为前提,或者两者并行不悖,既可以高增长又可以调结构,而实际上调结构与稳增长是根本冲突的。

就是我们所说的认识障碍,”保增长”、“稳增长”的观念成为调结构的最大障碍。

当然如果高增长是完全由市场力量推动的,结构调整也就自然完成,那么就不存在什么结构调整滞后问题,问题是我国的高增长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继续高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行政力量“硬保”的,人为因素维持的高增长,便意味着结构调整被推迟。

就企业来讲,经济保持一,企业效率都会较好没有企业还会花时间和精力去搞结构调整,调结构成为多余。

所以,调结构关键是要调增长,或者讲不人为的保增长、稳增长,在经济增长放慢、企业效益下降、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和社会就有了调结构的动力。

人们在困难中才会求突破。

调结构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能通过过度的稳增长、保增长政策使经济增长维持在难以持续的高水平上。

所谓“路径依赖”,就是经济增长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且难以摆脱,结构调整将面临巨大障碍。

高房价和房地产利益集团成为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性障碍。

高房价和房地产持续繁荣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一是抑制城市化,阻碍需求结构优化。

高房价下无城市化,高房价下农民工就难以市民化。

抑制了城市化,这就抑制了消费增长,那么需求结构调整就难以推进,经济就会继续高度依赖于投资,而投资会形成更多的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会更加失衡。

二是抑制产业升级和薄弱部门的加强。

房地产长期高增长、高暴利,社会资金和人力资源就会过度地向房地产行业流动,许多已有一定优势的制造业和服务企业在自身薄利及房地产高利的诱惑下,也纷纷买地、投资房地产,主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产品升级的动力便明显减弱。

三是将挤占消费,使消费结构升级和新消费增长点的形成面临巨大障碍。

房价持续过高,意味着居民住房支出的“过度”,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住房支出多了,其他的消费就会被抑制,经常看到的情况是许多年轻人买了高价房,哪里也不敢去,旅游、休闲等新型消费就会被抑制,甚至一些家庭连小孩的教育支出都会受到重大影响。

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中的“中产”比重就难以提高,即使许多人在收入上达到了“中产”水平,但因住房支出过高而又被排出“中产”,这类似于国外一些国家的“中产贫困”问题。

四是扩大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

房价持续暴涨,意味着多买房的人收益剧增,而这些剧增的收益并不交税,这既扩大了居民收入差距,更增加了社会分配不公平性,同时,还助涨了社会投机取巧的风气。

这会使经济与社会严重失衡,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稳定。

必须下决心破除以上两大障碍,调结构才会走向正轨,即去高增长思维,去房地产泡沫化,这是调结构的两大前提,否则,只能是调而不动,“保”重于“调”,结构问题便会越陷越深。

(二)全力扩大消费,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增加有效需求

我国的内需潜力巨大,主要是中收入者比重过高,特别是农民市民化进程受阻严重阻碍内需扩大和需求结构优化。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关键是解决四大重大结构问题,即需求结构问题、产业结构问题、区域结构问题和城乡结构问题。

就当前我国经济来讲,最关键的是两大结构问题,即需求结

构问题和城乡结构问题。

因为我国自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