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期末考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77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期末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马克思期末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马克思期末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马克思期末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马克思期末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马克思期末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马克思期末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马克思期末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马克思期末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马克思期末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马克思期末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马克思期末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马克思期末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马克思期末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期末考试.docx

《马克思期末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期末考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期末考试.docx

马克思期末考试

 马克思期末考试

    关于绪言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第2页)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的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和理论来源?

(第四页)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实践基础。

    A,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首先,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即客观条件---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B,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即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的客观物质观;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认为经济生活受自然规律支配,提出价值由劳动创造”。

   C,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3。

马克思的科学内涵-----四个基本观点和立场,是什么?

(第14页)

  A,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世纪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如何正确的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21页)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问题?

  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

2、主要哲学流派及其观点(包括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中的)(第29页)

  唯心主义:

世界的本源归于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源归于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的概念(列宁);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社么是实践;理解“社会正火的本质是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第30页)

 客观实在性是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既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

它独立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

(第30页)

 绝对运动--世界是物质,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运动具守恒性,即运动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其具体形式则是多样的并且互相转化,在转化中运动总量不变。

 相对静止:

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第32页)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实践:

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物质基础。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第35--38页)。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38-39页)

4、唯物辩证法的特征(两个基本观点—联系与发展);联系的客观性与多样性;发展、新事物的概念

唯物辩证法的特征: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二,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联系的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第40页)

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上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包括: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

(第40页)

发展: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新事物:

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第41页)

5、矛盾统一性与斗争性之间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相互关系;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矛盾统一性与斗争性之间的关系:

统一性与斗争性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统一性,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没有统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

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第45页)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关系:

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二者的统一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矛盾不平衡原理:

6、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什么问题;什么是度;质变量变的关系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质变和量变是辨证统一的。

(关系问题)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总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度: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

这种统一表现在:

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和相互规定。

关节点是度的两端,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

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关节点,事物的质就要发生变化。

(第46页0

  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就在于: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

7、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问题及方法的原理

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认识方法(第49页)

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质变量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

第二章

1、什么事认识——即能动的反应论

   认识: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人的认识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

(第64-65页)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重点)真理的客观性问题;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关系;绝对真理,相对真理的相互关系;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真理的客观性问题: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第72页)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关系: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

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76页)

 绝对真理,相对真理的相互关系: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的和相互包含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有事辩证转化的。

(第74页)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式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第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是具有价值的,第三,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84页)

3、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因,如何做等)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含义)

 原因: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怎样做:

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

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

(第86页)

第三章

1、什么是意识形态?

 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定义下的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2、人类社会的两个基本矛盾/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两对基本矛盾包含着3个要素,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它们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这种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最终动因的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第112-113页)

3、群众的观点,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的又一重要内容。

群众观点: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第四章:

关于商品

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教材第144-145页)

   二因素:

使用价值、价值。

   劳动的二重性: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2.商品的价值量;影响因素(劳动复杂程度和生产率的高低)。

(第145页)

商品的价值量:

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个方面。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复杂程度:

简单劳动使之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

3.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与社会)(第149页)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货币发展;货币的本质;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价值规律的社会作用与表现形式。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第148页)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第146页)

  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第146-147页)

  价值规律的社会作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教材147页)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也称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和发生作用的形式。

(第147页)

5、如何正确认识发展劳动价值论(第151--153页)

劳动价值论是关于商品价值由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所创造的理论。

劳动决定价值这一思想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提出。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也对劳动价值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是教材上的内容,可忽略。

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2)面对新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价值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关于剩余价值

1.劳动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第144页)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预热至吉安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物质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及人类闹了里和体力的耗费。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2.资本主义生产的二重性

      二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生产力)(第142页)

3.、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特别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响度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

指在必要的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第159页)

  相对剩余价值:

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比哟劳动实践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第160页)

4.什么是资本积累,影响和因素

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162页)

影响: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第163页)

5.什么叫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

从自然形式来看,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

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取决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式来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第163页)

        一般来说,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彼岸哈通常反应着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

v表示。

     

6、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原因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

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所谓相对过剩,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第163-164页)

                    关于资本

1、产业资本形成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两个条件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阶段;第二阶段,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来洞里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地黑道,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

三种职能:

第一,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商品资本的职能

两个条件:

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共存;二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第165页)

2、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划分的关系

  固定资本:

指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工具、厂房等耐用的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属于不变资本的一部分。

 流动资本:

指生产资本中用于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资料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部分,包括全部可变资本和一部分不变资本。

 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V)是指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第158页)

  区分的意义在于:

  1、进一步提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说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

  2、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种剥削程度用剩余价值率表示。

(第159页)

3、年剩余价值量;预付资本总周转

年剩余价值量(M):

一年内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

  年剩余价值量(M)=剩余价值率(m')×可变资本(v)×一年中资本周转次数(n)

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含义:

指资本不同组成的平均周转。

  预付资本总周转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预付资本总周转=(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年预付资本量

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透明女士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否则社会再生产就会停顿,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

  只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充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第166-167页)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第170页)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第170页)

新特点:

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逐步转向了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或为主要调节机制,国家进入对经济生活实行干预的轨道,政府由“守夜人”转变为“调节者”。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以各种西方经济理论为指导,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进行改良,试图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二战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变得更加频繁复杂,世界性的经济周期性波动更为难于预料。

不仅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揭示的传统性的周期性生产过剩经济危机仍然广泛存在,而且还出现了波及面更广、更难预测和防范、更加危险的股市泡沫、金融投机和诈骗、虚拟经济等新的经济危机表现形式。

关于利润

1、什么是利润率;怎么算;利润率的影响因素;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

利润率是经常变动的,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剩余价值率。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高,利润率就高;反之,剩余价值率低,利润率也低。

因此,凡是能够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都会相应地提高利润率。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资本有机构成低,利润率高。

  ★第三,资本周转速度。

资本周转速度加快,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从而也提高年利润率。

资本的年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同方向变化。

  ★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

在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量一定的情况下,节省不变资本,可以减少预付资本,从而提高利润率。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它们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以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

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相比是剩余价值率,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是利润率。

两者又是有区别的:

(1)它们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增殖的程度。

(2)二者在量上也有差别。

由于预付总资本在量上大于可变资本,从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因此,利润率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3)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却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似乎剩余价值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

2、平均利润率如何形成

  平均利润率:

就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资本家为了追逐高利润率以及资本在部门之间的转移流动,导致价格和价值偏离,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它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各部门利润率水平,二是利润率不同的各部门的资本量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小。

不能把平均利润率看作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单的和绝对的平均。

平均利润率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总的趋势。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3、生产价格的概念

 生产价格:

是指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