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7995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文档格式.docx

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但:

只。

◇王师:

这里指南宋军队。

◇九州:

指中原。

◇同:

全国统一。

◇定:

平定,收复。

◇:

家祭:

祭祀祖先。

无:

同“勿”,不要。

◇乃:

你的。

◇翁:

父亲。

5、诗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我的衣裳。

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

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在大晴天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美好的春光,我也好回我的故乡。

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一路顺流之下,一过襄阳,便直奔洛阳。

《示儿》:

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只是为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等到宋朝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在祭祀祖宗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6、这两首诗的相同点:

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不同点:

第一首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后极度喜悦和急还乡的心情;

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

练习1

1、《爱我中华》这首诗是著名词作家乔羽为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所写的会歌,这支歌真切地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爱我中华”的思想感情及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

3、口语交际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5、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历史话剧,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将相和第三部分而改编的。

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受其侮辱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罚的故事,揭示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肷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爽直磊落的可贵精神。

“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去请罪,现表示愿受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2、与之相关的成语故事: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3、蔺相如:

深明大义宽容大度廉颇:

光明磊落知错就改

6、船长

1、《船长》是一篇短篇小说。

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2、课文作者是维克多·

雨果,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3、做人之道:

忠于职守、舍己救人、诚实守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尊敬长辈、宽容大度。

7、爱之链

1、《爱之链》这篇课文是一首爱的赞歌。

生动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爱的链条,赞扬了人间的友爱互助,告诉人们:

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援助的手。

2、乔依:

助人为乐、无私奉献。

练习2

1、《我不期望回报》作者汪国真。

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

尽量多地不求索取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事情,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2、学了课文《爱之链》,使我们想起了汪国真写的《我不期望回报》这首诗中的一句话:

人,不一定能使人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

也使我们想到了一句歌词: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8、小草和大树

1、夏洛蒂《简爱》艾米莉《呼啸山庄》安恩《艾格尼斯·

格雷》

节衣缩食:

节,节省;

缩,减少。

指省吃省穿,形容节约。

嗷嗷待哺:

嗷嗷,哀鸣声;

待,等待;

哺,喂。

指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要强好胜:

好,喜欢。

事事不甘落后,愿意为了成功付出努力,喜欢胜利、成功。

大名鼎鼎:

鼎鼎,盛大的样子。

形容名气很大。

脱颖而出:

颖,尖子。

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

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

寥寥无几:

寥寥,形容数量少。

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惴惴不安:

惴,忧愁,恐惧。

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孜孜不倦:

孜孜,勤勉,不懈怠。

指工作、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有关成功的名言警句:

只要功夫真,铁杵磨成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9、轮椅上的霍金

1、霍金: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被称为“宇宙之王”,科学著作《时间简史》

3、像他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

贝多芬、司马迁、张海迪、海伦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课文作者杨红樱,儿童文学作家。

《鲁滨逊漂流记》作者英国作家笛福。

在书中的一句名言: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凶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陪。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

一个具有大无罪冒险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鲁宾逊漂流记》告诉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

12、熟背《姥姥的剪纸》最后两个自然段

13、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它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被誉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物素描:

牛郎——心地善良、勤劳能干、重情义,向往美好生活。

织女——心地善良,心灵手巧,善解人意,勇敢、向往美好的生活。

老牛——知恩图报,善解人意,勤劳。

王母娘娘——心狠手辣,残暴专制,无情无义。

14、安塞腰鼓(熟背第十二至十六自然段)

1、《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台艺术。

俗语: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华山自古一条道。

东北有三宝:

人参、貂皮、乌拉草。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雁门关外有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课外俗语:

(1)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2)当家方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说一方话。

(4)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词语:

生旦净丑喜闻乐见粉墨登场锣鼓喧天唱念做打有板有眼

余音绕梁字正腔圆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15、青海高原一株柳(熟背最后一个自然段)

1、《青海高原——株柳》作者陈忠实。

积累有关“柳”的诗句。

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由这株柳你由想到哪些人物:

霍金、张海迪、夏洛蒂……

3、“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这句话不仅仅写的柳树,也在写人,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能创造奇迹。

4、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却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目的是起衬托、对比的作用,更加突出了青海高原这株柳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16、草原(熟背第一\二自然段)

1、《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2、老舍: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品有话剧《龙须沟》、《茶馆》,小说《四世同堂》。

描写草原的古诗名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何:

哪里;

“忍”是忍心;

天涯碧草:

指大草原;

话:

倾诉;

斜阳:

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这句话的意思是:

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就这样分别?

夕阳西下,大家站在蒙古包外,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依依不舍地话别。

17、麋鹿

珍贵的国家保护动物还有: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等。

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作“四不像”。

我国古代小说《封神榜》中把它当作姜子牙的坐骑。

悄无声息:

没有一点声音、动静。

销声匿迹:

形容隐藏或不公开出现。

课文中指麋鹿极少,几乎绝迹。

漂泊不定:

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颠沛游离:

生活困苦,流落他乡。

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1、书信格式包括五个部分:

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2、巴金原名李尧棠,著名作家,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寒夜》。

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举重若轻大作大家淡泊宁静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像巴金这样著名的作家还有:

鲁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闻一多、冰心、老舍、艾青。

19、钱学森(熟背最后一个自然段)

1、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交响乐之父——海顿

炸药之父——诺贝尔活字印刷术之父——毕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飞机之父——莱克兄弟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两弹元勋——邓稼先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2、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第1自然段应放在放在第6自然段的后面,把它放在文章开头是一种倒叙的方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为了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表达的效果。

21、鞋匠的儿子

1、林肯:

美国伟大的民主主义政治家,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

2、一个鞋匠的儿子能成为国家总统,靠的是他超人的智慧、杰出的才华、宽容大度和谦逊的人格魅力。

有关“宽容”的名言。

(1)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屠格涅夫

(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练习6

《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西汉刘邦所作,表现了他重新统一国家的雄心壮志。

倒顺词意思不同的南海--海南上街--街上黄金--金黄白银--银白

牛奶--奶牛雪白--白雪鸡蛋--蛋鸡蜂蜜--蜜蜂

意思相同的演讲--讲演样式--式样代替--替代

22、古诗两首

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小儿子子聿。

这首诗深信导阐述了知与行之间的关系。

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精神的诗句是古人学问无遗力;

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的诗句是:

少壮工夫老始成.这首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句俗语相近.

这首诗告诉人们:

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习的人。

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观书有感》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作品。

这首诗以暗喻的手法,借半亩方塘明净的形象来壁喻读书体会。

诗中直接点明题目中"

感"

的诗句是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2、来自古诗的成语:

粉身碎骨山重水复万紫千红柳暗花明春色满园

3、渠:

相当于“它”,诗中指方塘。

为:

因为。

绝:

极,最;

绝知:

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

亲自。

躬行:

亲自实践。

有关读书\做学问的诗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3、学与问

1、《学与问》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向谁“问”,怎样“问”,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2、哥白尼:

波兰天文天学家,创立“日心说”,巨著《天体运行论》沈括:

北宋科学家,创作科学巨著《梦溪笔谈》。

西方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3、背诵《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其中的“尽”为完,指桃花凋谢,“始”为才,刚刚。

4、有关“学与问”的成语、俗语、名言警句:

敏而好学君子之学必好问三人行有我师不耻下问学而不厌。

24、大自然的文字

1、《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文中分别从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星星、云朵、石灰石、花岗石,告诉我们从中获得的信息:

辨别方向,观察气象,了解地质变化。

2、作者伊林:

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科学著作有《几点钟》、《黑白》、《十万个为什么》。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熟背最后一\二自然段)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读报的方法,主要讲读报的好处,以及如何读报,希望人们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息息相通:

息息:

指呼吸.形容关系极为密切.

古今贤文(读书篇)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

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

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

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

初读好书,如获良友;

重读好书,如逢故知。

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如果要想知道天下大事,必须博览群书,博古通今。

学了必须去亲自实践,只知道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经验是不行的。

不能就要去学,不知道就要去问,读书全靠自己用心下苦功,老师只不过起领进门的作用。

好歌百听不厌,好书百读不厌。

读书贵在能提出疑问,这样能获得知识.默读有益于思考,朗读有利于记忆.一本好书开始读时,就象获得一位良友,再读时,就象与故友相逢.细心观察到处都是知识,三个人中定有可以成为我的老师的。

句子练习

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再着手修改。

修改时,注意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

(1)成份残缺。

即句子不完整。

如:

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是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呢?

没说出来。

这个句子应该补上我或同学们一类词语。

(2)搭配不当。

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

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把这个句子简缩后就可看出,苏州是季节,显然不通。

只要改成苏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就通顺了。

(3)前后矛盾。

一句话必须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

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

做完了。

回家作业要么是基本上做完(还有少量没做),要么是全部做完(一点儿都没有剩下)。

又说是基本上,又说是全部显然是矛盾的,两种说法只能保留一种。

(4)重复罗嗦。

有些句子形容词用得过多,意思重复,甚至改变了原意。

把句子多余的词语删去,句子就明白简洁了。

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缺点当然是不好的,把不好的删去句子就简洁了。

(5)不合逻辑。

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

因为水果包括了葡萄、苹果、梨等,不能平列一起,所以应该把水果删去。

(6)词序不对。

即句子里的词语排列的先后不合适。

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

调整为他一次又一次完成了艰巨任务。

(7)形容不当。

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

教室里不可能出现排山倒海的掌声,形容不当,可改为热烈的掌声。

练一练

修改下列病句

1.贯彻《小学生守则》以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我们沿着这条公路,不要一小时,就可到达县城了。

3.我们伟大的祖国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

4.这个班级的同学是全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最好的班级。

5.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态度。

6.同学们积极投入爱国卫生运动,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7.过去,我做作业马虎潦草,很不认真,不经常拖拉,不按时完成。

8.六一节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和兴奋的心情来到学校。

9.全班同学都到了,只有王钢没来。

10.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11.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白杨。

12.因为他有很大进步,但是老师表扬了他。

13.动物园的爬行馆里展出各种蛇与许多鸟。

14.公园里的松柏、桃树等树木枝繁叶茂。

15.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

16.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17.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18.今天中午下了一天的雨。

19.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20.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21.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2.《林海》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23.他穿了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

24.一进幼儿园,我就看见了一张张可爱的小脸和一阵阵动听的歌声。

缩写句子。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洪亮的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

3、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的战士。

4、吴国的都督周瑜十分妒忌很有才干的诸葛亮。

5、银色的雪光照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6、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7、时光老人给我们的礼物是珍贵的。

8.戴着红领巾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10.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

11.他那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

12.他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

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

“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2.刘萍告诉老师:

“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3.武松道:

“这可奇怪了!

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4.蔺相如说: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5.她深有感触地说:

“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6.美丽的姑娘说:

“我是智慧的女儿。

7.一位台湾同胞说: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8.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

“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9.王宁说:

“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10.小红军对陈赓说:

“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11、董存瑞坚决地说:

“我去炸掉它!

按要求写句子。

1、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的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甸。

________________

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

______________。

4、改变词序,改变句意。

那些来南京的客人都很热情。

________________。

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

__________________。

5、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周瑜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

“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张林告诉我:

“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8、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下面的宇词组成两句意思不同的话。

话他说的对不完全

(l)__________

(2)

①妈妈对我说:

“我想看看你洗的衣服干净不干净。

”(改为转述句)

②这场电影我一定去看。

(改为双重否定句,不改变原意)

③用“置之不理”造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用“蜡烛”造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

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1.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不能不讲一点文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不是不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应当不参加集体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不能不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下面的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1.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

3.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件事是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