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诚宣道长悔过迁善 福应万灵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8932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薄诚宣道长悔过迁善 福应万灵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薄诚宣道长悔过迁善 福应万灵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薄诚宣道长悔过迁善 福应万灵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薄诚宣道长悔过迁善 福应万灵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薄诚宣道长悔过迁善 福应万灵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薄诚宣道长悔过迁善 福应万灵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薄诚宣道长悔过迁善 福应万灵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薄诚宣道长悔过迁善 福应万灵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薄诚宣道长悔过迁善 福应万灵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薄诚宣道长悔过迁善 福应万灵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薄诚宣道长悔过迁善 福应万灵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薄诚宣道长悔过迁善 福应万灵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薄诚宣道长悔过迁善 福应万灵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薄诚宣道长悔过迁善 福应万灵文档格式.docx

《薄诚宣道长悔过迁善 福应万灵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诚宣道长悔过迁善 福应万灵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薄诚宣道长悔过迁善 福应万灵文档格式.docx

道不虚行,遇缘则应。

今天,我们这么多人相聚在一起,很难得的机会,这个法缘非常的殊胜。

在这里,我要代表今天来到讲经法会现场的各位道友、各位善信居士,特别向中国道教协会以及XX市宗教部门领导和道教协会的各位道长以及工作人员表示感恩,感谢你们在这段时间里辛勤忙碌的付出,为我们教门讲经交流、共同参学提供了这么难得的机会和宝贵的平台,感恩。

那么,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当中,作为祖师爷的弟子,我将要带领在座的各位道友、诸位善信居士,一同来进行一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旅行,深入到元始天尊的混元宝珠当中,去探寻东方古老智慧之根道教太上玄门四品仙经当中的一部经典《三官经》。

  《三官经》,全名称作《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三官经》是我们通常对于这部经的简称。

那么我们仅仅听闻这部经的经名,在直观上就会觉得这是一部非常重要也非常殊胜的经典。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部经的经名已经很明白的开示我们,持诵这部经所可以获得的利益:

不仅可以得到天尊的赐福,赦除我们的罪业,化解灾厄,更可以怎么样呢延生保命。

我们中国人是非常看重福文化的,在逢年过节亲戚朋友之间互送祝福的时候,通常都会说这么一句话,说:

张三(李四)XXX,祝你福星高照。

我想,在座的诸位善信,包括一切众生,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出家住庙修持,或者是在家皈依道门在红尘工作历练,在这一生当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着一个目标而努力,那就是:

追求福、得到福、享受福、给子孙后代留下福。

今天,我们讲经的主题也与福有关,叫福应万灵,那么什么样的状态可以被称为福?

怎么样才能获得福,并且长久地拥有呢?

如何才能与万灵、与一切的众生相应呢?

  *好,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福?

  对于福这个字的含义,新华词典当中给出的解释是:

一切顺利,幸运。

我想,这两词还不足以充分的说明福这个字,在我们心目当中所占据的这个位置和意义。

在《礼记祭统》这部典籍当中,对福这个字也专门进行了描述,它讲得很明白,说:

福者,备也。

备者,百顺之名也。

福是什么啊,就是什么都有,什么都具备了,要富贵有富贵,要功名有功名,要长寿得长寿,心想事成,什么都不缺,很圆满,而且无论做什么事都很顺达、畅通无阻,可以说人世间的福、寿、康、宁、善终这五种至极的事物,样样都具备了。

一个人如果拥有了这些条件,那么在我们人类社会当中啊,那就可以被称得上是非常有福气的人了。

  然而,这仅仅只是我们心中理想状态下的美好希求,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呢,我们很难达到五福并至的境地,或者仅仅只能够拥有其中的一两个,这样也已经非常不错了。

即便有的时候我们这几样都齐全、都具备了,可是还是没有办法做到圆满,因为我们无法将这种福气长久的保留并且延续下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有漏。

就好比是一个漏了一个洞的水桶,福气就像水一样流走了。

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不仅没有办法享受福气,还会遭遇诸多的不幸,不顺利,那么我们就要在心底打出一个问号了福与祸之间的转化,是不是存在着某些我们没有觉察到的细微的关联呢?

我们如何能够长久的得到福气呢?

  *接下来,就要说到第二个问题,怎么样才能获得福,并且长久地拥有?

  好,我们先来看一个小典故:

  在元朝正午年间,山东这个地方有一个年轻人叫元自实,他有一个从小玩到大的非常要好的朋友,叫缪千户。

这个缪千户学问做得很好,有一年参加考试就考上功名要去福建做官了。

因为家里穷,没有路费,怎么办啊,心里很是苦恼。

这个时候,元自实听说了这件事,身为好朋友很为他感到高兴,心想:

自己家的家境还算富裕,预示就拿出了三百两银子很慷慨地就借给了他。

因为两个人的关系实在是太好了,从小到大都在一处学习玩耍,元自实对这个缪千户是非常的信任,因此也就没有让他写个字据文书什么的,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没想到过了几年,山东这个地方发生了战乱,强盗们很嚣张地纷纷出来四处打劫,元自实一家值钱的东西也被洗劫一空了。

正当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心里突然想起了远在福建当官的好朋友缪千户,于是就举家前往福建躲避战乱,希望可以投靠缪千户。

但是没想到,这个昔日里的好朋友根本不愿意见他。

想方设法见到后,缪千户对他的态度也是十分的冷淡。

没有办法,生活窘迫的元自实,只好向缪千户提起了当年曾借给他银子当路费的事,说:

你看,当年你来福建做官的时候没有路费,我从家里拿了三百两银子借给你,我现在有难了,衣食也没有着落,这每天饥一顿饱一顿的,你能不能把那三百两银子还给我啊。

没想到,缪千户对这件事是矢口否认,而且向元自实索要借据,说:

哎,你说我欠你银子是吧,你拿出字据啊,没有字据证明,你还想诬赖我,讹我的钱啊!

那么到了最后,元自实借出去的这三百两银子也没能要回来。

  晚上回去之后,元自实心里是越想越生气,他翻出了一把刀,磨得锃光瓦亮,天一亮就离开了家门朝缪千户家走去。

他在途中要经过一座道观,道观中有位叫轩辕的老道长此刻吃完了早饭正闲坐在道观的门前。

这位轩辕道长不简单,很有些修为,已经开了天眼,他能够通过天眼观看到我们普通人看不到的景象。

这个轩辕道长就发现,说这个年轻人的身后怎么跟着一大群奇形怪状的恶鬼啊!

并且手中全部都拿着刀剑棍棒,凶神恶煞的样子,他觉得很诧异。

过了不一会儿,轩辕道长看见元自实又从原路返了回来,不过,这个时候他身后却跟着一些头戴金冠、身佩玉器的人,这些人个个举着旌幡,和颜悦色的样子。

这一前一后来去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变化却这么明显,轩辕道长心中非常疑惑,于是就上前询问,说:

年轻人,你刚才都干什么去了啊?

元自实把事情的原委原原本本地向轩辕道长讲了一遍,说:

清晨拿着刀出门的时候,我心里一心想的就是:

我要去杀了缪千户。

当初,他有困难的时候,我把那么多银子借给了他,可是到头来换回来的是什么!

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我必须要把他解决了出口恶气!

但是,当我走到缪家门口时,我的心里动了那么一动,想到了缪千户家中同样也有老母亲和妻子,如果我把他给杀了,他的家人就要到处流落了。

这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感到有些后悔了,并且在心中责问自己,说我怎么可以这么做呢!

我自己本身已经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又怎能忍心让他的家人也遭受这样的痛苦呢?

而且我把他给杀了,他的家人从此就会失去一个儿子在母亲身旁尽孝,失去一个丈夫,这个家也就败落了,那么我的妻儿也会因为我犯下杀人的罪过锒铛入狱,失去家里的顶梁柱,从而陷入更加困苦的境地,我这么做不是同时害了两个家庭无辜的人吗!

我不能这样做!

想到这里啊,我就又返了回来。

  在《道德经》当中,太上道祖开始我们,说:

祸悉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大家想想看,这个叫元自实的年轻人动了这个恶念,清晨要去杀人的时候,许多凶鬼都跟在他的身后,那么当他在即将行恶事之前,能够回转心念,考虑到要被他杀害的这个人的一家老小和他自己的妻儿,觉得自己的做法不妥当,能够发心悔过进而终止恶行,回来的时候就换成了福神相随。

轩辕道长他因为常年修炼有了神通已经开了天眼,因此,对于这件事整个的过程和前后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我们是普通人,修行的境界还没有达到这位老道长的高度,但是,我们同样可以从这个典故当中,了解到一个真相,那就是:

人一念之恶,凶神便至;

一念之善,福神便临,如影随形。

也就是说,人的一个念头可以铸成大错,造下恶业,招致灾祸;

也可以成就善举,积累福德,享受福报,善与恶都来自于我们的一念之间,同样的原理,福与祸也未尝不是我们一念之间的抉择。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福与祸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么只要我们把造成灾祸的这些个恶根掐断,使它不能够在再继续生长、蔓延,那么我们的福缘不就会得到续接,一点点慢慢地壮大了么。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要想积累福缘并将福延续下去,第一步就是要做到掐灭恶根,那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知道,在日常的用度当中,我们究竟都造作了哪些恶行,导致了我们没有办法厚培福根。

  好,现在我们打开《三官经》看第一段经文。

在这段经文当中说道,天尊在讲经说法的时候,以广大智慧之力放出大光明,这种光明把天下万国九州之地、江河湖海之内、阎浮世界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都统摄其中,那么天尊就就发现,说阎浮提、也就是我们人道的所有众生,都正在饱受着种种的苦难。

天尊就以广大神力探究其中的原因,发现原来是这些众生自己本身造恶非善、广结冤仇、多行不足所导致的这种业报。

  那么这些个恶业具体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经文接下来就具体地列了恶业的种类,你比说,首先就是缺乏对万物的恭敬之心,例如:

不敬天地日月三光、呵风骂雨、欺神灭像、瞒天昧地、亵渎圣贤;

其次,就是没有德行,不能够做到忠、孝、仁、义,例如:

不敬父母叔伯六亲、奸盗邪淫、不忠不孝、非礼非义,断绝往来恩路;

再有,就是为人处事、做生意,不能够行正大光名之道,你比如说:

大斗小秤、明瞒暗骗。

除此之外,还造作了无边的口业,例如:

横言曲语、白口咒诅、怨天恨地等等。

正是因为造作了诸如此类身、心、口三种恶业,导致了上天不肯包容、大地不愿意承载,致生恶毒、多起瘟黄、多招讼非、轻重难逃这样的苦报,并且恶难临身,无处解释。

寻找根源,还在于这些众生自己本身不恤己身,不修片善不能够善待保养我们的真心本性,不爱惜我们得来不易的这个人身;

不能够行善,哪怕连一点纤毫的善行也不去做。

  现在,人们通常都爱说这么一个词,叫:

厚德载福。

假设,我们把大海比喻成我们的心的话,那么德行就好比是一艘载满了福气航行在汪洋大海里的货轮。

如果海面风平浪静,这艘货轮就会平稳前进,顺利到达彼岸。

但是如果遭遇了风浪,海面波涛汹涌,那么这艘货轮不仅没有办法平稳地沿着既定的航线向前航行,有可能还会翻船,甚而还有丧命的危险。

我们的心也是这个样子的;

当我们心存善念,口说好话,身行善事的时候,这一生就能愈走愈光明,这艘载满了福气的厚德之船就会四平八稳的向前航行。

相反地,如果心里总想着投机钻营、走旁门左道,那么这种心念就会愈走愈黑暗,为自己带来灾祸,福气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远。

那么我们怎么样做,用什么的办法可以拔除冤根,永消愆尤呢?

好,我们接着接续深入到经文当中去寻找答案。

  通过持诵《三官经》整篇经文,我们就会发现,说有一个词分别在经文当中反复地出现了三次,这个值得我们注意一下,那么这个词就是悔过愆尤,出现的这三个地方分别是:

  首先,经文一开篇第一段当中结尾处说道:

  此等众生。

遭刑苦难。

若有善男信女。

皈依三元。

斋戒三年圆满。

命道转诵此经。

三五十遍。

千五百遍。

踊跃忏悔。

悔过愆尤。

道君曰。

即有天官赐福。

地官赦罪。

水官解厄。

  第二处,就是接下来紧接着的下一段,天尊继续又用经法开示,说:

  恶毒之人。

鬼眼鬼心。

多计巧言使心用心。

返累己身。

心根结成。

罪根难灭于是救苦大仙。

再告天官。

天官曰。

转诵此经。

至满千遍。

大作踊跃。

断恶修善。

即有地官赦罪。

所有恶孽愆尤。

俱一赦除罪灭福生。

  最后一处,是水官大帝的开示,他说:

  世间夫妇。

命犯孤辰寡宿。

刑害绝嗣。

皆是前生不施。

今生受之若有善男信女。

发心施财。

斋戒沐浴。

即使愆尤永释。

  在我们道教《太上玄门早晚功课经序》中有一句话说道:

经之为经,是前圣之心宗;

咒之为咒,乃古仙之妙法。

从这句话当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天尊说法并不是没有目的、没有重点的开示,悔过愆尤这个词,在《三官经》这部由一千七百七十五个字组成的经典当中,天尊反复强调了三次,由此可见,悔过愆尤是《三官经》这部经典当中天尊开示的重点所在,是一把能够除无妄之灾,解有仇之愆,脱九厄之难,离三途之苦,开启福门的钥匙,是天尊接引救度我们的宝筏梯航,也就是说,只有做到了忏悔悔过愆尤,我们才能与天尊圣真相感应,才能得到天尊的赐福,真正做到赦除罪业,消灾解厄。

  *

(一)谈到悔过愆尤,首先我们就要知道为什么要忏悔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呢?

  诸位善信都知道,祸和福都是一种结果,那么要想求得善果,我们的出发点就一定要是正的,只有做到了积聚正因,善果才能不求自得。

因此,我们想要趋吉避凶,悔过愆尤,就要在心地上下功夫,改过行善。

诸位善信,在居家日常的生活当中,大家都知道要把这个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却很少有人留意要反省、打扫、清洗我们自身不良的行为,清除思想和言行上的污垢。

这就好比什么呢?

我们买了一件十分漂亮美观的衣服,刚买回来的时候,这件衣服非常漂亮,也很干净,如果穿了一段时间之后穿脏了,我们把衣服脱下来随便往那里一放,也不洗,过几天拿出来再穿,穿完脱下来,继续还是放在那里,过几天然后拿出来再穿,这件衣服一直都不洗,一直就这么穿着,时间一长,大家想想这件衣服肯定是脏得不能再脏、气味也臭得不能再臭了。

假设我们就这样一直穿下去,一次也不洗,你想这件衣服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在座的诸位善信,我们有谁愿意每天穿着这样的衣服出门啊?

我想没有一个人愿意,即使这件衣服购买的时候价格再昂贵,哪怕是件裘皮,你也不愿意穿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本性真心也就像这件崭新的衣服,好比是《三官经》经文当中,天尊开示教化我们的那样,因为无始劫以来,我们积累了太多的烦恼习气,造下了无边的罪业,使我们的本性真心这件原本暂新干净的衣服,被贪、嗔、痴三毒污染得一塌糊涂,污秽不堪。

那么怎么办呢?

在《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这部典籍中,天尊就开示我们,说:

身诟不净,以世水洗之,心诟不净,以法水洗之。

意思就是说啊,我们的身体比方说干体力活儿,或者因为什么原因出汗,脏了,有了污垢,大家都会去洗澡,对吧?

把淋浴器一开,用自来水就把身体清洗得干干净净了。

那么,我们的心性,因为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长年累月接受外在的信息,所沾染的这个污垢,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给它去除,清洗干净呢?

方法就是持诵经典。

因为在持诵经典的过程当中,通过经文中天尊祖师的开示和加持,逐渐地我们就会知道自己曾经有哪些行为和心念是不对的,从心里就会升腾起这个敬畏悔过之心,想要去改过向善。

慢慢地就会开启我们本性当中智慧法水的阀门,然后用这个智慧法水清理掉我们心灵上的脏东西,把这个污垢清洗干净。

现在,我们学习了《三官经》,通过持诵经文,知道了清除自己心灵上的污垢的办法就是忏悔,悔过愆尤。

这个办法就好比是用清洗剂一样,一点一点将我们被染着的本性真心洗涮得干干净净,使我们恢复到本来的面目。

《早坛功课经》当中,有一句经文说得很好,说:

净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

我们通过清除心灵上的垃圾和污垢,拨开弥漫在自性天空上的一层一层的浮云,使我们的本性真心显现出本来就具有的智慧之光,那么当这种智慧之光就如同一轮圆满无漏的明月高悬于太虚之上,遍照我们身体这个大千世界,没有遮挡,没有阻碍的时候,我们就会祈福福至,禳祸祸消。

  *

(二)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忏悔之所以可以消灾获福的原理

  再打个比喻,假设我们把每做一件不好的事情都比喻成是一粒种子,那么我们所遇到的种种不好的境遇,遭遇的种种不幸、不顺利,正是从前我们种下去的种子所结的果实。

那么从种子到果实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很多其他因素的汇聚,你比如说:

要有阳光、水分、土壤、营养等等,如果合适的因素聚集在一起,就会产生结果。

那么这些因素是怎样聚集在一起的呢?

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当中有一段经文说的很明白,说: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

既惊其神,即著万物;

既著万物,即生贪求;

即生贪求,即是烦恼。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

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哦,明白了,原来这些因素都是由我们的心念汇聚在一起而形成的。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持诵《三官经》,知道了天尊开示给我们消除灾厄,获得福果的法宝,就是悔过愆尤。

  也许有善信会问,说:

道长,我曾经做了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是不是就要因此遭受恶果的惩罚?

那么如果我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并且心中很后悔,确实是发自真心想要忏悔曾经犯下的过失,这样做是不是就可以得到天尊祖师的护持,终结恶业发展的方向呢?

诸位善信,天尊道祖是非常慈悲的,因为哀悯现代社会里的众生烦恼妄想忧苦身心,无有依祜,所以广宣法音通过经典开示我们祸福转化的规律,改过迁善的方法,转祸为福的契机。

大家想想看,从古到今天下纯善无恶的人真的少之又少,而曾经做过恶事的人则多如沙数,就连与孔子、孟子、颜子(也就是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儒家五大圣人的曾子,都要做到一日三省吾身,也就是说啊,曾子每天都要进行多次的自我反省,问问自己的内心我替人家谋虑,或者可以说我替人家工作,到底有没有做到尽心竭力呢?

在和朋友们之间交往当中,有没有做到诚信忠义?

老师传授给我的这个学业,我是不是已经反复的温习过了?

大家看,连古代的圣人都会有懈怠犯错的时候,更何况我们呢?

无则加勉,有则改过。

所以,我们做了错事,造下恶因,没有关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但是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在这里,还是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算命的说他因为造下某些很重的罪业,某日某时上天要惩罚他被雷劈,那么到了那天的那个时辰天空是大雨倾盆,雷声围着他家的院墙隆隆大作。

这个人心里就想了,说既然是我犯了这个错误,不可饶恕,那么接受上天的惩罚是应该应分的,但是家里面还有一位老母亲啊,她老人家并没有犯什么过错啊,陪着自己遭殃受罚的话,那么我实在是太不孝了,我还是到外面去吧。

于是,他拿了把伞拜别母亲跑到了郊野接受上天的惩罚。

大家都知道因为神仙都是有他心通的,这个人的心里这么一动,这件事就被雷神知晓了,于是就禀奏玉帝,说此人心里存有孝心,算不上是十恶不赦之人,不应该遭此雷劈之罪。

为了查验此人是否真心存善,玉帝就派雷神下凡考验。

于是,雷神就变化成了一个普通的凡人,来到了这个人面前,就问他,说:

这雷雨大作的,人人都往家里跑,你怎么一个人独自在郊野不回家呢?

这个人就说:

老兄,你不知道啊,我是因为犯了不可恕的罪业,上天要惩罚我,让雷神劈我,我这是等着受罚呢,你呀赶快走吧,离我越远越好,免得被我连累,下这么大雨,这把伞你也一起拿走吧!

雷神回到天上,就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禀告了玉帝,玉帝说,此人知错悔过情愿受罚而不怨天尤人,这是一善,怕连累母亲和路人,这是一善,免去他雷劈之罚,延寿两纪(一纪是12年,两纪也就是增加了他24年的阳寿)。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都要对自己树立起信心,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从内心认真忏悔改过,把不好的念头、不好的习性从心地上去除,必定会得到上天的护佑,转祸为福。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同样也知道了忏悔,悔过愆尤,能够消灾解厄,转祸为福的原理,那就是当我们意识到了从前有些行为是不妥当的,是有损于自己的德行福报的,并且还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后,能够升起敬畏之心发心忏悔,不再造作从前的种种行为,那么我们的心就不会再继续汇聚恶的因缘,从前种下去的种子也就会因为失去了发芽生长的条件和因素,继续保持种子的形态,没有环境生长,不会发芽,我们也就不会得到恶果了。

换句话说,心性改变了,我们的行为就改变了,行为改变了,事情的发展方向就会随着改变,那么当事情发展的方向有所改变时,我们得到的结果就会同样发生改变。

当我们的功德一点一点积累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业力抵消,福报也就随之增厚显现出来了,这整个的过程,也就是忏悔可以消灾获福、改变命运的良性的运行原理。

  *(三)接下来,我们再来简单谈谈如何忏悔

  那么在进行忏悔之前,我们先来搞清楚一个概念,那就是忏悔的定义是什么?

什么是忏?

什么是悔?

对于忏悔这个词的定义,在《道教仪范》中给出了非常具体详实的解释,说:

忏者,就是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

悔者,就是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

从这个解释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说忏悔这个词是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的,也就是说我们想要忏悔,悔过愆尤,不仅要做到忏其前愆,认识到从前的种种不好的行为是错误的,要把以前所造的过错和罪业一个一个地忏除。

更重要的还在后面这一句更要做到悔其后过,就是说这样的过错以后都不要再犯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不二过,下不为例,同样的错误不要犯第二次,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忏悔要发诚心、真心,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平常,包括在座的诸位善信,诸位居士,一般犯了错误,知道错了,心里都会很惶恐,因为担心遭受苦报,怎么办呢?

家里供有神坛的善信,就会在家里跪在天尊祖师的圣像面前,家里没有供奉天尊圣像的,就会跑到道观跪下来向天尊祖师忏悔自己的过错,非常的虔诚,有的时候甚至忏悔过到痛哭流涕,旁边的人看了也深受感动染,觉得这是真的认识到自己的过失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呐!

好了,哭也哭过了,拜也拜过了,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也向天尊祖师悔过了。

好!

完成任务了,回去以后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以后再遇到同样的问题,又被这个绊脚石给绊住了,还会再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再继续向天尊祖师忏悔,周而复始。

诸位善信啊,这样是不行的,我们忏悔自己的罪业不是在向天尊祖师交作业,而是在清洗自己的本性真心,去除纷杂污垢,做好与神灵相应的准备。

我们道教在做法事的时候,高功法师会说一句说文,叫:

香自诚心起,烟从信里来。

一诚通天界,诸真下瑶阶。

我们平常上香祈福,都会很诚心地与上圣高真相感应,那么同样的,我们忏悔以往的过失和罪业,也要发这个诚心和真心,发自真诚的忏悔,神灵是可以感应到的,为什么?

说文不是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了么一诚通天界,诸真下瑶阶。

  除此之外,忏悔也带有某种的超度作用,不只往内超度了我们的贪、嗔、痴三毒,超度了我们心中无数的众生,你比如说我们的心念行为,我们的言语造作,并且往外还超度了别人的怨恨,因为深切的诚意和忏悔,就像是清凉的甘露水,能够浇灭熊熊燃烧的怨恨怒火。

所以,我们不只要为我们所知道的这些个罪业忏悔;

更要为我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造下的这个罪业忏悔,而且要念念忏悔,时时忏悔!

当我们藉着这样不间断的一次又一次、一层又一层的深入忏悔,就像我们平时剥竹笋一样,把外面一层层厚厚的不能吃的皮剥去,到了最后,我们的心就渐渐的清净了,罪业也逐渐平复了。

当我们既无前愆之可忏,亦无后过之可悔,真正做到了心正意诚的时候,便可禳灾而灾消,祈福而福至,无求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