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3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3816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3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3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3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3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3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3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3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3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3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3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3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3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3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各单位要加大力量的投入,按时保质完成污水处理站建设任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成立农村生活污水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副县长同志担任,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财政局和各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各镇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各镇镇长是第一责任人,主管副职是直接责任人。

各镇要明确主管领导具体负责,做好日常工作协调,建立长效机制,制定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制度,督导各村做好配合工作,确保"建成一个、运行一个、见效一个"。

(二)加大协调配合。

县各相关部门要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项目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

财政部门要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县生态环境分局要加大对农村企业污水排放督导检查力度,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方式排放污水,不得直接将农村小企业生产废水等非生活污水接入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三)强化督导调度。

县政府督查室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分局组成督查组,对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进行联合督导检查。

对工程进度实行每周通报、每周排名。

排名最后的镇,全县通报批评,并追究包村干部及村两委责任。

(四)加强宣传教育。

各镇政府要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和党员带头作用,带领农民群众提高环保意识,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常识,营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通过投工投劳、积极出资、出主意、想办法等方式,全程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参与建设美丽生活环境。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第2篇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围绕全县域生态循环农业、全域旅游和"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工程建设目标,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加快人工湿地(荷花塘)的建设,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全县域生态循环农业、全域旅游和"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工程发展目标,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相结合,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按照"路、沟、池、圈、序"五字整治方针及"五有"标准(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机关制度、有长效的资金保障),遵循"政府主导、因地制宜、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总体思路,统筹谋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协调联动,集中连片、分步实施,大力整治我县农村普遍存在的生活污水和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着力改变农村地区的"脏、乱、差"现象,切实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加快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建设步伐。

二、工作原则

(一)统筹规划,有序实施。

以"多规合一"改革为契机,在对全县各自然村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农村人口分布密度、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坚持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纳入全县总体规划以及村镇规划当中,通盘谋划,因地制宜制定年度实施计划,落实"一镇一策、一村一策",统筹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二)政府推动,多元投入。

坚持政府主导,加强部门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

坚持农民主体,充分调动村集体、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探索运用市场化手段,优选资信好、投融资能力强且有从事城乡水环境治理专业能力的企业,实施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投资建设运营,发挥企业在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规模化建设和专业化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多渠道筹集资金,整合和利用现有各类涉农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建立"谁投资、谁运营、谁受益"的治理模式,安排适当财政补贴,确保企业合理受益。

(三)因村制宜,经济实用。

以优化全县水环境为导向,在认真分析各自然村人口数量、居住状况、居民生活规律等基础上,结合不同村庄的地形地貌、排水方式及去向等特点,因村制宜选择适宜的治理模式和处理技术,明确治理目标、序时、措施等。

(四)示范带动,全面推进。

以饮用水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注重近期和远期相结合,按照"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全面覆盖"的原则,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强日常维护运行,确保治污设施发挥效用。

(五)加强监管,确保质量。

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确保按计划、高质量顺利推进工程建设,切实达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质量效果。

三、治理模式与要求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因村制宜,分类施治,适度超前,统筹考虑分散处理、就近处理或集中处理等方式,推广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按照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污水治理方式。

(一)对可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的村庄,优先考虑将村庄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统一处理。

(二)对不能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的村庄,生活污水量大且易于统一收集的,建设雨污分流收集管网,采用一体化处理设施、集中式人工湿地等方式集中处理,即人口在500人以上的村庄重点推广人工湿地项目(即垂直流型人工湿地或潜流型人工湿地)。

(三)对居住相对分散,生活污水难以统一收集的村庄,应尽可能合理利用现有边沟和自然沟渠收集生活污水,采用氧化塘、稳定塘等方式分散处理,即人口在500人以下的村庄重点推广"荷花塘"项目(即表面流型人工湿地)。

通过污水治理所排放的尾水需达到以下要求:

(一)尾水排放到环境敏感区的,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

(二)尾水排放到非环境敏感区的,尾水鼓励就地还田、土地消纳等方式资源化利用。

(三)经处理后的尾水不得排入饮用水源保护区及水质现状达到或优于二类水质的水体。

四、治理目标"十三五"期间,全面实施全县8个镇119个行政村662个自然村(其中500人以上的自然村96个,500人以下的自然村566个)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即人工湿地(荷花塘)计划。

科学编制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重点围绕列入37个美丽乡村建设名录以及饮用水源保护区、主要河流湖库周边、主要旅游景区景点周边、高速公路两侧、主要城镇周边(城镇规划建成区以外)、循环农业养殖小区周边等区域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

20xx年前已实施或正在实施的自然村有16个,其中500人以上的自然村8个,500人以下的自然村8个。

20xx年后实际需治理的自然村为646个,其中500人以上的自然村88个,500人以下的自然村558个。

(一)88个自然村采用人工湿地项目建设,计划分三年(20xx年-20xx年)实施。

20xx年计划实施的自然村11个(详见附件1),20xx年计划实施40个(详见附件2),20xx年计划实施37个(详见附件3)。

(二)558个自然村采用"荷花塘"项目建设,计划分四年(20xx年-20xx年)实施。

20xx年计划实施的自然村50个(详见附件4),20xx年计划实施165个(详见附件5),20xx年计划实施167个(详见附件6),20xx年计划实施176个(详见附件7)。

(三)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即农户各类排污口接管等支管网以及生活污水排沟等主管网),采取政府出水泥、石料等原材料,农民投工投劳的方式进行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农村污水治理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成员为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生态环保局、县农业局、县水务局、各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加强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加强督促落实。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生态环保局,负责日常协调推进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调合作,建立涉及规划、项目立项、用地、环评、招投标、监理等环节的绿色联动审批通道,合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县生态环保局负责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指导,编写技术规范,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

县发改委负责项目立项、招投标等工作指导;

县农业局负责村庄畜禽养殖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采用建设养殖小区统一治理或户型沼气等方式治理养殖废水,严禁养殖粪便等生产废水直接进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或排放到环境;

县住建局负责做好村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从源头控制污染,推进卫生户厕改造全覆盖,严格落实三级化粪池防渗措施;

县水务局负责可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村庄的污水管网建设;

县国土局负责做好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用地保障;

县财政局做好涉农资金的统筹和使用,出台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各镇政府作为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建设工作;

各自然村作为项目后期运维管理落实主体,负责后期运维管理工作。

(三)多方统筹整合资金在每年编制财政预算时,由县财政局根据当年的人工湿地(荷花塘)建设计划,积极争取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统筹整合"一事一议"资金、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扶贫等资金,争取将我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畴,将不少于20%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保障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和运行。

实施646个自然村的农村污水治理项目预计需要费用16240.1万元,其中人工湿地项目(88个自然村)测算费用为5080.1万元,截止目前有9个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实际概算1130.1万元(含管网建设费用),剩余79个项目按50万元/个测算(不含管网建设费用),费用为3950万元;

"荷花塘"项目(558个自然村)按20万元/个测算(含主管网建设费用),费用为11160万元。

(四)落实项目建设用地人工湿地(荷花塘)建设用地要因村制宜,由镇政府牵头解决。

涉及村集体用地的,直接使用村集体用地建设;

涉及到个人用地的,优先考虑通过村集体用地置换的方式解决,如无法置换的,可采取"谁出地谁受益谁管理"原则,对提供用地支持项目建设的村民,人工湿地(荷花塘)建成后,水塘仍由其使用,种植荷花等作物以及养殖等所产生收益由其获得;

涉及到基本农田的,在不破坏基本农田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在污水排入农田的入口处采取切合实际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工艺,保证基本农田不受破坏。

(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各镇要按照"路、沟、池、圈、序"五字整治方针,通过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的方式,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沟、渠、道)的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按照"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全面覆盖"的原则,开展人工湿地(荷花塘)建设。

人工湿地项目建设采取市场化PPP模式建设。

荷花塘项目建设采取政府出资,乡镇包干模式建设。

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采取政府出水泥、石料等原材料,农民投工投劳的方式进行建设。

(六)细致开展项目建设工作各镇要按照确定的项目建设计划任务,及时跟进具体实施项目的有关情况,并实行台账式管理,确保每个项目的建设进程。

严格落实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有关规定,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保存好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有关资料,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总结推广成熟的经验和做法。

(七)加强设施运行管理按照治污设施常态化运行的要求,一是集中处理方面,实行市场化运作,公开向社会招投标,由企业投资管理、政府补助形式开展;

二是分散处理方面,由所在村负责日常管理,借鉴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模式,通过"政府补贴一些、村民自筹一些"的方式,每个行政村聘请一名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管护员,通过指导和技术培训,负责加强日常管护,定期或不定期清理杂物、悬浮物和沉积物,确保治污设施的正常运行。

各部门联动,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定期巡查制度,检查监测进出水量和水质,并分村建立档案。

(八)加大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县生态环保局负责印制人工湿地(荷花塘)宣传手册,采取电视、广播、横幅、网络等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强化环境卫生意识,引导农民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动员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的良好氛围。

各镇要通过已建成的人工湿地(荷花塘)项目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让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中来。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第3篇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但是农村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其中水环境污染问题尤为严重。

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导致沟渠、池塘的水质发黑变臭,蚊虫滋生,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及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会造成饮用水水源污染以及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

一、农村生活污水的特征水量小、排放分散、水质复杂。

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供水设施简陋、自来水普及率较低,特别是偏远山区等条件落后的农村地区,居民的用水得不到保障。

此外,农村地区的居民日常生活较为单,农村居民人均用水量远低于城市居民,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人均排放量也远低于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

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房屋基本都属于自建房,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合理的总体布局规划。

因此,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方式存在诸多差异,有的生活污水排入明沟或暗渠,有的就近排入溪、河及湖泊,还有的农户将粪便等收集作为肥料,其余的用水直接泼洒,使其自然蒸发或渗入土壤。

从总体来看,村镇分布密度小和居民的建筑布局随意导致了农村的生活污水排放变得极为分散。

农村地区缺乏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致使垃圾随意堆放。

因此,农村生活污水除了居民的家庭活动用水外,还混有垃圾堆放产生的污水和高浊度的雨水径流等,汇集的污水水质成分复杂。

各类污水比例受生活条件状况、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而不同,并且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家庭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污水的来源会越来越多,水质成分也势必更加复杂。

二、水质水量随地区和时间变化差异较大我国农村居住环境和人文风俗的差异导致不同农村地区排放的生活污水水质差别较大。

生活污水中氨氮、溶解态磷等污染物浓度与居民经济条件、生活习惯、作息规律等密切相关。

例如经济条件较好、肉类蛋白类食物消费比例高的地区,生活污水中的氨氮浓度较高,同时洗涤剂的大量使用致使生活污水中溶解态磷偏高;

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户往往反复用水后再排放,导致化学氧量浓度较高,且这些农户般较少使用卫生洁具和洗涤剂,产生的生活污水氮、磷含量不高。

农村生活污水的日变化系数较大,排放量的峰值般出现在早晨、中午和晚上三个时段,在这些时间段中,居民的家庭活动往往比较集中,用水量也相对较大,污水中的氮、磷等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峰值也随之出现。

而在其他的时段,尤其是午夜至清晨这段时间,由于用水量的大幅减少,致使污水量很小,甚至出现断流。

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随季节变化的规律表现为夏季较多,冬季较少。

与排放量相反,主要污染物如化学氧量、总氮和总磷的浓度变化规律为夏季较低,冬季较高。

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缺乏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

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及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我国农村地区大都以明渠或暗管收集污水,污水收集设施简陋,不能实现雨污分流,往往会汇入雨水、山泉水等,汇集的污水成分复杂。

而水量的增加和污染物浓度因释作用降低,使得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难度加大。

粗放式的排放方式以及管网设施简陋、缺少维护是导致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率低的重要因素,由此导致的生活污水的露天径流和地下渗漏不但使村民的居住环境恶化,而且易造成地表及地下水污染。

四、技术选择偏离实际需求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如生态环境、经济水平等),农村污水的处理技术不能概而论。

许多地区在技术选择方面盲目追求"无动力"、"零"运行费用,而在实际应用中,即使是人工湿地、土地渗滤等生态处理技术,也要考虑湿地植物收割、基质更换等问题,无法完全做到"零"运行费用。

因此无论是选择何种技术,都应当综合考虑该技术是否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如生活污水的排放及水质特征、处理设施对土地资源的占用情况等,生搬硬套的技术无法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难题。

五、处理设施无法长效运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项耗资很大的民生工程,一个村庄的污水处理投入的费用在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

目前,我国的城乡之间贫富差距大,大部分农村的财政能力和农村地区家庭的支付能力都严重不足。

许多地区在政府出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后常常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由于缺乏长期资金来源致使村镇无法承担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费用,导致污水处理设施因缺乏费用逐渐被停用。

此外,农村地区环境保护机构不健全,污水处理设施缺少专业人员监管。

由于长期无人负责维护,污水处理效果下降甚至处理设施停止运行,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出水水质没有专业人员定期检测,难以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

维护管理资金投入不足和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是造成大部分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不能长期有效运行的重要原因。

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策完善农村地区的污水收集体系。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低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收集问题是治理农村水环境的重要环节。

随着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增长以及国家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整治力度加大,许多地区已在完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在些经济条件较好的新农村,已经具备较完整的收集和处理体系。

现有的收集处理方式主要可分为三类:

农户分散收集处理、村镇集中收集处理、统收集归入市政管网。

污水分类收集也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个有效途径。

在国外,对生活污水分离处理的应用模式已较为成熟,将"黑水"和"灰水"分处理,定程度上可降低处理难度,还能达到中水回用的目的。

国内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可以借鉴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处理的模式,"黑水"经过收集池收集后可农用,"灰水"经收集处理后可中水回用或直接排放,以达到减少处理量,降低建设运行成本的目的。

七、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标准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直接影响着污水处理设施的工艺选择和投资规模,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和运行费用。

合理地制定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出水水质可参照的排放标准有: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xx)、《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xx)、《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xx)、《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等。

但是针对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排放的标准仍然缺失,要制定合理的排放标准,明确村镇污水的处理目标,从而权衡水环境质量要求和建设投资及运行费用。

此外,排放标准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我国各地区的差异,例如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条件较好,公共基础设施较完善,可根据出水用途与去向灵活选择排放标准;

西部地区经济条件较落后,农村人口数量较多,水环境容量较大,可以适当放宽排放标准,降低处理要求;

北方地区相对南方地区较干旱,水资源不够丰富,水环境容量也较小,相应的排放标准也应该较严格,并且鼓励和引导污水处理回用。

八、合理选择污水处理技术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形式多样、工艺成熟,但只有因地制宜的污水处理技术才能真正达到控制农村水污染的目的。

目前已有些低成本、易管理的技术,例如利用园林地慢速渗滤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模14.7立方米/天,建设成本仅为3.6万元,并可保持较低的运行费用;

采用三段式组合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运行和维护费用相对传统的分散处理工艺可减少2/3;

采用人工生态浮床处理农村污水,对总氮、总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运行维护技术要求低]。

这些技术适用于人口规模较大、布局紧密、污水能集中处理的地区,在污水不易集中收集处理的地区要采用灵活的分散处理技术,例如采用蒸发罐技术处理居民生活污水中的"黑水"部分,几乎不要日常维护,而"灰水"则接入庭院式小型湿地。

此外,还可根据不同的出水水质要求选择处理工艺,出水排入封闭水体时,应将氮、磷等营养元素作为主要控制指标,可选择新型阶梯式人工湿地、塔式蚯蚓生物滤池、接触氧化法等脱氮除磷效果好的污水处理技术,出水排入放水体时,则可适当降低氮、磷的排放要求,可采用漂浮植物塘等工艺。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方面,不仅要考虑处理效果、费用,还要考虑工艺的适用性以及技术应用的工程建设是否存在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污水处理设施能够达到正常的治理效果和使用年限。

具体联系污水宝或参见http:

//更多相关技术文档术文档。

九、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维持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期有效运行,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以满足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工作所。

中央财政应加大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支持力度,进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

除此之外,还可设立奖励制度,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各地区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

地方财政则负责解决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日常运行维护所要的资金。

另外,可以向村民征收少量污水治理费用,方面提高村民的环境责任意识,另方面可对污水的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及维护提供支持。

在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方面,可以借鉴国外已成熟的方式,即承包给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公司,由这些服务公司对设备的运行进行定期检查,监测运行状况及出水水质,地方政府则可提供专业培训,以及对专业人员和服务公司进行资质认证和监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