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检测卷5.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6874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检测卷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检测卷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检测卷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检测卷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检测卷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检测卷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检测卷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检测卷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检测卷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检测卷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检测卷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检测卷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检测卷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检测卷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检测卷5.docx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检测卷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检测卷5.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检测卷5.docx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阶段检测卷5

八下语文阶段检测卷(五)(YW)

 

(第五单元)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雉鸡(zhì)   戊边   靡靡之音(mí)   一鼓作气

B.菜羹(ɡēn)坟冢四面楚歌(chǔ)取信与民

C.车辙(zhé)轶丽贻笑大方(yí)门廷若市

D.进谏(jiàn)壁垒介胄之士(zhòu)因人常热

【解析】A项“戊”应为“戍”,“靡(mí)”应为“mǐ”。

B项“羹(ɡēn)”应为“ɡēng”,“与”应为“于”。

C项“轶”应为“昳”,“廷”应为“庭”。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

A.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B.花果山玉女峰以“江苏第一峰”而闻名遐迩,引来无数宾客登高览胜。

C.漫步曲水街亭,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D.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解析】A项中“洗耳恭听”指做好准备用心地聆听别人说的话,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多用作虚心听人说的客气话,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C项中“捕风捉影”指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用在句中不恰当。

D项中“首当其冲”的意思是“比喻最先受到对方的攻击”,也指“首先遭受灾难”,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3.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3分)

A.《名人传》中贝多芬只知道工作,却不肯改善一下生活;米开朗琪罗与资助他的朋友绝交,使自己陷入困境;托尔斯泰放着舒适的日子不过,想到森林里去修行。

B.《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王熙凤。

C.《童年》中的阿廖沙因为刨土脚趾头被铁锹碰伤而没能参加母亲的婚礼。

D.在《骆驼祥子》中,既是剥削者又是被剥削者的是虎妞。

【解析】米开朗琪罗只知道工作,却不肯改善一下生活;贝多芬与资助他的朋友绝交,使自己陷入困境。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

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

已经没法知道了。

B.列宁曾经指出:

《反杜林论》十分明确和详尽地叙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C.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D.还有不少因素使铁容易生锈。

如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粗糙,铁中杂有其他金属……等等。

【解析】A.两个问号均改逗号。

C.第3个逗号应放在括号后面。

D.省略号和“等等”重复。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3分)

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岸国家的热烈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解析】A.成分赘余,“第一趟”与“首飞”重复;B.语序不当,应调换“开展”与“策划”的位置;D.结构混乱,可将“能否”去掉或在“制定”前加上“能否”。

6.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D )(3分)

A.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

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B.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要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C.白老师大加称赞李白的文风,他说:

“李白因袭了前人浪漫主义风格,同时融入了自己独有的不羁洒脱,使其诗风豪放飘逸,语言自然流转。

D.小玲与同桌组成了学习小组,她发现同桌一直在一道题上犹豫,就主动说:

“你是不是遇到了一些困难?

我可以帮你。

【解析】A项说自己“将于百忙之中专程前来致谢”不得体;B项“指点”“不吝赐教”不应该从“自己”嘴里说出;C项“因袭”指沿用过去的一套,没有创新,完全模仿别人的,用在此处不合适。

7.按要求默写句子。

(12分)

①《邹忌讽齐王纳谏》:

__窥镜而自视__,又弗如远甚。

②《满江红》: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__俗子胸襟谁识我__?

③《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

__满眼风光北固楼__。

④《过零丁洋》:

__惶恐滩头说惶恐__,零丁洋里叹零丁。

⑤《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__又放得很低__,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__。

⑥《诉衷情》一词中与“一事无成霜鬓侵”表达情感相近的句子是:

胡未灭,__鬓先秋__,__泪空流__。

⑦默写《曹刿论战》选段。

(4分)

夫战,勇气也。

__一鼓作气__,__再而衰__,__三而竭__。

__彼竭我盈__,故克之。

二、阅读(50分)

(一)(2017·成都)最后的常春藤叶(12分)

[美]欧·亨利

华盛顿广场西面的一个小区,住着不少画家,他们寻求朝北的窗户以及低廉的房租。

苏艾和琼珊也在此合租了一个房间。

年底,肺炎在不断蔓延,琼珊也被感染了。

她病得很重,躺在一张铁床上,一动也不动,凝望着窗对面的空墙。

一天早晨,医生对苏艾说:

“要治好,可能只有一成希望,这全在她自己要不要活,她是满肚子以为自己活不成了。

人不想活,任何药都无效。

医生走后,苏艾伤心地痛哭了一场。

屋子里,琼珊一动不动地躺着,被子底下的身体纹丝不动。

苏艾走进来的时候以为她睡着了。

忽然,传来一个低微的声音。

苏艾快步走到床边,琼珊的眼睛睁得很大,望着窗外,数着:

“9、8、7……”

苏艾看着窗外,满是疑惑:

有什么可数的呢?

一个空荡荡的院子、一堵空墙、一棵老极了的常春藤,藤上的叶子几乎都被吹掉了,只剩下些光秃秃的枝条缠绕在剥落的砖块上。

“6……”琼珊几乎已是耳语。

“越落越快了,三天前还有一百多片。

又掉了!

只剩五片了。

“五片?

什么?

“叶子,等最后一片掉下来,我也就要去了。

难道医生没有告诉你?

“哟,那条破叶子跟你的病有什么相干?

不要说傻话了,医生今天早晨还说你就快好了,喝点汤吧!

琼珊直盯着窗外说:

“不,我不想喝。

又落了,只剩四片了!

等最后一片掉下,我也就去了。

“琼珊,答应我不要瞧窗外,行吗?

琼珊闭了眼睛,脸色苍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就像是座横倒在地上的雕像。

“你睡会儿,我去把贝尔曼叫来,给我当那幅《老矿工》的模特儿。

贝尔曼是个画家。

他年过六十,画画四十年,总说就要画他的那幅杰作了,可到现在也没有动笔。

他除了偶尔画点广告外,什么也没画。

他喝酒毫无节制,是一个火气十足的小老头子,十分瞧不起别人的温情。

苏艾走进楼下他那间光线暗淡的小屋,他满嘴酒气,两只发红的眼睛迎风流着泪。

苏艾把琼珊的胡思乱想告诉了他,他嗤笑道:

“世上竟有人蠢到因为那些该死的常春藤叶子落掉就想死?

哎,可怜!

”他喊道。

他们一起上楼,琼珊睡着了。

他们不由得瞅着窗外那棵常春藤,都默默无言。

贝尔曼当完模特就走了。

大片的雪花伴着寒冷的雨不停地落下。

“把窗帘拉起来,我要看看。

”琼珊第二天早晨醒来就低声地命令苏艾。

然而,看呀!

一夜的风雨吹打,砖墙上还挂着一片藤叶。

它是常春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

靠近茎部的地方仍是深绿色,可锯齿形的叶子边缘已枯萎发黄,它傲然挂在一根离地面二十多英尺的藤枝上。

“最后一片!

我以为它不在了。

今天它一定会落,我也会死的。

”琼珊说。

白天总算过去了。

暮色中,那片孤零零的藤叶紧紧地依附在靠墙的枝上。

夜里北风呼啸,拍打着窗户,雨水从屋檐上流泻下来。

天刚亮,琼珊就吩咐苏艾拉开窗帘。

那片枯藤叶仍在那里。

琼珊躺着,盯着看了许久。

“苏艾,我是个坏女孩。

想死是有罪的,天意让那片藤叶留着来证明我的坏。

你给我拿点汤来吧!

”她突然喊道。

下午,医生来了,临走时对苏艾说:

“她很快会好的。

现在我得去楼下看另一个病人,他叫贝尔曼,也是肺炎。

但年纪太大,病得很重,恐怕治不好了。

房间里,琼珊平静地靠着床织着一条蓝色披肩。

“有件事我要告诉你,亲爱的!

”苏艾走过来抱着琼珊说:

“贝尔曼先生患肺炎今天在医院里去世了。

他只病了两天。

从我们这儿离开后的第二天早晨,门房发现他痛得动弹不了,全身也都湿透了。

他们不清楚他究竟去做了什么。

后来他们发现一盏没有熄灭的灯笼、一把挪动过地方的梯子、几支扔得满地都是的画笔、一块涂抹着绿色和黄色颜料的调色板……亲爱的,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再想想,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都从来不摇一摇呢?

哎,这片叶子才是贝尔曼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

”(选文有删改)

8.小说中的贝尔曼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分)

__①贝尔曼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画家,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生活失意。

“他年过六十,画画四十年,总说就要画他的那幅杰作了,可到现在也没有动笔。

”“他喝酒毫无节制,是一个火气十足的小老头子。

”“光线暗淡的小屋,他满嘴酒气,两只发红的眼睛迎风流着泪。

”②善良、富有同情心,无私关怀、帮助他人。

当苏艾把琼珊的胡思乱想告诉了他,他说:

“哎,可怜!

”③具有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

晚上冒雨画“常春藤”的最后一片叶子,以致得肺炎而死。

④画技高超。

他画的那片常春藤叶,连当画家的琼珊都没有看出来。

__

9.作者为什么在文中三处画线处都写到琼珊躺着“一动不动”这一细节?

请简要回答。

(3分)

__示例:

①写出了琼珊病情严重,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写出了琼珊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的绝望。

③写出了琼珊看到只有四片叶子时的害怕和绝望的心理,为下文写贝尔曼先生崇高的爱心和高超的画技作铺垫。

__

10.小说略去贝尔曼先生画“最后的常春藤叶”的过程,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3分)

__示例:

①这样写更能凸显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给琼珊以期待,让她与生命进行不屈抗争的内容,从而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

②贝尔曼的画让身为画家的琼珊都没有看出来,从侧面衬托了贝尔曼画技的精湛和高超,更能表现贝尔曼先生的崇高品质。

__

11.小说最后一句体现了欧·亨利小说“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艺术。

请结合全文进行简要赏析。

(3分)

__示例:

①贝尔曼是一个怀才不遇的老画家,是个火气十足的老头,完全看不起人间的温情,但在结尾,却为了增加琼珊的生活希望,不惜自己的生命,冒雨画最后一片树叶,得肺炎而去世,结尾出乎意料之外。

②结尾又在情理之中。

老画家听到琼珊的“胡思乱想”时的叹息,表现了他的善良和同情心,但那片叶子掉下后,琼珊就会无望死去。

因此后来他冒雨画常春藤树叶,鼓舞琼珊生的斗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③这样结尾使小说情节曲折,也更能突出贝尔曼先生的美好品质。

__

(二)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12分)

梁 衡

①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②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周日无事,一个大人带着十多岁的孩子在宿舍大院里散步。

看到一个迎亲的车队,一群人围在接新娘的头车前急得团团转。

上前一看,一个轮胎瘪了。

新娘马上就要下楼,宝马失前蹄,要误大事。

正当大人无解时,这个孩子上前说:

“没事,你使劲用脚踹它。

”司机半信半疑,大家顾不了许多,一顿乱脚。

奇迹出现了,轮胎渐渐饱满。

人们齐问:

“这是怎么回事?

”孩子慢慢道来:

“这款车的车胎被扎后有自充气功能,只要用脚踹踹,就可继续行驶很多公里,确保你能开到维修点。

”父亲大奇:

“你怎么知道?

”“家里不是订有《汽车族》杂志吗?

没事闲看来的。

”这就是阅读的作用。

阅读让你长知识,让你聪明。

③其实,要问我们为什么要阅读,不如先问一下为什么要吃饭。

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不吃饭不能长身体,会肉体死亡;不阅读不会有思想,要精神死亡。

正如营养不良,会造成身体发育的缺陷:

面黄肌瘦、腿细脖长、鸡胸龟背等等。

不读书也会造成精神方面的缺陷,如自私、狭隘、孤独、浮躁、虚荣、骄傲、多疑、胆怯等等,生活得不阳光、不自信、不幸福。

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收获。

它决定着人的知识、思想、意志、审美、情趣。

这是从人自我丰富的一面来说。

④如果你不只是为“美食”,又从阅读进入了创造,比如写作,就更知阅读的重要。

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背得美文200篇,不会作文也会“搬”。

偷什么?

从经典中偷来火种,点亮自己。

搬什么?

搬来救兵,充实自己的文章。

偷得仙桃能成仙,搬来救兵也称王。

古人有集句写诗之法,全用别人旧句。

那是一种在阅读基础上的积木式训练,常有好作。

作文虽不能全篇集句,但借词、借句、借典、借气、借方法,还是需要的。

这一切都要通过阅读来解决。

当你超越阅读而进入写作,发表了作品时,别人又开始了对你作品的阅读。

人类精神产品的生产就是这样螺旋式前进。

⑤当然,这只是以写作为例。

三百六十行,不管干哪一行都得先从阅读入手。

因为阅读是启蒙,是积累,是钥匙,是开关。

那个十多岁的孩子如果对汽车一直阅读研究下去,也许会成为汽车发明家、汽车大王,正如伽利略、达尔文、歌德小时候就开始了对物理、生物、文学的阅读。

如果你说老了,已胸无大志,那么,阅读至少可以疏通头脑,不至于让你提前痴呆,输在了终点线上。

再者就算你无所谓了,也该为下一代装出一个阅读的样子,别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⑥忽然想到一个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解决军营单调冷寂的问题,提高士气,美国政府向军队提供了1.2亿册“军供版”图书。

战争打赢了,这些图书功劳不小。

一个战士,配发枪支、罐头的同时还配发图书,这再次说明,不管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岁月,精神与物质同样不能少。

⑦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⑧为了精神生活,为了健康那一半的生命。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4月7日第4版,有删改)

1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分)

__阅读是为了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

(关键词“阅读”“健康”“精神生活”,符合论点句特征即可)__

13.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

请结合文本谈谈其作用。

(3分)

__举例论证。

举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的事例,来论证阅读对创造的作用,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具体、有说服力。

__

14.请说说你对第⑤段画线句中“是钥匙”“是开关”的理解。

(3分)

__示例:

“是钥匙”“是开关”运用比喻,形象地揭示了阅读的重要作用。

阅读能够开启知识的大门,引领我们进入知识的殿堂;阅读能开启我们的智慧,开拓思维,激发灵感,解决我们的困惑。

(能从“开启智慧”“解决困惑”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即可)__

15.请写出你依靠阅读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丰富精神生活的经历,并谈谈你的感悟。

(3分)

__示例:

妈妈胃疼,我通过阅读《人体按摩实用手册》,为妈妈按摩足三里穴,缓解了妈妈的胃疼。

由此,我感悟到:

阅读可以获得生活常识和生活技能,提高生存能力和综合素质。

__

(三)抗生素滥用(9分)

材料一:

天天6个月时被医院诊断得了咽炎并接受庆大霉素雾化治疗,整个治疗过程中,天天哭得很厉害,但护士却说没事,哭得越厉害吸入效果越好。

10个月时,天天出现了异常,被医院诊断为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病因就是半岁时做的那次庆大霉素雾化治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近日直言:

中国滥用抗生素情况已到了不容忽视阶段。

材料二:

中外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比表

项目

无处方购

买抗生素

住院患者

使用抗生素

人年均使

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致

聋占聋哑儿童数

养殖业饲料

中添加抗生素

中国

加拿大

中国

北欧

中国

美国

中国

发达国家

中国

欧盟

比例

79.4%

0.1%

80%

20%

138克

12.8克

34%

0.9%

46.1%

0

材料三:

老余:

抗生素治病效果好,只要有点头痛发热,我就会自己到药店买一些服用。

花咖:

现在的患者真怪,普遍喜好“三素一汤”,即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打点滴。

慕容:

抗生素只能用于辅助治疗,但有些医生由于自身医疗水平和经济利益原因,把抗生素当成了“当家药”。

良心人:

尽管国家早就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有些药店为了赚钱,只要你买,它就敢卖,完全不管病人服用抗生素后会不会有过敏反应。

青衫浪子:

我国抗生素的使用陷入了“需要用,不需要也用;超时、超量使用”的怪圈,长期这样下去,非常危险,它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病菌产生耐药性。

材料四:

欧盟自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在养殖业饲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

从2008年开始,欧盟将每年的11月18日定为“欧洲抗生素宣传日”,旨在宣传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在美国被严格界定为处方药,没有执业医师的处方,药店不能向公众出售,否则将承担高额罚款和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最近,英国出台新的规定,医生不得给咽喉痛、扁桃体发炎、感冒等患者开具抗生素类药品处方,而应建议其回家休息,否则将受处罚。

16.滥用抗生素主要有哪些危险?

(3分)

__会出现过敏反应,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病菌产生耐药性,导致儿童聋哑。

(任意三点即可)__

17.写出你从材料三中得出的三条有意义的结论。

(3分)

__①中国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十分严重,是老百姓的认识程度不够。

②抗生素滥用是由于一些医生的医疗水平不高和医德较差。

③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后果只会是弊大于利。

④国家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重视程度不够,监管不到位。

(任意三条即可)__

18.下列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C )(3分)

A.没有医生的处方在国外买不到抗生素类药物。

B.导致儿童聋哑的原因是没有合理使用抗生素。

C.我国抗生素滥用主要表现在超时、超量、不按需使用。

D.欧盟将2008年11月18日定为“欧洲抗生素宣传日”。

【解析】从材料二可知,无处方购买抗生素在加拿大的比例为0.1%,说明在国外买得到抗生素药物。

故A错。

在中国使用抗生素致聋占聋哑儿童数的比例是34%,还有66%的比例是其他原因。

故B项不符合文意。

从材料四中看出,从2008年开始,欧盟将每年的11月18日定为“欧洲抗生素宣传日”。

故D项错误。

(四)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11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入朝见威王 朝:

__名词,朝廷__       

(2)皆以美于徐公 以:

__认为__

(3)王曰:

“善” 善:

__应答之词,表示同意__(4)门庭若市 市:

__市集__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__我知道(自己)的确不如徐公漂亮。

__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__满一年之后,即使(有人)想提意见,(却)没什么可说的了。

__

21.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3分)

__在生活中,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我们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要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

__

(五)朝天子·咏喇叭(6分)

王 磐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22.结尾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3分)

__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宦官作威作福的危害;以小见大,写出了“吹”的后果:

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描绘出“水尽鹅飞”的衰败局面,暗写明王朝极其暗淡的前景。

__

23.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3分)

A.《朝天子·咏喇叭》体裁是散曲,朝天子属曲牌题名。

B.一个“腔”字,腔调之意,道出了宦官与喇叭的共同特征,揭露了宦官装腔作势的丑恶世态。

C.曲子通过白描式的手法,语言通俗易懂,讽刺性强。

D.《朝天子·咏喇叭》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大摆威风,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解析】朝天子属曲牌名,咏喇叭属散曲题名。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汉江文化是当今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精神遗产。

今天,就让我们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汉江,母亲河,去寻觅她的足迹,去聆听她的心语。

24.为了了解汉江,班级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3分)

活动形式一:

举行“汉江文化”交流会

活动形式二:

举办“美丽的汉江”图片展

活动形式三:

__举办“我心中的汉江”征文比赛__

活动形式四:

__举行“歌唱汉江”歌咏比赛__

25.请你写出一位居住在汉江流域的文化名人,并写一句他的诗句或名言或关于他的典故。

(3分)

__示例一:

诸葛亮__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示例二:

孟浩然__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__

26.阅读下面关于汉江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4分)

地段

草地面积

森林面积

工业污染排放

生活污染排放

水质

汉江上游

95%

90%

汉江中

游某段

40%

30%

每天35吨

每天50吨

轻度

污染

__汉江中游该段较之汉江上游,由于草地和森林面积的明显减少,加上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的双重排放导致水质轻度污染,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保护好自己的母亲河——汉江。

__

四、写作(60分)

27.根据下面的材料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书写5分,作文55分)

年轻,多么诱人的字眼!

因为年轻,我们代表着未来的希望;因为年轻,我们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也因为年轻,我们会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样的联想或感悟,请以“年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