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含考点提示说课讲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0081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含考点提示说课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含考点提示说课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含考点提示说课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含考点提示说课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含考点提示说课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含考点提示说课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含考点提示说课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含考点提示说课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含考点提示说课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含考点提示说课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含考点提示说课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含考点提示说课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含考点提示说课讲解.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含考点提示说课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含考点提示说课讲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含考点提示说课讲解.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含考点提示说课讲解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如果光线较暗时,可用凹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大的光圈;如果光线明亮时,可用平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小的光圈。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换用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区别:

污点位置的判断: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目镜、物镜、所观察的材料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只要分别转动镜头或移动玻片标本,看污物是否随之而动,就可做出正确判断。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这种试剂要现配现用。

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与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均匀混合生成蓝色Cu(OH)2,Cu(OH)2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

淀粉、蔗糖等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实验过程:

1、选材(应选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研磨——过滤——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现配现用)——摇匀——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反应(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苏丹Ⅲ染液:

把脂肪物质染成橘黄色苏丹Ⅳ染液:

把脂肪物质染成红色

2、实验过程:

选材(选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较好)——浸泡——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转片(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滴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浮色——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子叶最薄处,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调整细焦螺旋观察,可见已着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双缩脲试剂:

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在碱性溶液中,Cu2+与蛋白质发生反应)

双缩脲试剂A液:

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双缩脲试剂B液:

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实验过程:

选材(豆浆或鸡蛋蛋白)组织样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观察,出现紫色。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淀粉遇碘变蓝。

2、实验过程:

选用富含淀粉的植物组织(如马铃薯)——将组织样液注入试管——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反应。

 

实验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

甲基绿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的作用: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实验过程: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盐酸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

3、实验结果:

真核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分布。

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存在于细胞核中。

 

实验四、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选材: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①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但省去了去除细胞壁的麻烦,而且无细胞壁的支持、保护,细胞易吸水胀破。

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具有有膜的细胞器,可以避免细胞膜与其它膜结构混在一起。

③红细胞数量大,材料易得。

2、原理:

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膨胀直至胀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从而得到细胞膜。

3、过程:

(1)制片:

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0.9%Nacl溶液稀释)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2)观察:

先在低倍镜物镜下找到红细胞,再转换成高倍镜,直至清晰地看到红细胞。

(3)滴水:

往载物台上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小心吸引(注意:

不要把细胞吸跑)一会儿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

4、结论: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此外,还有少量糖类。

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

在细胞构成中的作用:

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实验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1、实验原理:

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叶片中。

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椭球或球形,它的形态和分布不需要染色就可以用高倍镜观察。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可用高倍镜观察。

2、实验过程

(1)观察叶绿体:

制作藓类叶片(或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低倍显微镜到高倍显微镜),注意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绘图。

(2)观察线粒体: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找到观察的对象后移到视野中央,再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蓝绿色小颗粒即是线粒体,观察其形态和分布。

 

实验六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实验原理:

渗透作用

该作用所具有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2.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水流动方向:

从低浓度进入高浓度溶液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a.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b.外界溶液浓度比较生理过程变化

蒸馏水细胞质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10%盐水细胞质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皱缩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原理和现象:

a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复原现象

2、实验过程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滴入蔗糖溶液——显微镜观察(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滴入清水——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七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实验原理

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络合物。

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这两种物质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但是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2、实验过程

(1)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八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实验原理:

酵母菌属于真核单细胞生物,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通过控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可以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呼吸产物。

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因此可用这两种溶液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CO2产生情况。

橙色的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可用来检测乙醇的产生情况。

2、实验过程

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

目的是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正常生活。

两份:

10g新鲜食用酵母菌+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液。

2、检测CO2的产生

安装好实验装置:

如下图

甲图用于检测有氧条件下CO2的产生;乙图用于检测无氧条件下CO2的产生。

装置甲设置左边第一个锥形瓶的目的是吸收通入空气中的CO2。

装置乙的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这样做的目的是是空气中残余的O2消耗尽。

甲、乙装置石灰水都变混浊,装置甲混浊快且程度高。

得出结论: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CO2比无氧条件下产生的CO2多。

3、检测酒精的产生

A试管中的酵母菌培养液滤液+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混合均匀):

颜色不变。

B试管中的酵母菌培养液滤液+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混合均匀):

颜色变灰绿色。

得出结论: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不产生酒精,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实验九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实验原理

剪碎叶片并加入二氧化硅研磨,目的是破坏叶表皮、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使研磨充分。

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够溶解于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加入碳酸钙可以防止色素被破坏。

绿叶中的各种色素都能溶解于层析液中,但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这样,各种色素会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因扩散速度不同而分离开。

2、实验步骤

①提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研磨绿叶,同时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和无水乙醇,过滤得到色素滤液);

②制备滤纸条;

③画滤液细线;

④利用层析液分离色素;

⑤观察实验结果。

3、实验成功的关键:

①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

②研磨要迅速、充分。

③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塞紧,以免滤液挥发。

④滤液细线不仅细、直,而目含有比较多的色素(可以画二三次)。

⑤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不能浸入层析液,否则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

4、实验结果

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条,分别是(由上到下)

橙黄色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

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素b。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统称为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绿素a和叶绿素b通常为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说明:

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③叶绿素a,色素带最宽的也是③叶绿素a;

含量最少(色素带最窄)的是①胡萝卜素,扩散速度最快的也是①胡萝卜素;

扩散速度最慢的是④叶绿素b;

相邻两条色素带之间距离最远的是①胡萝卜素和②叶黄素,最近的是③叶绿素a和④叶绿素b。

 

考点提示

物质鉴定考点提示:

(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2)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

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3)斐林试剂甲、乙两液为何要现混现用?

 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

(4)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

切片的厚薄不均匀。

(5)双缩脲试剂A、B两液是否混合后用?

先加A液的目的。

不能混合; 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

 

调研要解决的问题:

观察叶绿体考点提示:

(1)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

 因为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

(2)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

 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

细胞有丝分裂考点提示:

(1)培养根尖时,为何要经常换水?

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

(2)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

取根尖的最佳时间是何时?

为何?

 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活跃。

(3)

(4)3、竞争对手分析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

 解离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压片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散开来;再加一块载玻片是为了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破。

(5)所观察的细胞能从中期变化到后期吗?

为什么?

 不能,因为所观察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

(6)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

为什么?

 不能,因为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

目前,上海市创业培训中心已开办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共招收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应届毕业生62人。

尽管售价不菲,但仍没挡住喜欢它的人来来往往。

这里有营业员们向顾客们示范着制作各种风格迥异的饰品,许多顾客也是学得不亦乐乎。

在现场,有上班族在里面精挑细选成品,有细心的小女孩在仔细盘算着用料和价钱,准备自己制作的原料。

可以想见,用本来稀奇的原料,加上别具匠心的制作,每一款成品都必是独一无二的。

而这也许正是自己制造所能带来最大的快乐吧。

酶和三价铁的催化效率考点提示:

(1)为何要选新鲜的肝脏?

因为在不新鲜的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由于细菌的破坏而降低。

(2)为何要选动物的肝脏组织来做实验,其他动植物的组织的研磨液能替代吗?

因为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含量较丰富;其它动植物组织也含有少量的过氧化氢酶,所以能够替代。

(3)

(4)送人□有实用价值□装饰□相同质量的块状肝脏和肝脏研磨液,哪一个催化效果好?

为什么?

研磨液效果好;因为它增加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

 

6、你购买DIY手工艺制品的目的有那些?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考点提示:

(1)不加二氧化硅对实验有何影响?

会使滤液和色素带的颜色变浅。

(2)

(3)不加碳酸钙对实验有何影响?

不加碳酸钙,滤液会变成黄绿色或褐色。

(4)研磨为何要迅速充分?

过滤时为何用布不用滤纸?

 研磨迅速,防止丙酮大量挥发;充分研磨,使大量色素溶解到丙酮中来。

色素不能通过滤纸,但能通过尼龙布。

(5)

(6)调研结论: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在学院内开发“DIY手工艺品”商店这一创业项目是完全可行的。

为何不能用钢笔或圆珠笔画线?

因为钢笔水或圆珠笔油中含有其它色素,会影响色素的分离结果。

4、宏观营销环境分析

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考点提示:

(1)

(2)(六)DIY手工艺品的“创作交流性”洋葱为何要选紫色的?

若紫色过淡怎么办?

紫色的洋葱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液泡的大小变化;缩小光圈,使视野变暗些。

(3)若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什么?

细胞已经死亡(可能是外界溶液浓度过大,细胞失水过多或质壁分离时间过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