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8343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10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0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0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0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0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0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0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0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0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0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0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0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0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0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0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docx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材分析

九年级《思想品德》讲稿

2003年5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一整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已经在全国绝大多数试验区滚动式地进行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经教育部专家审定委员会审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教材即将进入试验区进行试验,为了便于广大教师了解该教材,在此,我谨将有关想法与老师们进行交流,具体讲述以下几点。

1

1.正确的指导思想

2.新的教材编写理念

3.核心价值观--责任与使命

4.新的内容结构

5.新的呈现方式

6.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介绍

 

二、正确的指导思想

2

教材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提出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充分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根本依据。

三、新的教材编写理念

3

关注学生获得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学习的过程与学习的方法,注重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教材的出发点。

具体说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彰显以帮助学生进行“道德学习”的教材功能。

当前德育的重点逐渐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也就是由“培养论”转向“学习论”,强调学生自主的道德学习。

学生作为道德的学习者,他们与教材的关系应该是面对真实生活的探究、合作、对话、感受、体验的关系,教材不是“说教者”、“支配者”,而是学生的“对话者”、“商谈者”。

教材的设计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参与、践行和思考。

教材不仅重视传授道德知识,更重视以其内在的召唤力来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激发他们的道德需要,激励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产生做有道德的人的强烈愿望,并帮助他们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践行的能力。

二是以“生活德育论”作为教材编写的理论基础。

思想品德是从生活中形成的,是为生活服务的。

广义的道德学习,包括心理品质、道德情操、法律意识、国情国策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要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践行,在践行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即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教材是学生的导引,是他们通向道德世界的桥梁。

道德学习是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因此,教材要走近学生生活,力求从学生生活、学生的心理视野去思考、去设计、去表达,从而使教材为学生所接受、所喜欢,帮助他们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促进道德生命的健康成长。

三是以“正确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结合”为教材总体的编写原则。

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网络信息等带来的价值多元化,使我们面临一个新的生态环境。

为此,新教材既要帮助初中学生学会选择,还要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没有引导就没有教育。

但是,引导不能代替学生的道德学习,引导就是坚持价值观的指导地位,帮助学生自主地进行道德建构。

教材通过课文内容和多种形式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自己认识、体验、践行,建构自己的道德人格。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同时又是与学生共同使用教材的伙伴。

教材还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反映师生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品德共进的追求。

三、核心价值观――责任与使命

根据现代教育突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育人要求和学会关心的教育主题,根据有关德育理论重视尊重、责任的基本价值观,根据我们对课程标准的整体把握,确定以“尊重、关爱、责任”作为整个初中阶段的基本价值目标,以统整各年级教学内容。

七年级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统整本年级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关爱、自尊、自强,兼及其他,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八年级学生渐处于青春期过渡的主要阶段,面临因亲子冲突、同学关系等各种问题引发的心理矛盾,需要引导他们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好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交往关系、权利义务关系,提升道德品质,统整本年级的核心概念是交往、合作、权利、义务,兼及其他。

教育主题是学会交往与合作,维护权利、履行义务,公正做人。

九年级学生面临多种选择:

是劳动就业还是升学?

如何选择和规划未来,是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引导他们认清基本国情,明确责任和使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学会选择,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因此,统整九年级的核心概念是责任、使命,兼及其他。

教育主题是承担社会责任,迎接美好明天。

4

成长(生活)中的问题

核心概念

教育主题

七年级

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关爱、自尊、自强

珍惜初中生活

学做生活的主人

八年级

过渡、分化

交往、合作、权利、义务

学会交往合作

维护权利、履行义务

九年级

面临未来选择

责任与使命

承担社会责任

迎接希望明天

5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教材共分四单元十课,设计了28个框。

从总的设计思路来看,第一单元“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开门见山,让学生在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感悟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所应负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第二单元“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从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所应负的社会责任和肩负的使命这一逻辑角度与第一单元相承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增进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从大的逻辑来看,第三单元“融入社会 肩负使命”也是从责任与使命这一角度切入的。

如果说第二单元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概略性的描绘,第三单元则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三个维度作具体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关内容,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从社会与个人两个角度,引导学生确立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并为之艰苦奋斗、有所作为,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自觉地结合起来。

这样,全书四个单元贯穿“责任与使命”这一核心价值观,凸显“承担社会责任迎接希望明天”这一主题。

四、新的教材呈现方式

  《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突破学科化倾向,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将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知识有机整合,形成一个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的结构体系。

6“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

教材分为单元、课、框、目四个层次。

每一个单元下面设有主题探究。

主题探究主要是围绕单元的中心议题,以小课题、长作业的方式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引导学生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与同学团结交流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从主题探究设计的角度来说,我们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7

一是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

二是切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三是着眼于学生的调查、分析、合作、交流、探究,坚持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小课题、长作业”式的主题探究是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既可以是贯穿相关单元学习的比较短的过程,也可以是贯穿全书学习的整个过程。

探究的成败不在于过程本身的长短,而在于探究的目的是否达到。

如果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搜集材料、整理信息、体验感悟、增强实践与创新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而是为探究而探究,那么,主题探究的内在价值就不能真正体现出来。

8

从根本上说,主题探究的过程就是一个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9

主题探究的形式不拘一格,如第一单元是以学会承担责任为主题写一篇作文;第二单元是搜集有关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方面的图片,举办一次展览;第三单元是调查校园周边文化环境问题,依法行使监督权;第四单元是让学生设计三个不同时期有关理想及其实现过程中进行选择、遇到困难等方面内容的“名片”。

主题探究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题探究不是一道由教师事先预设有标准答案的思考题,而是一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我教育和团结合作能力的发动机。

请教师把合理的引导、启发、鼓励与学生的体验、思考、探究、合作等内化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

主题探究之后是课。

课下依次为“导言”、框题。

与综合探究一样,课下设“导言”也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的一大特色。

从形式来看,“导言”可能是一个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富有情境性的小故事、一段富于辨析性的对话、几句动人心弦的歌词、一段描述性的文字等。

10

“初三学生小泽发现在他们学校周围有几家非法经营的网吧。

一些同学课余时间经常泡在那里,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于是,小泽给市长热线打电话反映了这一情况。

不久,学校周围的网吧就被取缔了。

作为国家的主人,关心国家的事,参与国家管理,依法行使监督权,既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也是对国家应尽的责任。

11

一般说来,导言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它源于学生生活,切合学生的心理体验和认知发展特点,密切了课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学生感到可亲可信;二是体现了参与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三是与教学内容密切关联,有利于链接有关教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言的主要功能在于引入情境、激发兴趣、启动思维、活跃过程、引起下文。

框题下为目题。

一般来说,每框有两到三个目。

目与目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目题下面都是“活动”导入,然后是正文。

导入活动注重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自身的生活情景入手,选取与本目内容相关的、学生关注的话题,在情景、行为、思维和价值冲突中引出有关探究问题,展示探究过程,引发学生思考、辨析、选择,以利于学生轻松而愉快地进入教学情境。

六、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内容介绍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本单元的地位

12本单元的地位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紧密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展开。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重点探讨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根据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轨迹,学生在认识自我、学会与他人交往、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基础上,学会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才能自觉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勇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作为第一单元的主体内容,为后面的认清国情、肩负使命等教学内容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13 单元结构图

本单元由主题探究“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和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组成。

单元结构图

三、主题探究――学会承担责任 做负责任的公民

14 主题探究的设计目的及操作建议

1.设计目的

设计本主题探究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自觉承担责任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让学生在承担责任中既感受到压力,又感受到成长的喜悦,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不是到了九年级才开始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多同学已经承担了不少责任,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

主题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承担责任的实际情况,体验承担责任的感受,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

同时,有助于他们负责任地投身于社会实践,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2.操作建议

首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初中阶段的生活,列举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会承担哪些责任,还有哪些责任应该由自己承担,但自己还没有主动、自觉地承担。

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体会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从而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另一方面也清醒地认识到,还有一些责任自己没有很好地承担起来,而不很好地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既不利于个人的成长,也不能对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尽责。

其次,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是如何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起来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逐渐扩大,青少年应该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多。

例如,自己第一次骑车去学校,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照顾生病的同学,第一次出一期黑板报等。

每一次承担责任,带给学生的可能既有紧张和劳累,也有喜悦和成功。

无论什么样的体验,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都是有益的。

最后,让学生每个星期记录并总结自己一周内承担责任的基本情况,包括自己主动承担了哪些责任,还有哪些责任自己没有很好地承担,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是什么。

一个月后教师可利用课堂时间,也可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交流、分享,引导学生探讨承担责任的重要意义,并交流承担责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掌握的方法。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15第一课框、目示意图

(一)本课设计意图

1.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二)本课内容结构及整体教学建议

16第一课对应课程标准

17第一框和第二框的主要内容

1.本课内容结构

本课由两框构成,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责任的概念,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知道自己应对自己负责,同时社会中的每个成员也应对他人负责,了解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第二框“不言代价与回报”使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意味着得到回报也意味着付出代价,要学会承担责任,更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对那些无法逃避的责任要积极地面对,对那些无私奉献的人们要心怀感激之情。

3.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引言,由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个场景导入,这个场景以时间安排上的冲突为切入口,引发学生对责任的思考。

同时启发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选择、自己决定,并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负责。

导言具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思维的功能。

第一框“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第一框共设两目,即“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和“谁在对我负责”。

第一目“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18梁启超关于责任的一段论述

梁启超说过:

“是故人也者,对于一家而有一家之责任,对于一国而有一国之责任,对于世界而有世界之责任。

一家之人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国必亡;全世界之人各自放弃其责任,则世界必毁。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先生2003年7月15日在200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说过:

“只有对学生、社会、国家负责任的学校,才能培养出对社会、国家负责任的学生;只有为社会、为国家勇担责任的学子,才能真正成为国家、民族的栋梁。

今天,在你们毕业之际,我要送给每一位同学两个字,那就是‘责任’”。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们每个人都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

那么,到底什么是责任呢?

罗家伦说:

“什么是责任?

责任可以说是对于他人权利的一种承认。

……权利和责任,实在是相对的,不尽责任,便不当享有权利。

”美国的弗洛姆说:

“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情作出反应。

19一个少年踢足球,导入活动

教材没有从学理方面探究这个问题,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写出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情,从而引导学生明确:

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例如,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应该乐于助人,应该孝敬父母等;同时,责任也意味着不应该做某些事情,例如,考试不应该舞弊,同学之间不应该打架,对外交往时不应该做有损国格和人格的事情,等等。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人。

如果说整个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关系结成的网,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是这个网上的“纽结”。

不同的社会关系意味着不同的责任。

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责任来自于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20 责任的来源

分配的任务:

由权威的人赋予某人的责任。

例如:

老师布置的作业。

职业的要求:

每一份工作都伴随着相应的责任。

例如:

爸爸是一名记者,他要对新闻保持敏感性。

法律规定:

法律赋予人们的责任。

例如:

交通法规规定不允许人们闯红灯。

传统习俗:

习俗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赋予人们责任。

如:

出门在外,经常给父母亲报平安。

公民身份:

作为国家公民,意味着承担一定的责任。

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

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例如,我们是老师的学生、父母的儿女、同学的同学,将来成为科学家、老师、艺术家、公务员、农民、工人,等等。

可以看出,有些角色主要是因为自然原因形成的,有的角色主要是社会关系形成的。

在社会中生活,我们每个人可能同时扮演多重角色。

其中,有些是自己比较喜欢的,有些可能是自己并不喜欢的。

  不同的角色意味着不同的责任。

例如,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孝敬父母;作为学生,我们应该遵守学校纪律;作为朋友,我们应该以诚相待,互助互谅;对于陌生人,我们应该扶危济困;作为普通公民,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等等。

这就引导学生体会到,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同享受美好的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请教师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履行责任的实际情况,启发学生思考一下:

如果一个家庭的成员不履行自己的责任,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如果人人都尽到自己的责任,又是一种什么情形。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增强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

21温总理的一段话

第二目“谁在对我负责”

从个人与社会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应该对自己负责,应该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教材围绕一个中学生忘了带作业本这件事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启发学生明确谁是责任的主体、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应该向谁负责、责任的来源等问题,启发学生认识到:

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

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不负责所造成的后果负责,承担不负责任的责任。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有时并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面对过失,勇敢地承认,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负责任的表现。

故意掩盖自己的过失,是不敢负责任的表现。

不敢负责任,必然要为自己的不负责任付出更大的代价。

如果小含的组长真的帮小含打“掩护”,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假如你是小含的朋友,你会对她提出什么建议?

通过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思考,理解敢于承担过失,承担由于过失造成的后果是负责任的表现。

作为社会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希望有尊严地活着。

那么如何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

如何才能享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自尊呢?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敢于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只有平时信守自己的诺言,对自己讲的话负责,日以渐长,才能赢得诚实守信的美誉。

只有平时乐于助人,在关键的时候才能得到他人的帮助。

毛泽东说过,一个人做一两件好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也不是一时一地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事情,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只有平时养成敢于负责任的习惯,才能在关键的时候敢于承担重任。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社会能不能和谐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是否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教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引导学生体会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受惠于他人对自己负有的责任。

例如,父母为我们提供衣食,老师用知识陶冶自己的心灵,警察保护我们的安全,等等。

通过切身体会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社会责任连着你我他,只有人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责任心与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雄心、恒心、事业心、孝心、关心、慈悲心、同情心、怜悯心、善心相比,是“群心”灿烂中的核心。

责任心是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无论是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还是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都要有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二框“不言代价与回报”

第一目“什么代价 什么回报”

22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当好班干部,在付出时间、精力的同时,有利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克服困难完成好老师交给的任务,会得到老师的赞许,自信心也会不断提高。

帮助了有困难的同学,内心会感到莫名的喜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承担责任就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甚至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

同时,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承担责任意味着丰厚的回报。

当然,这种回报主要是精神上的,例如,良好的自我感受、教师和同学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等。

而这种回报特别是精神鼓励对于我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十分有益的。

印度的普列姆昌德说过:

“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们的狭隘性。

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

”美国的格莱斯顿说:

“责任是一种力量,随我们早晨而起。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先生说过:

“一个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他的生命价值会因此而升华。

可以看出,承担责任既意味着付出代价也意味着收获回报。

一般情况下,付出的代价与收获的回报是统一的。

没有只有代价而没有回报的责任,同样,也没有只有回报而没有代价的责任。

23

责任=代价(时间、精力、金钱、责备甚至处罚等)+回报(良好的自我感觉、同学的信任、教师的赞许、自己能力的提高等)

让我们帮小柯对对他面临的几项选择进行评析。

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可能付出什么代价?

可能得到什么回报?

一个人的自尊自信意识、顽强的意志品质、踏实的工作作风、自立自强的能力、良好的自我形象等,都是在不断承担责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面对代价与回报并存的责任,我们应该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估、全面的分析,从而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体会到,比较、选择的主体是我们自己。

一旦作出选择,就要勇于承担,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今天我决定竞选班干部,我知道这样做将得到的回报和付出的代价,我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我决定参加一项学校社团活动。

这需要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有利于更好地与同学打交道,增强责任感。

第二目“我承担 我无悔”

在校合唱队里,队长安排自己当一个不起眼的角色。

在人事改革中,爸爸由一名副乡长变成普通农技员,但是他一如既往地热心工作。

小刘在大学学的是数学,但单位决定让他做专职团委工作。

有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于相关责任的代价与回报的全面评估和分析作出自己的选择。

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角色及其相应的责任并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而是不可选择的。

面对不可选择的角色与责任,我们是采取抱怨、懈怠的态度,还是全身心地投入,承担起这一份责任呢?

我们应该认识到,只要这些角色和责任是社会所需要的,我们就应该勇于承担,全身心地投入,把角色扮演好,把责任履行好。

在社会生活中,许多人从来不言代价与回报,总是默默地承担责任,履行自己的职责。

例如,有的人把自己并不宽裕的生活费挤出来,只因为有更需要的人;许多青年志愿者在把自己的青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