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2127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docx

《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docx

历史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危机的爆发

1.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金融业

2.引发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有 

1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发生动摇 ②经济繁荣集中表现在工业生产高

涨上 ③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 ④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1929年在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 

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和世界生产有着重大影响

B.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C.世界联系性加强,已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1932年,在欧洲5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德国经济危机最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巨额的战争赔款造成的

B.严重依赖美国资本,由美国经济危机引发的

C.国民经济军事化造成的

D.英法向德国转嫁经济危机造成的

4.

5、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

“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

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

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

”柯立芝的上述思想对美国历史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A、加剧了美国工人的贫困B、加深了工人同资本家的矛盾

C、阻碍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D、为经济大危机的发生种下了祸根

6、以下哪种矛盾直接引发了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A、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B、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C、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D、大资本家与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7、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B、股市崩溃

C、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D、经济“滞胀”

8、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一方面劳动人民饥寒交迫,另一方面资本家却大量销毁商品,这一矛盾现象

①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②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③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家人为造成的④反映出经济危机是由生产和销售的矛盾直接引起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③④

9、如果在1930年从中国洛阳出发,前往美国、加拿大、苏联,沿途看到的不会是

A、中国:

“白骨遍田野”“千里无人烟”B、美国:

经济繁荣,工业生产高涨

C、加拿大:

人民要求脱离英国的呼声高涨D、苏联:

机器轰隆,但人们衣着单调

10、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与影响有

①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②首先爆发于美国,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③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④造成国际关系的日趋恶化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1、阅读1929---1933年美、法、德、英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统计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4%

16.5%

8.4%

表格说明的问题有①经济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国际市场的争夺②各国对经济危机干预不断减弱③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④美国和德国受到的破坏程度最大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D、③④

12、在20世纪30年代初,一些资本主义主要国家在经济萧条中采取了不同措施来摆脱危机,这些政策包括①设置关税壁垒②限制人们的消费,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③国家干预经济④货币贬值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次机遇,其含义是指

A、各国乘机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B、更多地运用科学技术

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运行机制D、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14.美国经济危机爆发以后,胡佛政府

A.认识到经济危机的严重B.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

C.主张政府直接干预经济D.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15.1933年3月,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储蓄毁于一旦。

”这从主要反映了美国()

A.经济危机来势特别猛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经济危机带来严重政治危机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

二、罗斯福新政

1.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工业生产

C.调整农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2.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C.在经济领域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  D.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3.

关于左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开始发行于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

B.它表示该企业守法和致力于复兴

C.他代表“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美国政府

D.凡接受《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在产品上都标上该标记

4.罗斯福新政时最深远的影响是 

A.促使美国经济复苏      B.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C.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D.使美国社会日益稳定

5、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文中“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是指

A、美国政府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

B、美国进一步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

C、美国政府仍然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美国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6、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A、抑制通货膨胀,实行财政改革B、缓和社会矛盾,实行社会福利措施

C、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D、采取报复措施,大幅度提高关税

7、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A、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B、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C、为美国夺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D、缓和阶级矛盾,改善人民生活状况

8、罗斯福新政首先整顿的部门是

A、银行、财政金融系统B、工业部门

C、农业生产部门D、社会福利事业部门

9、美国最终以民主方式渡过经济危机的主要客观原因是

A、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

B、坚持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依靠较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罗斯福成功运用了国家干预政策

10、“新经济政策”与“新政”的相似点是①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②中心都是调整工业③国家都以法令和政策干预经济④都通过税收政策解决余粮问题

A、①③B、③④

C、②③D、②④

11、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

他说:

“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

”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12.罗斯福新政时期兴办田纳西水利工程,在当时主要是考虑

A.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B.国家电力建设的需要

C.治理当地的生态环境D.发展农业生产

9.凯恩斯理论中“看得见的手”指的是

A.资本家的生产B.劳动者的消费

C.市场对经济的自发调节D.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14.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对压缩产量的农民,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其损失

B.兴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给失业者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C.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让人们把藏起来的钱存在银行,使银行信用得到恢复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15.1933年美国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规定:

“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必须遵守工时……工资限额。

”这一法令说明()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16、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最深远意义是

A.促使美国经济复苏

B.使广大的中下层民众得到了一定好处

C.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D.使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凯恩斯主义

1.下列关于凯恩斯主义的表述,不准确是

A.它是二战后形成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理论

B.二战后它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C.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

D.现在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已被其他学派取代

2.凯恩斯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最大不同是 

A.国家干预经济  B.扩大需求  C.鼓励个人节俭  D.鼓励个人的创造性

四、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凯恩斯主义的兴起结束了西方经济思想史上自由放任主义的统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20世界西方经济的需要。

他实际上是在不自觉地主张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适应高度社会化生产力的需要。

美国罗斯福政府在芝加哥学派的影响下,大规模地推行“新政”,该学派的观点与凯恩斯主义基本相同。

           ——余伟民、郑寅达著《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  新政的实践也推动了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系统化和完整化。

国家干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

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余伟民、郑寅达著《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凯恩斯主义出现的历史原因。

(2)凯恩斯主义与罗斯福新政之间的关系如何?

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

(1)20世纪20年代末的经济大危机促使人们质疑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

(2)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实践,新政的实践推动了凯恩斯

主义国家干预理论的系统化和完整化。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

二战后,西方各国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配工作,工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最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能为工农产品支付几十亿美元的实际买主。

……大量失业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

——《罗斯福选集》

材料二:

威廉福斯特说:

“若是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们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比当时更为进步的行动。

……差不多可以肯定,他们一定会击破两党制度而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

材料三:

罗斯福说:

“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人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罗斯福提高工人工资的出发点是什么?

对美国工人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你认为罗斯福与反对他的资本家之间是否存在着根本利益冲突?

说明理由。

(3)他们的分歧是什么?

答案:

(1)扩大就业,刺激消费,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阻挡了美国工人运动向高潮发展。

(2)不存在。

因为罗斯福新政是为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统治而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进行的局部调整和改良,决不是侵犯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

(3)他们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如何发展资本主义和调整经济危机的方式上,这是资产阶级不同政党在主张上的差异,在实质上无根本冲突。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的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请回答:

(1)材料一发表在何时?

当时美国面临什么状况?

(2)材料一提到的“恐惧”指什么?

材料二中的“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指什么?

(3)罗斯福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有何体现?

(4)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答案:

(1)1933年。

当时美国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

(2)“恐惧”指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政治危机。

广大人民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和法西斯分子建立极端独裁统治的企图。

(3)把维护资本主义作为实施新政的前提,在此前提下改变胡佛政府的传统政策,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策。

(4)没有。

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也就不可能解决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4、看图回答问题

问题:

(1)当时人们为什么思考和议论“西方的社会制度”的命运?

(2)哪一著名的实践对这些“思考”和“议论”作了成功的回答?

其本质特征是什么?

(3)这一本质特征对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有何重要启示?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材料和图像并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从图中可提炼的有效信息有罗斯福的头像、排得长长的等待救济的人群等,由此可判断此图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据此可回答第

(1)问。

(2)问中“著名的实践”应指让西方人对西方社会制度重新恢复信心的事情,根据所学内容可判断应指罗斯福新政。

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新政的本质特征。

回答第(3)问时则要根据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大多仿效美国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办法进行自我调节的史实和罗斯福新政的创新做法来回答。

规范答案: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或“大萧条”)。

(2)罗斯福新政。

确保自由企业制度,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或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调整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

(3)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或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景象。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图1:

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

图2:

美国人被迫廉价出售私人汽车图3:

在巨大宣传画下排队领取救济金

的美国人

请回答:

(1)图片2图片3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社会原因。

(2)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政府采取什么对策?

其实质是什么?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

答案要点: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2分)

经济危机爆发原因:

20世纪20年代,财富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的现象十分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生产日益相对过剩;股票投资异常活跃,造成经济繁荣假象;20年代盛行分期付款的方式造成严重的经济隐患。

(2)实行新政。

新政内容主要包含:

救济、复兴与改革三方面。

实质是: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

(3)防止泡沫经济或虚假繁荣,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的。

充分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6、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两次重大的政策调整,一次在20世纪初的俄国,一次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

这两次调整分别指什么?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结果如何?

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俄国:

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

罗斯福新政。

特点:

苏俄通过市场用固定的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买卖的办法发展生产。

美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调节资本主义产销间的矛盾,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混乱和盲目,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目的。

结果:

俄国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但是1927年新经济政策被废除,建立起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进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世界趋势。

 

教学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