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3690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6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docx

空气与生命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第七章空气与生命

一.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2.认识燃烧的条件及一些灭火的方法。

3.了解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所需的条件及产物。

4.了解人类呼吸的结构基础。

5.了解人类和动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化学能。

6.知道动物和植物呼吸时要消耗氧气,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

7.理解呼吸前后各种气体含量的变化。

8.认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稳定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9.了解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

10.学会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方法。

11.学会在火警发生时自我保护的一些技能。

过程与方法:

1.用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方法,找出空气中的一些成分。

2.设计对照实验检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中的物质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空气污染与人类的健康的关系。

2.具有防治空气污染的意识。

二.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意图:

能贯彻课改新理念,注意体现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作业能满足差异性学习,梯度发展的要求,并能体现出“开发思维和创新精神”的特点。

在作业设计上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灵活应用,同时提供一些以课堂内学习的知识方法和能力为基础的研究性课题,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扩展学生的文化背景。

故作业能体现出“情景-问题-活动-运用”的特点。

并且强调基础性和实践性,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技能,基本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训练。

还提供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使学生能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联系社会生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单元综合练习:

第七章练习

一.填空:

1.空气成分中,能维持人和动物生存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检验它的存在。

此种气体在空气中约占______%,氧气的主要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21;呼吸,助燃(设计意图:

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检验方法)

2.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

你认为:

曹军的木船是,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你认为常用的两种灭火方法是和

答案:

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隔绝空气,温度在着火点以下(设计意图:

认识燃烧的条件及一些灭火的方法)

3.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释放。

呼吸作用的意义是呼吸作用在中进行,一旦停止,生物体就会迅速。

答:

有机物;能量;细胞;死亡(设计意图:

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4.人体的呼吸器官是。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来实现的。

答案:

肺;肺泡(设计意图:

了解人类呼吸的结构基础)

5.自然界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和保持相对的平衡,

答案:

氧气;二氧化碳(设计意图:

认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稳定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6.污浊的空气可能含有某些刺激肺部的物质。

这些物质包括:

细小的悬浮微粒,

、、等有害气体。

答案: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设计意图:

了解哪些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二.选择:

1.空气中含有一种生物进行呼吸作用后的产物,并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氢气

答案C

2.小明在实验桌上发现有一瓶无色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是()

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氢气

答案B

3.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瓶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

?

A.氮气?

?

?

?

?

?

?

?

?

?

?

?

B.氧气?

?

?

?

?

?

?

?

?

?

?

?

C.水蒸气?

?

?

?

?

?

?

?

?

?

D.二氧化碳

答案C

4.2008年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做广告,为了安全,飞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

  )

A.氢气            B.氧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答案C

5.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B木柴是可燃物

C温度易达到着火点D散热快

答案A

6.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绿叶放到加热的酒精中的目的是:

A.将叶肉细胞杀死B.去掉叶绿素

C.便于碘液渗透到叶片内部D.去除表皮

答案B

7.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与此功能相适应的是()

A.肺泡壁很薄B.肺泡壁布满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C.肺泡数量极多,表面积很大D.以上三项都是

答案:

D

8.下列不属于平静呼气动作的是()

A.肋间外肌舒张B.膈肌舒张C.膈肌收缩D.肋骨下降,胸腔容积变小

答案:

B

9.下列哪个现象不是植物呼吸作用的结果(   )

 A.走进贮存蔬菜的地窖,手中蜡烛的火焰变微弱    B.潮湿的种子堆散发出热气

C.堆放的白菜散发出霉气D.潮湿种子堆周围的空气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

C

10.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

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右

图所示,下列过程在X处不合理的是()

A.人和动物的呼吸B.发展利用核燃料

C.化石燃料的燃烧D.植物的呼吸作用

答案:

B

11.下列情况,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煤燃烧生成的烟B.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C.石油工业排放的废气D.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

答案:

B

12.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下列气体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A、二氧化硫B、氧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氮

答案:

B

三.问答题:

1.小明和他的伙伴们对科学探究抱有浓厚兴趣,下面是他们的一项研究。

研究课题:

啤酒瓶打开后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

用集气瓶收集满3~4瓶从刚打开的啤酒瓶中逸出的气体。

实验步骤:

(1)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未复燃,则说明该气体主要成分不是

气体。

(2)向另一瓶气体中倾倒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大量含有气体。

(3)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再一次验证啤酒瓶中逸出的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氧气;

(2)二氧化碳;(3)滴入碳酸氢盐指示剂,然后轻轻振荡,如果指示剂变黄色的话,就是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

通过探究让学生收集二氧化碳和掌握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2.下面是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

①、选一盆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预先放在黑暗处48小时,取出后用黑色圆形的纸片夹到叶片的绿色部分(如图),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2-3小时,再摘下该叶片,取下黑纸片。

②、将该叶片放入某溶液中加热脱色。

③、脱色后叶片用清水冲洗。

④、冲洗后在整张叶片上滴上碘液。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银边天竺葵叶缘呈白色的原因是

(2)实验时把天竺葵预先放在黑暗处48小时处理的目的是

(3)滴上碘液后,叶片上部位(用图中字母回答)变蓝色,

部位不变蓝色。

(4)比较a、b两处实验结果,可证明:

比较b、c两处实验结果,可证明:

答案:

(1)这个部位的细胞中没有叶绿素,所以呈白色;

(2)让叶片内的淀粉耗尽;(3)b;a和c;(4)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光合作用需要光(设计意图:

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检验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

3.下表是小华对自己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的结果(体积分数)

(1)请你判断:

X是_________________,Y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回答:

因参与新陈代谢而被人体消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证明:

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你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分析:

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呼出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少了,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体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X

78.25%

74.88%

Y

21.05%

15.26%

二氧化碳

0.04%

3.68%

0.66%

6.18%

答案:

(1)氮气;氧气;

(2)氧气,往盛放无水硫酸铜的培养皿不断“呵气”,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即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答案合理即可);(4)因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水蒸气增多,导致呼出的气体体积大于吸进气体的体积,虽然氮气总量不变,但是由于气体总量增加,结果氮气的体积分数减少。

(设计意图:

通过对照实验检验呼吸作用中的物质含量变化)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场所

条件

二氧化碳

氧气

能量

文字表达式

答案:

含有叶绿素的细胞;所有细胞

有光环境下;黑暗和有光都进行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吸收氧气

光能→化学能;化学能→热能

(设计意图:

巩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掌握两者的区别)

空气的组成第一课时空气的主要成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的组成成分。

过程与方法:

1.用检验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方法,找出空气中的一些成分。

2.用实验法找出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空气是一种混合性气体,而不是由一种单一的气体组成的客观事实。

培养严谨治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情分析:

初中《科学》第七章第一节“空气的主要成分”的学习,是基于小学阶段已知道空气主要成分的基础上深化的。

在作业设计上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又有一定的要求,以此来检验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是否能应用自如,做到融会贯通。

作业设计:

一.填空:

1.空气中按体积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气,其次是气。

二氧化碳所占比例很小,但它是绿色植物进行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近年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比例(逐渐增大/基本不变/有所减少)。

答案:

氮;氧;光合作用;逐渐增大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能使碳酸氢盐指示剂变黄色的是,能使氯化钴试纸由蓝色变成粉红色的是。

答案:

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二.选择:

1.实验室中一瓶澄清石灰水的瓶盖忘记盖了,几天后,试验员发现这瓶石灰水变浑浊了,这是空气中哪种气体造成的()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答案C

2.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

每次都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

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答案B

三.问答题:

1.在检验两种不知名的气体时看到以下现象:

试验

X气体

Y气体

带火星的木条

熄灭

复燃

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

没变化

(1)请你根据上述现象,判断两种气体:

X是;Y是

(2)请你用另一种方法进一步验证X气体。

答案:

(1)二氧化碳;氧气;

(2)将二氧化碳导入碳酸氢盐指示剂,指示剂由红色变为黄色

(设计意图:

学会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

2.一次,小明看到爷爷冲饮“维C泡腾片”的过程:

在一杯温开水中放入一片该药品,药品迅速溶解,同时出现了大量的气泡。

小明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向爷爷要了几片这种“维C泡腾片”在家中进行实脸;在盛有温水的杯中加人该药品,并用燃着的火柴伸到杯口,发现火柴熄灭,由此小明初步推测了该气体中含有的成分,但还不能最终确定。

为了进一步确定自己的推测.第二天小明拿着药品去学校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

装置左图,收集气体,然后把碳酸氢盐指示剂导入集气瓶,指示剂变黄色。

分析小明的实验现象,可以确定该气体中一定有。

答案:

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

学会收集气体并来检验它)

空气的主要成分第二课时空气中各种成分的用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氦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上网,看书等方法收集各种气体的性质,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与学生一起交流收集各种资料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收集资料的途径。

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乐于交流的素质。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只有4幅图片和5行字,所以这节教学活动设计成为开放性学习活动,在作业的设计上也充分体现出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种信息的能力,和学生对此问题的思考能力。

一.填空:

1.潜水员氧气瓶中的气体是和的混合体。

答案:

氦气;氧气

二.选择: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有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B)空气中氧气含量最多

(c)听装可口可乐打开时冒出的气泡是二氧化碳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制成各种电光源,是因为其有活泼的性质

答案C

2.一般情况下,空气中各气体成分均会保持相对稳定,但以下哪种气体含量增多会导致地球的气候变暖()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氢气

答案C

3.“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实现了我国首次航天员出舱行走。

运载火箭的发动机中使用了液氧,液氧的作用是(    )

A.支持燃料燃烧    B.冷却发动机       C.做燃料         D.供给航天员呼吸

答案A

三.问答题:

1.请上网查找液氮,稀有气体,氧气的用途。

并与你的同学一起分享你的成果。

液氮的用途是。

稀有气体的用途是。

液氧的用途。

答案:

冷藏食物,医疗手术制冷,生物样本的活性保存等;充在霓虹灯管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作为保护气等;呼吸,助燃等

(设计意图:

学会收集收集资料来查找空气中各种成分的用途)

氧气与燃烧第三课时燃烧过程与能量释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食物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热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食物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探究,认识食物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2、通过设计对比实验,了解氧气可以帮助燃烧,燃烧需要氧气。

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体会科学知识带来的乐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以食物燃烧会有什么变化为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

所以在作业设计上和上课内容紧密结合,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设置了同种食物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这些不同环境中食物的燃烧过程,引导学生得出氧气可以助燃,食物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为下一节课的内容作好铺垫。

一.填空:

1.树枝,树木等燃料中存在的能,在燃烧时会转化成能和能。

答案:

化学;光;热

2.食物在中燃烧时,会释放出能量,同时产生和。

答案:

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水

二.问答题;

1.某校同学阳阳想探究她所喜爱的食物在燃烧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

以下是她所采用的实验方法:

下表列出的是她所记录的实验结果:

食物

食物的质量(g)

水的体积(cm3)

平均上升水温(℃)

胡桃

0.5

5

19

熏肉

0.5

10

21

面包

1.0

10

12

薄饼

1.0

5

22

阳阳设计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不能合理地比较实验结果。

请你提出两项可完善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答案:

放入的食物的质量应该相同;试管内的水的体积应该相同;为了弄清食物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的多少,必须把食物的质量和水的体积控制起来,使它们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不同食物释放的能量是否相同。

(也就是比较的项目只能有一个不同的,这儿指的是食物种类的不同)

(设计意图:

通过设计对比实验,了解氧气可以帮助燃烧,燃烧需要氧气。

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方法)

氧气与燃烧第四课时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了解一些灭火的方法和相关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纸盒”烧水的实验探究,认识燃烧的条件。

2.通过观看灭火演示实验和火灾救生的录象资料,认识一些灭火和逃生的方法,学会分析灭火原理,增加火警中应变及求生的技能。

增强安全意识和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体会科学知识带来的乐趣。

2.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燃烧条件和灭火两个主题。

所以在作业设计上注重小结燃烧的三个条件,并椐此来认识不同的灭火方法,增加火警中应变及求生的技能。

一.填空:

1.燃烧的三个条件分别是:

,,和。

答案:

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2.我国统一规定火灾报警电话号码为,月日为消防活动日。

答案:

119;11;9

二.选择:

1.纸是一种可燃物,如果制成纸盒,并在其中加入半盒水,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纸盒中的水沸腾了,但纸盒没有燃烧起来,你认为原因是()

A.装水后,水将纸盒与空气隔绝了

B.装水后的纸盒不再是可燃物

C.装水后,纸张的着火点升高,酒精灯的温度不能使其燃烧

D.装水后,加热时水吸收了热量,温度没有达到纸张着火点

答案D

2.小刚在家做饭,烹饪时不慎油锅着火,他应采取以下哪种方式灭火()

A.用水灭火B.用黄沙灭火

C.盖上毛巾D.盖上锅盖

答案D

3.在火源上盖沙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

A.降低温度B.把空气和燃料隔开

C.吸收空气中的水分D.填满燃料内的空间

答案B

4.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木柴就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B.木柴是可燃物

C.温度易达到着火点D.散热快

答案A

5.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的一个措施,在树林中间开辟通道(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着火点B.隔绝空气

C.隔离可燃物D.沿通道扩散浓烟

答案C

6.供家用煤炉燃烧的煤制成蜂窝状,这是为了()。

A、增加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B、使煤燃烧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

C、增加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延缓煤的燃烧时间,节约能源

答案C

三.问答题: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例如,家庭里用的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如果泄漏的话,可燃性气体在通风不良的厨房等有限空间里,一经点燃就急剧地燃烧,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害。

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上网查阅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并与同学分享你的成果。

答案:

(上面一排)禁止带火种;禁止放易燃物;禁止烟火;(下面一排)当心爆炸;禁止放鞭炮;禁止吸烟;

(设计意图:

学会上网查找资料,增强安全意识)

生物体如何获取能量第五课时绿色植物如何获取能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所需的条件及产物。

2.知道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实质。

过程与方法:

1.用检验淀粉的方法学会找出绿叶中是否含有淀粉。

2.实施实验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及产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通过探究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时注重各环节科学性的意识

学情分析:

这节课要求学生了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来获取能量,通过实验能推断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在作业设计上注重巩固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再次体验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并用类比推断生命活动中能量与物质变化。

一.填空: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需要,场所是在里面,原料是,产物是。

答案:

光;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淀粉和氧气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实现了两个转化:

一是能量的转化,将能转化成能;二是物质的转化,将二氧化碳转化成贮藏在植物体中。

答案:

光;化学;淀粉(有机物)

二.选择:

1.下列哪一项活动会消耗二氧化碳?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燃烧植物D.吸烟

答案A

2.要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可以选用下列哪种试剂()

A.沸水B.酒精C.碘液D.石灰水

答案C

3.在进行“阳光与淀粉”,“二氧化碳与淀粉”的活动中,要先将绿色植物进行暗处理,其目的是()

A.防止叶内的淀粉被消耗B.把叶内的淀粉消耗掉

C.增加叶内的淀粉D.让叶绿素少一点

答案B

4.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是()

A.氧气和水B.二氧化碳和水

C.淀粉和氧气D.淀粉和二氧化碳

答案B

5.二氧化碳是动物呼吸所产生的废物,但对以下那种生物来说,却是有用的()

(A)鲤鱼(B)梧桐(C)七星瓢虫(D)驼鸟

答案B

6.“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①把叶片放到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A、③②⑤①⑥B、④③②⑤①⑥

  C、②③④⑤①⑥D、②④③⑤⑥①

答案B

三.问答题:

1.下图装置可用来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其中在A装置内放氢氧化钠溶液,请仔细看图后回答:

(1)推测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装置A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B叶片的作用是什么?

(3)试写出本实验的结果:

A装置中植物叶片内(含/不含)淀粉,B叶片内(含/不含)淀粉。

(4)该实验的初步结论是:

答案:

(1)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2)吸收二氧化碳;作为装置A的对照装置;(3)不含;含;(4)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设计意图:

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生物体如何获取能量第六课时人类如何获取能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比较和理解呼吸前后气体成分及温度的变化。

2.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的方法认识人类和动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化学能。

2.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比较和理解呼吸前后气体成分及温度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由探究气体成分与温度变化,培养小组合作、乐于用自己语言表达的意识。

学情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此设计作业,生物呼吸需要氧气同时释放二氧化碳,水蒸气还有能量,呼吸前后气体成分的变化,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比较和理解呼吸前后气体成分的变化。

一.填空:

1.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含有较氧气,较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呼出的气体温度较。

答案:

少;多;高

2.在人体的细胞内,氧气会和食物进行反应,这个反应过程叫做作用。

在反应过程中,贮藏在中的化学能会转化成身体所需的能量。

答案:

呼吸;淀粉(食物)

二.选择题:

1.下列化学变化中,不能释放能量的过程是()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

C.燃烧D.爆炸

答案:

A

2.某公园的一个水上运动项目,封闭塑料球内充有3m3左右的空气,小朋友可以漂浮在水中玩耍,但在球内时间不能太长。

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