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509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8 大小:7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8页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8页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8页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8页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8页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8页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8页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8页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8页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8页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8页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8页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8页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8页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8页
亲,该文档总共1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第四章保障体系46

一、加强统筹协调46

二、推进依法治旅46

三、强化要素支撑49

四、落实安全保障50

附件:

52

一、温州市拟培育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52

二、温州市拟培育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名单52

三、温州市拟培育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52

四、温州市拟培育旅游主题岛52

五、温州市拟建设游艇邮轮基地52

七、温州市拟培育(建设)省市特色小镇53

八、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重大项目(单位:

万元)54

前 言

“十三五”是充满希望,深刻变革的五年,是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五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作用大,影响面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温州市深入贯彻“五大理念”、加快“三个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对于调结构、扩就业、增收入、优环境、惠民生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浙江省旅游条例》规定,特开展编制《温州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作为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温州市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规划范围:

温州市行政辖区,陆域面积1206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8649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2016-2020年,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

规划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6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5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旅游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业成为万亿产业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4〕4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16〕40号)、《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3修订)、《温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温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温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年)》,以及省市区相关的政策、规划等。

第一章“十三五”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十二五”发展评估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温州市旅游业取得长足进步,旅游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总体情况较好,任务目标基本完成,阶段成果显著。

——旅游经济持续增长。

“十二五”期间,温州市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快速增长。

2015年温州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7681.56万人次,同比增长16.77%,旅游总收入804.53亿元,同比增长18.14%。

国内旅游快速增长。

“十二五”期间,温州市国内旅游市场增速略有波动,但国内旅游接待总量和旅游收入总量则保持平稳上行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温州旅游发展目标2015年达到国内旅游收入640亿元的设想。

“十二五”国内旅游人次与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

16.43%、19.70%。

2015年温州市接待国内旅游者7575.75万人次,同比增长16.7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70.32亿元,同比增长18.25%。

入境旅游持续增长。

2015年,温州市累计接待入境游客105.81万人次,同比增长17.4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49亿美元,同比增长14.54%,实现“十二五”规划预测2015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0亿美元的目标。

“十二五”期间,温州市入境游客平均增幅为22.0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平均增幅为21.08%,分别较“十一五”期间高出9.08个百分点和2.74个百分点;

温州市入境游客总量仅次于杭州和宁波,位居全省第三位,入境游客平均增幅位居全省首位。

出境旅游增长明显。

“十二五”期间,温州市出境旅游整体大幅增长,2015年温州市纳入统计的旅行社累计组织出境游客16.52万人次,同比增长20.03%。

表1-12010-2015年温州部分旅游经济指标情况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

3487.14

4123.07

4886.63

5676.85

6487.40

7575.75

增长速度(%)

19.0

18.2

18.5

16.2

14.3

16.8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317.33

375.20

464.24

556.38

651.43

770.32

25.1

23.7

19.9

17.1

18.3

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

39.16

47.02

57.54

74.21

91.08

105.81

18.8

20.1

22.3

29.0

19.1

17.5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

2.11

2.56

3.19

4.21

4.82

5.49

18.6

20.7

24.5

23.6

15.6

14.5

旅游总人数(万人次)

3526.30

4170.09

4944.17

5751.06

6578.48

7681.56

16.3

14.4

旅游总收入(亿元)

331.68

391.83

484.38

582.42

681

804.53

24.7

18.1

20.2

16.9

出境旅游人数(万人次)

6.75

8.49

13.26

13.05

13.77

16.52

57.93

25.81

56.24

-1.61

5.47

20.03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十二五”期间,温州市旅游住宿业结构性转型加快,高星级饭店数量有所增加,五星级饭店达到6家,中低星级饭店数量锐减,星级饭店总数68家。

乡村旅游客栈、房车营地等新型住宿产业迅速崛起。

旅游景区经营业绩快速增长,各旅游景区资源配置日益合理;

环境容量及接待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15年末,温州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41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13个。

旅行社行业健康发展,接待入境游客数量有所降低,国内业务增长平稳,截至2015年末,温州市共有旅行社225家,持证导游3353名。

“十二五”期间,温州市实施特色旅游产品“十百千”创建,完成自助旅游驿站、特色旅游消费场所、乡村旅游客栈等各类旅游项目培育创建600多个。

率先建设全省首个房车露营基地,构建10条自驾游线路与10条生态山水旅游线路,温州市入选“长三角十佳自驾游城市”,楠溪江房车露营基地被评为“长三角首批十佳房车露营旅游标准化示范基地”。

“十二五”期间,温州市旅游休闲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市场影响全面扩大。

“十二五”期间,温州市旅游客源市场结构逐步优化,客源地半径不断扩大。

国内游客来源地遍布全国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长三角区域市场比例趋稳,2015年江、浙、沪市场占比高达89.49%,新疆、青海、山西、吉林、天津等地区增幅较大。

外国人入境数增长较快,欧洲为主要市场,亚洲美洲占比较高,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西班牙占据半壁江山,2015年比重达43.03%。

“十二五”期间,温州市率先融入海西经济区,联合签署海西20城旅游合作宣言,共建无障碍旅游区。

加强对台合作,举办“温州·

台湾旅游产品展卖会”。

在南昌、厦门、广州、南京等地先后设立温州旅游办事处。

相继举办“旅游大篷车·

新春万里行”、“金秋万人游温州”、“自在畅游·

智驾温州”等旅游营销与品牌推广专项活动。

国际上举办30多场境外旅游推介会,与境外多家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时尚之都·

山水温州”旅游形象得到广泛传播,旅游品牌与知名度显著提升。

——改革创新走在前列。

“十二五”期间,洞头区获批浙江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

平阳、文成、泰顺、苍南积极融入浙皖闽赣“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

温州作为唯一地级市列入“中国森林旅游试验示范区”,2015年被授予“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

温州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楠溪江生态旅游功能区、文成百丈漈-飞云湖生态旅游功能区、平阳北港生态休闲旅游区以及泰顺廊桥-氡泉生态休闲区等四个生态型旅游功能区。

积极谋划旅游区域联合发展,启动环飞云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飞云湖流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编制实施《温州雁荡山-楠溪江旅游一体化规划》,实施雁楠旅游资源整合提升工程,同时结合温州海岛海洋旅游资源,整合打造“山江海”旅游区域一体化,打造旅游跨区域“一体化”、旅游产业集聚的新样板。

以游艇邮轮旅游、低空航空旅游、文化创意旅游、研学旅游、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为代表的旅游新业态全面发展。

旅游社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在全国率先命名4家特色旅游社区。

——智慧旅游领先发展。

2012,2013年,温州市相继成为国家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及浙江省智慧城市示范试点。

温州市积极推进智慧旅游“一平台、多系统、泛终端”建设,启用温州旅游电子合同签约系统、同业分销系统、地接统计系统等多个系统,建成多终端一体化的全媒体平台。

实现温州市3A级以上景区和星级饭店WiFi全覆盖,实现景区全方位智能化服务。

连续举办八届(中国•温州)网络旅游节,有效扩大温州智慧旅游影响力。

开发温州旅游电商平台,入驻天猫旗舰店,开展温州市旅游电商培训活动,全力推进旅游电商发展。

——行业管理更加规范。

“十二五”期间,温州市以“和谐旅游、服务民生”的理念推进旅游行业管理工作。

温州市旅游局于2011年获得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并作为全省唯一单位在2012年全国旅游行风会议上做典型经验交流。

大力实施旅游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和旅游安全专项整治系列工作,严格落实旅游星级饭店、A级景区复核及退出机制,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

同时,以“法治、文明、规范、品质”为要求,强化文明旅游宣贯工作,全国范围内率先试行旅游体验师制度,开展温州市旅游休闲行业“十大青年新锐人物”评选活动、“雁荡山杯”金牌导游大赛等各类旅游主题活动和行业评选活动,有效提升温州旅游发展软实力。

二、存在问题

——旅游管理体制有待理顺。

温州市旅游业发展中涉及的行业、部门和区(市、县)自成体系,管理上缺乏全面性和协调性,难以形成合力。

管理体制不适应综合性大产业的要求,发展方式不能满足体制增效和互联网时代的要求,旅游机构人员力量单薄、人员结构不合理,雁荡山、楠溪江、环飞云湖、江心屿、南麂列岛等景区旅游管理体制尚未从根本上理顺;

旅游业尚未形成统一的宣传品牌、营销方案,在特色创建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划和重点,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旅游新兴业态培育等方面的人财物等要素支配权利较少,难于有效形成旅游全行业、全社会、全域化发展的大旅游格局。

——旅游管理人才相对短缺。

温州市旅游人才相对短缺。

主要表现为旅游中高端人才匮乏、旅游拔尖人才紧缺、旅游新业态管理与技术人才匮乏;

旅游行政管理人才知识结构与水平有待提升、旅游从业人员学历水平整体较低;

导游队伍不稳定、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人才短缺;

投资商的旅游专业知识水平相对较低、适应旅游新型营销的旅游市场营销人才和旅游信息科技人才稀缺等。

旅游人才激励制度不完善,旅游人才流动性较高。

——旅游基础设施有待提升。

温州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重大成效,但旅游交通体系不够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仍有待提升。

旅游大交通不顺畅,文成、泰顺尚未修通高速公路,旅游可达性已成为旅游全域化发展的最大障碍性因素。

旅游小交通不便捷,高铁、高速互通处快速公路建设及网络化快速旅游交通系统建设严重不足,部分旅游景区(点)通景公路通行状况与景观质量有待提升。

温州市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区(市、县)旅游集散中心与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有待系统构建。

旅游景区的重大接待、服务等配套设施落后,难于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便捷化需求。

——旅游发展平台有待扩大。

温州市旅游业缺乏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平台。

首先是缺乏工作对接平台。

温州市旅游局目前只有15+1个编制,人员编制与内设机构长时间内未增加,与国家、省级旅游部门的内设机构不相对应,与大旅游大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其次是缺乏旅游项目融资平台。

雁荡山-乐清湾、洞头-南麂作为浙江省十三五重点与特色旅游板块,旅游项目投资不足等问题尚未解决。

相比杭州、宁波等旅游城市,温州市旅游融资率已达到较高水平,面临旅游项目招商选资难度大、缺乏能够解决投融资平台对接的旅游投资集团与上市公司、缺乏旅游业创新发展“大平台”等问题。

——旅游发展要素有待强化。

温州市旅游供给存在结构性矛盾,城市旅游发展滞后,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服务和制度等供给,特别是公共服务产品跟不上散客化、品质化、自主化的消费需求。

同质化低端产品过剩,高品质新产品供给不足,部分区(市、县)星级饭店和经济型酒店结构性过剩,不少景区经营仍然没有突破门票经济。

资源优势尚未形成产品优势、产业优势。

旅游产业链不够完善,旅游接待设施不够健全,旅游目的地接待容量与服务水平亟待提升,旅游人均消费水平、过夜旅游者人天数偏低。

旅游产品缺乏竞争力,旅游市场对周边城市游客的吸引力、辐射力不够强。

三、“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温州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样也面临多方面的严峻挑战。

当前旅游业发展已经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从部门抓行业向政府抓产业转变,然而目前温州还缺乏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旅游要素制约明显,旅游业对外开放亟待加强。

在“十三五”期间,温州旅游业将围绕建设“三个城市”的战略目标,坚持改革创新,注重融合发展,突出转型升级,通过实施温州市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神奇山水·

传奇温州”为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加大旅游供给侧改革,培育体现温州特色的旅游业态,强化旅游市场宣传促销,增添旅游发展新动力。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旅游发展新态势

“十三五”将是我国旅游业进入新常态的重要转变期,传统行业的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旅游消费及投资逆势而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继而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增长点。

新常态下,旅游业正在由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多层次立体化方向转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将会集中在“游”、“养”、“娱”三个方面,即度假产业、康养产业、文化产业。

其中,文化产业是新常态下旅游业发展的根基和动力,充分挖掘与利用文化资源,才能更好的把握当代旅游者对“游”、“养”、“娱”的旅游诉求,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和价值。

(二)旅游发展新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赋予了旅游在各地区和各国之间促进经济合作、设施互通、文化交融的重任,决定了旅游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发挥先导作用。

温州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边和东边的起点,离义乌及福建很近,区位良好。

温州市借势“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契机,充分利用旅游开放新优势、旅游经济发展新红利,积极协调旅游相关企业“走出去”,充分享受国家相关扶持政策,推动温州市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温州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优势,推进文化兴市战略,进一步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温州市文化吸引力与认同度。

(三)旅游发展新机遇

新常态下,我国旅游业进入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在强劲的旅游需求驱动下,全国旅游发展呈现出几大新的热点方向:

政府引导旅游投资的力度加大,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市场环境不断改善,有利于民间资本投资得以实现快速增长。

随着多元化投资格局快速形成与旅游产品结构的转变,新的投资热点也逐渐形成。

乡村旅游、特色小镇、旅游社区、大型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医疗健康旅游、养老养生旅游、文化创意旅游、生态旅游、海洋旅游、在线旅游、大型演艺旅游、旅游商品和户外休闲用品、自驾车和房车营地、大型旅游装备制造业等将成为“十三五”期间旅游投资的热点领域。

(四)旅游发展新政策

1.全方位促进旅游消费

旅游消费需求依然是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短板”,旅游消费支出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

基于此,国家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方案,促进旅游消费规模的提升。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贯彻落实休闲纲要作为扩大旅游消费的重要工作抓手,推动带薪休假制度落实,引导和规范发展省级旅游度假区,支持社会力量发展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产业,积极培育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与中医药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在国家经济新常态大背景,旅游消费作为生活性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成为稳定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2.多手段鼓励旅游投资

新常态下,政府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发挥民间资本的重要作用,对于促进我国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对国内旅游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重大部署。

该意见对温州市打开门户,提供社会投资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商进行旅游项目开发提供了指引。

国务院发布《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

财政部发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为科学规范地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提出了参考依据。

“十三五“期间,温州市积极实施旅游投资促进计划,新辟旅游消费市场,包括加快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推进邮轮旅游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游艇旅游大众消费市场、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城镇、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积极推动“互联网+旅游”等旅游新业态的投资建设力度。

这些举措强调通过放松管制、破除制约新业态发展的制度障碍入手,努力营造适合旅游新业态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二章“十三五”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为主线,增强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全面提升旅游国际化发展水平,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美丽温州的生态产业、美好生活的民生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打造独具山水情怀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城市,为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原则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温州市旅游业发展主要原则有:

——坚持创新发展,增强旅游新动力。

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空间在旅游业的发展。

大力推进旅游模式、产品、管理、服务、营销等方面的创新。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成果和“旅游+”、“+旅游”的优势,拓展旅游发展新领域、新空间,提升旅游发展水平与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消费需求。

——坚持协调发展,发挥旅游新活力。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贯彻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率先而行,起到示范作用,助推城区旅游一体化、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省级重点(特色)旅游板块、旅游一体化发展区域建设等战略的实施。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旅游新环境。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温州,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之路。

切实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严格保护,使旅游业真正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化产业,成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

——坚持开放发展,扩充旅游新空间。

把握“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契机。

加快拓展台港澳、日、韩市场及华侨华人市场。

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率先行动,广泛结缘,努力开创国际旅游合作发展的新局面。

——坚持共享发展,开创旅游新格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国家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保存有大量原生态、高品级的旅游资源。

在这些地区积极发展旅游,既能有力地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变输血为造血,又能有效地保护当地的民俗生态、自然生态。

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攻坚工程中,温州市积极开展对文成、泰顺、永嘉等区(市、县)特色旅游村与旅游社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促进温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构建旅游发展大格局。

提升发展洞头旅游休闲岛,促进乐清雁荡山、永嘉楠溪江跨区域旅游一体化,推动平阳、文成、泰顺、苍南融入浙皖闽赣“国家东部生态旅游实验区”建设。

全力推动景区竞争性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在洞头、永嘉、文成、泰顺等地创新推行旅游“主业化”“全域化”发展模式。

打造一批旅游重点板块、旅游特色板块,建设一批旅游重点项目与重大平台。

至2020年,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温州市年接待游客总量达到1.2亿人次,年均增长率达到10.0%;

旅游总收入达到135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2.0%。

到2020年,力争温州市A级旅游景区达到80个,其中4A级以上旅游景区总数达到20个,确保温州市A级旅游景区创建的数量和质量走在浙江省前列,旅游景区在国内外知名度得到较大提高,游客满意度超90%。

——培育旅游业态大体系。

继续实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战略,进一步培育旅游新兴业态。

产业体系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均衡,三大市场更加协调,休闲度假功能明显增强,以互联网为重点的创新驱动对提升旅游业质量效益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到2020年,逐步构建产业结构合理、旅游新业态丰富、旅游产业全域化发展的新型旅游产业结构体系,促进温州市旅游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提升旅游服务大网络。

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密、优化旅游巴士、公交班线等方式打造快速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

完善城市旅游咨询中心和集散网络,健全旅游景区标识系统。

继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到2020年,全市4A级以上景区和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单位实现免费Wi-Fi(无线局域网)、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

到2020年,接待国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