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65355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3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

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直觉 臆想 证实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或者想到的,你能说出一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入新知识,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理现象。

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

而目送离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

(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做实验演示)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

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多媒体展示月食照片,帮助学生理解。

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怎样来证明?

站得高,看得远(或者引用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能作图来说明更好)学生:

……(教师对学生举出的现象及时做出评价,启发学生大胆质疑探究)

同学们列举的现象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但能够准确说明地球形状的还应该是地球卫星照片。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阅读课本P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

通过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艰难而漫长的历程说明:

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甚至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同时我们更应该坚信:

科学技术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方法。

因此同学们要从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

课堂活动2 记数字──了解地球

同学们,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探讨明确了地球的形状,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到底有多大呢?

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我们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出了地球的大小。

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大小。

(也可教师手绘版图来说明)

读图,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提醒学生指图说明)

提问(启发学生通过对比增强感性认识):

1.地球的表面积是我国陆地面积的多少倍?

(53倍)

2.如果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飞行,那么环绕地球一圈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50小时)

(补充)经过精确测量表明:

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75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

径比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

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地球并不是一个十分规则的球体。

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

课堂活动3 看模型──研究地球

出示教学地球仪。

观察地球仪(有条件的学校可每人一个地球仪,也可学生自备充气地球仪)。

1.地球仪与地球的真实面貌有什么区别?

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回答,并由其他同学作补充。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知识要点)

我们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类型的地球仪?

(可布置学生课前调查)教师:

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地球仪具有如下共同特点: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等。

(为下节课学习经纬线作知识铺垫)

4.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课堂活动4 动动手──制作地球仪

地球仪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同学们可自己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下面请各小组将课前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参照课本要求进行制作。

小组合作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和合作能力)

巡回指导,强调要领,引导学生通过制作地球仪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师生评议评出制作地球仪的优胜组,进行表扬。

并请优胜组的同学介绍制作经验。

课堂小结

我们拥有地球!

地球是人类的惟一家园,保护地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2课时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认识地球仪。

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它们。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2.东西半球的判定。

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等相结合。

地球仪、地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由于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研究起来非常麻烦。

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同学们注意观察地球仪,在上面能看到什么?

一、认识地球仪

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

1.地球仪的作用。

2.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3.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教师点拨:

地轴只是一个假想的轴,与地球仪上的线和点一样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

学生活动:

观察地球仪,小组交流,初步掌握、理解基本概念。

二、经线和纬线

组织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表格:

①什么是纬线?

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②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③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个半球?

④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

⑤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

⑥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

⑦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⑧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

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⑨在地球仪上找出主要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大洲,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小组交流、讨论,对比分析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巩固

要求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160°

E和20°

W组成的经线圈,出示《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图,使学生知道他们是重要的经纬线。

观察地球仪,找出三条经纬线,说出它们的意义。

三、利用经纬网定位

1.说出几个地理事物的名称,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

2.教师指出:

地球仪上经纬线、经纬度的作用,就是为了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

学生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

教师点拨

以方格状经纬网图为例说明经纬度的判定方法

1.先定方向:

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判定经线和纬线

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得知: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哪是经线、哪是纬线以及经度和纬度。

若数值向东越来越大,则是东经;

经度

若数值向西越来越大,则是西经。

若数值向北越来越大,则是北纬;

纬度

若数值向南越来越大,则是南纬。

介绍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

1.说明判定方法:

<20°

东半球

经度>160°

西半球

20°

~160°

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2.解释:

在判定东西半球时,先看经度的度数,如果小于2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上;

如果大于16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上;

不在这一范围内的,东经的就在东半球,西经的就在西半球。

巩固:

指导学生绘制经纬网图,并绘出主要的经线、纬线。

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等。

教学反思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要求。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缺点。

通过采取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究中质疑,在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

这样,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成为学生学习交往和合作的过程,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得到极大的提高。

但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问题的提出应明确、有针对性,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是学生乐于思考和能够解决的问题。

②学生的参与应采用思考、讨论等简单方式。

这样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比较同步地进入学习,快速进入状态,开展合作,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③学生的探究、合作,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学生的讨论要有主题、有方向、有目标。

④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有待教师的精讲和点拨,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

让学生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并从各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特点。

利用灯泡或手电当太阳,让学生观察并体会地球自转时各地昼夜有什么变化,从而理解各地时差,初步学会利用简易工具换算时间。

教学重难点

体会从不同角度看地球自转方向,理解时差产生的原因。

实验操作,观察总结,讨论合作。

地球仪、三球仪、灯泡、简单的课件,学生:

彩色不干胶条、手电。

教学过程地球的自转

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从哪个方向升起,又从哪个方向落下?

2.小时候你认为是天转还是地转?

现在呢?

3.你知道地球是怎么转的吗?

4.你知道地球的自转对地球人有何影响吗?

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回答问题,并引入两个专题(怎么转和影响)的教学。

(1)是天动还是地动,这还是个问题呢,可以激发学生讲科学家哥白尼“日心说”的故事,鼓励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努力。

(2)那么,地球是怎么转的呢?

活动一:

演示地球自转运动。

第一步:

请3个学生到台前来演示,大家评判谁演示的正确。

(注意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具有代表性,观察后就明朗了)

第二步:

小组内每个同学演示一遍,组员负责指正,要求人人会演示。

第三步:

在地球仪上贴一彩色不干胶条,从3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

赤道上空看;

北极上空看;

南极上空看,最后总结得出结论。

总结:

地球自转方向:

从赤道上空看,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

向。

屏幕给出三幅地图:

A.面向赤道;

B.面向北极;

C.面向南极,要求学生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化演示为图示,增强实战能力)并告诉学生:

记住极地地球自转方向将是以后解决以极地为中心的习题的关键!

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周期):

一天,也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活动二:

利用手电或灯泡,观察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不自转,面向太阳和背向太阳的一面如何?

拨动地球仪,看某地随着地球自转昼夜是怎样交替变化的。

在地球上选择几个城市,分别贴上不同颜色不干胶条:

如北京、开罗、纽约等,看他们随着地球自转运动经历昼夜的先后顺序有什么规律。

说明:

这里强调几个时间点:

日出(晨)、中午、黄昏、子夜。

学生总结:

1.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体,在太阳的照射下,面向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即昼;

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即夜。

2.由于地球不断地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上某地依次经历了晨、午、昏、夜的昼夜交替现象。

3.不同的地点经历的时间不同,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处在不同的晨、午、昏、夜等时间,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要先看到日出。

练一练:

给出昼夜平面图,让学生判断不同地点的时间,实现从立体地球仪向平面地图转化。

老师总结: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昼夜交替(强调不是昼夜),各地时间存在差异。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最有收获的是什么?

(由学生来总结,往往比老师总结更有效)

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

通过探究使学生明确公转的方向、周期、特点,进而明确四季的形成。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及参与意识。

公转过程的理解、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

四季的形成。

地球仪、三球仪、多媒体、手电筒、黑板纸。

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和你们这么大的时候。

时常想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会产生春、夏、秋、冬呢?

为什么有的季节冷,有的季节热呢?

同学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问呢?

(老师根据同学的回答,接着进入新课)。

1.出示课件中的自转和公转模拟图

(1)以小组竞赛的形式问:

哪一个模拟图是自转?

哪一个模拟图是公转?

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不同点是什么?

(明确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

倾斜、北极指向不变等特点)

(2)分小组用地球仪或四人“用身体演示”法来说明所处在地球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太阳的直射情况(在赤道或南北回归线,节气和季节)。

(3)做一个小实验,比较一下:

“阳光直射地面获得的热量多,还是斜射地面获得的热量多?

”同学们每四人一组,每个小组有一个手电筒、有一张黑纸板,大家用手电筒垂直照射在黑纸上,再用同一手电筒,在同一位置,倾斜照射黑色纸板,比较哪块光斑大,哪块光斑亮。

师问:

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你能想到什么?

生答:

直射比斜射光环小,但亮度大,因此地球表面直射的地方得到太阳热量多,温度高;

斜射的地方得到的热量少,温度低。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第P15活动2,得出夏季温度高,白昼时间长;

冬季温度低,白昼时间短,这种温度高、低和白昼长、短的变化,决定了太阳光热多少的变化。

出示投影:

(认知结构)

(3)同学们每四人一组,每个小组有一个手电筒、有一个地球仪,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直射点在赤道上,观察不同的纬线上亮度有何差异?

你想到了什么?

(同一时间,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

师:

所以根据地球表面得到太阳光热的不同,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是哪五带呢?

学生回答:

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地球上的五带是怎样划分的呢?

二、五带的划分

我们一起来看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

(同时打出投影片,投影片中有冬

至、夏至、春秋分三幅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照示意图。

)每个小组桌上都有这三幅图,请同学们注意:

1.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的位置。

2.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

(1)当地球位于冬至的位置时,大家对照桌上的冬至图,看这时太阳的直射点,这时极昼极夜的范围。

(2)当地球位于夏至的位置时,大家对照夏至日图,看这时太阳的直射点,这时极昼极夜的范围。

(3)当地球位于春秋分的位置时,大家对照春秋分图,看这时太阳的直射点,这时极昼和极夜的范围。

北回归线和

南北回归线之间

之间, 线和南极圈之间

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学生完成下表,并由学生代表发言,全班评议。

学生完成表格如下:

直射阳光

直射阳光,也无

现象

得到热量比

有 现象

获得热量 ,气候终年

获得热能

少,比 多,气候季节变

化大

气候终年

老师:

根据上面我们的分析,从极圈以内到极圈到回归线之间再到南北回归线之间,热量有什么变化?

我们划分热带的根据是什么?

我们划分寒带的根据是什么?

那么你能概括一下,我们划分五带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

从极圈以内到极圈到回归线之间再到南北回归线之间,热量逐渐增高。

我们划分热带的根据是有无阳光直射,我们划分寒带的根据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那么我们划分五带的根据是:

(1)各地获得热量的多少;

(2)有无阳光直射现象和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教学目标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直线比例尺。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4.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2.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的地图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中国地图、直尺、圆规、米尺、画有校园平面图的小黑板,计算机课件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

这是一幅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谁能辨别出它们都是校园的什么教学设施?

(操场、篮球场、食堂、教室,办公大楼等)请找到我们教室所在的位置。

请两位同学上来,用直尺测量一下这张图上我们教室的长和宽。

请另外两位同学用米尺测量我们教室的实际长度和宽度。

活动:

请大家一起计算:

算一算缩小后画在纸上的距离是教室实际距离的多少分之一,也就是计算一下图上的1厘米代表了实际的几米。

这个数值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比例尺。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

用公式表示就是: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比例尺板书:

学会阅读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板书:

1.比例尺

比例尺有几种表示方法呢?

地图上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

用数字写出来?

还是用直线式?

(由学生回答)

打开地图册,任选三幅图,请三位同学,分别用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表示比例尺。

板书:

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提问:

比例尺有什么用呢?

小结:

根据比例尺,在地图上量出两地的距离,可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如何辨别比例尺的大小呢?

比较课本P22“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在哪些方面的表现不同?

比较下列三种比例尺的大小。

1/10000,1/10000000,1/100000000000

比较“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

通过两幅图的比较,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特性:

(1)比例尺是一个分式。

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

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2)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比例尺愈大;

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

内容愈简单,则比例尺愈小。

地图的比例尺一方面反映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量算距离。

2.地图上的方向

引入一般地图的定向方法:

无指向标的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举例:

教科书第17页“经纬网地图”。

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3.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活动1:

阅读第18页有关内容,然后打开地图册,找出图中用图例表示的地理事物。

活动2:

教科书第18页“活动”。

活动3:

要求,每位同学按顺序画出你家的平面图。

选择适用的地图

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

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学生阅读课本或讨论得出结论)(人们外出旅游,需要交通图;

要了解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地形及河流,需要查找该国地形图。

1.根据目的,选择地图

下列三位同学各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

请你们出主意。

(学生讨论回答)

(1)我们班准备到郊外的梅岭进行游玩活动,事先需要设计行动方案。

(到郊外的梅岭进行游玩活动需要当地地形图)

(2)印度在2001年12月13日发生议会大厦受袭事件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日趋紧张,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也频频发生。

我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哪里?

(需要世界政区图)

(3)我们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离我家比较远,我得想一想怎样乘车。

(需要交通图)

选代表总结本节学习内容。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学会读分层设色地形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绘图,对学生进行空间地理事物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培养;

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和表示规律。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等高线地形图的模型、等高线地形图。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创设情境(追寻勘探队员的足迹,体验野外生活),教师激情导入。

(二)明确原理,夯实基础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第P25的图,图上有什么?

生:

1.一些线条;

2.闭合的曲线;

3.上面有数字。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线和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设疑)请看大屏幕:

(动画演示)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地球表面的高山、低地,都是立体的,而我们画的地图是平面的,怎样将立体的各种地形转化到平面上呢?

常用的方法是用等高线来表示,同学们所看到的标有高度值的闭合的曲线就是等高线。

同样,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深线。

等高线是如何转化来的呢?

录像揭示:

等高线的绘制原理,课件展示平面变立体的过程。

教具演示:

更有真实感,看得更真切。

明确了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同学们你能看懂等高线地形图吗?

(可能有同学会举手,提到山顶,但对于其他的山体部位名称不清楚,教师因势利导)要想读懂等高线地形图,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山体不同部位的称呼。

课件展示:

教师拿出模型,请同学到讲台前找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

(三)动手操作,实战演练

等高线地形图能够形象地表示出山体的形态,同学们,你们手里的等高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