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95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2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6单元文档格式.docx

图21

C.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成了连通器

D.长颈漏斗伸到液面以下,主要原因是防止添加液体时液体飞溅

11.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通过三年初中物理和化学的学习,你觉得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A.用人工的方法合成胰岛素B.通过一定条件让石墨变为金刚石

C.利用航空技术到太空旅游D.通过化学变化使黄铜变成黄金

12.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D.铜丝用做电线

13.《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它的核心内涵是: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全球的气候变暖。

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氢气

14.下列物质的有关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B.焦炭用于炼铁

C.用自来水制蒸馏水D.石墨用于制铅笔

15.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16.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下列有一组物质的分类角度与其它各组不同,该组物质是

A.铜与铜绿             B.红磷与白磷

C.氧气与臭氧(O3)         D.石墨与金刚石

17.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下列对二氧化碳利弊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做灭火剂、致冷剂B.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可以进行人工降雨

C.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不利D.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18.关于一氧化碳燃烧(2CO+O2

2CO2)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

l

D.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为ν(CO):

ν(O2)=2:

1

19.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的几句是:

“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景;

她驱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

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

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

”这首诗所赞美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甲烷

20.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

①甲+丁→H2O②乙+丁→CO2③丙+丁→H2O+CO2。

则丙可能为

A.H2B.CH4C.C2H5OHD.CO

21.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

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

③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

那么对该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不合理的是

A.H2、COB.CO、CH4C.H2、CH4D.CO2、CH4

22.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电解水B.木炭跟氧化铜的反应

C.红磷燃烧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23.化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质量,根据你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或作法不正确的是

A、瓶装啤酒应放在阴凉处B、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C、蒸馏水、矿泉水、纯净水都是纯净物D、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

24.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一种无污染的新兴交通工具,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现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你认为接触点上的材料应选用

A、金刚石B、铝C、石墨D、铜

25.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质量(m)和通入CO2体积(y)的关系正确的是

ABCD

26.下列分别是二氧化碳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错误的是

27.矿井中瓦斯浓度过高,遇电火花会发生爆炸。

为防止这类事故发生,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设法减少矿井中氧气含量B.矿井中禁止一切明火

C.实时监测矿井中瓦斯浓摩D.改善矿井中通风条件

28.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

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炭火炉上放置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煤燃烧一定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C.燃气热水器装在浴室内使用不会产生一氧化碳,很安全

D.液化石油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容易引起中毒

29.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CO2用作气体肥料B、CO2用于灭火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CO2用来制Na2CO

二、填空简答题

1.A、B、C、D、E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如下图所示的转换(反应的条件已省略)。

其中,A是一种常见的含碳化合物,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固态B俗称“干冰”。

D是人体中重要的供能物质之一,若血液中含量不够,就会造成“低血糖”。

             ①      ②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     ,D     ,E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2.A、B、C、D四种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常状况下,A、B为液态,C、D为固态。

A是生命之源和宝贵的自然资源;

B是一种饮料的主要成分,又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

C是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有甜味;

D常用作干果的干燥剂,遇A后放热,使A成为蒸气。

请回答:

(1)B的俗名是,C的名称是;

(2)写出D遇A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家庭使用的煤气(主要成分是CO)本身没有气味,如果它逸散出来人就会不知不觉的中毒,为了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人们在生产煤气时常往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臭味)的乙硫醇。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乙硫醇除了具有特殊气味外,还表现出许多与CO不同的化学性质,你觉得它们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2)乙硫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由此可推断乙硫醇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3)当发现家中的煤气泄漏时,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4.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

⑴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请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分析,金刚石与水相比谁更宝贵?

,理由是:

5.请在①氢气、②石墨、③干冰、④酒精几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化学式):

写字用的铅笔中含;

司机驾机动车前饮用的饮料中不能含有;

属于未来新型能源的是;

可以作制冷剂的是。

6.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容易造成CO中毒伤亡事故。

①CO使人中毒的原因是:

CO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阻止空气中的进入人体。

②你认为,在烧木炭或使用燃气热水器等时,要注意的是(写一点):

CO虽然有毒,但有很多重要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例:

7.经过学习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

化学反应的快慢、现象、生成物等与反应物量的多少、反应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请各举一例说明:

(1)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2)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3)反应物的量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

8.按照“西气东输”计划,益阳市城区正在铺设天然气管道,居民不久将用上天然气。

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

天然气泄漏后,遇火、静电易发生爆炸,输送天然气时,在其中混入了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醇)。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在输送的天然气中混入硫醇的目的是;

(3)室内发生天然气泄漏时,要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一定不能做的事情是

(任填一项)。

9.提到二氧化碳,人们马上联想到它能产生温室效应,它能使人窒息……,似乎二氧化碳只是一种有害的物质。

其实二氧化碳也有许多对人类有益的一面,它甚至能造福人类,例如在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作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请你另举三例二氧化碳有益于人类的用途。

①;

②;

③。

10.下面是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

甲乙丙

(1)在物质甲的结构中,每个碳原子最多连有______个碳原子。

(2)根据乙物质层与层之间能发生滑动,具有滑腻感的特点,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_。

(3)图中物质丙的化学式为C60,已知硅的一种单质也有与物质丙相同的原子数和类似的结构,有科学家尝试把物质丙的一个分子放进硅的这种单质的一个分子中,反应形成一种新型分子,该分子的化学式为。

11.下表列出了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和溶解性。

物质

空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氨气

密度/(g/L)

1.293

1.429

1.977

0.771

溶解性

不易溶

能溶

极易溶

已知实验室可用下列反应制取氨气:

2NH4C1(固)+Ca(OH)2(固)====CaCl2+2NH3↑+2H2O。

(1)根据上述信息,选择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二氧化碳、氨气的装置,请在相关空格处√。

(2)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a①;

b②。

12.将两只用于医学研究的小白鼠分别放人A、B两个瓶中,A瓶内装有CO和O2的混合气体,B瓶内装有C02气体,拧紧瓶盖,结果两只小白鼠很快都死了。

造成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右图是一瓶开启后的“XX牌”碳酸饮料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饮料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选填一种物质编号)

(2)开启时,大量的气泡从罐内冒出,该现象说明     的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3)开启后可以闻到香味,请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该现象:

                   。

14.小明同学在使用“除垢净”去除热水瓶中的水垢时,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联想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明猜想“除垢净”的成分中可能有酸。

①为证实自己的猜想,小明从家中又找来两类不同的物质进行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经实验,小明得出“除垢净”的有效成分中一定有酸的结论。

②小明想试制一瓶“除垢净”,你认为HCl、H2SO4两种酸中的更合适,理由是。

③结合上面对“除垢净”的了解,在使用“除垢净”时应注意。

15.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组成,其式量为100。

(1)用化学式表示:

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有哪几种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思奇同学在妈妈买回的某食品包装内发现有一包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思奇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思奇同学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

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2)猜想二:

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猜想;

(3)取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内,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

就白色固体C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价,一起猜想。

思奇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小聪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

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4)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填下表)

实验方案(或操作过程)

实验现象和结论

三.探究与实验题

1.正确连接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

混合气体→→尾气处理(填导管接口代号)。

(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证明CO存在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8分)请你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

H、I;

(2)用D装置收集某种气体时,如何判断气体已收集满: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可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4)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他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若选用G装置收集氨气,应从(选填“a”或“b”)通入,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出到空气中,应采取的措施是。

3.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发生。

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为了通过一些明显的实验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3个实验装置,请你分析他们的设计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上图中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实验装置是(填序号),设计意图是:

(2)学习小组同学经过分析讨论,认为C中试管内液面上升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一种是CO2溶于水;

你认为另一种是;

(3)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物质,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生成的新物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4.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验证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将实验设计和相关内容填入表中: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5.鳔是鱼体密度的调节器官。

已知某种鱼的鱼鳔内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25%,其余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氮气。

两组同学对这种鱼鳔内的气体进行探究。

(1)测量鱼鳔内气体的体积。

甲组:

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

乙组:

在水下刺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上右图)

其中组的测量方法不合理,理由是。

(2)验证鳔内的氧气(提供一集气瓶鳔内的气体,供实验使用)

方法

现象与结论

验证O2

(3)粗略的测定鱼鳔内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可用量筒收集一量筒鱼鳔内的气体VamL,然后把量筒倒立在装有的水槽中。

待液面不再上升时,量筒内剩余气体为VbmL。

计算鱼鳔内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6.下图为常见的实验装置(各具用途),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装置可重复使用。

提示:

H2+CuO

Cu+H2O

ABCDF

⑴将含水蒸气的氢气干燥后还原氧化铜,则该气体先要通过装置_____。

(填序号,下同)

⑵如果验证混合体中有H2和H2O,需连接的仪器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验证混合气体中有H2、CO和H2O,则需连接的仪器顺序为__________。

⑷如果验证混合气体中有CO2、CO、H2,则需连接的仪器顺序是。

7.由C、CuO、Fe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如图所示高温加热。

当观祭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停止加热,密封冷却至室

温;

然后往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且红

色物质明显增加。

请根据这些信息,推断红色物质产生和

增加的可能的原因(用化学万程式表)

8.某初中学生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发现了一瓶失去标签的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如图)的无色液体。

询问老师得知,该实验室的黑色粉末只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炭粉五种可能。

为了鉴定这两种试剂,该同学将黑色粉末与无色液体混合,发现立即产生气泡。

(1)请你根据上述信息,作出关于黑色粉末和无色液体可能成分的猜测:

  黑色粉末

  无色液体

猜测

图21

(2)做出上述猜测的理论依据是(化学方程式);

(3)为验证上述猜测,你的操作是

若上述猜测正确,则应得到的实验现象是。

9.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友情提示:

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代号)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时应选用两种装置相连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的

方法是。

(3)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同时用E装置收集O2,实验停止时的操作顺序是。

(4)若用装置C收集某气体,该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10.某学校的探究性学习小组发现,铜绿[Cu2(OH)2CO3]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

他们通过实验探究,分析黑色固体的组成,并验证产生的气体。

请填空:

(1)提出问题:

黑色固体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

黑色固体可能是:

a.炭粉b.氧化铜c.。

(3)查阅资料:

炭粉和氧化铜均为黑色固体,其中炭粉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

稀酸,而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

(4)设计实验方案:

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填化学式)溶液,充分反应后,

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所得溶液的颜色。

(5)现象与结论:

如果猜想a正确,则现象为;

若现象是,则猜想b正确;

假如现象为,则猜想c成立。

(6)若用右图装置验证两种气体生成物,应将生成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装置,反之会有何影响?

当将气体通入装置A进行验证时,气流应从口通入。

11.比较与归纳,是我们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ABCDE

(1)用A和E组合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药品加入装置A中的试管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为_____________,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气体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

(3)若用A装置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并检验气体产物,还需补充部分装置。

补充装置中所需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需的化学药品为。

12.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⑴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O2、H2、CO2三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

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共同点(填序号)。

①需要加热②使用催化剂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④原料为纯净物⑤只生成一种气体

⑵化学上可以通过多种反应得到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例如:

①2NH4Cl(固)+Ca(OH)2(固)CaCl2+2NH3↑+2H2O

②NH4HCO3(固)NH3↑+CO2↑+H2O③CaO(固)+NH3·

H2O(浓)=NH3↑+Ca(OH)2

我将选择反应(只写一个,填序号)作为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原理,我需要用下列仪器中的(填序号)来装配NH3发生装置,我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我选择的制取装置还可用来制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bcdefghij

13.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

同时,他们还查阅到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

Ca(HCO3)2

Mg(HCO3)2

Ca(OH)2

Mg(OH)2

CaCO3

MgCO3

可溶

微溶

不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