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9941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评价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评价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评价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评价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评价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教育评价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教育评价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教育评价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教育评价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教育评价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评价Word下载.docx

《教育评价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评价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评价Word下载.docx

加强了课程的综合性,强调学科间的综合及学校、家庭、社会及各种教育资源之间的结合。

学校在抓紧抓好基础型课程的同时,构建了下列学生自主选择的拓展型课程。

  人文学科:

邓小平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中外美术名作、影视评论、文学作品赏析、中美关系展望等。

  自然学科:

环境保护、食品与营养、数学建模、趣味化学、物理思维方法等。

  地球科学:

旅游地理、地质与古生物、气象观测、酸雨测定、地球科学热点问题等。

  科技艺术:

电脑程序设计、网页制作、无线电测向、机器人制作、车、船、航模、陶器制作艺术等。

  另一方面,学校通过种子文学社、读书沙龙、法学辩论团、英语俱乐部、科技制作部、科普夏令营、书画音乐、艺术团队等,丰富了学生社团活动课程。

在此基础上,学校探索设计了独具特色的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

"

开放性"

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完成性、授知性、单一性、封闭性、思维被动性,强调过程、方法、结果等的开放、多样,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多元、主动、积极、探知的创造性思维。

主题活动"

课程是指围绕内容宽广的某一主题,诸如科技、人文、社会、环境、地理等,既与学科结合又不受学科限制,以学生自主活动、自行研究的方式列人教学计划的一种新型课程。

  学校在课程安排上,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在主题设计上,不同年级各有侧重,围绕一个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构成了完整的体系。

其结构是:

  ——高中一年级上学期,以"

文艺与人生"

为主题,偏重于人文教育,要求在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社会科学基本研究方法的训练,学习观察社会、了解社会。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以"

人与自然"

为主题,偏重于科学教育。

要求学生体验一个课题研究的完整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尝试围绕一个问题,通过自己的研究进行证明和解决。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以"

我与祖国"

特别是"

上海的今天与明天"

为主题,偏重于德育教育。

要求对学生进行比较规范的调查与研究的训练,从形式、方法、分析到结论都强调规范、完整,让学生从自己的调查或研究中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祖国、了解上海、了解人,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高中二年级下学期,以"

我的未来"

为主题,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经过前面三个学期的训练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在设计研究题目、实施调查、实验、制作、发明等研究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课题结果能有一定的创造性。

  ——高二、高三之间的暑假,以"

社会实践"

为主题。

全部学生到本区的街道、居委会挂职锻炼,获得对社会实际的深人体验,锻炼社会工作能力,结合挂职锻炼,提出合理化建议,直接参与社区服务。

  二、相关人员与事件

  1998年9月1日始

  高一年级举办"

文艺暨人生"

系列讲座。

  1998年10月

  仇忠海校长参加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赴欧洲教育考察团外出考察。

  1999年1月5日

  研讨"

开放性思维训练"

(原拟名)课程,确定了本课程初步实施框架,编制了《"

主题活动课程纲要》。

成立了以仇忠海校长、张龙富副校长、何吉飞、张观仪、刘志青等老师及霍益萍(原华师大教管院副院长)、戚业国(华师大教管院博士生)为核心的课程小组成员。

  1999年2月1日

  确定高一年级研究课题为"

,并在全年级同学、家长会上动员、指导开题报告撰写。

  1999年3月12日

  "

思维训练主题活动课程开题论证答辩展示会(选取7个课题组),区教育局陈儒俊局长、区教科室刘景升主任、霍益萍教授、戚业国博士及我校有关领导、教师参加。

  1999年3月~6月

  学生自主研究,教师指导,其间穿插七次有关"

的主题科学家报告会。

  1999年6月19日

  研讨市级课题申报工作,确定申报课题题目为《普通高中研究型课程组织实施与管理评价的研究》。

出席人员有苏忱(市教委科研处处长),顾志跃(市教科院副院长),胡兴宏(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廖大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教研员),陈儒俊局长、仇忠海校长、霍益萍、戚业国、刘志青、张观仪等。

  1999年7月

  高三年级"

走向社会"

主题活动课程启动。

  1999年8月~9月

  总结交流研究过程情况,进一步研讨完善结题工作。

  1999年9月24日

  向全市展示"

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

的成果。

  1999年10月11日

  霍益萍等来校研讨阶段性的结题工作,并确定出一本专著。

  1999年10月22日

  以"

为主题的活动课程在高一年级启动。

我和祖国"

为主题的活动课程在高二年级启动。

  1999年10月26日

  仇忠海校长在江苏省锡山市召开的"

全国普通高中课程与教学改革研讨会"

上作专题发言。

  1999年11月7日

  教育部基教司高中处郑增仪处长来校调研"

开放性主题活动"

课程。

  1999年12月

  出版《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上海市七宝中学新探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年12月7日

  高二、高一年级"

主题活动课程总结。

  2000年2月16日

  仇忠海校长、霍益萍老师及课题组成员研讨本学期研究性课程的开发工作:

确定了本学期课程时间安排;

完善课程领导小组成员。

  2000年2月17日

  仇忠海校长向全校教师作研究型课程专题报告。

  2000年2月18日

  霍益萍教授向全校教师介绍国内外及我校研究型课程进展情况。

  2000年2月21日

  仇忠海校长、霍益萍教授及课题组成员研讨与完善"

评价细则"

  2000年2月22日

  课题组召开教师座谈会,研讨"

教师在研究型课程中的作用"

  2000年2月25日

  高一年级"

开题动员大会。

  高二年级"

  2000年3月7日~5月

  仇忠海校长参加教育部培训讲师团到有关省市介绍"

七宝中学研究型课程的经验"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模式

  1.主题活动课程的实施

  从理论模型上说,确实存在个别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类型,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反对把校本课程开发理解为师本课程开发(one-teacher-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即一个教师凭自己个人狭隘的经验、采用近乎封闭的方式编教材,这将直接影响到学校层面的课程持续性与均衡性的问题,也不符合课程的本来含义。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全方位开放的合作事业。

大同中学的《知识论》课程开发非常具体地给我们呈现了这样一种多种机构、多种层次、多种学科以及多个教师的合作网络。

这包括学校与校外、国内甚至国外专家或机构的合作,也包括校内教师经常性的合作研讨、交流、共享,任教教师从1995年的11人发展到1999~2000学年的20人。

  2.主题活动课程的评价

  自从英国课程专家斯滕豪斯(L.Stenhouse)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以来,人们就开始意识到,学校中的课程开发强调的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更不是一提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编了多少本教材,这可能是混淆了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差异所致。

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者主体是教师,这种教师是集课程开发者、教学实施者与行动研究者于一身的。

《知识论》课程的开发自始至终体现了这一先进的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

从源起来说,《知识论》是国际中学文凭的一门重要课程,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是翻译原始材料,由于这些材料是多种学科的,就需要多个教师一起上,加上这些材料本身也是舶来品,又要进行中国化、大同化的改编,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即这种课程改编需要教师具备课程开发技能,而我们的教师又缺乏这些技能,这是教师教育方案所造成的,因此就有必要与校外专家(如澳大利亚和香港的专家、国内的课程专家)合作。

在上课时,教师又会遇到此类问题:

这种课与其他课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怎样组织学生有效地学习?

怎样评价学生的进步?

我的教学目标实现得如何?

我这样教可以吗?

还有别的更好的教法吗?

为什么高二的学生比高一的学生对这门课更感兴趣?

等等。

课程开发过程就是不断的问题解决过程,也就是一种持续的探究过程。

  四、体会与问题

  在五年多的教学实践中,《知识论》一直是受学生"

欢迎"

的校本课程之一,学生们反映:

  过去的学习总是围绕着书本转,常使我产生厌倦感,《知识论》使我的学习世界丰富多彩,许多新辟的内容正等着我探索,学习积极性较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真正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知识论》课程中,一种思想与思想的对话,使同学们感到学习的无穷乐趣,同学们听后总是说:

我们以前怎么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

以介绍新的思维方法为中心的《知识论》,摆脱了以往老师主导传道授业的封闭性教学,引入了我们勇于置疑、勇于发现的开放式教学,使我们的认识一下子有了不少的飞跃,大家感到:

如此学习,真是"

别有洞天"

  《知识论》课中,开拓了思维,我们可以发表自己独特的意见。

《知识论》不以传授新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已有知识为基础,营造新思维的宫殿,训练我们一种批判性反思的能力,教学形式更是新颖,第一堂课,老师出了个问题,要我们写10个"

我知道"

……一个小小的牵引,使大家顿时冲破了那无形而坚韧的思维框架的束缚,继而,我们大侃语言与思维,斗胆向高深莫测的逻辑学发起挑战,为克隆之利弊争得面红耳赤,"

背叛"

地将数学"

批"

得一无是处……争论、活跃,是《知识论》课堂上永恒的主旋律,在这旋律中,我们得到了课本外的知识。

  《知识论》上课是以学生阅读材料、开展讨论为主,充分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使我们能畅所欲言,由于没有任何预定的答案,孰是孰非,也只有等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后再去探究解决,也促使我们有意识地学习、再学习。

《知识论》使无知化为有知,使旧知变为新知。

在《知识论》课程中,我们初识了一个新词语:

批判性反思。

其实,作为一个对世界充满了强烈好奇感的青年学生,经常会遇到不解之题,虽然已有了答案,但心里总是忧恍惚惚,若有所感似的,总觉得答案不对,或有悻于事实,这也就是所谓的批判性反思的雏形。

批判性反思,需要我们善于作学科间的比较,学会好学多思,学而有疑,以学者的风度去讨论、探讨生活、学习中的疑问。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摆脱繁琐的学习,从不假思索地接受知识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正是由于接受了《知识论》中的一些思想,使我深切地体会到:

对于每一件新事物,我们不能总是局限于先人对其的评价、分析中,更多的应该是将我们自身的想法、认识,结合到新事物的实际中去,去伪存真,不断扩展自已的知识空间,不断汲取获得知识的不同方法,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创新意识更强。

  《知识论》课程结束了,可是学习它的方法、思路,伴随着那一次次的讨论,一份份的收获,将永远地存在于我心中,相信这些一定能在将来对我有巨大的帮助。

  从学生反映中,可以看到《知识论》校本课程教学实践,初步实现了学校研究型课程与《知识论》课程的教育目标,学生开始对已掌握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批判性反思,对已学的知识概念与论点及价值有所分析判断,为多元价值理念的形成打好一定的基础。

与此同时,学生开始成为积极主动的认知者,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打好一定的基础。

但是,在这一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也发现了下述一些问题。

  可能是迫于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也可能是由于传统教学或习惯性的角色意识,使得部分学生在知识论课堂表现得较为消极、被动或茫然。

这需要教师进行鉴别和引导,有时学生对问题表现得不知所措时,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背景知识。

  学生们的"

批判性反思"

有时流于一种胡乱的反思或强词夺理的争论。

教师可以通过颇具说服力的观点和严密的论证来把问题探讨引向"

深"

和"

广"

,让学生感到知识和论证的力量。

  很容易出现一种虚无主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倾向。

在探讨知识的局限性时,我们不能由此怀疑知识的确定性。

否则,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况且,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知识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和物质繁荣,从而雄辩地说明了知识的确定性和肯定性的一面。

  案例分析

  人类正在走向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知识经济时代。

这一崭新的时代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而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由创新教育来培养。

今天的学校教育将以灌输记忆为特征、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提高学生能力和思维品质为特征,以促进学生人格发展为中心的模式。

七宝中学实施的"

,顺应了现代教育的这种变化,是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

具体来说,该课程的提出与实施有下列几个方面的特点。

  1.突出了教育模式的开放性,体现在时间与空间、组织与制度、社会与心理各个层面,使得学生和教师都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发生在课堂内的45分钟,也不仅仅是充满标准答案的一本教科书,也不仅仅是坐在课桌旁等待知识的权威(教师)发号施令,学习应该是一种时时处处的生活经验,一种无拘无束的艺术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过程体验。

  2.突出了课程的研究性,促进了课程"

从知识传授向自主学习的转变"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换,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是探索者、研究者,注意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体现了对学生兴趣、才能、志向的理解与尊重。

  3.通过这类开放性的主题研究活动课程,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加了学生的,。

理素质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养成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规范了学生的个人行为;

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4.这种活动课程的师资队伍组成很有特色,高校理论工作者和中学实践工作者相结合;

校内教师与校外人士相结合;

在学校内部,打破学科、班级与年级的传统的教师配备做法,使得学生可得到的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全面而且充满活力。

  5.完善的评价体系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保障。

七宝中学的开放性主题研究活动课程构建了一种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从学生的开题报告(开题评审时评定)、课程实施(根据记录、总结和教师掌握的情况评定)、成果报告到成果答辩(现场评定),体现了科学主义取向与人文主义取向、内部评价与结果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理念,并把这种现代评价理念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技术,以确保这类体验性课程的质量与效益。

--------------------------------------------------------------------------------

案例点评:

,是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

  1.越出了传统的教育时空,体现了教育模式的开放性,使得学生和教师都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发生在课堂内的45分钟,也不仅仅是充满标准答案的一本教科书,也不仅仅是坐在课桌旁等待知识的权威(教师)发号施令,学习应该是一种时时处处的生活经验,一种无拘无束的艺术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过程体验。

  3.通过这类开放性的主题研究活动课程,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加了学生的。

七宝中学的开放性主题研究活动课程构建了一种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从学生的开题报告(开题评审时评定)、课程实施(根据记录、总结和教师掌握的情况评定)、成果报告到成果答辩(现场评定),体现了科学主义取向与人文主义取向、内部评价与结果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理念,并把这种现代评价理念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技术,以确保这类体验性课程的质量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