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1578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19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4页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4页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4页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4页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4页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4页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4页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4页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4页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4页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4页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4页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4页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4页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目的及依据

一、编制目的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为某市柏杨镇八台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提供完整、详尽的指导文件,为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为该工程的质量、安全、资源消耗提供一个定性定量的指标。

在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的时候,是以实事求是、科学管理的态度为指导思想的。

二、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及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为基础,以整个建设项目为对象编制的,是指导整个建设项目施工的技术文件。

其主要编制依据如下:

1、国家现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湖北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相关法律法规。

2、本工程的设计施工图。

3、各级政府颁发的有关文明、安全施工以及环境保护的条例、规定。

4、我公司的施工技术水平、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及成功经验。

1.2编制原则及内容

一、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现行的技术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的相关规定;

2、贯彻执行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的原则。

3、严格执行基建程序、发挥本公司技术优势,精心施工,科学管理,加强施工进度。

4、科学地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工种流水作业法组织施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充分发挥人力、物力作业。

5、充分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6、加强工程进度的科学性、计划性的管理,合理安排机械、材料、劳动力的进退场,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过程在保证质量和职业健康安全前提下达到现场文明,环境保护整洁及工程的顺利完成的目的。

坚持质量第一,珍惜企业信誉;恪守用户至上,奉献建筑精品。

二、编制内容

某市柏杨镇八台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招标文件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2.1工程基本情况

一、工程概况

某市柏杨镇八台幼儿园教学用房工程,拟建于某市柏杨八台小学院内。

二、建筑概况

1、内外墙采用400×200×190厚加气砖砌筑,所有内隔墙均应砌至梁板底部,不留缝隙。

2、墙身防潮:

墙身防潮层设于室内地面以下50毫米处,沿墙体设置,做法为抹灰20厚1:

2水泥砂浆内加5%的防水剂;当室内地面不在同一标高时,两道防潮层之间墙面双面抹灰均为20厚1:

2.5水泥砂浆内加5%防水剂。

3、卫生间四周先做200㎜高C20素混凝土(与梁板一起浇筑),宽度同墙厚,再砌墙。

4、雨水管采用φ100圆形白色硬质PVC塑料管,并配相应的雨水斗,雨水管地漏。

5、油漆采用调和漆。

6、门采用木制木,窗采用塑钢窗。

2.1.3结构概况

一、结构设计标准

1、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2、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二、结构形式:

正负零以上为全部框架结构。

基础采用独立柱基础。

三、主要部位砼强度等级:

各层梁、板、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楼梯、过梁等,除施工图注明外均为C25。

四、钢材

1、钢筋材料要求:

HPB235(φ),钢筋设计强度fy=210N/mm2

HRB335(Φ),钢筋设计强度fy=300N/mm2

冷轧带肋钢筋φl,钢筋设计强度fy=360N/mm2

2、钢筋焊接:

除对焊用闪光焊及电渣压力焊外,钢筋的连接采用机械连接。

当直径d≥22mm时优先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d≥28mm时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d<20mm时可采用搭接连接;

五、地基基础的要求

1、基坑(槽)土方开挖

1.1挖土前,应预先设置轴线控制桩及水准点桩,并定期进行复核校验,以利施工中不出差错。

1.2土方开挖过程中,根据基坑(槽)深度放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泄水和边坡稳定。

1.3人工挖土一般采取分层分段均衡往下开挖,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5m,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

1.4基坑(槽)土方的开挖过程中,应对土质情况、地下水位和标高等的变化经常进行检查,作好原始记录及绘出断面图。

如发现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时,需经有关人员研究处理,并作好隐蔽工程记录。

1.5弃土应及时运出,如需要临时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厚度及到坑边距离应按坑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类别确定。

六、现浇混凝土要求

1、现浇板底钢筋短跨方向在下,长跨方向在上,板面钢筋短跨向在上,长跨向在下。

2、板受力钢筋的锚固:

板底筋应伸至梁或墙中心线,且大于5d;板面筋伸入梁或墙支座内长度≥LaE。

3、凡梁直通钢筋未注明接长位置时,梁顶主筋在跨中1/3范围内接长,梁底主筋及梁侧钢筋在支座接长。

接长范围内箍筋加密间距5d,且不大于100mm。

4、过梁遇柱时,须采用现浇施工,保证支座的抗剪承载力并使钢筋可靠的锚固。

第三章施工组织管理

3.1 本工程目标

1、质量目标

(1)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

(2)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满足相关验收规范的要求;

(3)工程质量目标:

合格工程。

2.安全目标:

安全达优,杜绝工程施工死亡事故。

争创市级安全文明施工现场。

3、环境目标

(1)土方施工噪声控制:

昼间<75dB,夜间<55dB;

(2)结构施工噪声控制:

昼间<70dB,夜间<55dB;

(3)装修施工噪声控制:

昼间<65dB,夜间<55dB;

(4)现场目测无尘,主要运输道路100%硬化;

4、工期目标:

自开工之日计起,施工工期180天,满足招标文件中对工期的目标要求。

3.2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

为了加强工程的管理力量,我公司以项目经理部为基本班底,在公司范围内优化组合后,组成工程项目经理部。

公司总经理任工程总负责人,便于在公司范围内进度人、财、物的统一调度;项目经理全面主持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管理;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工程的技术管理;配备正负两名项目副经理,其中一名负责工程总体调度,另一名负责对各专业班组的管理和协调。

项目经理部设技术部、质量部、安全部、材料设备部、后勤保卫部、财务核算部。

项目经理部主要成员均在30-48岁之间,年富力强。

其中包括二名工程师、三名助理工程师;五名技术员。

所有成员其基本学历为大学专科学历以上。

项目经理可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调整补充进入项目管理班子的人员。

整个项目部以公司、项目部、班组为框架设立,并通过各职能部门逐级下延,直到班组。

3.3项目控制目标的制定

 

项目目标控制

控制目标

控制任务

采用方法

进度控制

使施工顺序合理、衔接关系适当,均衡有节奏施工

横道图法

实现计划工期,(合同工期)要求

网络图法

质量控制

使分部分项工程达到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

检查对比法

实现施工组织设计中保证施工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数理统计法

和质量等级,保证合同质量目标等级的实现。

目标管理法

成本控制

降低每个分项工程的直接成本

价值工程法

实现项目经理部盈利目标

偏差控制法

实现公司利润目标和合同造价

估算法

安全控制

实现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规划和措施

安全检查表法

控制劳动者、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使人的行为安全

因果分析图法

物的状态安全

故障树分析法

控制环境、消除环境危险源

事件树分析法

3.4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1、公司将组建一个由知识密集型的中青年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部,集中技术熟练的施工人员,围绕质量、工期、成本、安全、文明、环境保护六大目标积极开展工作,以确保优质、高速地完成本工程的全部施工任务。

各质量部门

2、对本工程实行公司级、项目部级、班组级的三级管理制度,并分别确定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能如下:

a、公司级:

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技术质量标准,对项目实施情况图进行跟踪检查,对各施工阶段的质量目标进行统筹管理,组织检查和参加各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的竣工验收。

b、项目部级:

负责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及各专业项目的具体工作和施工现场的一切相关事宜。

c、班组级:

对各分项工程、工序等进行施工、检查、交接和验收等。

3、项目组织机构

本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项目经理选派承担过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并具备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担任;项目总工选派具有较高技术业务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并有创优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项目经理部对本项目的人、财、物按照项目法施工管理的要求实行统一组织、协调、管理,确保本项目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

确保实现合同规定的工期,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现场管理争创市“安全文明施工现场”。

项目部班子主要成员及各主要科室的职责执行我公司的相关责任制和管理制度。

a、领导班子:

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组成,对施工项目进行成本、安全、质量、进度和创优及文明施工等管理。

b、技术组:

负责编制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特殊过程编制作业指导书,对关键工序编制施工方案,对分项工程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技术培训,办理工程设计变更,及时收集整理工程技术档案,组织材料检验、试验、施工试验和施工测量,检查监督工序质量,调整工序设计,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一切技术问题。

c、施工组:

负责组织施工实施,安全文明施工及劳动组织安排,工程质量的管理;负责各劳务承包和工程承包的协调管理。

d、质安组: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文明施工、工序质量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e、物资组:

负责工程材料及施工材料和工具的购置、运输,监督控制现场各种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情况等。

f、机械组:

负责施工机械调配、进场安装及维修、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确保机械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g、核算组:

负责工程款的回收,工程成本核算,工程资金管理,编制工程预算、决算,验收及统计等工作。

h、综合办公室:

负责文件管理,劳资管理,后勤供应及与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对外工作联系及接待工作。

i、现场保卫组:

负责施工现场治安保卫、防火消防和成品保护工作。

以上各组在经理部领导班子的领导下,统一协调,各尽其责,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

4.1编制原则

1、根据所提供的施工图纸、招标文件、工程投标答疑会议记要及其它相关文件。

2、根据拟建项目建设用地周围环境、现场情况及施工总平面所确定的平面规划。

3、根据国家现行的各种建筑施工验收、规程和质量评定标准。

4、根据现行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

5、根据现行的建设工程技术规范、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和安全技术标准。

6、根据公司颁发的有关文件、工艺标准、施工方法、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总结及公司拥有的技术力量。

7、根据本工程投标过程中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提出的各项要求编制。

4.2施工工期控制

投标总工期:

180个日历天。

其中:

基础(含前期准备):

50天。

主体结构施工:

80天。

装饰工程施工:

50天。

合计:

180天。

第五章主要施工计划

5.1施工测量

5.1.1测量依据

1、测量依据

(1)本工程的定位图和施工图;

(2)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基准点);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5.1.2定位放线

定位的方法,在控制网上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桩。

矩形建筑物宜用直角坐标法定位;任意形状建筑物宜用极坐标法定位;当量距有困难时,选用角度交会法定位。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是确定建筑物平面位置和开挖基础的关键环节。

施测中必须保证精度,杜绝错误,认真熟悉建筑图和结构图。

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考虑定位桩的长期稳定的保留,对每栋建筑物测设十字形主轴线,作为定位放线的依据。

由建筑总平面图、平面图提供的设计坐标计算十字形控制线的交叉点坐标。

用角度交汇法确定每栋建筑物十字形主轴线交叉点的位置,经纬仪设在该位置。

用后方交汇法测出交叉点的现场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比较。

在现场对初步测定的点位进行归化改正,即经纬仪设在初步测定的交叉点上。

用极坐标法测出设计坐标位置。

为检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把仪器设于这个经过归化的坐标点,对其两个施工坐标点进行观测。

测出的夹角与理论的夹角的误差在规范的要求范围内,即满足要求。

用相应的测量方法把交叉点投测在四面的基坑外的木桩上。

平面控制法与主轴线的桩位是定位放线的重要依据。

当控制网与主轴线测定后应立即对桩位采取保护措施。

一般采取在桩上方立三角标或围栅栏等保护措施,并对其它班组施工人员进行保护测量标志的教育。

5.1.2沉降观测

本工程在每一施工阶段及使用过程中均应对建筑物做沉降观测记录。

首层施工完毕观测一次,以后每施工完一至二层观测一次,竣工验收后,观测一次,以后每半年观测一次,直到下沉稳定为止。

观测中一定保证:

“三定(定人、定仪,定时)”。

同时确保每次观测前对使用仪器进行检核,以免影响观测结果。

各观测日期、数据均记录完整,并绘成图表存档,观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设计单位。

观测的对照点不得少于两个,并采用闭合法,测量精度采用二级水准。

对观测点要严加保护,不得损坏。

观测点布置、做法按照按相应规范要求进行埋设。

测量精度采用二级水准,仪器使用DS1水准仪;观测方法采用一等水准测量。

5.1.3垂直度的控制吊线坠法

采用较重的特制线坠悬吊,以确定的轴线交点为准,直接向各施工层悬吊引测轴线。

线坠的几何形体要规正,重量要适当(1-3kg)。

吊线用编织的和没有扭曲的细钢丝。

悬吊时要上端固定牢固,线中间没有障碍,尤其是没有侧向抗力。

线下端(或线坠尖)的投测人,视线要垂直结构面,当线左、线右投测小于3-4mm时,取其平均位置,两次平均位置之差小于2-3mm时,再取平均位置,作为投测结果。

投测中要防风吹和震动,尤其是侧向风吹。

在逐层引测中,要用更大的线坠(如5kg)每隔3-5层,由下面直接向上放一次通线,以作校测。

5.1.4结构施工测量

1、一般民用建筑物±0.000标高以上的结构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

首层轴线放线与抄平,施工层主轴线的竖向投测、施工层标高的竖向传递等。

2、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弹出)在外墙立面上,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依据。

若视线不够开阔,不便架设经纬仪时,应改用激光铅直仪通过预留孔洞向上投测。

这时的控制网由外控转为内控,其图形应平行于外廓轴线。

3、控制轴线最好选在建筑物外廓轴线上、单元或施工流水段的分界线上、楼梯间两侧的轴线上。

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利用这些控制线的平行线进行投测较为方便。

4、标高的竖向传递,可用钢尺以首层±0.000线为基准向上竖直量取。

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整尺长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

为了便于校核,每栋建筑物应由3处分别向上传递标高。

5.1.5轴线的垂直传递

采用内控法和外控法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在首层的适当位置留设控制点,采用预埋铁板的方法,制点固定。

在施工上部结构层时,在控制点的施工层的相应位置留设孔洞,采用铅垂仪将控制点位置投影到各施工层。

同时采用激光经纬仪对各控制点的位置进行校核。

5.1.6变形观测的基本措施

为了保证变形观测成果的精度,除按规定时间一次不漏的进行观测外,在观测中应采取“一稳定、四固定”的基本措施。

1、变形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变形观测点,其点位要稳定。

基准点是变形观测的基本依据,因此设三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复测一次;变形观测点应设在被观测物上最能反映变形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2、变形观测所用仪器、设备要固定;观测人员要固定;观测的条件、环境基本相同;观测的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5.2脚手架施工

为确保施工方便与安全,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特点,本工程的外墙脚手架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内墙采用工具式里脚手架。

外墙四周满挂密目式安全立网和水平平网,起到安全防护、减少施工灰尘外扬和美化施工环境的作用,脚手架分段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2.1材料

材料采用φ48(3.5厚)或φ51(3.5厚)焊接钢管,也可以采用同样焊接的无缝钢管,用于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斜杆的钢管长度为4-6.5m,小横杆钢管长度为1.8-2.2m。

钢管脚手架(扣件)必须使用有生产资质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对严重锈蚀和弯曲的杆件均坚决不用。

扣件采用直角、旋转、对接扣件,底座及其附件要求与钢管、扣件配套。

5.2.2脚手架基本构造要求

立杆、横距为1.05米,纵距为1.50米,步距为1.80米,双排里立杆离墙面为0.30米,小横杆间距1.10-1.15米。

立杆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在不同的步距内,大横杆错开2.0米。

立杆的垂直偏差要求,角柱垂直误差<0.5%,其它<1%,同排的水平偏差应控制在5cm以内。

剪刀撑的搭设,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为45-60度,应沿脚手架高度连续布置,脚手架两端和转角处及中间每12米左右设剪刀撑,剪刀撑的宽度不超过4根立杆。

外排脚手架在通道口处、出入口及下方临时建筑物上方设置安全防护棚,防护棚必须经常清除堆积杂物,以防物落伤人。

5.2.3脚手架搭设质量要求

搭设钢管脚手架,使用钢管必须有合格证,符合规范、规程的质量要求后,才能使用。

外排架的立杆间距严格按方案施工,不准随意更改,立杆与横杆要求横杆平竖杆直,相邻两支杆接头应相互错开驳接,并用对接扣件联接,并拧紧螺栓。

首先对脚手架基础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如下:

首先对原地基土进行人工夯实,然后再铺设10cm厚块石,5cm厚细石砼找平,基础四周设排水沟进行有组织排水,保证基础不被水浸泡。

架体与建筑物结构的拉接应牢固。

架体竖向每隔4m,水平每隔7m,设一道连墙杆,连墙杆成梅花形布置,随架体的升高逐层设置。

连墙杆采用钢性连接,与结构内外卡牢。

脚手架内立杆离墙距离0.35m,内外立杆横距为1.2m;装修架立杆间距2m;脚手架横杆间距1.8m;小横杆间距1.3m,保证每块板能搁置在三根小横杆上。

脚手架剪刀撑按以下要求设置。

剪刀撑在架体两端设置,中间每隔12-15m设一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四跨6m,斜杆与地面角度为45度,斜杆埋地500mm;剪刀撑按架高连续设置,剪刀撑在每方架子不少于三道。

脚手架首层和作业层必须满铺脚手板,脚手板铺在三根小横杆上。

脚手板在使用前进行认真检查,严禁使用腐朽、破裂、松动的脚手板。

脚手板两端应锁紧,不得出现探头板。

作业层脚手板下要满挂安全平网,脚手架外侧要设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全封闭,并在施工层设1.2m高防护栏杆和0.18m高档脚板。

脚手架随主体施工进度架设。

脚手架搭设前进行详细的书面交底,履行签字手续,选派专业架子工进行搭设。

小横杆必须搭设在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小横杆两端必须固定。

建筑物上不能承重的部位及不能留设脚手眼的位置且不能搭设小横杆。

小横杆伸出大横杆长度不小于0.2m。

立杆的连接须用对接扣件连接,剪刀撑搭接必须用三个旋转扣件,其搭接长度不小于0.5m。

施工层以下每隔10m用安全平网进行封闭,以防高空坠人和落物伤人。

5.2.4脚手架搭拆安全措施

外排架手架应随结构上升而加高,保持在工作面1.20米以上,随外排架的升高在脚手架外侧挂设满铺安全网,并拉结牢固,安全网搭接不小于10cm。

参与搭拆外脚手架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证要戴安全帽、工具袋,悬空危险地方作业,必须配带安全带,严禁穿拖鞋、赤脚或硬底鞋上架子操作,严禁酒后作业。

附在外架上的安全网随外架的拆除而逐步拆下,翻板要向外倾,以防止杂物落下,翻板时要有专人负责安全警戒。

上下脚手架采用专用通道,通道用脚手板进行满铺,两侧设置防护栏杆和踢脚板,顶部设防护棚,确保上下脚手架的安全。

脚手架搭设完毕,项目部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通知公司和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

5.3独立柱基施工

5.3.1基坑(槽)土方开挖

(1)挖土前,应预先设置轴线控制桩及水准点桩,并定期进行复核校验,以利施工中不出差错。

(2)土方开挖过程中,根据基坑(槽)深度放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泄水和边坡稳定。

(3)人工挖土一般采取分层分段均衡往下开挖,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5m,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

(4)基坑(槽)土方的开挖过程中,应对土质情况、地下水位和标高等的变化经常进行检查,作好原始记录及绘出断面图。

如发现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时,需经有关人员研究处理,并作好隐蔽工程记录。

(5)弃土应及时运出,如需要临时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厚度及到坑边距离应按坑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类别确定。

5.3.2柱基及基础梁施工

(1)作业条件及施工准备

1)土方开挖完毕。

2)基础梁施工前,应将槽底虚土、杂物等垃圾清除干净。

(2)操作工艺

1)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校对钢筋半成品→钢筋绑扎→预埋管件及铁件→绑好砂浆垫块。

2)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确定模板安装方案→安装柱基、梁模板→模板预检。

3)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

搅拌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

(3)操作要点

1)钢筋绑扎

A、应先按设计图纸校对加工的半成品,对其规格、形状、间距、品种经过检查,然后挂牌放置。

B、基础梁钢筋应按顺序绑扎,一般情况下,先长轴后短轴,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

操作时按图纸要求划线、铺钢筋、穿箍、绑扎、成形。

C、预埋管件及铁件:

预埋孔洞及位置应正确,柱基及基础梁上的柱插筋,水电工程预埋件等均应按图纸绑好,扎结牢固或焊牢,其标高、位置、搭接锚固长度等尺寸应准确,不得遗漏或位移。

D、受力钢筋搭接接头位置正确,其接头相互错开,上铁在跨中,下铁应尽量在支座处,每个搭接接头的长度范围内,搭接钢筋面积不应超过该长度范围内钢筋总面积的1/4。

所有受力钢筋和箍筋交接处全绑扎,不得跳扣。

E、柱基及基础梁底部钢筋下的砂浆垫块,一般厚度不小于35mm,间隔1m,侧面的垫块应与钢筋绑扎,不应遗漏。

2)安装模板

A、应先确定模板拼装组合方案,计算对拉及支撑长度等。

B、基础梁模板:

基槽土方到位后,用10cm厚细石混凝土作垫层并进行找平,地梁置于垫层上,并确保地梁下口标高正确。

C、模板安装完成后,应对断面尺寸、标高、垂直度、对拉及支撑系统进行预检,要求均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3)混凝土浇筑

A、搅拌:

按配合比称出每盘水泥、砂子、石子的重量以及外加剂的用量。

操作时要每车过磅,先倒碎石接着水泥,后倒砂和水进行搅拌。

外加剂一般随水加入。

第一盘搅拌要执行开盘批准的规定。

B、浇筑:

浇筑时,侧模应先浇水湿润。

柱基及基础梁浇筑混凝土时,应按顺序直接将混凝土倒入模板内,如甩槎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要求进行处理。

C、振捣:

应沿承台梁浇筑的顺序方向,采用斜向振捣法,振捣棒与水平面倾角约为30°左右。

棒头朝前进方向,插棒间距以50cm为宜,防止漏振。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翻浆出气泡为准。

混凝土表面应在振捣时依据模板上的标高线用木抹子搓平。

D、施工缝:

纵横连接处一般不宜留设施工缝,施工缝应在相邻两柱中间的1/3范围内,留设施工缝处应预先用模板挡好。

继续施工时,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应用水湿润并将表面凿毛,先浇筑一层与砼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以保证新旧混凝土表面接合良好。

E、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在常温条件下12h内应覆盖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湿润为宜,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

5.3.3基础工程雨期施工技术措施

雨期施工以防雨为主,应预先做好准备工作,基础在雨期施工时,要采取有效的保证质量措施。

1、现场排水:

基坑(槽)四周必须做好排水系统,保证雨(积)水不向坑(槽)内倒灌。

为防止地面水排入坑(槽)内,在基坑(槽)周边用混凝土做成倒斜面。

水泥库、搅拌站应按规定高出自然地面,周围做好排水设施。

2、排水用的水泵及有关器材,以便大雨后及时排出基坑(槽)内积水,并准备适量的塑布、油毡等防雨材料,对基坑(槽)进行及时覆盖。

大雨天应尽量避免浇筑混凝土。

如施工中遇到大雨应停止浇筑,并用塑料布将已浇完的混凝土覆盖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