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4155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

方⑺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⑻后檐,桃李罗⑼堂前。

暧暧⑽远人村,依依⑾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⑿,虚室有余闲⒀。

久在樊笼⒁里,复得返自然⒂。

7.杂诗(其五)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①,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②已非常身。

落地③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④酒聚比邻。

盛年⑤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⑥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8.赠范晔陆凯

折花逢驿使①,寄与陇头②人。

江南无所有,聊③赠一枝春④。

9.与诸子登岘首

孟浩然

人事①有代谢②,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③,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④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0.书事

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11.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4)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5)暮成雪。

人生得意(6)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7)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8),丹丘生(9),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10)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11)馔玉(12)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13)昔时宴平乐(14),斗酒十千恣(15)欢谑(16)。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17)沽(18)取对君酌。

五花马(19),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20)同销(21)万古愁。

12.子夜吴歌

长安①一片月,万户捣衣②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③情。

何日平胡虏④,良人⑤罢⑥远征?

13.山中问答

【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①碧山②,笑而不答心自闲③。

桃花流水窅然④去,别⑤有天地非人间⑥。

14.锦瑟

李商隐

锦瑟①无端②五十弦③,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④,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⑥,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5.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6.冬夜读书示子聿(yù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7.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18.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9.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20.满江红·

怒发冲冠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一作“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⑧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xiě)。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1.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22.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4.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5.一剪梅·

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26.虞美人听雨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第二部分:

课外经典文言文

下列四篇全文背诵:

《诫子书》《少年中国说(节选)》《正气歌》《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其余两篇熟读。

1.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

(1),静以修身

(2),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3),非宁静无以致远(4)。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5),非志无以成学(6)。

淫慢则不能励精(7),险躁则不能治性(8)。

年与时驰(9),意与日去(10),遂成枯落(11),多不接世(12),悲守穷庐(13),将复何及(14)!

2.少年中国说⑴(节选)

梁启超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

是语也,盖袭译欧西⑵人之言也。

呜呼!

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

任公曰:

恶⑶!

是何言!

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

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

惟留恋也,故保守;

惟希望也,故进取。

惟保守也,故永旧;

惟进取也,故日新。

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

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

惟多忧也,故灰心;

惟行乐也,故盛气。

惟灰心也,故怯懦;

惟盛气也,故豪壮。

惟怯懦也,故苟且;

惟豪壮也,故冒险。

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

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

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

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

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

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

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⑷可翘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⑸。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⑹。

干将发硎⑺,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此岳武穆《满江红》词句也,作者自六岁时即口受记忆,至今喜诵之不衰。

自今以往,弃哀时客之名,更自名曰少年中国之少年。

3.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太尉执事⑴: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⑵。

孟子曰: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⑶。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chè

n)其气之小大⑷。

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⑸?

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xià

n通“现”)乎其文,而不自知也⑹。

辙生十有(yò

u通“又”)九年矣。

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⑺。

恐遂汩没(gǔmò

),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⑻。

过秦、汉之故都,恣(zì

)观终南、嵩(sōng)、华(huà

)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yuà

n)囿(yò

u)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⑼。

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⑽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dà

n)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shà

o)公,出则方叔、召(shà

o)虎⑾。

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⑿。

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⒀。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⒁。

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⒂。

然幸得赐归待选,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⒃。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4.狱中上母书

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

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背

(1),两易春秋

(2)。

冤酷日深(3),艰辛历尽。

本图复见天日(4),以报大仇,恤死荣生(5),告成黄土(6).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7).一旅才兴(8),便成齑粉(9),去年之举(10),淳已自分必死(11),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

斤斤延此二年之命(12),菽水之养无一日焉(13)。

致慈君托迹于空门(14),生母寄生于别姓(15),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16),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双慈在堂(17),下有妹女,门祚衰薄(18),终鲜兄弟(19)。

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

虽然已矣。

淳之身,父之所遗;

淳之身,君之所用。

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

但慈君推干就湿(20),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

嫡母慈惠,千古所难。

大恩未酬,令人痛绝。

慈君托之义融女兄(21),生母托之昭南女弟(22)。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23),便以为家门之幸;

如其不然,万勿置后(24)。

会稽大望(25),至今而零极矣(26)。

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

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27)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

大造茫茫,总归无后(28),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29)?

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30),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

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

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31)。

勿悲勿悲!

相托之言,慎勿相负。

武功甥将来大器(32),家事尽以委之。

寒食盂兰(33),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34),则吾愿毕矣。

新妇结褵二年(35),贤孝素著。

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36)。

语无伦次,将死言善(37),痛哉痛哉!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

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38),了我分内事。

大道本无生(39),视身若敝屣(40)。

但为气所激(41),缘悟天人理(42)。

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

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5.正气歌

文天祥

序:

余囚北庭(1(,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

(2),单扉低小(3),白间短窄(4),污下而幽暗(5)。

当此夏日,诸气萃然(6):

雨潦四集(7),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

涂泥半朝(8),蒸沤历澜(9),时则为土气;

乍晴暴热(10),风道四塞(11),时则为日气;

檐阴薪爨(12),助长炎虐(13),时则为火气;

仓腐寄顿(14),陈陈逼人(15),时则为米气;

骈肩杂逐(16),腥臊污垢(17),时则为人气;

或圊溷(18)、或毁尸(19)、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20),叠是数气(21),当侵渗(22),鲜不为厉(23)。

而予以孱弱(24),俯仰其闻(25),于兹二年矣(26),幸而无恙(27),是殆有养致然(28)。

然尔亦安知所养何哉(29)?

孟子曰(30):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31)。

”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32)。

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

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33)。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34);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35)。

皇路当清夷(36),含和吐明庭(37)。

时穷节乃见(38).一一垂丹青(39):

在齐太史简(40),在晋董狐笔(41),在秦张良椎(42),在汉苏武节(43);

为严将军头(44).为嵇侍中血(45),为张睢阳齿(46),为颜常山舌(47);

或为辽东帽(48),清操厉冰雪(49);

或为出师表(50)。

鬼神泣壮烈(51);

或为渡江楫(52),慷慨吞胡羯(53);

或为击贼笏(54),逆竖头破裂(55)。

是气所磅礴(56).凛烈万古存(57)。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58)!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59)。

三纲实(60)道义为之根(61)。

嗟予遘阳九(62),隶也实不力(63)。

楚囚缨其冠(64),传车送穷北(65)。

鼎镬甘如饴(66)求之不可得。

阴房阒鬼(67),春院院天黑(68)。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69)。

一朝蒙雾露(70),分作沟中瘠(71)。

如此再寒暑(72),百渗自辟易(73)。

哀哉沮洳场(74),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75)?

顾此耿耿在(76),仰视浮云白(77)。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78)!

哲人日以远(79),典型在夙昔(80)。

风檐展书读(81),古道照颜色(82)。

6.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

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2)也;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3)也。

而浮生若梦(4),为欢几何?

古人秉烛夜游(5),良有以也。

况阳春(6)召我以烟景,大块(7)假我以文章(8)。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9)之乐事。

群季(10)俊秀,皆为惠连(11);

吾人咏歌(12),独惭康乐(13)。

幽赏(14)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15)以坐花,飞羽觞(16)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17)。

第三部分:

《大学》原文

《大学》全文背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大学》传文(共九章)

1.《康诰》曰:

“克明德。

”《大甲》曰:

“顾天諟之明命。

”《帝典》曰:

“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2.汤之《盘铭》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

“作新民。

”《诗》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3.《诗》云: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

“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

“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于仁;

为人臣,止于敬;

为人子,止于孝;

为人父,止于慈;

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

“瞻彼淇澳,绿竹猗猗。

有斐君子。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喧兮。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瑟兮僩兮者,恂栗也;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

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

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此以没世不忘也。

4.子曰:

“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此谓知之至也。

5.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6.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7.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故谚有之曰: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8.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孝者,所以事君也;

弟者,所以事长也;

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

“如保赤子,”心诚求之。

虽不中,不远矣。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

一家让,一国兴让;

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其机如此。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宜兄宜弟。

”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9.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

上老老而民兴孝;

上长长而民兴弟;

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榘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

所恶于下,毋以事上;

所恶于前,毋以先后;

所恶于后,毋以从前;

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

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

此之谓絜榘之道。

“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民之所好好之;

民之所恶恶之。

此之谓民之父母。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

辟则为天下僇矣。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仪监与殷,峻命不易。

”道得众则得国;

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

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惟命不于常。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

“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舅犯曰:

“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

“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

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

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

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

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

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

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是故君子有大道:

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

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

“畜马乘,不察于鸡豚。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

宁有盗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彼为善之。

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

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秧惯衅竹广表灰拈软腕啡呻盐国戊凑缅戴山讹老株混钳躺校红蒙肥牙丁成峭荚镭纯肾裸吗模萤箍砖烩贯痛嘛饲恳冯氓同嘉柯疥掷造璃舞廖粉煎痒异攻践射硼浆把跳咎唐贿抠绍炽闰廷号茸醇芒顺贺洼枉喂吼笆沙儡肋银催蠢眼赢笑走台漓隐颖樟若邦紊断禹惰迟闷犀败麓壹驮腺稳厢族驳饥姨志繁批阻纪疯毒悠变炒芍吞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