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6767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2)D

(3)①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②(凡是)男子可以做的事女子未必就不能做。

(4)磨刀霍霍;

扑朔迷离;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文言字词字音的能力。

这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注意“可汗”的读音。

(2)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的能力。

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很多,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解释。

D.易男装(换成、改成)。

故答案为D。

(3)此题考查文言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翻译一般都是文中的名句,翻译时既讲究字字落实,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又要注意句子中关键词和重点句式。

这里要注意“戎机”“为”等词的翻译。

(4)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对主旨句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要认真研读短文,从文中找关键语句,得出答案。

“扑朔迷离”是出自本文中的重要成语,它出自“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所积累并识记。

“磨刀霍霍”,它出自“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一句,磨刀霍霍,常用来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的样子。

(5)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

这就要求学习里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主要是思考表达问题的能力。

故答案为:

(2)D。

【点评】赏析人物形象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来分析概括。

如“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孝顺”,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①轻蒙,或说肃曰:

“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②待之,君宜顾③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

“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④?

”肃造次⑤应曰:

“临时施宜。

“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

”因⑥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⑦之,拊⑧其背曰:

“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三国志·

吕蒙传》)

【注释】①尚:

还,仍然。

②故意:

这里指原来的态度、眼光。

③顾:

拜访。

④虞:

意料,预料。

⑤造次:

鲁莽,轻率。

⑥因:

于是,就。

⑦就:

靠近,接近。

⑧拊:

轻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②或说肃曰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②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3)

【乙】文中鲁肃对吕蒙的态度先是________,吕蒙给他出谋划策之后鲁肃的态度转为________。

(4)

【甲】【乙】两文中,鲁肃与吕蒙“结友”的原因是否相同?

谈谈你的理解。

(5)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吕蒙的形象。

(1)重新;

有人

(2)①你说事物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②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3)轻视;

尊重和亲近

(4)相同,都是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

(5)坦诚豪爽、知错能改、勤奋好学、善听意见、有勇有谋。

(1)尤其注意古今异义词语 

更:

重新

(2)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这里应注意“孰”“乃”“至”等关键词的理解。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需要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再做具体分析。

文段突出的是鲁肃对吕蒙态度由轻视到叹服的变化。

(4)理解文章内容,可知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爱才敬才,也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才略有了惊人进步。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分析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要看他做了哪些事,为什么做这些事,揣摩人物的情感、态度、心理。

结合甲、乙两文可知,吕蒙是一个善于听劝、有勇有谋、文武双全、勤奋好学、学有所成的人。

(1)重新 

(3)轻视 

【点评】比较阅读分析人物形象,要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翻译两篇文章,抓住吕蒙的言行分析,吕蒙起初不爱学习,在孙权的几番劝说下最后学有所成,他能马上为鲁肃“画五策”,令鲁肃“刮目相待”,从中我读出了一个知错能改、谦虚勤学、自信率真、计谋过人的吕蒙。

【附参考译文】

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在陆口驻屯,到达吕蒙所在的屯下。

鲁肃(当时)仍然轻视吕蒙,有人对鲁肃说:

“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

”(鲁肃)就去拜访吕蒙。

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

“您受到重任,与关羽作为邻居,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不测的发生?

”鲁肃轻率地回答:

“事已至此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

”吕蒙说:

“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像一家人一样,但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定好应急方案呢?

”吕蒙于是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靠近吕蒙拍着吕蒙的背说:

“吕子明啊,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鲁肃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①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________

②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_______

③沿河求之,不亦颠乎________

④渐激渐深,至石之半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闻之笑曰 

当求之于上流 

一老河兵闻之 

其反激之力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

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文章语言简洁。

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文章寓理于事。

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

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

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

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5)寻找河中石兽时,老河兵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答案】

(1)经过,经历;

被;

表反问语气,吗;

到,到达

(3)①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它们的)踪迹。

②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

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

(4)D

(5)说明做任何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联系实际做出正确判断。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解释文言词语,要熟记课文注释,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

注意“阅”的翻译。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的文言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做到分类辨析,理解记忆。

本题采用排除法,ABC三项中的“之”都是代词,D中的是“助词,的”。

故选D。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

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连贯;

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

翻译第

(1)句时,要注意“棹”“曳”“如是”等的正确翻译。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知,D项不正确,讲学家只是提出了石兽埋在沙里只能越来越深的看法,并未盲目采取行动。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

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

阅读文本可知,这个故事说明了说明做任何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联系实际做出正确判断。

(1)经过,经历;

(4)D。

【点评】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

这就要求学习中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主要是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乙】安贫乐道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②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③,意怡如④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

“卿不闻朱买臣妻邪?

”时闻者多哂⑤之。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⑥。

(选自《晋书》)

【注释】①耽:

非常爱好。

②营:

谋求。

③斗储:

一斗粮食的储存。

④意怡如:

内心还是安适愉快。

⑤哂(shěn):

讥笑。

⑥通儒:

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①斯是陋室________ 

②何陋之有________

③其妻患之________ 

④常丐食诵《诗》________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

【乙】文写王欢与妻子的对话有何作用?

(5)比较【甲】【乙】两文,说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1)这;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以……为患,为……而担忧;

乞讨

(2)①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②王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3)从生活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个方面来描写陋室的。

(4)侧面衬托了王欢专心求学的决心。

(5)相同之处:

安贫乐道。

不同之处:

刘禹锡居室简陋,生活高雅,品德高尚;

王欢安于穷困的生活,专心求知。

(1)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

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

此题较为简单,弄明白句意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要注意“患”的意思是“以……为患,为……而担忧”。

(2)此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

尽量直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

要“乱”、“劳”、“守”等实词的意思。

(3)要注意在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内容加以概括。

从文章内容看,它从生活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个方面来描写陋室的。

(4)本题考查对话的作用,从文中王欢与妻子的对话可以看出王欢专心求学的决心。

(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比较两篇文章主题思想的异同,要反复阅读选文,疏通文意,结合选文内容来分析。

(1)①这 

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③以……为患,为……而担忧 

④乞讨

不同之处:

【点评】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卖油翁》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睨之久而不去________

②以钱覆其口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射不亦精乎?

②康肃笑而遣之。

(4)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请分别指出来。

(1)北宋;

欧阳修

(2)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3)①我射箭的本领不也是很精湛吗?

②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4)陈尧咨因“善射”而“自矜”,了解了卖油翁技艺精湛后态度变得谦和。

卖油翁不因有长处而骄傲自满。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的欧阳修。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这里“睨”是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此句中重点的词“遣”的翻译。

(4)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及主题的分析概括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疏通文意,反复阅读,整体感知文本,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结合选文来分析。

陈尧咨因“善射”而“自矜”,了解了卖油翁技艺精湛后态度变得谦和。

欧阳修。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查,一方面是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有时还要对主要人物进行评析;

另一方面是分析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找出文中对人物描写的关键语句和具体事例来分析,切记不可脱离文本。

分析陈尧咨和卖油翁的形象时,要注意从两方面全面分析。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谓岛曰:

“‘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炼(锻炼)之未定。

时韩退之权(代理)京兆尹。

岛具(详细地)对所得诗句。

神游(离开)象外。

(2)下面划线的“之”字的用法与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①炼之未定 

②引手作推敲之势 

③观者讶之

④退之立马久之 

⑤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①③ 

②⑤ 

③④ 

①⑤

(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翻译恰当的一项是(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于是(贾岛)一下子就被官吏推搡到京兆尹(韩愈)面前。

于是(贾岛),一下子就被左右两边围拥着的官吏阻拦在京兆尹(韩愈)面前。

马上,担任左右护卫的官吏在京兆尹(韩愈)面前阻止了他(贾岛)。

马上,担当护卫的官吏停下来并拥护在京兆尹(韩愈)面前。

【答案】

(1)A

(2)B

(3)C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

A炼:

这里指推敲,炼字。

B、C、D正确。

(2)

①炼之未定:

结构助词,无实意。

②引手作推敲之势:

结构助词,的。

③观者讶之:

惊、奇。

④退之立马久之:

虚用,无所指。

⑤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故②⑤用法相同。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句中重点词语有:

俄:

一会儿。

句意为:

(1)A

(2)B(3)C

【点评】

(1)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2)初中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应从中找规律进行总结,以更好的掌握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

(3)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7.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宝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文段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朝代)著名________家。

(2)下列选项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可爱者甚蕃(值得)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

陶后鲜有闻(新鲜) 

亭亭净植(竖立)

(3)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划线的虚词或指出其作用。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________ 

而________

②自李唐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