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3864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滕州市政府报告.docx

滕州市政府报告

滕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7日在滕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王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的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阔步前进的重要时期,也是创新克难、跨越争先的关键时期。

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谱写了幸福滕州建设的美好篇章。

——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五年。

经过五年的奋斗,主要经济指标突破“四个大关”、实现了“六个翻番”。

预计2010年,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达到630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年均增长15.6%;境内财政收入突破70亿元,达到71.1亿元,是“十五”末的3.13倍,年均增长33%;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达到30.1亿元,是“十五”末的3.3倍,年均增长2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达到313亿元,是“十五”末的3.5倍,年均增长2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7亿元,是“十五”末的2.6倍,五年累计完成投资97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5倍,年均增长2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2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年均增长18.3%。

在全国县级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列第13位,跻身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被评为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荣获“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

——过去的五年,是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层次大幅提升的五年。

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0.5∶60.6∶28.9预计调整为2010年的8.5∶54.5∶37。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建设成效突出,粮食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5万亩,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65万亩;果树种植面积达到18.1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到4.8万亩,现代养殖小区发展到690处,“滕州马铃薯”、“滕州大白菜”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滕州马铃薯”被评为首届中国农产品公用品牌价值百强、被确定为上海世博会指定用品、东方航空公司专用食品。

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60万亩,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总数达到126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发展到821家、462家,连续三次被评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

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8%,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完成了28座水库除险加固、南四湖湖东堤治理、南水北调截蓄导用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8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10万亩,整理复垦土地10.5万亩,连续11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深化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试点合作社达到108家;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累计流转土地14.1万亩,农村土地流转的“滕州模式”在全国推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被评为全国林改典型县;我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有机果菜生产示范县(市)、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积极实施强镇兴村富民“1112”工程,各类专业村、特色村发展到300个,财政收入过亿元的镇街达到4个、过5000万元的镇街达到11个。

工业经济规模效益显著提升。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76家,较“十五”末增加380家;主营业务收入、利税预计分别实现1200亿元、132亿元,分别是“十五”末的3.7倍、3倍。

积极培植壮大机械制造、煤化工、新型建材、食品医药、能源、轻纺六大支柱产业,产业集群迅速膨胀,中小机床、煤化工被列入第一批“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我市被命名为“中国中小机床之都”、山东省机床及零配件优质生产基地,现代玻璃产业基地成为全省五大玻璃生产基地之一。

着力加强各类园区建设,滕州经济开发区成功进入省级开发区20强,被评为“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园区”、“省科学发展园区”、“山东最佳投资园区”、“省知识产权园区”,电子信息、太阳能、童车童床、金属制品、汽车配套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科技创新快速推进,成功创建山东省中小数控机床产业聚集区行业技术中心,开工建设了国家机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俄高新技术科技示范产业园,设立了1处院士工作站、3处博士后工作站,枣庄市级以上企业科研机构发展到83家;中国驰名商标达到3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发展到170家,较“十五”末增加121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7.6%,较“十五”末提高13.5个百分点;我市被列入首批“山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企业改制深入推进,盈泰食品、春藤公司等企业成功改制,有效盘活了资产,扩大了企业规模。

民营经济不断发展,新增民营企业6600家、个体工商户5.8万户,分别是“十五”时期的1.7倍、2.3倍。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北部山水生态游、西部湿地温泉游、中南部历史文化游“三大旅游板块”基本形成,乡村旅游“五朵金花”初具规模;“枣庄二日游”工作扎实开展,微山湖湿地公园、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被评为4A级景区,A级景区达到11处,总量位居全省县级首位;三星级以上酒店发展到5家,在建五星级酒店3家,高档休闲娱乐场所发展到120家;微山湖湿地红荷节、国际墨子文化节等节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到40处,其中年交易额过10亿元的市场8处,大型零售企业发展到28家,引进国内外知名零售连锁企业18家,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到35家。

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枣庄商业银行滕州支行、滕州建信村镇银行和济宁银行滕州支行在我市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到10家;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96亿元,比“十五”末增加178亿元,年均增长20%;贷款余额达到331亿元,比“十五”末增加251亿元,年均增长32%,新增存贷比达到216%,实现了资金流出地向资金流入地的跨越式转变,荣获“山东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模范奖”。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

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6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7%。

累计开工城建项目560个,累计完成投资290亿元,新建改造城区道路120条,城区道路里程达到477公里;解放路高架桥、枣木高速木石立交桥、北留路京沪高铁立交桥、滕州汽车站等建成投入使用,京沪高铁滕州站、104国道改线、京台高速滕州互通立交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顺利推进,立体综合交通体系达到全省县级第一、全国县级领先水平。

天然气用户发展到6.4万户,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20万平方米,公交线路发展到37条,新增城市绿化面积38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

升级改造老旧小区21个、背街小巷200余条;加快棚户区(旧城)改造,出台优惠政策,切实让利于民,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累计完成城市拆迁面积700万平方米、竣工540万平方米。

小城镇建设迈出新步伐,完成小城镇开发总面积538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32个、面积100万平方米。

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过去的五年,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的五年。

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6家、国内500强企业9家,实际利用市外资金863亿元,其中境外资金3.1亿美元;累计实施过亿元重点项目272个,完成投资667亿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3.3倍、3.8倍。

总投资131亿元的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水煤浆加压气化多联产、总投资30亿元的中盛化工基地、总投资20亿元的滕州东方钢帘线及金属制品基地、总投资9.56亿元的山东鑫泰数控设备精密机械加工产学研基地、总投资5.6亿元的杏花村干杂海货调味品市场三期、总投资5亿元的嘉誉干杂海产品市场二期、总投资1.6亿元的华汇购物广场等173个过亿元重点项目竣工或部分竣工投产。

隆盛物流公用型保税仓库建成启用,当年实现营业额21.7万元;全市进出口获权企业达到260家;进出口总额实现3.5亿美元,是“十五”末的3.7倍。

——过去的五年,是节能减排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

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规模以上工业万元GDP综合能耗、取水分别降低到1.15吨标准煤、64.17立方米,COD、二氧化硫分别削减0.37万吨、0.45万吨。

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450万吨,关停小火电14.9万千瓦、重污染企业60余家,完成了小香精香料企业的整治任务;发展枣庄市级以上循环经济试点企业7家,累计发展沼气示范户6.3万户、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村103个,沼气普及率和太阳能综合利用走在全省前列,被评为“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典范城市”。

3处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8万吨,居全国县级首位,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出境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全部实现了鱼类稳定生长,全国南水北调东线治污暨截污导流工程建设现场会在滕州召开;“点源治理、集中处理、污泥焚烧、截蓄回用、湿地净化”的水污染防治“滕州模式”在全国推广。

“森林滕州”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了总投资60亿元的荆河、小清河两岸生态休闲长廊建设,启动建设了荆泉、郭河、七彩、白龙湾、九村等5处湿地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了1.3万亩的界河入湖口、北沙河、城郭河泉上片区、城郭河满庄片区、新薛河等5处人工湿地;完成成片造林10.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3%。

——过去的五年,是民生事业快速推进、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530元、7640元,分别是“十五”末的1.8倍、1.7倍,年均分别增长12.1%、10.7%。

覆盖城乡的十项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在全省县级率先推行了全民养老保险和全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0万人,被确定为“全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累计报销医疗费用3.7亿元;大病医疗救助达到2万余人次,发放救助金2800余万元;培训输转劳动力23万人,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47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企业最低工资达到760元,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发放社会帮扶、救助资金6513万元,帮扶救助困难群众12.8万人次;建成镇街中心敬老院22处,凡愿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均实现集中供养;建设经济适用房16万平方米,解决了1798户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00万元。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70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556公里。

围绕路、水、电、气、暖、房、医、学等,每年都着力办好“十件实事”,五年累计办理实事50件,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市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自来水。

——过去的五年,是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

科技工作成果显著,授权专利近800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统一了城乡教师工资发放标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176处,新建扩建迁建学校114处,新增校舍面积58万平方米;学前教育进一步加强,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迅猛发展。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新建和改造了墨子纪念馆、汉画像石馆、鲁班纪念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完成了21个镇街的综合文化站建设,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

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良好,镇街卫生院全面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心人民医院外科大楼、妇幼保健院病房楼、21处镇街卫生院改造等一批医疗基础设施建成使用,682处村居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

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滕州体育中心建成使用,成功承办了十一届全运会单项比赛,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市)”。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场所的软硬件条件达到全省县级一流水平。

人口计生工作的基层基础不断巩固,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

“文明滕州”建设不断加强,建成文明生态村373个。

开征价格调节基金,增强了政府调控市场物价的能力。

双拥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我市被评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单位”,被确定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试点县(市)”。

史志、老龄、侨务外事、妇女儿童、新闻出版、民族宗教、民兵预备役等工作都取得新的进步。

——过去的五年,是破解发展瓶颈制约、经济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的五年。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累计争取扩内需项目146个、资金19.87亿元。

着力破解土地制约难题,采取土地“点供”、单项选址、省重点、土地增减挂钩等形式争取用地指标,确保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及时落地建设;五年累计争取省重点项目20个。

为有效防范企业金融风险,解决融资难题,设立了2000万元的企业还贷周转金,成立了2家小额贷款公司和注册资本金1亿元的山东至能投资担保公司,全市信贷担保机构发展到30家,担保能力达到36.8亿元;积极推进企业上市,三合机械公司成功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成为枣庄市首家在资本市场挂牌的企业;悟通香料、拓博塑料等2家企业进入上市程序。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设立了人力资源建设基金,出台了引进机械制造业高层次人才的政策,积极推进校企联合、订单培训,促进了我市优势产业技术、技能及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推行政务公开,简化行政审批,强化效能监察,深化民主评议行风,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扎实推进“平安滕州”建设,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着力抓好市长公开电话和市长信箱办理,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稳定形势;我市被评为首批“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市)”。

——过去的五年,是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能力不断提高的五年。

坚持每周一市政府常务会议例会制度,建立健全了市政府全体成员(扩大)会议、日常工作运转、重点工作抽查的“三项制度”,强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加大对重要工作、重点项目的督查落实力度,对镇街、部门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

完善镇街、部门目标考核机制,实行类别分组、同类同考、重奖重罚。

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廉政监察力度,广大党员干部廉政勤政,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群策群力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风雨兼程、负重前行,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积累了在复杂环境中推动科学发展的宝贵经验。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突出发展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完善“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咬住发展不放松,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必须始终坚持科学把握形势,积极应对复杂局面,敢于迎难而上,勇于开拓创新,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机遇,争取项目资金,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大事来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四是必须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果断妥善处理敏感复杂问题,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为改革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的环境;五是必须始终坚持维护团结统一,和衷共济,凝心聚力,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上下一股劲、拧成一股绳,合心合力合拍共谋发展,形成团结一致干事业、一心一意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六是必须始终坚持重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干部执行力,培养造就一支“想干事、会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来的奋斗历程,我们深深感到,滕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政府工作取得的一切成绩,都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有效监督、大力支持,得益于工商联、社会各界和全市人民的团结一心、无私奉献,得益于驻滕单位、离退休老同志、外来客商、天南地北滕州人的积极配合、通力协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为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作出积极贡献的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综合实力还不够强,人均占有仍然偏低;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十分繁重;城乡统筹力度还不够大,社会保障能力不够强、标准还不太高,就业再就业压力比较大,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不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市转型的攻坚时期。

做好“十二五”时期的工作,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现代化建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枣庄市要求,我们编制了《滕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印发大会,请一并予以审议。

“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全市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富民强市为目标,按照“合力抓发展、关键抓转型、突出抓项目、全力强实力”的总体要求,更加注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努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繁荣昌盛、文明富裕、安定和谐的幸福滕州,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1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COD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完成上级下达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

通过五年的努力,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立,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乡建设实现新跨越,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升,努力把滕州打造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枣庄市文化旅游发展的龙头、鲁南专业市场群建设的排头兵、淮海经济区先进制造业的领头雁,尽快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方阵,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力的转型示范城市、新型工业城市、特色旅游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文明幸福城市。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转型发展,强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把资源枯竭型城市战略性转型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紧紧抓住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围绕一产增效、二产提质、三产扩量,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力争到“十二五”末,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5∶51∶44。

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立市战略,按照“发展优势产业,打造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积极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每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以上;力争到“十二五”末,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3家,过5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30家,过亿元科技成长型企业达到50家。

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

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突出培植机械制造、煤化工、新型建材、食品医药、能源、轻纺六大支柱产业。

机械制造产业:

围绕培植千亿元机械机床产业集群,坚持以数控化、精密化、高速化为方向,重点发展中小数控车床、数控加工中心、中小型工程机械、零部件及功能部件等产品,形成龙头企业做品牌、中型企业做配套、小型企业做零件的集群化发展格局,将我市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机械机床制造基地、创新基地、集散中心和服务中心,叫响做大“中国中小机床之都”金字招牌。

煤化工产业:

围绕培植千亿元煤化工产业集群,坚持以煤气化为主攻方向,以煤基烯烃与合成材料为重点,推动产业向生态环保、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方向发展,将我市打造成为煤化工高新技术研发基地、高端人才聚集培养基地、精细化工产品贸易基地。

新型建材产业:

以优质浮法玻璃原片生产为基础,以玻璃贸易和精深加工为重点,着力抓好现代玻璃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建设中国玻璃城,进一步扩大玻璃产品交易规模,将我市打造成为江北最大、国内一流的玻璃深加工基地、贸易基地、研发基地,创建国家级现代玻璃产业集群。

力争到“十二五”末,新型建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

食品医药产业:

突出粮油加工、蔬菜加工、畜牧产品加工、白酒啤酒生产、生物医药、中医药等领域。

力争到“十二五”末,食品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60亿元。

能源产业:

以辰龙集团为依托,积极抓好外地煤炭资源的争取和开发,不断扩大煤炭产量;继续抓好压小上大,大力发展高参数、高效超超临界清洁煤发电机组。

力争到“十二五”末,市属煤矿煤炭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境内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60万千瓦,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

轻纺产业:

积极发展烟草、童车童床、纺织、家居生产等行业。

力争到“十二五”末,轻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

培育发展优势新兴产业。

突出电子信息、汽车配套、太阳能光伏三大重点。

电子信息产业: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重点,着力发展锂电池、LED照明、数码电子、光伏电子等产品,将我市打造成为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汽车配套产业:

重点发展巨型特种轮胎、全钢子午轮胎,积极发展为汽车轮胎生产配套的钢帘线,加快发展电动清扫车、电动汽车、电动公交车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将我市打造成为省内重要的汽车配套产业基地。

太阳能光伏产业:

重点发展太阳能整机生产、晶硅及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和节能照明等产品,将我市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太阳能整机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光热产业示范基地。

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及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各类园区建设。

坚持“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成集群发展”的思路,突出打造经济开发区、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西岗级索区域、张汪鲍沟区域四大工业板块。

经济开发区力争到“十二五”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5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00亿元;培育发展机械制造工业园、食品工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香港国际科技工业园、中俄高新技术科技示范产业园、金属制品工业园等特色园区,加快发展木石高科技化工、鲍沟现代玻璃、大坞精细化工、西岗苯制品、龙泉中小机床、荆河机床零部件、东沙河童车童床、级索太阳能、张汪板材加工、滨湖禽蛋加工等十大特色产业基地。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强力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创新体系,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确保每年实施投资过千万元技术改造项目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