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1559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传播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大众传播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大众传播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大众传播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大众传播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大众传播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大众传播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大众传播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大众传播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大众传播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大众传播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大众传播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大众传播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大众传播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大众传播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大众传播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大众传播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大众传播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大众传播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大众传播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众传播学.docx

《大众传播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传播学.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众传播学.docx

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

第一章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传播的基本类型的是( D )

A.人际传播  B.人内传播  C.群体传播  D.网络传播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现代社会信息系统不存在隔阂

B.社会信息系统传播的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

C.社会信息系统不能进行自我创造

D.社会信息是人类社会在生产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3.符号学的创始人是( B )

A.库利  B.皮尔士  C.阿耶尔  D.施拉姆

多选题:

传播的特点有( D )

1共享 ②影响 ③互动 ④过程 ⑤推广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填空题:

1.信息是意义_、___符号___、___精神内容____和____物质载体__的统一体。

2.人类传播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关系。

传播至少有那三个要素:

信源、讯息、信宿

3.。

判断题: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只有意义和符号错

简答题:

大众传播的特殊特点

(1)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

(2)传播对象是广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

(3)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

(4)传播内容是公开的,有别于私下的内部传播活动

(5)大众传播也有反馈机制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填空题

1、__能动性_和_创造性__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最根本的特征。

2、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根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3、象征性图形的使用标志着(图画文字)由具象到抽象的飞跃,它们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字越来越接近了。

4、电子传播是通过(电子信号)的传输实现的。

5、美国传播学家A.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

(示现)的媒介系统、(再现)的媒介系统和机器媒介系统。

6、从媒介普及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信息化过程分为(初级)信息化阶段和(高度)信息化阶段这两个阶段。

判断题

(对)1.根据已知的研究结果,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有气味、发光、超声波、动作及声音。

(错)2.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的发展顺序为口语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错)3.哈特把传统媒介分为三类:

表现的媒介系统、再现的媒介系统、机器媒介系统。

(错)4.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带来的变革仅仅是空间和速度上的突破。

(错)5.媒介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的社会生活新方式。

(对)6.信息社会指的是:

社会成为与物质金额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单选题

1、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最根本的特征是()

A能动性和创造性B逻辑性和模仿能力C能动性和逻辑性D创造性和系统性

2、下列不属于动物传播的局限性是()

A先天本能B条件反射C被动适应D信息传递形式单一

3、下列不属于文字传播时代特点的是()

A信息的长久保存

B扩展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空间

C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象信息系统

D使人类文化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4、从生物信息系统进化的角度而言,()是一个体内信息功能体外化和社会化的过程。

A以文字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

B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

C以劳动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

D以语言为工具的劳动系统的形成

5、以下描述信息社会的特点中错误的是()

A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一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主导。

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C交易结算不再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D贸易不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6、符合美国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贝尔《后工业社会的到来》(1973年)观点的是()

A后工业时代-劳动力社会,是对加工的自然的挑战。

B后工业时代-信息社会,最重要的不是能源或体力,而是信息。

C后工业时代-商品社会,是对自然的挑战。

D后工业时代-服务业社会,最重要的不是能源或体力,而是信息。

7、不属于电子传播时代特点的是()

A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

B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象信息系统

C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大脑开始体外化

D以信息技术取代了数字技术

8、()标志着印刷时代新纪元。

A古登堡的印刷术

B活字印刷

C雕版印刷

D油墨技术

多选题

1.从本质上,对人类语言的特性概括正确的有()

A.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

B.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

C.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

D.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2.对电子传播时代描述正确的有()

A.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的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播

B.电子传播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

C.电子传播的媒介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系统

D.电子传播是通过电子信号的传输实现的

3.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它对人类社会信息系统发展的意义有()

A.它行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B.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

C.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

D.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全部功能

4.传播媒介可以分为()

A.示现的媒介系统B.机器媒介系统C.电子媒介系统D.再现媒介系统

5.属于再现的媒介系统的有()

A.表情B.文字C.电视D.摄影

6.人类传播的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

A.口语传播时代B.文字传播时代C.印刷传播时代D.电子传播时代

7.关于文字发明的意义正确的有()

A.文字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

B.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一座重大里程碑

C.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D.文字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简答题

人类语言具有哪五个特点。

(1)人类语言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

(2)与本能相关的声音较少,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具有逻辑性;

(3)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

(4)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

(5)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

1.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发展的角度说明电子媒介的里程碑意义

(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地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2.信息社会具有什么特点?

(1)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2)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

(3)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

3.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一、单选题:

1.以下符号的三个特征,正确的是()。

A.符号——指标——对象关联物B.对象——指标——媒介关联物

C.解释——意义——解释关联物D.符号——形式——媒介关联物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符号的功能是携带和传达意义。

B.人类拥有最完整的符号体系。

C.象征符是人类特有的符号,唯有人类才能创造和使用象征符。

D.语言是唯一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3.象征符具有()。

A.自由性B.随意性C.固定性D.自由性和随意性

4.人类传播是以()为媒介的社会互动过程。

A.信息B.语言C.文字D.符号

5.非语言符号是体态符号,以下()不属于体态符号。

A.动作B.文字C.表情D.视线

6.在文学中,作家们经常通过某种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观念和思想,或寄托某种特定的感情,采用的就是()手法。

A.表现手法B.象征手法C.衬托手法D.比喻手法

7.()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它才能相互沟通信息。

A.图像B.文字C.语音D.符号

8.传播意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A.直接B.间接C.间歇D.直接或间接

二.多选题。

1.非语言符号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A.语言符号的伴生符

B.非语言符号是行为动作的表达符号

C.非语言符号是体态符号

D.非语言符号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仪式化的符号

2.符号是意义的携带者,任何一种符号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我们可以称之为符号的意义。

符号的意义可以分为若干类型,其中包括:

()

A.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

B.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C.表达性意义和感知性意义

D.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

3.符号的基本功能有()

A.指示功能

B.表述和理解功能

C.传达功能

D.思考功能

4.象征符是对事物之表象的载体,下列属其特征的是()

A.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是人工符号

B.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

C.通过传统、学习来继承的

D.可自由创造的

5.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而精神内容是无形的,因此人与人之间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

A.符号化

B.逻辑化

C.符号解读

D.逻辑理解

6.象征行为总是一定社会实践和社会文化的产物,并且需要得到较多社会成员的认同,具有鲜明的()

A.约定性

B.价值性

C.社会性

D.目的性

7.语言符号的暧昧性主要体现在()

A.语言符号的多样化

B.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C.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D.语言符号的互动性

三.填空题

1.符号的基本功能有:

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三是(思考功能)

2.象征性互动理论的创始人是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他去世后出版的论文和讲稿集《精神社会与自我》对这一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符号意义的暧昧性有两方面,分别是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和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4.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5.人们以符号为介质从事信息传播,其目的是达到意义的交流和互动

6.文字是人类创造的第一套完整的视觉符号体系。

四.判断题

1.意义不仅仅存在于符号本身,而且还存在于人类的传播的全部过程和环节当中。

2.人类整体驾奴符号表达和解读意义的能力是有限的。

x

3.象征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

4.语言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符体系。

5.象征符是人类特有的符号,唯有人类才能创造和使用象征符。

6.意义本身是抽象和无形的,不可以通过语言以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

x

五.简答题

1.在人类的社会传播活动中,信息,符号,意义,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人类的社会传播活动中,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

2.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暧昧性和多义性?

语言符号具有暧昧性与多义性,这种暧昧性与多义性有时会成为人们之间沟通意义的障碍,但这种障碍不是难以克服的,人们可以借助传播过程中的其它条件或情境来消除语言符号的暧昧性和多义性。

不仅如此,人类还能积极的利用这种暧昧性和多义性来创造和表达新的意义。

例如,民间常说的“罗锅上山——前(钱)紧”、“老虎驾辕——谁赶(敢)”等谐音歇后语,就是巧妙地利用同音异义来进行的生动活泼的意义交流。

3.什么是象征行为?

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第四章

一、单选题

1、列哪个不是传播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

A传播者

B讯息

C媒介

D受传者

 

2、描写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它是什么模式()

A5W”模式

B香农—韦弗模式

C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D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场模式

3、个体系统不孤立,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

A群体传播

B人际传播

C群体系统

D人内传播

4、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中,认为()是对讯息和对传达和反馈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和要素都会发生影响。

()

A信道

B接收器

C信宿

D噪音

 

5、关于传播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传播者又称信源

B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

C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D只能个人,不能是群体或社会组织

二、多选题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

A传播者

B受传者

C讯息

D媒介

E反馈

2.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把人类交往分()

A与人的体能有关的“能量交往”

B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的“物质交往”

C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

D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

3.关于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下列说法对的是()

A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

B模式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

C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解释者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D这一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

三、填空题

1.研究过程有多种多样的视角,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历史性考察,另一种是共事性考察。

2.基本模式的传播模式:

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3.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4.受传者,又称信宿,指的是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5.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

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四、判断正误题

1.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研究最早起源于日本,他是在对美国的主流传播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

(√)

2.社会传播的过程具有运动型,序列性和结构性。

(√)

3.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的缺点模式正好被赖利夫妇的模式所改正。

(×)

4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认为从事传播的传受双方都可被看作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身的外在活动,即外在传播。

(×)内在活动人内传播

5.拉斯韦尔的“5W”模式分别是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结果研究。

(×)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

 

五、简答题

1.请简述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缺点:

.缺点:

这个模式还是不完全的,它属于单向直线模式,未提供反馈渠道,没

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2.请简述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结构及其本质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批判

 

第五章

1、单项选择题。

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是属于_________传播。

A.人际传播

B.大众传播

C.人内传播

D.群体传播

2.到目前为止,传播学对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

一是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的作用;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

B.人际传播对个人社会化的特点

C.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的特点

D.一切社会传播的活动

3.__________在本质上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的活动。

A.人内传播

B.人际传播

C.大众传播

D.动物传播

4.人的自我意识是在“主我”和“______”的辩证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A.你

B.客我

C.他我

D.自我

5.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它的本质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______。

A.自发性

B.主观性

C.实践性

D.积极性

 

2、多项选择题。

1.语言是自我表达的基础媒体,但不是唯一的媒体。

下列选项中,属于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体有__________。

A.体态

B.表情

C.眼神

D.身体接触

E.发型

 

2.人内传播也称______。

A.内向传播

B.内在传播

C.自我传播

D.人际传播

E.社会传播

 

3.人内传播过程的主要环节______。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概念

E.判断

 

三、填空

1.人内传播也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_的活动。

2._内省_是人对自己的一种反思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内传播形式。

3.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_传播。

4.所谓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_的基本模式。

5.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四、判断题。

1.米德在研究人的内省活动时发现,他人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错误。

自我意识才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作用

2.布鲁默认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不会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

错误。

会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

3.基模并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但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

正确。

4.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制度化的传播。

错误。

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5.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

正确。

五、简答

1.简述人际传播的特点

(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

(4)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2.布鲁诺的“自我互动”理论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

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知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

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对自己采取行动。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是()

A.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B.个人服从集体.C.集体服从个人.D少数服从多数.

2.将群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组织群体性,一类是非组织群体性的是()

A.库利B.韦伯C.威瑟D.艾克

3.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是()

A.群体活动B.从众C.集体活动D.集体活动

4.下列不属于“信息流”的特点是()

A.流言信息的快捷传递

B.流言信息的正确性

C.流言信息的变形和奇异回流现象

D.流言信息中伴随着大量语言

5.下列不属于组织传播功能的是()

A.内部协调B.内指挥管理C.安全管理D.达成共识

二、多项选择题

1.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所起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将群体分为:

()

A.初级群体B.中级群体C.高级群体D.次级群体

2.群体规范的功能包括()

A.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B.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C.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D.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3.集体现象的发生需要的基本条件是()

A.结构性压力B.群体C.触发性事件D.地点与时间

E.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三、填空题

1.集合行为中传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本身的传播传播,二是与此相伴随的情绪或感情的传播传播

2.流言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心里条件和信息传播条件下下发生和蔓延

3.组织传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

4.组织内传播的媒介形式有书面媒介、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介、计算机通信系统及互联网

5现代组织的宣传活动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公共宣传、广告宣传和企业标识系统宣传系统宣传

四、判断题

1.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是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环节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

2.下列传播及有关组织目标、任务、政策的信息政策,自下而上得到传达贯彻的过程X

3.流言是一种信息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信息或言论√

4.所谓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5.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

五、简答题

1.群体的成立、生存和发展需要一些条件,其中最基础的条件是哪三项?

(1)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这是群体凝聚力的核心

(2)成员之间的协作自愿,也就是个人参与群体并原以为为之做出贡献的动机

(3)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

2.日本学者川浦康治认为,企业组织最常见的下行传播主要有哪五个方面的内容?

(1)关于工作任务和内容的指示或说明;

(2)关于组织成员权利和义务的信息(如工资、老保和各种福利待遇等);

(3)关于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的信息;

(4)工作单位上司对部下工作的评价和奖励信息;

(5)关于组织的目的,纪念以及社会作用或贡献的信息。

 

第七章

一、单选

1.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A.职业工作者B.社会集团C.传播机构D.媒介组织

2.早期的乐观主义观点的代表是()

A.施拉姆

B.林格斯

C.莫尔斯

D.布莱士

3.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家庭的大众电子媒介是()

A.广播B.电视C.电脑D.电子书

4.大众是大型社会信息系统,它的基本职能是()

A.传达信息、提示外部环境变化B.社会联系与协调、环境监视

C.提供文学的、艺术的、消遣的娱乐活动D.提供信息、激发人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5.确切地说,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应该以()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

A.19世纪20年代B.19世纪30年代C.19世纪40年代D.19世纪50年代

6.网络传播的信息形态包括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几乎所有的符号形式

A.动画B.广播C.杂志D.动漫

7莱特的“四功能说”中认为大众传播的重要功能是()

A.环境监测B.解释与规定C.社会功能D.提供娱乐

8拉斯韦尔认为对社会起着一种“瞭望哨”的作用的传播的社会功能是()

A.环境监视功能B.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C.解释功能D.政治功能

二、多选

1.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

A.一般大众B受众C.知识分子D.寻求信息者

2.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

A.流动属性B.商品属性C.文化属性D.物质属性

3.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其表现主要在于()

A.它没有互动机制

B.传媒组织单方面提供信息

C.受众主动靠近它时才会收它的影响

D.它没有灵活的反馈渠道

4.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是()

A.“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

B.“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

C.“无关紧要”的中立态度

D.对于现代人的“有用性”

5.互联网已经成了在()各个领域都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全球信息系统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