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项目管理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4357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绘项目管理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测绘项目管理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测绘项目管理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测绘项目管理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测绘项目管理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测绘项目管理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测绘项目管理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测绘项目管理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测绘项目管理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测绘项目管理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测绘项目管理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测绘项目管理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测绘项目管理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测绘项目管理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测绘项目管理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测绘项目管理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测绘项目管理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测绘项目管理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测绘项目管理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测绘项目管理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绘项目管理4.docx

《测绘项目管理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绘项目管理4.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绘项目管理4.docx

测绘项目管理4

测绘项目管理

四、测绘安全生产管理

1.人员安全

2.仪器设备安全

3.成果数据安全

测绘生产单位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保障及应急救援方案,强化安全教育加强安全管理。

测绘安全生产管理不仅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还要遵守《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和《测绘生产岗位规范》等行业标准。

测绘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

测绘生产作业人员安全管理、测绘生产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管理。

1.测绘生产作业人员安全管理

人员安全管理分内外业两方面,外业涉及到安全准备、行车安全、饮食安全、住宿安全、外业作业环境安全,内业主要涉及到工作环境安全。

测绘单位应根据工种和作业区域的实际情况,分析、评估安全生产潜在的风险,制定安全生产细则,指导和规范安全生产作业。

1.外业生产安全管理

1.1出测前、收测前的准备

⑴针对测区情况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

⑵了解测区的危害因素,制定安全措施。

⑶配发劳动防护用品,添置必要的野外救生用品、药品通讯等装备。

⑷进行必要的体检,掌握人员健康状况。

⑸若进入疫区、污染区和有毒气体地区作业,需学习相关知识,注射疫苗,配备防毒、防污染装具。

⑹作业员应熟练掌握通讯、导航等安全保障设备,并掌握利用地图、地物、地貌等判断方位的方法。

⑺出测、收测前制定行车计划,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

1.2行车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⑴基本要求:

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掌握车辆的构造、性能、技术状况、保养和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保证人员和物品的安全。

⑵行车前的准备:

编制行车计划,明确负责人;配备必要的检修工具和通讯设备;驾驶员要检查车辆各部件是否灵敏,油、水、轮胎、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方向系统灯光等的状态;载货不得超过核定重量,货物器材装载重量分布均匀,装牢捆紧;在人员稀少、条件恶劣地区应采用双车作业,车辆应加固,配备适宜的双备胎。

⑶行车:

途中停车应关闭车窗,锁好车门;夜间行车灯光要完好,降低车速;视线不清不准行车;在雨、雪、泥泞或冰冻地带行车要安装防滑链,慢速行使;遇陡坡时,乘车人员应下车持三角木跟进,防止车辆下滑;穿越河流时,要慎重选择渡口,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高温天气应注意油路、电路、水温、轮胎气压等;频繁使用刹车路段应防止刹车片温度过高导致刹车失灵;沙土地带行车选择好行车路线,抵挡匀速,必要时采取铺垫措施;高原、山区行车应特别注意油压表、气压表及温度表,气压低时应抵挡行使,少用制动,严禁滑行;遇到滚石、滑坡、塌陷等危险路段,要仔细观察,谨慎驾驶。

1.3饮食注意事项

⑴禁止食用霉烂、变质和被污染的食物;

⑵禁止食用不易识别的野菜、野果、野生菌菇等植物;

⑶禁止酒后作业;

⑷不接触、不食用死、病畜肉;

⑸禁止饮用异味、异色和污染的水;

⑹使用燃气灶具应保证连接件和管道完好,防止中毒,禁止点燃后离人;

⑺生、熟食物应分别存放,防止动物侵害。

1.4住宿事项

1)室内住宿

⑴作业人员尽可能居住民房或招待所,禁止入宿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

⑵注意用电安全。

便携式发电机应置于通风条件下使用,要人、机分开,专人管理,防止漏电和超负荷运行;

⑶使用煤油灯应安装防风罩,离开或休息时要及时熄灭,取暖要防止失火或煤气中毒;

⑷禁止在草料旁堆放油料、易燃物品,禁止在仓库、木料场、木质建筑及其它易燃物体附近用火。

2)野外住宿

⑴备好防潮、防寒、照明、通讯等保障物品和必要的自卫器具;

⑵搭设帐篷时应选择干燥避风处,避开滑坡、觇标、枯树、大树、独立岩石、河边、干涸湖、输电设备及线路等危险地带,防止雷击、崩陷、山洪、高辐射等伤害;

⑶帐篷周围应挖排水沟,在草原、森林地区周围应开辟防火道;

⑷治安情况复杂或野兽常出没的地区应设专人执勤。

1.5野外作业环境

(一)一般要求

⑴应持有效证件和公函与有关部门联系。

进入军事要地、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林区、自然保护区或其它特殊地区作业时,要事先征得有关部门同意,了解当地民情和社会治安情况,遵守当地风俗习惯和有关的安全规定。

⑵进入单位、居民宅院,应出示证件,说明情况。

⑶雷电天气应停止作业,选择安全地点躲避。

⑷在高压输电线路、电网等区域作业时,优先选用绝缘性能好的标尺等辅助测量设备,防止触电。

⑸外业作业要保证作业人员的饮食供给,一旦发生水、粮食、药品短缺,应及时联系补给或果断撤离,以免发生意外。

⑹外业所携带的燃油应密封,容器使用非易碎,单独存放,防止暴晒。

⑺进入沙漠、戈壁、沼泽、高山、高寒等人烟稀少地区或森林地区,作业前要了解该地区的水源、居民、道路、气象、方位等情况,配备必要的通讯器材、判定方位的工具等,必要时要请向导带路。

⑻野外测绘必须遵守各地、各部门相关的安全规定。

⑼安全员必须随时检查现场的安全情况,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

⑽野外测绘严禁夜间单人行动。

发生人员失踪立即寻找,尽快报告上级部门,与当地公安部门取得联系。

(二)城镇地区作业

⑴人、车流量较大的街道上作业,必须穿着安全警示反光马甲,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

⑵以自行车代步者,要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超速、逆行和撒把骑行。

(三)铁路、公路区域作业

⑴沿铁力、公路作业时,必须穿着色彩醒目带有安全警示反光的马甲。

⑵在电气化铁路附近作业时,禁止使用铝合金标尺、镜杆,防止触电。

⑶在桥梁和隧道附近以及公路弯道和视线不清的地方作业时,应事先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必要时安排专人担任安全指挥。

⑷工间休息应离开铁路、公路路基,选择安全地点。

(四)地下管线作业

⑴无向导协助,禁止进入情况不明的地下管道作业。

⑵作业员必须佩戴防护帽、安全等、穿安全警示服,配备通讯设备,并保持与地面人员的通讯通畅。

⑶在城区或道路上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时,应在道路口设置安全隔离标志,专人警戒。

打开井盖后用警示栏圈围起来,,并有专人看管。

夜间作业,设置安全警示灯。

⑷对规模较大的管道,在下井调查或施放探头、电极导线时,严禁明火,应进行有害、有毒及可燃气体浓度测定,确认安全并采取保护措施后方可下井作业。

⑸禁止对输送易燃、易爆气体管道用直接法或充电作业。

⑹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时,要具备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的基础知识。

工作电压超过36V时,供电作业员应使用绝缘防护品,接地电极应设置明显警示标志,专人看管。

雷电天气禁止使用大功率仪器设备作业。

⑺进入厂区探测地下管线,须遵守该厂安全保护规定。

(五)水上作业

⑴作业员应穿救生衣,避免单人上船作业。

⑵应选择配有救生圈、绳索、竹竿等安全防护救生设备和必要的通讯设备的船只,行船听从船长指挥。

⑶租用的船只必须满足平稳性、安全性要求,具有营业许可,船工必须熟悉当地水性并有载客经验。

⑷风浪太大不能强行作业,水流湍急地段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后作业。

⑸海岛、海边作业,应注意涨落潮时间,避免发生事故。

(六)涉水渡河作业

⑴涉水渡河前,应观察河道宽度,探明河水深度、流速、水温及河床沙石等情况,了解上游水库和电站放水情况,选择安全的涉水地点,做好防护措施。

⑵水深在0.6米以内、流速不超过3米/秒,或者流速虽大但水深在0.4米以内,允许涉水。

水深过腰,流速超过4米/秒的急流,应采取保护措施,禁止一人涉水过河。

⑶遇较深、流速较大的河流,应绕道寻找渡口或桥梁。

通过轻便悬桥或独木桥时,要检查木质是否腐朽,逐一通过,必要时架防护绳。

⑷骑牲畜涉水时,一般只限水深08米以内,同时应逆流斜上,不应中途停留。

要了解牲畜水性,必要时牲畜蹄上采取防滑措施。

⑸乘小船或其它水运工具时,应检查其安全性能,并雇佣有经验的水手操纵,严禁超载。

⑹暴雨过后要特别注意山洪的到来,严禁在无安全保护的条件下和河流暴涨时渡河。

(七)高原、高寒地区作业

⑴进入高海拔区域前,要进行气候适应训练,掌握高原知识。

严禁夜间单人行动,雾天停止作业。

⑵配备防寒装备和充足的给养,配置氧气袋和高原反应防治药品。

注意防止感冒、冻伤和紫外线灼伤,一旦发生立即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

⑶在冰川、雪山作业时,应带雪镜,穿色彩醒目的防寒服。

⑷应按选定路线行进,遇无路时,应选择缓坡迂回行进。

遇悬崖、绝壁、滑坡、崩陷、积雪较深及易发生雪崩等危险地带应绕行,无安全防护保障不得强行通过。

(八)高空作业

⑴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眩晕、深度近视等高空禁忌症人员禁止从事高空作业。

⑵现场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带和防护帽,不得赤脚。

作业前要认真检查攀登工具和安全防护带。

安全防护带要高挂低用,不能打结。

⑶事先检查树、杆、梯、站台及觇标等各部位结构是否牢固,有无损伤、腐朽和松脱,存在安全隐患的维修后才能作业。

到达工作位置后,要选择坚固的枝干、桩作为依托,扣好安全带后开始作业。

返回地面时严禁滑下或跳下。

高楼作业时,应了解楼顶的设施和防护情况,避免在楼顶边缘作业。

⑷传递仪器和工具时,禁止抛投。

使用结实的绳索,滑轮传动要灵活,禁止使用断股或未经检查过的绳索。

⑸造标、拆标时,应专人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将现场围好,悬挂“危险”标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场地半径不得小于15米。

(九)沙漠、戈壁地区

⑴作业小组应配备容水器、绳索、地图资料、导航定位仪器、风镜、药品、色彩醒目的工作服和睡袋。

⑵在距水源较远地区作业,应制定供水计划,必要时可分段设立供水站。

⑶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沙漠寒潮和沙暴侵袭。

(一十)沼泽地区

⑴配备必要的绳索、木板和长约1.5米的探测棒。

⑵过沼泽地时,应组成纵队行进,禁止单人涉险。

遇有繁茂绿草地带应绕道而行。

发生陷入沼泽情况要冷静,及时采取妥善的自救、救援措施。

⑶保持身体干燥清洁,防止皮肤溃烂。

(一十一)人烟稀少或草原、林区

⑴在人烟稀少或草原、林区作业,应携带手持导航定位仪和地形图,着装要扎紧领口、袖口、衣摆和裤脚,防止蛇、虫等叮咬。

配备药品,注射森林脑炎疫苗。

⑵行进路线及点位附近均应留下能为本队人员所共识的明显标志。

⑶禁止夜间单人外出,特殊情况需两人以上,要详细报告去向,携带电源充足的照明和通讯器材,同时营地应设置灯光引导标志。

(一十二)少数民族地区

⑴针对具体的作业区域,出测前要学习国家有关的少数民族政策,了解当地风俗民情、社会治安和气候、环境特点等,制定具体的安全防范措施。

⑵进入少数民族地区作业时,要征得有关部门同意,主动与当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公安部门进行沟通,了解民情和社会治安情况,遵守所在地的风俗习惯及有关的安全规定。

⑶根据作业区域的环境特点,配备满足需要的防护设施,如通讯、储水容器、手持导航仪、地形图、药品、绳索等适合在沼泽、沙漠和人烟稀少地区需要的设备。

⑷在少数民族地区野外搭建帐篷时,夜间应有专人执勤。

⑸聘用当地少数民族作业人员、向导时,应注意民族团结,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2.测绘内业安全管理

2.1作业场所要求

作业场所要有充足的照明、良好的通风、应有防火安全通道及应急照明,不得随意拉扯电线,配备灭火器材,严禁烟火,严禁超负荷用电,设备与设备间设备与墙体间用留有足够的散热空间和安全距离,照明、通风、空调等应定期检修。

2.2作业人员安全操作

⑴仪器设备须有专人管理,并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避免带故障运行。

⑵作业人员应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按规程操作。

⑶禁止用湿手拉合电闸或开关,防止水泼溅到设备上。

⑷擦拭、检修设备要断开电源,一般不的带电作业。

⑸因故停电,凡用电设备应立即断开电源。

⑹汽油、煤油等挥发性易燃物不得放在作业室、车间及办公室。

3.突发事故应急处理与责任

3.1突发事故应急处理

⑴事故报告

发生后第一时间报警,展开自救,然后逐级向上口头报告,内容包括:

事件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人员与财产范围、危害程度、已采取或拟采取的措施。

在基本查明事故原因和损害后果的情况下拟出书面材料上报单位。

安全事故报告时限为:

泄密事故应在发生或发现后24小时内报告,轻伤事故在发生或发现后2小时内报告,其它事故应在发生或发现后立即报告。

⑵预案启动

接到报告后,应急领导小组认为符合事故标准,即宣布预案启动。

预案一经启动,小组成员必须按分工立即就位,协同行动,相关的作业队、组及作业员要无条件服从指挥人员的命令,全力投入应急处理工作。

⑶事故救援

应急救援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目标,遵循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以人为本、损失最小的方针,按现场自救和外部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实施。

事故发生现场人员在第一时间开展自救,控制事故扩大,保护好现场。

同时现场负责人及时向上级汇报案情,并关注事故的发展和处理进展情况,随时向上级汇报。

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向事故地附近的其他队伍或友邻队伍发出救援通报,协调当地医疗、消防、公安等部门和外部救援力量开展救援,,排出事故处理人员协调事故善后工作。

⑷事故善后处理

事故救援结束后,单位按照规定对事故中伤亡人员、救援人员、紧急调集单位或个人的物资给予抚恤、补助、补偿,做好保险理赔和伤亡人员家属安抚工作,做好职工情绪稳定工作,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

事故善后处理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人员受困事故、人员失踪事故、意外伤害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中毒事故、疫病感染事故、泄密事故。

2.仪器设备安全

测绘仪器基本上是光学仪器、电子仪器和光、机、电、算相结合的仪器。

测绘仪器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都有可能发生光学部件起雾长霉,电子部件受潮长霉,金属部件生锈、磨损等,造成部件损坏,影响仪器正常使用,甚至整个仪器报废。

所以,加强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正确使用、科学保养仪器是保障测量成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仪器使用年限的重要条件。

测绘单位应该根据不同种类的仪器设备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使用注意事项及保管制度。

对于一个具体的测绘项目,仪器设备的安全主要在于运送和使用的维护。

2.1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

(1)根据单位仪器设备情况,专设仪器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的保管、维护、检校和一般鉴定、修理。

(2)仪器设备必须建立技术档案,其内容包括仪器规格、性能、附件、精度鉴定、损伤记录、修理记录及移交验收记录等。

(3)仪器设备的借用、转借、调拨、大修、报废等应有一定的审批手续。

(4)外业队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由专人管理、使用。

作业队的负责人,应经常了解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使用等情况,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5)仪器入出库必须有严格的检查和登记制度。

2.2仪器设备的保管

2.2.1.仪器库房的基本要求

(1)测量仪器库房应是耐火建筑。

(2)库房内的温度不能有剧烈变化,最好保持室温在12℃~16℃。

(3)库房应有消防设备,但不能用一般酸碱式灭火瓶,宜用液体CO2或CCl4及新的消防瓶。

2.2.2.测绘仪器的三防措施

生霉、生雾、生锈是测绘仪器的“三害”,直接影响测绘仪器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影响观测使用。

要根据不同仪器的性能,采取“三防”措施,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状态。

1.防霉措施

(1)收装仪器前,应将仪器光学零件外露表面清刷干净后再盖镜头盖,并使仪器外表清洁后方能装箱保管。

(2)仪器外壳有通孔的,用完后须将通孔盖住。

(3)仪器箱内放入适当的防霉剂。

(4)外业仪器一般情况下6个月(湿热季节或湿热地区1~3个月)应对仪器的光学零件外露表面进行一次全面的擦拭,内业仪器一般一年(湿热季节或湿热地区6个月)须对仪器未密封的部分进行一次全面的擦拭。

(5)内业仪器应配备仪器罩,每次操作完毕,应将仪器罩罩上。

(6)检修时,对所修理的仪器外表和内部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擦拭,不能用有机溶剂和粗糙擦布用力擦仪器的密封部位,对产生霉斑的光学零件表面必须翻底除霉,使仪器的光学性能恢复到良好状态。

(7)修复的仪器装配时须对仪器内部的零件进行干燥处理,并更换或补放仪器内腔的防霉药片,装配后应恢复密封部位的密封状态。

(8)在运输仪器过程中,必须有防震设施,以免因震动剧烈引起仪器的密封性能下降,密封性能下降的部位,应重新采取密封措施,使仪器恢复到良好的密封状态。

(9)作业中暂时停用的电子仪器,每周至少通电1小时,同时使各个功能正常运转。

2.防雾措施

(1)每次清擦完光学零件表面后,再用干棉球擦拭一遍,除去表面潮气,每次作业终结后,对仪器的光学零件外露表面进行擦拭。

(2)调整或操作仪器时,不要用手心对准光学零件表面,在仪器运转时避免将油脂挤压或粘到光学零件表面上。

(3)外业仪器一般情况下6个月(湿热季节或湿热地区3个月)须对仪器的光学零件外露表面进行一次全面擦拭,内业仪器一般在1年(湿热季节或湿热地区3~6个月)应对仪器外表进行一次全面清擦,并用电吹风机烘烤光学零件外露表面(温度升高不得超过60℃)。

(4)防止人为破坏仪器密封造成湿气进入仪器内腔和浸润光学零件表面。

(5)除雾后或新配置的光学零件表面须用防雾剂进行处理,一旦发现水性雾,应用烘烤或吸潮的方法清除;发现油性雾应用清洗剂擦拭干净并进行干燥处理。

(6)严禁使用吸潮后的干燥剂。

(7)保管室内应配备适当的除湿装置,长期不用的仪器的外露光学零件,经干燥后,垫一层干燥脱脂棉,再盖镜头盖。

3.防锈措施

(1)作业收测时,将金属外露面的临时保护油脂全部清除干净,涂上新的防锈油脂。

(2)外业仪器防锈用油脂,除了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还应具有优良的置换性,并应符合挥发性低、流散性小的要求,要根据仪器的润滑防锈要求和说明书用油的规定适当选用不同配合间隙、不同运转速度和不同轴线方向所用的油脂。

(3)外业仪器一般情况下6个月(湿热季节或湿热地区1~3个月)须对仪器外露表面的润滑防锈油脂进行一次更换,内业仪器一般应在1年(湿热季节或湿热地区6个月)须将仪器所用临时性防锈油脂全部更换一次,如发现锈蚀现象,必须立即除锈。

并分析锈蚀原因,及时改进防锈措施。

(4)仪器进行检修时,对长锈部位必须除锈,除锈时应保持原表面粗糙度数值或降低不超过相邻的粗糙度值。

并且在对金属裸露表面清洗或除锈后,必须进行干燥处理。

(5)必须将原用油脂彻底清除,通过干燥处理后,涂抹新的油脂进行防锈。

(6)对有运动配合的部位涂防锈油脂后必须来回运动几次,并除去挤压出来的多余油脂。

(7)防锈油脂涂抹后应用电容器纸或防锈纸等加封盖。

(8)保管室在不能保证恒温恒湿的要求时,须做到通风、干燥、防尘。

2.3仪器的安全运送和使用维护

1.仪器的安全运送

(1)长途搬运仪器时,应将仪器装入专门的运输箱内。

若无防震运输箱,可特制套箱,再把装有仪器的箱子装入套箱。

(2)短途搬运仪器时,一定要专人护送。

对特别怕震的仪器设备,必须装入仪器箱内。

不论长短距运送仪器,均要防止日晒雨淋,放置仪器设备的地方要安全妥当,并应清洁和干燥。

2.仪器在使用中维护

(1)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严禁手提或怀抱着仪器开箱,以免仪器在开箱时落地损坏。

仪器在箱中取出前,应松开各制动螺旋,提取仪器时,要用手托住仪器的基座,另一手握持支架轻轻取出,严禁用手提望远镜和横轴。

仪器及所用部件取出后,应及时合上箱盖,以免灰尘进入箱内。

仪器箱放在测站附近,箱上不许坐人。

作业完毕后,应将所有微动螺旋退回到正常位置,并用擦镜纸或软毛刷除去仪器上表面的灰尘。

然后卸下仪器双手托持放入箱内。

盖箱前应将各制动螺旋轻轻旋紧,检查附件齐全后可轻合箱盖,箱盖吻合方可上盖,不可强力施压以免损坏仪器。

(2)架设仪器时,安置仪器前应检查三脚架的牢固性,再将三脚架架稳并大致对中,然后放上仪器,并立即拧紧中心连接螺旋。

(3)对仪器要小心轻放,避免强烈的冲击震动,作业过程中仪器要随时有人防护,以免造成重大损失。

(4)仪器在搬站时,可视搬站的远近,道路情况以及周围环境等决定仪器是否要装箱。

搬站时,应把仪器的所有制动螺旋略微拧紧,但不要拧得太紧,目的是仪器万一受到碰撞时,还有转动的余地,以免仪器受伤。

搬运过程中仪器脚架必须竖直拿稳。

不得横扛在肩上。

(5)在野外使用仪器时,必须用伞遮住太阳。

仪器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表面不能让太阳照射,也要避免灰沙雨水的侵袭。

(6)仪器任何部分若发生故障,不应勉强继续使用,要立即检修,否则将会使仪器损坏加剧。

(7)没有必要时,不要轻易拆开仪器,仪器拆卸次数太多会影响其测量精度。

(8)光学元件应保持清洁,如沾染灰尘必须用毛刷或柔软的擦镜纸清除,禁止用手指抚摸仪器的任何光学元件表面。

(9)在潮湿环境中作业,工作结束后,要用软布擦干仪器表面的水分或灰尘后才能装箱。

回到驻地后立即开箱取出仪器放置干燥处,彻底晾干后才能装入仪器箱箱内。

(10)在连接外部所有仪器设备时,应注意相对应的接口、电极连接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启主机和外围设备。

拔插接线时不要抓住线就往外拔,应握住接头顺方向拔插,也不要边摇晃插头边拔插,以免损坏接头。

数据传输线、GPS天线等在收线时不要弯折,应盘成圈收藏,以免各类连接线被折断而影响工作。

2.4仪器的检验与校正

任何测绘项目在作业前都应对投入的仪器设备进行检视或检验校正。

规模较小的一般只进行检视,规模大或重大测绘项目除检视外还要针对不同的仪器,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检验校正。

在原来的《城市测量规范》和其它一些规范的附录中都会列出仪器应检验校正的内容、方法及限差和校正的步骤,出测前需要作业人员自己进行检验校正,做好详细记录,和其它测量成果一并上交存档。

由于现在的检定设备和手段的提高,以及设备的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强化,每年在仪器鉴定时是都会对各个轴的相互关系及其它需检验的项目进行检验,并给出结论,而规范中也不再列出仪器检验校正的内容。

1.检视

任何仪器在使用前都应进行检视,检视的主要内容如下:

⑴开箱前首先检视仪器箱、脚架及棱镜的完好性,仪器箱背带是否牢固,箱锁完好性,脚架及棱镜各部件、螺丝等是否有松动等;

⑵开箱后,检查仪器表面有无破损、是否清洁,脚螺旋和各个制动、微动是否有效、松动,仪器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异常响动,箱内配件是否齐全、仪器背带是否牢固等。

2.全站仪的检验与校正

全站仪虽然与传统的光学仪器有很大区别,但仪器的主要轴线还是一样的,它们分别是水准管轴(LL)、竖轴(VV)、视准轴(CC)、横轴(HH)、 十字丝竖丝。

这些轴线之间理论上应是相互垂直或平行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影响观测精度和成果质量。

在仪器鉴定检验的有关规范中明确了平行或垂直的限差,超出限差,仪器需要校正或维修,经维修不能满足要求的要做报废处理,绝对不能使用。

下表是全站仪各个轴之间应满足的关系:

全站仪主要轴线应满足的条件

应满足的条件

目的

备注

LL⊥VV

当气泡居中时,LL水平,VV铅垂,水平度盘水平

VV铅垂是前提

CC⊥HH

望远镜绕HH纵转时,CC移动轨迹为一平面

否则是圆锥面

HH⊥VV

LL水平时,HH水平,使CC移动轨迹为一铅垂面

否则为倾斜面

“∣”⊥HH

望远镜绕HH纵转时,“∣”位于上述铅垂面内,可检查目标是否倾斜或用其任意位置照准目标

“∣”指十字丝竖丝

光学对中器视线与VV重合

●上述各项校正,一般都需反复进行几次,直至在允许范围之内。

其中视准轴的检校是主要一项;

●校正时,应遵循先松后紧的原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