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1063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docx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docx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课题研究报告

光山县中小学教研室课题组执笔:

刘彦2009年3月

 

摘要:

近年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经过起步和发展阶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本课题以县级区域的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就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作进一步地分析探讨,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积极改善教与学关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形成,大面积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经过起步和发展阶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

一是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二是教学目标不明确,三是课堂活动形式单一,四是学生自主学习欠缺,五是合作学习形式化,六是教学评价单一,七是资源利用不足,八是课堂效率不高。

本课题就这些共性问题作了为期两年的调研、观察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以上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的对策,以积极改善教与学关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形成,大面积区域内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二、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表现为:

教师口语表达能力差,专业知识贫乏。

语音语调不准确,语流语感欠佳,不懂朗读技巧,句子不分重读和弱读;连读,失去爆破不到位等。

由于多数教师不常用英语授课,口语表达不熟练,时常出现语法错误。

对策:

加强学习,尽可能多的用英语组织教学,指令要简单明了。

进行自我进修,多看书,课前多听磁带,录音,矫正发音,课堂上多让学生跟录音机读,尽量让学生避开自己不良的发音。

鉴于我县在岗小学英语教师整体素质偏低、非专业英语教师占占主体力量等问题,光山县教育局们把小学英语教师岗位培训当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来抓。

除了参加省、市级的培训活动外,县级教研协作区每年开展6-10次小学英语集中研活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每月开展1-2次教师岗位培训,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1、加强基本功训练,尤其是在语音、语调、书写和口语、专业知识方面进行强化训练,以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1)进行音标过关培训。

要求他们能用升降两种语调正确朗读26个字母和48个音标,并根据音标正确拼读单词;

(2)对现行教材进行朗读过关培训。

要求教师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教材内容,会唱教材中的英语儿歌等。

(3)教给老师一些常用的课堂用语,以免上课自造口语,错误百出。

(4)组织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专业水平考试,教师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通过教师基本功大比武,掀起苦练基本功的热潮,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2.加强教学方法和技巧培训。

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评比、召开教学研讨会;通过走出去的方式,让老师参加各种形式和内容的省内外培训会议,让老师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表现为:

教师对教材的实质内容理解不透,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没有为教学目标服务,且常流于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只注重表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等。

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都应为了学生获得语言能力而设计,如果这些活动缺少了应有的教学目标的指向,活动的主题偏离了教学目标,再好的教学形式也不能收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对策:

1、教学目标的设定应符合新课标。

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一堂课中,我们应该把上述目标具体化,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三维目标”来表述,即“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常在一堂英语课中,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师都会努力去落实。

2、教学目标的设定应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起点,在设计任何学习活动时,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实际,努力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

有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太关注知识的掌握和课堂教学的环节,结果忽视了对教材的深层挖掘和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教学陷入了追求形式的误区,低效率是这种课的致命伤。

  三、课堂活动形式单一

表现为:

一是主体的单一性。

以师问生答为主。

课堂上教师所设计的活动组织形式多是:

教师问全班学生答;教师问单个学生回答;全班学生活动,以全班听录音、复述教师的话和全班朗读等形式为主。

课堂活动组织形式之一的师生互动只有师问生答,没有生问师答;生生互动的课堂活动形式,如对子活动(组单对活动、全班配对活动),小组活动(单组活动、全班分组活动、角色表演、小组讨论),单个学生问全班学生答,一组学生问全班学生答等课堂上较少看见。

而且教师在活动之间缺少衔接语言,显得过渡不自然。

二是活动缺乏整体性。

有些教师设计活动时过多注重形式的趣味性,而忽视教学内容的条理性和整体性,给人的感觉是每个活动都是自成体系和“各自为战”,体现不出活动之间的必然联系。

三是活动缺乏梯度性。

没有在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形式上应体现出一定的层次;也就是说,教学活动的设计不能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把以课本为中心的练习活动向以生活为中心的活动转化。

不能处理好语言形式、语言意义和语言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过于注重语言形式的操练(机械操练),让学生在机械记忆语言形式的层面上重复过多,而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上安排的时间却太少。

对策:

1、改变学生座位的编排方式。

传统的学生座位大都采用秧田式座位编排方式,不仅使教师的课堂气氛沉闷,更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我们提倡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根据不同的课型让学生采用不同座位编排方式,如在活动课中,采用圆型(图2),换位式(图3),半包围型(图4)等方式编排学生,这些方式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和保证了老师和学生间更有效与紧密的交流,提高每个学生对于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而在以对话或者讨论为主的课堂中,我主要采用对角式(图4),面对面(或背靠背)式(图5),方块式(图6)等座位编排方式,让学生更加自由的结对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话和讨论,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2、改变新知识的呈现方式。

在新知识的呈现方式不仅可以采用让学生唱一唱、说一

说、猜一猜的方式,而且可以用故事导入,情景导入,让学生既感兴趣,又能亲身参与,更有效的感知有效地激活学生大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新知,学生更可以根据老师的呈现方式来举一反三的自主学习新知识,提高个人自主学习的能力。

3、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要求“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情感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利用游戏、讨论、对话,表演,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把新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连接起来,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时涉及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渗透情感教育。

四、学生自主学习欠缺

表现为:

一是过于注重语言知识传授,停留于教材表面,忽视语言实践,致使本来鲜活生动的英语变成一个个机械刻板的知识点,打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是教学停留在机械的模仿阶段。

只拘泥于课堂上的“Review─New Concepts─Practice─Class Closing”,忽视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反馈、课外学习和交际的指导。

 三是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每周三课时,课下也得不到练习,不利于语言的学习巩固。

 四是课堂纠错方式的偏差差距。

比如,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时,给学生提供帮助的方式不对,具体反映在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或是回答问题不流畅时,教师替答现象频繁出现。

学生能做的事情,老师给包办代替了,剥夺了学生练习语言的机会。

 对策:

对学生而言,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钟颖,2003)。

小学阶段除了让学生学会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子以外,还应该让学生掌握一些外语学习中很有用的技能,如国际音标,书写规范和英语学习词典的使用等。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应使学生做到大小写、笔顺、连笔、词距、标点和格式正确,并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会国际音标有利于学生自己拼读生词,避免因使用汉字注音而造成的发音错误。

在音标教学中,把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进行对比教学,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邰霞,2002)。

词典是无声的老师。

小学生学会英语学习词典的使用,就有利于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

反之,小学生只能鹦鹉学舌般地模仿老师或语音材料,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因此而受到极大的束缚。

因此,小学英语教师有责任把英语学习中常用的工具性技能传授给学生。

[反思]小学阶段安排的英语课时本来就少,学生说英语的时间也相对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创设英语交际的氛围,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想说,敢说,多说英语。

五、合作学习形式化。

表现为:

1、小组讨论就是合作学习。

现实中许多教师认为把学生分成一些小组,让他们自己讨论学习就是所谓的合作学习了。

2、小组建设可有可无,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对小组进行合作技能进行训练,教给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原则等。

3、有任务就有合作。

习惯于让学生讨论,师忽视合作是否必要的问题。

4、课堂讨论热烈就是好的合作学习。

以课堂气氛热烈与否评价英语课的成功,未思考学生是否真的学到了必要的交往技能了,教师缺乏主导课程的能力,整节课的目标变得不确定,甚至偏离了课的主题。

5、只对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忽略了一些对表现特别出色的学生的激励。

 对策:

1、把握合作学习的内涵,让小学英语教师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和运用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心应手的把合作学习的理念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去。

另外,小学英语教师还有必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刻体会合作学习的内涵,结合自己的教学,以形成自己关于合作学习的最佳方式。

2、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训练。

3、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设计合理的任务。

我思考下列问题:

(1)本节课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2)怎样根据目标设计相应的任务(3)教师讲授、单干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分配。

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有所选择,从而避免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要使课堂讨论交流有价值、有创新、有突破、有发现,教师务必精心设计问题,精选合作内容,提出富有价值的、明确的要求,做到问题有指向、有梯度、可操作,并留给足够的操作时间和思维空间。

课堂上要精心组织讨论,让学生在新知识的生长点处讨论;在知识的重难点处讨论;在探求结果不确定处讨论;在新旧知识发生碰撞处讨论。

教师在进行合作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都有参与、讨论和表现的机会。

为了使小组合作真正体现参与、合作、竞争、交往等现代意识,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小组每个成员应积极主动参与,乐于合作,使人人有事可干,有话可说,有意见可发表,有疑难共同解决,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讨论题,无论是由教师提出还是由学生提出,它都要能聚合课堂教学的焦点。

它要有一定的新颖度,能迅速激起学生讨论的兴趣;它要有一定的难度,能有效开启学生思维;它要有一定的深度,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六、教学评价单一

表现为:

1、鼓励与夸奖的滥用。

每当学生参与并完成了一个课堂活动,教师就马上使用“Good,okay”等激励性语言,给予学生以表扬,也不根据学生完成的课堂活动的难易与质量。

一堂课中“Good,okay”等能反复重复使用数十遍,似乎已变成了教师的口头禅。

2、纠错方式不恰当。

有的教师一发现学生的错误就立即纠正,还有的教师对学生任何语言错误都充耳不闻。

有些教师采用的纠错方式值得肯定,比如:

等学生把语言表述完后①再次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纠正;②让别的学生帮助纠正;③教师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纠正;④再次放录音让学生听后自我纠正;⑤教师加重语气重复正确的语言形式给予纠正。

 3、评价方式过于单调,使小学生感到评价乏味、无意义。

例如,教师的语言评价仅限于Good./Verygood./OK./Excellent./(You’re)Right./(You'rea)Clever(boy/gir1)./Yes(Yeah).等词句。

误区一:

评价方式表扬过多过滥。

4、评价主体单一。

主角的仍是老师,评价的主要目标依然指向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改变,课堂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特别是学生评老师等比较少见。

5、忽视不同类型评价的整合。

宏观评价多,微观评价少;总结性评价多,诊断性评价、形成性少;定性评价多,定量评价少;他人评价多,自我评价少等。

对于学生究竟哪里好,哪里不好,怎样改进,缺乏具体的、微观的评价和指导。

对策:

变化多样的评价形式才能激发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

1、分层评价,多样评价,激发起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

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可以分层进行恰当的评价。

如果学生能就某个问题回答得比较完整,这时教师可以用“VeryGood!

”、“Great!

”等赞美的语言;如果学生能就某个问题回答得很完整,这时教师可以用“Excellent!

”、“Wonderful!

”等赞美的语言。

当学生的回答往往不能如老师所期望的那样答得很完美。

更多时候是既有可取之处,也存在值得商榷甚至否定的地方,教师可以说:

“Thinkitagain.”或者“Tryagain”等。

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给予他们更多思考的时间,而不是盲目的表扬。

课堂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语言评价、情感激励和动作行为激励等。

除了语言评价外,情感激励和动作行为激励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

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宽容的微笑,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

2、以情动人,注重评价的人文性,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老师的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以真情动人。

评价学生时,不仅看他是否掌握了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更要看他是否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丰富感情。

在情感与策略方面,教师则要考察学生是否能够不懂就问,虚心好学;能否认真听讲,具有模仿能力;是否勇于大声说英语,并且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否认真地完成课内学习任务等,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评价主体多元化。

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

如一个学生朗读一篇英语短文之后,我要求他自我评价,他说:

“我读得声音响亮,但缺乏感情。

”“那能不能改进一下?

”他又读了一遍,既响亮又富有感情,全班都鼓掌表示祝贺。

4、评价方法既要多样又要全面。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目标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力求在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

七、资源利用不足

表现为:

1、课程资源单一,农村小学英语普遍使用的英语课程资源主要局限于学生用书和录音磁带。

学生接触英语也主要局限于英语课堂学习和英语课外作业。

除此之外,学生很少通过其他途径接触英语。

资源的单一,决定了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形式单一。

2、资源利用率低。

部分小学连最基本的教学设备都没有,甚至连教室通电这个基本条件也满足不了。

少数农村英语教师没有运用录音教学的习惯,即使使用录音机也是放放单词录音,录音机几乎成了摆设。

视听活动基本未开展。

国家远程教育工程配备的光盘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信息技术整合任重道远。

部分中心小学配备的多媒体设备无人会用,无人愿用,成为了豪华的摆设。

4、教辅资料匮乏。

部分学习为了减少开支,根本不给小学英语教师配备相应的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具,他们认为小学英语教师也能像语文、数学教师一样凭借一张嘴,一支粉笔就能出色完成小学英语教学。

1、

   对策:

利用实物、图片、挂图、投影仪、电视、多媒体等现代化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语言,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1、加强对基本教学设备的投入,英语教师人手一台高质量的录音机为必备条件,学校要定期维护,方便教师使用音像资源。

2、充分利用录音、录像资料,特别是录音资料。

让学生模仿真实、地道、自然的英语,从而在英语初学阶段在语音语调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日后的英语学习铺平道路。

3、创造性制作和使用教具。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实物。

除了教材出版单位为教材配备的直观教具以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制作直观教具,收集可以用于教学的实物。

同时要注意对教具和实物的保管和再利用。

八、课堂效率不高

表现为:

1、投入高产出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都会花很大的精力设计情境,设计活动,以达到“会说”的目的。

但往往是经过机械地、反复地操练后,学生把课本中的句子弄熟了,但离开了课本之后,在真实情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就显得举步维艰。

2、情境不连贯。

在一堂课中假如设置了过多的零星的情境,就会让整堂课显得分散而不集中。

3、 整合变了样。

老师们在开展教学时就有意识的利用其他学科来辅助英语教学。

但往往在课与课的整合上还欠考虑得成熟一点,没有考虑到课本身的不同性质,也没有考虑到各种外在因素。

以至于将英语课上成了体育课,英语课或美术课。

4、 活动参与率低。

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活动最后成了优秀学生的专利,大多数学生成为课堂的观众。

对策:

1、教师充分备课并布置学生预习。

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教具等。

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英语知识和能力的状况,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

2、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同时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师必须在教材的取舍组合上下功夫,对所讲内容的详略、先后顺序、讲练如何结合等必须作出精当的安排。

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来确定,诸如听录音、看录像、做游戏、搞表演等,采用哪些方式方法,应予以精心安排。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让他们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二要运用鼓励、表扬等手段,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三是传授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率;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若能运用有趣的实物、简笔画或幽默的语调、动作、表情,必能使学生兴趣盎然。

4、把握好教学节奏,处理好量、质、度三者的关系。

教师在精讲必要的语言知识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所花时间应不少于三分之二课时,参加练习的学生最好达到100%,最少不得低于80%。

这种面广、量大、质高的练习无疑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及时捕捉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因材施教。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授课,但每个学生在学习上又各有差异,因此,要通过研究反馈信息,及时掌握情况,采取不同的矫正、补救措施,以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2、钟祖荣著,《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3、李静纯著,《英语教育评价通论》,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4、马兰,《合作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