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1393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docx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一.选择题(共35小题)

1.(2020•杭州模拟)如图甲,现代城市里面高楼林立。

如图乙,是某地两高楼示意图,左边的楼高98m,右边的楼高200m,水平间距为136m,左边楼顶一人拿着1kg的E球,右边楼顶另一人拿着4kg的F球;若右边楼顶的人静止释放F球的同时大喊一声,左边楼顶的人一旦听到声音后即刻静止释放E球,不计空气阻力,人和球均看成质点,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本题取

3.2,本题仅供理论讨论,严禁高空抛物)(  )

A.F球先落地

B.在两球均释放后且落地前的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内E球的速度变化量小于F球的

C.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1.92s

D.在E球落地的一瞬间,F球离地面的高度小于左边楼的高度

2.(2020•绍兴模拟)如图所示是一辆摩托车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摩托车(  )

A.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也最大

B.前10s内的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

C.前6s内的位移大于后6s内的位移

D.第4s内运动的方向与第10s内运动的方向相同

3.(2020•浙江模拟)2020年1月,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使全国人民猝不及防,专家们也对疫情的扩散模型不断进行修正,来预测“拐点”出现的时间。

“拐点”之前每日新增病例成增加的趋势,“拐点”之后每日新增病例成减少的趋势。

若将总病例数量类比成直线运动学中的位移,则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

A.每日新增病例数量可类比成加速度

B.“拐点”可类比成加速度为零时的点

C.“拐点”可类比成速度为零时的点

D.“拐点”可类比成位移为零时的点

 

4.(2020•定海区校级模拟)张老师要开车从舟山去杭州,图是他手机导航的截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小时26分”指的是时刻

B.“方案三”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77km/h

C.若研究轿车通过公交站牌的时间,可以把车看成质点

D.三种方案的位移是一样的,方案一路程最短

5.(2020•浙江模拟)区间测速是规定固定的距离之后,起始端和结束端放置摄像头,检测车辆通过该区间总耗时的测速手段,如果总用时少于某设定值,就会判定车辆超速违规。

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区间限速100km/h是指平均速度

B.区间限速100km/h是指平均速率

C.区间限速100km/h是指摄像处速率

D.区间测速长度66km指的是位移大小

6.(2020•上虞区二模)某校高三男子400m决赛成绩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某高校男子400m决赛成绩

道次

成绩

1

65.4″

2

63.3″

3

60.5″

4

61.8″

5

62.7″

6

58.2″

7

59.8″

8

61.1″

A.各道运动员的路程都是相等的

B.1道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0

C.6道运动员过终点线的速度一定最大

D.6道运动员起跑时的加速度一定最大

7.(2020•义乌市模拟)有关物理学史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通过实验证实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卢瑟福最早发现了原子核的裂变

C.赫兹通过实验首先捕捉到了电磁波

D.奥斯特最早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并发现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8.(2020•浙江三模)2020年初,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宁波医疗救援队先后两批出征前往武汉,假设两批医疗援助人员从宁波的同一个医院出发分别采用导航中的推荐方案1和2至武汉的同一家医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批医疗人员的路程一定相同

B.图片左下角中的推荐方案的11小时41分钟是指时间间隔

C.图片左下角中的推荐方案的889.1公里是指位移的大小

D.两批医疗人员的平均速度一定相同

9.(2020•浙江二模)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关于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并准确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

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D.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是量子化的

10.(2020•浙江二模)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b车的加速度恒定且等于﹣2m/s3,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则(  )

A.a车做匀速运动且其速度为va

m/s

B.t=0时,a车和b车的距离x0=9m

C.t=1s时,b车的速度为8m/s

D.t=3s时,a车和b车相遇,但此时速度不等

11.(2020•嘉兴模拟)据分析,著名足球明星C罗曾在某次头球破门时重心上升了71cm,估算此次头球破门时C罗离地的时间应为(  )

A.0.75sB.0.38sC.0.27sD.0.54s

12.(2020•浙江模拟)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两个运动物体a和b的位置﹣时间图线,由图可知(  )

A.在t1时刻,物体a、b速度的大小相等

B.在t2时刻,物体a、b速度的方向不同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物体a的平均速度比b的小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物体a的速率一直比b的小

13.(2020•西湖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一辆长为14m的公交车出站后做加速度大小为1.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公交车先后通过地面上的两条标线A、B,所用时间分别为4s和2s,则两条标线A、B之间的距离为(  )

A.30mB.20mC.12.25mD.10m

14.(2020•浙江模拟)近年来,一些高级轿车的设计师在关注轿车的加速性能的同时,提出了“加速度的变化率”的概念,用这一新的概念来描述轿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轿车的加速度变化率越小,乘坐轿车的人感觉越舒适。

图示是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取t=0时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关于加速度变化率以及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据运动学定义方法,“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是m/s2

B.在10秒内,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在10秒内,汽车的速度增加了15m/s

D.若汽车在t=0时速度为1m/s,则汽车在2秒末速度的大小为3m/s

15.(2020•浙江模拟)四个不同的物体甲、乙、丙、丁的运动情况分别如图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在做曲线运动

B.在0至t1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平均速度

C.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乙、丁开始做反向运动

D.在t3时刻,丁一定在丙的前方

16.(2020•镇海区校级模拟)有四个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象如图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和B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0﹣3s的时间内,物体A、B的间距逐渐减小

C.t=3s时,物体C、D的位移相同

D.在0﹣3s的时间内,物体C与D的间距逐渐增大

17.(2020•余姚市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77km”、“100km”等指的是位移

B.乙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120”、“100等指的是平均速度

C.丙图是汽车上的时速表,上面的“72”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D.丁图是导航中的信息,上面的“26分钟”、“27分钟”指的是时刻

18.(2020•浙江模拟)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秒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B.3秒末质点回到出发点

C.质点前7秒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D.第2秒内质点的加速度与第5秒内加速度等大反向

19.(2019•嘉兴模拟)甲、乙、丙、丁四幅图象中,可能表示同一个直线运动的两幅是(  )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乙和丁

20.(2019•浙江模拟)某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该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s末的速度与7s末的速度方向相反

B.1s末的加速度大于7s末的加速度

C.6s内的位移大于7s内的位移

D.1s末的加速度与7s末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21.(2019•浙江模拟)如图所示,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是伽利略通过多次实验,直接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图乙是牛顿通过斜面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C.图丙是开普勒得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中的其中一条规律

D.图丁是库仑提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22.(2019•浙江二模)如图是跳高运动员奋力一跃成功跃过横杆的过程分解,由图可估算出运动员在跃起过程中起跳速度大约为(  )

A.1m/sB.6m/sC.10m/sD.15m/s

23.(2019•浙江模拟)已知一小球的运动位移x与时间t的图象是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如图所示,抛物线上三个点的坐标分别是O(0,0)、A(1,6)、B(2,22)。

从t=0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轨迹是一条曲线

B.t=0时,小球的速度为零

C.t=5s时,小球的位移为130m

D.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24.(2019•台州模拟)利用传感器与计算器结合,可以绘制出物体运动的v﹣t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小车v﹣t的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可知(  )

A.13s末小车距离出发点最远

B.小车先正向运动,后负向运动

C.18s时的加速度大小大于12s时的加速度大小

D.小车前10s内的平均速度与后10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25.(2019•杭州模拟)李华从学校打车去地铁站,如图所示为XX地图APP的一张截图,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22分钟、10.0公里”,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B.22分钟是指时间间隔

C.10.0公里表示此行程的路程

D.根据这两个数据,可以算出此行程的平均速度

26.(2019•绍兴模拟)某玩具汽车从t=0时刻出发,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行驶。

其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s末的加速度比1s末的大

B.1s末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C.第4s内速度变化量大于零

D.第6s内速度在不断变大

27.(2019•浙江模拟)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胡克证明如果行星轨道是圆形,它所受的引力大小跟行星到太阳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B.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学家通过科学实验直接验证得出的“实验定律”

C.19世纪30年代,库仑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

D.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库仑将它们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28.(2019•浙江模拟)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v﹣t图象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由ω﹣r(角速度一半径)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半径变化范围内做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

B.由a﹣t(加速度一时间)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时间内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

C.由F﹣x(力一位移)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位移内力所做的功

D.由F﹣v(力一速度)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速度变化过程中力做功的功率

29.(2019•绍兴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租汽车是按位移大小来计费的

B.手表上的指针所指的某一位置表示的是时间间隔

C.“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

D.研究嫦娥四号绕月飞行的周期时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30.(2019•浙江模拟)一长为12m的钢管竖立在地面上,一名消防队员在一次模拟演习训练中,从钢管顶端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消防队员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到达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

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两倍,下滑总时间为3s。

该消防队员在这一过程中的运动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31.(2019•浙江模拟)某校举行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其中一项比赛项目﹣﹣“五米三向折返跑”,活动场地如图所示,AB=AC=AD=5m,参赛教师听到口令后从起点A点跑向B点,用手触摸折返线后再返回A点,然后依次跑向C点、D点,最终返回A点。

若人可视为质点,现测得某参赛教师完成活动的时间为7.50s,则(  )

A.A到B和A到C的位移相同

B.该教师全程的平均速度为0

C.该教师通过的总位移为30m

D.7.5s指的是该教师回到起点的时刻

32.(2019•嘉兴模拟)如图所示是小张运动过程的x﹣t图象,x表示它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则(  )

A.10s﹣20s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6s的速度为3m/s

C.第30s的加速度为﹣1.5m/s2

D.距离出发点最远60m

33.(2019•嘉兴模拟)瑞士日内瓦喷泉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喷泉。

该喷泉竖直向上喷出时,雪白的水柱直入天空,甚为壮观。

已知水刚脱离地面的喷口时速度为53m/s,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水柱高度约为(  )

A.53mB.106mC.14mD.140m

34.(2019•温州模拟)如图所示,在台球训练中,将目标球送至底袋内,可按路线1或路线2进行。

在目标球分别走两条路线时,一定不相同的物理量是(  )

A.位移B.时间

C.平均速度D.到达洞口时的速度

35.(2019•浙江模拟)在港珠澳大桥通车仪式上,甲、乙两试验车在同一车道上匀速行驶,甲车在前面以54km/h的速度行驶,乙车在后面以90km/h的速度行驶。

当二者相距20m时,甲车立即以3m/s2的加速度制动,乙车司机看到甲车的制动红灯后也立即刹车制动,不计司机反应时间,则为避免两车相撞,乙车制动的加速度至少为(  )

A.4.5m/s2B.5m/s2C.5.5m/s2D.6m/s2

二.多选题(共1小题)

36.(2020•东阳市模拟)在2015年9月3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阅兵式中,我空军某部的直升机梯队在地面上空某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待命状态,要求该梯队11时26分40秒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进入BC段的匀速受阅区,11时30分准时通过C位置。

已知AB=5km,BC=10km,若取飞机出发的时刻为t=0,沿AC方向建立坐标轴,A点作为坐标原点,下列关于直升机的速度v、加速度a和位移x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三.计算题(共3小题)

37.(2020•温州三模)小明是学校的升旗手,国歌响起时他拉动绳子开始升旗,国歌结束时国旗恰好停在旗杆顶端。

若国旗从A点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0.4m/s,然后以最大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到达顶端B点。

已知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8s,至B的高度H=18m。

(1)求国旗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

(2)若国旗经过4s匀加速达到最大速度,求加速度a1及上升高度h;

(3)求国旗匀速运动的时间。

38.(2020•浙江模拟)ETC是高速公路上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简称。

如图所示,汽车以15m/s的速度行驶,如果走ETC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方10m处减速至5m/s,接着匀速行驶到收费站中心线,再加速至15m/s行驶。

设汽车质量为1200kg,所受摩擦阻力为汽车重力的0.1倍。

(1)假设进收费站时不施加牵引力(怠速行驶),利用摩擦阻力在中心线前方10m处减速至5m/s,应距收费站中心线多远处开始减速;

(2)车头通过中心线(成功计费)后,计划在40m内加速到15m/s,则牵引力至少多大;

(3)求出上面这种行驶方式与不收费通过(不落杆全程匀速)相比因为收费而延误的时间。

39.(2019•温州模拟)如图所示,ABCD为一智能机器人执行任务时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轨迹,其中A、B长3.0m,C、D长2.0m,B、C是半径为1.0m的四分之一圆弧。

机器人从A点由静止出发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1.0m/s后做匀速率运动,最后阶段以1.0m/s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D点时速度恰好为零。

机器人可视为质点,π取3,求:

(1)机器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

(2)机器人做匀速率运动的时间;

(3)机器人在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40.(2020•金华模拟)交通法规定,汽车出现故障停在道路上时,应在车后放置如图所示的三角警示牌,提醒后面驾车的驾驶员减速避让。

在夜间,某乡村道路上有一货车因故障停车,后面有一小轿车以20m/s的速度向前驶来,由于夜间视线不好,又有大雾,小轿车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20m的物体,并且他的反应时间为0.6s,制动后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求:

(1)小轿车从发现情况到最终停止所用的最短时间;

(2)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货车后多远处,才能有效避免两车相撞。

浙江物理选考各地模拟考试试题分类——专题1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5小题)

1.【解答】解:

A、声音从右边楼顶的人传到左边楼顶的人所用的时间为:

t′

0.5s,根据自由落体的时间公式有:

t

得E球落地需要的时间为:

tE

4.375s,从释放F球开始,经过4.375s球落地;F球落地需要的时间为:

tF

2

6.4s,故E球先落地,故A错误。

B、在两球均释放后且落地前的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t内两球的速度变化量相等为g△t,故B错误。

C、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t′=6.4s﹣4.375s﹣0.5s=1.525s,故C错误。

D、在E球落地的一瞬间,F球下落的高度为:

h′

(4.43+0.5)2m≈122m,则F球离地面的高度为:

h=200m﹣122m=78m<98m,故F球离地面的高度小于左边楼的高度,故D正确。

故选:

D。

2.【解答】解:

A、根据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故A错误;

B、根据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前10s内的加速度方向先沿正向后沿负向,故B错误;

C、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前6s内的位移小于后6s内的位移,故C错误;

D、根据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知第4s内运动的方向与第10s内运动的方向相同,故D正确。

故选:

D。

3.【解答】解:

A、总病例数量类比成直线运动学中的位移,每日新增数量可类比为每日的“位移”,即“速度”,故A错误;

BCD、“拐点”就是新增相比前一日没有增加,可类比成加速度为零时的点,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

B。

4.【解答】解:

A、“3小时26分”指的是从开始运动到到达目的地所用的时间间隔,是时间,故A错误;

B、方案三路程291km,用时间3.76h,

是由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得到的,不是平均速度,是平均速率,故B错误;

C、轿车长度比站牌大,所以研究轿车通过公交车站牌的时间,不可以把车看成质点,故C错误;

D、三种方案的初末位置相同,位移是一样的,方案一所走的路程最短,故D正确;

故选:

D。

5.【解答】解:

ABC、区间限速100km/h指的是用车行驶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得到的,故指的是平均速率,故AC错误,B正确;

D、区间测速长度66km指的是路程,故D错误;

故选:

B。

6.【解答】解:

A、位移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各道运动员的跑道长相等,故路程是相等的,故A正确;

B、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1道运动员的位移不为零,故平均速度不为0;故B错误;

C、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运动员的位移都一样,而6道运动员所用的时间最短,故平均速度最大,但过终点线的速度不一定最大,故C错误;

D、6道运动员所用的时间最短,故平均速度最大,但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系,故过终点线的加速度不一定最大;故D错误。

故选:

A。

7.【解答】解:

A、伽利略通过实验合理的推理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

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但是没有发现原子核的裂变,故B错误;

C、赫兹通过实验首先捕捉到了电磁波,故C正确;

D、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开了研究电与磁关系的序幕,但他没有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最早发现的,故D错误。

故选:

C。

8.【解答】解:

A、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两批医疗人员的运行轨迹不同,故路程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

B、图片左下角中的推荐方案的11小时41分钟是从宁波到达武汉所需的时间,对应的是一个过程,故指的是时间间隔;故B正确;

C、图片左下角中的推荐方案的889.1公里指的是医疗队实际所走的轨迹的长度,是路程,故C错误;

D、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两队的位移一样,但时间不一定相等,故他们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

故选:

B。

9.【解答】解:

A、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电子,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精确地测出电子的电荷量,故A错误;

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B正确;

C、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C错误;

D、卢瑟福通过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玻尔认为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是量子化的,故D错误。

故选:

B。

10.【解答】解:

A、x﹣t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由图可知,a车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va

m/s=2m/s,故A错误;

D、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位置坐标相同,两车相遇。

斜率相等,此时两车的速度相等,故D错误。

BC、t=3s,b车的速度为:

vb=va=2m/s

设b车的初速度为v0.对b车,由v0+at=vb,解得:

v0=8m/s

则t=ls时b车的速度为:

vb′=v0+at1=(8﹣2×1)m/s=6m/s

t=3s时,a车的位移为:

xa=vat=6m

b车的位移为:

xb

t

3m=15m

t=3s时,a车和b车到达同一位置,故t=0时,a车和b车的距离为:

x0=xb﹣xa=9m,故B正确,C错误。

故选:

B。

11.【解答】解:

C罗头球破门运动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是t,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运动规律可知:

h

解得:

t

0.376s

C罗离地的时间应为2t=0.75s,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

A。

12.【解答】解:

A、因x﹣t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在t1时刻,物体a、b速度的大小不相等,故A错误;

B、因x﹣t图象的斜率的符号反映速度的方向,可知在t2时刻,物体a、b速度的方向不同,故B正确;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由

可知,物体a和b的平均速度相等,故C错误;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图线斜率先大于a后小于a,所以a车的速率不是一直比b车小,故D错误。

故选:

B。

13.【解答】解:

设汽车刚经过标线A时的初速度为

,刚经过B时的初速度为

,根据

得:

解得:

解得: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

D。

14.【解答】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