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167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细那么杂物电梯资料审查Word文档格式.docx

防沉降的

预防措施

限速器型号

动作速度

安全钳型号

型式

缓冲器型号

液压泵站型号

满载工作压力

液压缸型号

柱塞直径

轿厢尺寸

层站数

 

第一部份:

技术文件审查

序号

项目编号

审查项目

审查内容及要求

审查结果

结论

1

机房总体要求

机房不应用于杂物电梯以外的其它用途,也不应设置非杂物电梯用的线槽、电缆或装置

如果机房不与井道相邻,连接机房与井道的液压管道和电气线路应全部或部分安装在专门为此预留的套管或线槽内

人员可进入的机房应有地面

2

通道

人员不可进入的机房:

应设置检修门或检修活板门,以接近杂物电梯驱动主机及其附件。

检修门或检修活板门的最小尺寸为m×

m,或即使在机房尺寸不允许的情况下,开孔尺寸也应满足更换部件的需要。

从检修门或检修活板门门槛到需要维护、调节或检修的任一部件的距离均不应大于600mm。

人员可进入的机房:

供人员进出的水平铰接的活板门,应提供不小于m2的通道面积,该面积的较小边不应小于m,并且该门能保持在开启位置。

所有检修活板门,当处于关闭位置时,均应能够支撑两个人的重量,每个人按1000N计算,作用在门的任意m×

m面积上,门应无永久变形。

检修活板门除与可收缩的梯子连接外,不应向下开启。

铰链(如果有)应为不能脱开的型式

供人员进出的检修门的尺寸不应小于m×

m。

检修门门槛不应高出其通道水平地面m。

检修门和检修活板门应设置用钥匙开启的锁,当门打开后,不用钥匙也能将其关闭和锁住。

即使在锁住的情况下,也应能不用钥匙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

3

机房的地面

维护用的站立区域应采取防滑措施(如花纹钢板

4

机房安全空间和维修空间

在控制屏或控制柜前应有一块净空面积,该面积:

a)深度,从屏(柜)的外表面测量时不小于m;

b)宽度,取两者中的较大值:

m或屏(柜)的全宽。

在需要检修、维护或紧急人工操作的机械部件前面,至少在门的高度范围内有一块不小于m×

m的水平净空面积,并保证在下列情况下门都能被完全打开:

a)在部件前面;

b)在检修门门槛前面(m×

m)。

在任何情况下,供活动或操作所需的净高度不应小于m。

上述净高度从机房顶梁下面测量到下列地面:

a)通道区域的地面;

b)工作区域的地面。

5

机房照明、电源插座和起吊设施

应至少提供一个插座,这些插座是:

a)2P+PE型250V,直接供电;

b)以符合GB规定的安全电压供电

在机房顶梁或横梁的适当位置上,应装备具有安全工作载荷标志的金属支架或吊钩

轿厢和机房照明电源(如果有)应与杂物电梯驱动主机电源分开,可通过另外的电路或通过与主开关供电侧相连,而获得照明电源。

6

井道围封

杂物电梯应由无孔的墙、井道底板和顶板与周围环境分开。

仅允许有下列开口:

a)层门开口;

b)通往井道的检修门、检修活板门的开口;

c)火灾情况下,气体和烟雾的排气孔;

d)通风孔;

e)井道与机房之间必要的功能性开孔;

f)根据所述,杂物电梯之间或杂物电梯与电梯之间隔板上的开孔;

g)对于人员可进入的机房,井道与机房隔开的顶板上的开

7

井道内部件的维护、调节或检修

若满足以下条件则允许在井道外进行维护、调节或检修:

通过井道的任何开口的任一边尺寸不应大于,或满足以下三个要求:

a)井道深度不应大于;

b)井道的面积不应大于;

c)已采取措施使维护人员便于从外部进行维修,即从门到任意需要维修部件的距离不大于。

对于不允许在井道外进行维护、调节或检修的,轿厢上应设置可在任一层站附近防止轿厢移动的装置,符合:

a)防止轿厢意外下行;

b)至少应承受的轿厢的质量加200kg;

c)轿顶或井道内每层层门旁设一停止装置;

d)在顶层停止轿厢时,轿顶至少有以上的距离。

8

通往井道的检修门和检修活板门

通往井道的检修门和检修活板门,除了检修需要外,一般不应采用。

检修门和检修活板门的尺寸应与它们在井道中的位置、用途以及需要承担的工作的可视性相适应

检修门和垂直铰接的检修活板门不应向井道内部开启.检修门和检修活板门均应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上述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也能将其关闭和锁住。

即使在检修门和检修活板门锁住的情况下,也应能不用钥匙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

仅当检修门和检修活板门均处于关闭位置时,杂物电梯才能运行。

为此,应按规定的电气安全装置证实上述门的关闭状态。

检修门和检修活板门均应是无孔的,并且应具有与层门一样的机械强度

应按规定提供通向上述检修门和检修活板门的安全通道

9

井道壁、底面及顶板的强度

井道的结构应至少能承受下述载荷:

驱动主机施加的、液压缸施加的、轿厢偏载情况下安全钳动作瞬间经导轨施加的、缓冲器动作产生的以及轿厢装卸载产生的载荷等

10

井道的通风

审查井道结构、尺寸布置图及相应的设计说明文件,确认井道有适当通风,但不应用于非杂物电梯用房的通风

11

井道的专用

井道应为杂物电梯专用,井道内不应装设与杂物电梯无关的电缆、设备等。

井道内允许设置采暖设备,但不能用蒸汽和高压水采暖。

采暖设备的控制与调节装置应设置在井道外

12

井道是否允许人员进入

审查井道结构布置图及是否允许人员进入机房、井道、底坑和轿顶的说明,确认对于不允许人员进入的井道要满足通向井道的任何开口的任一边尺寸不应大于m,或者不管其开口尺寸如何,井道深度不应大于m,井道面积不应大于m2和已采取措施便于维护人员从外部进行维护。

对人员不可进入的井道,地坑地面应能从井道外部进行清扫。

13

底坑下部空间的防护(井道下方有人员可进入的空间)

电力驱动的杂物电梯或间接作用式液压杂物电梯的轿厢应配置安全钳

直接作用式液压杂物电梯应设置下列任一装置:

a)由限速器触发的安全钳;

b)破裂阀;

c)节流阀(或单向节流阀)

若在杂物电梯井道下方对重或平衡重区域内有人员可进入的空间,对重或平衡重应配置安全钳

应在轿厢和对重的行程底部极限位置设置缓冲器

14

对重运行区域的防护(地坑可进人时)

采用刚性隔障防护,该隔障从杂物电梯底坑地面上不大于m处向上延伸到距底坑地面至少的高度。

宽度应至少等于对重(或平衡重)宽度再在两边各加m

或将对重(或平衡重)的运行行程限制在底坑地面以上不小于m的高度处

15

通井道内不同电梯之间的防护

在装有多台杂物电梯和(或)电梯的井道中,不同杂物电梯和(或)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以及在杂物电梯与电梯之间应设置隔障。

这种隔障应至少从轿厢、对重(或平衡重)行程的最低点延伸至最低层站楼面以上m的高度。

宽度应能防止人员从一个底坑通往另一个底坑。

若轿顶边缘与相邻杂物电梯或电梯的运动部件[轿厢、对重(或平衡重)]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则这种隔障应延伸到整个井道高度。

隔障的宽度不应小于运动部件或运动部件的需要防护部分的宽度再在两边各加m。

16

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井道壁的间距

层门全开状态下,轿厢与层门或层门框架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30mm

17

曳引式杂物电梯的顶部间距确认

当对重、轿厢分别停在其限位挡块上或者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轿厢、对重导轨的长度都应能提供不小于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18

强制式杂物电梯的顶部间距

轿厢从顶层层站向上直到撞击井道顶部最低部件时的制导行程不应小于m。

当轿厢停在其限位挡块上或其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平衡重(如果有)的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19

液压杂物电梯的顶部间距

当柱塞按规定通过其行程限位装置到达其上限位置时,轿厢的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当轿厢停在其限位挡块上或其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平衡重(如果有)的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20

底坑的地面及其它要求

井道的下部应设置底坑,除缓冲器座、限位挡块、液压缸座、导轨座以及排水装置外,其底部应平整。

在导轨、缓冲器及隔障等安装竣工后,底坑不应渗水或漏水

对人员不可进入的井道,底坑地面应能从井道外部进行清扫。

对人员可进入的井道,底坑内应设置停止开关和电源插座。

21

对人员可进入井道的底坑空间要求

应有一种可移动的装置,当轿厢停在其上面时,该装置应保证在×

m的区域内,底坑地面与轿厢的最低部件之间有m的自由垂直距离。

为此设置的装置应永久性地保留在井道内,并应确保其有效性

22

曳引式杂物电梯曳引条件计算

当对重压在缓冲器或限位档块上,而曳引机按杂物电梯上行方向旋转时,应不可能提升空载轿厢

当空载或载有125%额定载重量的轿厢按标准附录D的D2h)进行曳引检查时,应能被移动和停止

在选择钢丝绳和曳引轮之间的比压时,应考虑具体的特性和使用条

23

悬挂装置安全系数计算及钢丝绳的特性要求

载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位于最低层站时,一根钢丝绳(或链条)最小破断载荷(N)与该绳(或链条)所承受的最大拉力(N)的比值不应小于8

对于钢丝绳,钢丝的抗拉强度:

1)对于单强度钢丝绳,宜为1570MPa或1770MPa;

2)对于双强度钢丝绳,外层钢丝宜为1370MPa,内层钢丝宜为1770MPa。

钢丝绳的其它特性(结构、延伸率、圆度、柔性、试验等)宜符合GB8903的规定

24

绳轮与钢丝绳直径比计算

曳引轮、滑轮或卷筒的节圆直径与悬挂钢丝绳公称直径之比是否不小于30

25

限速器绳的相关计算

公称直径是否不小于6mm

限速器绳轮的节圆直径与限速器绳公称直径之比是否不小于30

钢丝绳的最小破断载荷对应于以下钢丝绳张力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

a)限速器动作时在限速器绳中所产生的张力,对于摩擦型限速器,宜考虑其摩擦系数μmax=;

b)对于安全绳,使安全钳动作所需的力。

26

安全绳的相关计算

安全绳的公称直径是否不小于6mm

27

导轨的选型与计算

导轨及其附件和接头应能承受所施加的载荷和力,以保证杂物电梯安全运行

不应使用延伸率小于8%的材料

若设有安全钳,则导轨与安全钳应匹配使用。

在安全钳动作后仍应能保证导轨的可靠性

导轨与导轨支架在建筑物上的固定,应能自动地或采用简单的方法调节,以对因建筑物的正常沉降或混凝土收缩的影响予以补偿。

应防止因导轨附件的转动造成导轨的松动

28

手动盘车力计算

审查设计计算书,检查用手动盘车装置向上移动载有额定载荷之轿厢的盘车力计算是否正确

29

卷筒放绳角计算

强制式杂物电梯钢丝绳相对卷筒绳槽的最大计算偏角不应大于4°

30

防自由坠落、超速下行保护措施的选用

若杂物电梯井道下方有人员可进入的空间,或采用一根钢丝绳(链条)悬挂的情况下,电力驱动的杂物电梯或间接作用式液压杂物电梯的轿厢应配置安全钳

安全钳应由下列任一装置触发:

a)限速器;

b)仅对于装有破裂阀或节流阀或单向节流阀的间接作用式液压杂物电梯:

1)安全绳;

2)悬挂装置断裂

若杂物电梯井道下方有人员可进入的空间(,则直接作用式液压杂物电梯应设置下列任一装置:

若在杂物电梯井道下方对重或平衡重区域内有人员可进入的空间,则对重或平衡重应配置安全钳。

b)安全绳;

c)在液压驱动的情况下,悬挂装置的断

31

限速器

限速器钢丝绳安全系数

限速器动作时张力与安全钳动作所需力之关系

32

安全钳

容许质量

安全钳动作所需提拉力

33

缓冲器或限位挡块

冲击速度

34

安全绳相关设计计算

安全绳的安全系数

安全绳动作时张力与安全钳动作所需力之关系

35

轿厢有效面积计算

轿底面积不应大于m2

36

垂直滑动门悬挂系统计算

悬挂用的绳、链、皮带,其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

悬挂绳滑轮的节圆直径不应小于绳直径的20倍

37

剪切危险的防护设计

层门的设计应尽可能减少由于人员、衣服或其它物件被夹住而造成损坏或伤害的危险。

如果手开门上装有把手,则在门运动方向上,把手与杂物电梯任何其他部件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50mm,如果把手不可能被抓住,则该距离可缩小到30mm

为了避免运行期间发生剪切的危险,动力驱动的滑动门外表面不应有大于3mm的凹进或凸出部分,这些凹进或凸出部分的边缘应在开门运动方向上倒角

轿门的设计应尽可能减少由于人员、衣服或其它物件被夹住而造成损坏或伤害的危险

38

开锁区域

开锁区域不应大于层站平层位置上下的m

39

门导向装置结构

层门的设计应防止正常运行中脱轨、机械卡阻或行程终端时错位。

水平滑动层门的顶部与底部都应设有导向装置。

垂直滑动层门两边都应设有导向装置。

即使在悬挂部件断裂的情况下,层门也不应与导向装置脱离

40

地坎

每个层站入口均应装设一个具有足够强度的地坎,以承受通过其运入轿厢的载荷

41

安全电路

安全电路应符合有关出现故障时的规定

如果一个故障(第一故障)与随后的另一个故障(第二故障)组合导致危险情况,那么最迟应在第一故障元件参与的下一个操作程序中使杂物电梯停止。

只要第一故障仍存在,杂物电梯的所有进一步操作都应是不可能的。

在第一故障发生后而在杂物电梯按上述操作程序停止前,发生第二故障的可能性不予考虑

如果两个故障组合不会导致危险情况,而它们与第三故障组合就会导致危险情况时,那么最迟应在前两个故障元件中任何一个参与的下一个操作程序中使杂物电梯停止。

在杂物电梯按上述操作程序停止前发生第三故障从而导致危险情况的可能性不予考虑

如果存在三个以上故障同时发生的可能性,则安全电路应设计成有多个通道和一个用来检查各通道的相同状态的监控电路。

如果检测到状态不同,则杂物电梯应被停止。

对于两通道的情况,最迟应在重新启动杂物电梯之前检查监控电路的功能。

如果功能发生故障,则杂物电梯重新启动应是不可能的

在恢复已被切断的动力电源时,如果在规定的情况下能被强制再停梯,则杂物电梯无需保持在已停止的位置上

在冗余型安全电路中,应采取措施,尽可能限制由于某一原因而在一个以上电路中同时出现故障的危险

42

安全回路、控制回路、主回路和制动器回路

对照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审查电源回路、安全回路、控制回路、主回路和制动器回路故障防护的分析文件,审核其故障分析和防护是否能够保证:

在正常运行、平层运行、再平层运行、防沉降运行、优先权控制、待机等情况下,GB25194§

中所列出的电梯电气设备的任何单一故障,如其不属于在GB25194§

和/或附录G所述条件下能被排除的情况,则其本身不应导致电梯出现危险故障

43

液压缸筒和柱塞的计算

满载压力的验算

液压缸筒和柱塞的压力、稳定性和拉伸应力的计算

44

多级式液压缸使用钢丝绳或链条作为同步机构时的计算

安全系数不小于8

45

硬管和附件的计算

液压缸和单向阀或下行方向阀之间的硬管和附件在设计上应满足以下条件:

在倍满载压力的作用下,应保证相对于材料屈服强度的安全系数不小于

46

软管的计算

在选用液压缸与单向阀或下行方向阀之间的软管时,其相对于满载压力和破裂压力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

47

轿厢与柱塞(缸筒)的连接计算

对于直接作用式液压杂物电梯,轿厢与柱塞(缸筒)之间应为挠性连接

轿厢与柱塞(缸筒)之间的连接件,应能承受柱塞(缸筒)的重量和附加的动力载荷。

连接方式应牢固

如柱塞由两节或两节以上组成,每节之间的连接件应能承受悬挂的柱塞节段的重量和附加的动力载荷

对于间接作用式液压杂物电梯,柱塞(缸筒)的端部应具有导向装置。

对于拉伸作用的液压缸,不要求其端部导向,只要拉伸布置可防止柱塞承受弯曲力的作用

对于间接作用式液压杂物电梯,其柱塞端部导向装置的任何部件不应在轿厢顶部之垂直投影之内

48

机械安全部件型式试验报告

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装置、驱动主机、破裂阀、仅使用机械移动的单向节流阀等

49

电气安全部件型式试验报告

安全电路和控制柜

50

主要部件型式试验报告

审查绳头组合(或链条端接装置)、耐火层门等

51

其它零部件质量证明或检验、试验报告

悬挂钢丝绳和链条、随行电缆、轿厢和对重(或平衡重)导轨、主接触器、接触器式继电器、制动器回路用接触器、继电器试验报告或出厂合格证以及液压杂物电梯的液压泵站和软管出厂合格证和软管总成相应的试验记录等证明材料。

52

可靠性运行记录和总结

可靠性试验方案的内容应至少包括:

可靠性试验起止时间、具体试验日程;

可靠性试验人员配置;

可靠性试验工况;

可靠性试验记录内容;

建议的抽查见证点、真实性声明。

可靠性试验方案在试验开始前应取得型式试验机构的确认。

可靠性试验记录和报告

53

对特殊环境及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电梯的要求

对在严重污染、高温、严寒、易燃、高海拨(2000米以上)环境以及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等特殊情况下使用的杂物电梯,制造厂和设计单位与用户必须商定特殊现场使用要求。

根据使用条件,至少考虑在下列方面采取措施:

(1)结构的防锈措施;

(2)外壳防护等级;

(3)环境温度保护或保证措施;

(4)材料的选择;

(5)防积水措施;

(6)防污染措施;

(7)导线选择及布置;

(8)重要部件的防水或密封措施;

(9)漏电保护措施;

(10)根据使用环境要求的其它措施

54

对特殊环境及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电梯的风险评价

特殊环境及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杂物电梯,制造厂(含部件制造厂)应对其产品进行安全使用的风险评价,从而能够确定其产品在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并在设计与制造中充分考虑这一风险评价的结果

附录:

1.特殊说明

2.曲线、图表、产品照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