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下22课礼记二则.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01968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八下22课礼记二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部编版八下22课礼记二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部编版八下22课礼记二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部编版八下22课礼记二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八下22课礼记二则.docx

《最新部编版八下22课礼记二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八下22课礼记二则.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八下22课礼记二则.docx

礼记二则

知识点:

1、《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撰的。

又叫《小戴礼记》。

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主要内容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礼仪,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2、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称为“传”或“记”。

礼记即对《礼》的解释。

3、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虽有佳肴

一、重点字词解释: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即使。

【佳肴】美味的食物。

【食】名词做动词,品尝。

【旨】味美。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最好的道理。

【学】学习。

【善】好处。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是故】因此。

【困】困惑。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困惑。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自反】自我反思。

【然后】这样以后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5、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自强(qiǎng)】自我勉励。

【强】勉励。

知道了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6、故曰:

教学相长也。

【故】所以。

【长】增加、促进 。

教学:

教导别人和自我学习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7、《兑命》曰:

“学学半。

” 其此之谓乎?

【学(xiào)学半】前一个学同“敩”,教导 。

【其】大概、恐怕,表示推测语气。

【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吧,固定句式。

《兑命》说: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二、通假字

1、《兑命》曰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2、学通“敩”,教导 

三、古今异义

A、虽有至道   古义:

即使。

今义:

虽然

B、不能知其旨也   古义:

味美。

  今义:

意义

C、教然后知困   古义:

困惑。

今义:

困难

D、教学相长也    古义:

促进。

今义:

增长

四、词类活用

A、不知其旨也   名词作形容词,味美。

B、不知其善也  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

五、一词多义

学学半  音xiào,通“敩”教导

学学半  向别人学习

其此之谓乎  表推测。

大概,恐怕

不知其旨也  它的

六、文章主旨:

文章运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七、课文重点

1、《虽有佳肴》选自《礼记.学记》。

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教学相长.

2、本文的中心论点:

教学相长,

3、本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就是教与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

4、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类比论证。

引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道理。

为引出下文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作铺垫。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说明教和学的两种困境。

6、《兑命》曰:

“学学半。

”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引用论证,引用《兑命》中的话,以增强对中心论点的阐述且作为有力证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7、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实践出真知,注重实践,把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

8、作者是怎么论述的?

(论证思路)

答:

以类比论证的方法,文章首先以“嘉肴,弗食,不知其旨”引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强调要学习,要实践。

然后说到教和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困”等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的方法“自反”“自强”,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为了增强这一结论的说服力,又引用《兑命》中的名言加以强调说明。

全文论证严密,结构浑然一体。

9、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答:

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

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

10、“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

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

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

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

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是主从关系。

11、请写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诗句。

答: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学习过程五步骤: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学者有四失:

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3、教育教学九原则:

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大道之行也

一、重点词语:

(1)通假字:

①选贤与能——“与”通“举”,推荐。

②矜、寡、孤、独——“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2)词类活用:

①不独亲其亲——“亲”(以…..为亲,奉养。

)第二个亲是指父母

②不独子其子——“子”(以…..为子,抚育。

)第二个子是指子女

(3)古今异义:

孤独:

古义:

幼而无父,老而无子今义:

孤单,独自一人

男有分,女有归(归古:

女子出嫁今:

返回,回到本处)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独古:

老而无子的人今:

单一,只有一个)

盗窃乱贼而不作(贼 古:

害人 今:

小偷,窃贼)(作古:

发生今:

作为)

大道之行也(大道古:

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今:

宽阔的路)

(4)一字多义:

①修讲信修睦(培养)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长)

②独矜寡孤独(老而无子人)予独爱莲…...(惟独)人不独子其子(单独单单只)

③乱盗窃乱贼(造反)避秦时乱(战乱)

④兴谋闭而不兴(发生)水波不兴(起)

⑤与选贤与能(通举推荐)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

二、特殊字词注解

大道之行也:

行:

施行。

幼有所长,长:

成长。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恶,憎恶。

是故外户而不闭:

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外:

从外面。

闭:

关门

谋闭而不兴:

闭,杜绝。

兴,发生。

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乱贼:

作乱害人的事。

作,兴起。

外户:

泛指大门。

是谓大同:

是:

这样,谓:

叫做,大同:

指理想社会,同:

和、平的意思。

三、理解性背诵:

1、《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写“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的句子是: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写“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男有分,女有归。

4、写“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句子是: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5、《孟子》有句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大道行也》一文与此句类似的句子是: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6、大同社会的核心思想(根本特征):

天下为公

7、大同社会的总纲领:

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四、课文主旨:

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表达了作者迫切希望一个太平盛世的思想。

五、课文重点

1、出处:

《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儒家的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

2、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3、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第二,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第三,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4、“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请举例说明。

有。

《桃花源记》其实就是“大同”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

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是根据文中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种大同社会体制构造出来的。

5、大道之行也怎样理解?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6、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

请归纳。

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

内容有:

(1)选贤任能,诚信和睦,普遍仁爱;

(2)全体社会成员各有所养、各有所用、各尽其职,行为皆出于公心;

(3)杜绝奸诈之心,害人之事,人们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7、文章的对偶句有哪些?

有何作用?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作用:

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说理的效果,增强了文章气势。

对比理解:

1、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也对比:

两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

两文各自侧重哪种表达方式?

有何相似之处?

关联之处:

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乙文]“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甲文]“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或:

“世外桃源”是对“大同”社会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

表达方式:

[甲文]侧重于议论(或“阐述”),[乙文]侧重于记叙(或描写)。

相似之处:

都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2、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

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我理想中的生活环境应该是环境清幽美丽,蓝天碧水犹如一幅画卷;人人和睦相处,安居乐业,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

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会的人文美(或“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两者结合起来,表达通顺的给满分。

3、孔子的“大同”理想激励后代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之而奋斗,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些这样的进步思想家或社会改革家?

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