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40394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川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通川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通川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通川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通川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川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通川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川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川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A、爱岗敬业

  B、办事公道

  C、诚实守信

  D、奉献社会

  【答案】A

  【解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爱岗敬业。

故选A。

  6、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主要经济杠杆作用的是价值规律,而价值规律的作用是()。

  A、通过竞争来实现的

  B、通过价格的波动表现出来的

  C、通过优胜劣汰来实现的

  D、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的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经济学知识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作用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进而以商品价格的波动形式来表现的,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并不是通过优胜劣汰来实现,故C错误,更不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故D错误。

本题出题形式有误。

  7、医生在给人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前臂靠肘关节处的血管暴起,该血管是()。

  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毛细淋巴管

  【答案】C

  【解析】抽血一般从静脉血管抽,因为静脉血管压力小,出血后可以很快止住,而动脉由于血流速度快,对血管冲击力和侧压力较大,不容易止血,所以不从动脉抽血。

题干所述血管就是静脉,C项当选。

  8、孔子说:

  “见人不可不饰。

”可见着装在社交中具有重要的礼仪职能。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着装礼仪原则的是()。

  A、个性原则

  B、合礼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奢华原则

  【解析】着装的原则:

①个性原则:

②合礼原则:

③TPO原则:

④整体性原则:

⑥整洁性原则。

  9、下列不属于行政决策的特征的是()。

  A、决策主体的特定性

  B、决策内容的广泛性

  C、决策的程序性

  D、决策的权威性

  【解析】情况有时候会是突发的,这个时候的决策也就不可能按照程序来进行。

因此决策的程序性不属于行政决策的特征。

  10、固定属性主要是指一种商品的相对不变的属性。

下列属于商品的固定属性的是()。

  A、商品供货周期

  B、商品类别

  C、供货单位

  D、商品价格

  【解析】固定属性主要是指一种商品的相对不变的属性,如商品编码、商品名称、生产厂家、商品条码、商品类别等。

B项当选。

  11、公文按照行为方向和行文关系可以分成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下列公文可作为平行文的有()。

  A、报告

  B、函

  C、批复

  D、知照性通知

  【答案】BD

  【解析】平行文,是指向同级机关以及向非同一组织系统或专业系统中不相隶属的任何级别的机关行文。

如:

函。

知照性通知用于一些不需要直接执行或办理的事项。

如节假日安排、人事任免、机构设置或调整、印章启用或更换以及召开会议等,主要起交流情况、传递信息的作用,发送对象较广泛,对下级、平级机关均可发送。

  BD当选。

A是上行文,C是下行文。

故本题答案为BD。

  12、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A、确定行文目的要求

  B、选择文种

  C、确定公文日期

  D、确定主题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

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行文目的要求、选择文种、确定主题。

故本题选择ABD选项。

  13、李白有诗云:

  “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里的“天上”是指()。

  A、地球的大气圈

  B、地球的平流层

  C、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

  D、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解析】本题考查黄河的源头巴颜喀拉山,D项当选。

  14、下列俗语描述的现象与经济学名词对应错误的是()。

  A、覆水难收——机会成本

  B、一山不容二虎——完全垄断

  C、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边际效用递减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负外部效应

  【解析】A项,“覆水难收”比喻事情已成定局,难以挽回,反映的应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即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A项对应错误,当选。

  B项,“一山不容二虎”比喻在一个地方两个强者不能相容。

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由一家企业完全控制的状态。

B项对应正确。

  C项,“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指进入了摆满香草的房间,久而久之闻不到香草的香味了。

边际效用递减,效用,即满足程度是人神经的兴奋,外部给一个刺激,人的神经兴奋就有满足感(产生效用),随着同样刺激的反复进行(连续消费同一种物品的数量增加),兴奋程度就下降(边际效用递减)。

C项对应正确。

  D项,“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比喻无辜被连累而遭受灾祸。

负外部效应是指未能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成本。

D项对应正确。

  15、购买了医疗事故责任保险的医生,可能会在给病人看病时花费较少的时间,这种现象属于()。

  A、道德风险

  B、逆向选择

  C、风险厌恶

  D、适应性预期

  【解析】道德风险又称为败德行为,是指在交易双方达成协议后,协议的一方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损害对方的利益。

常见于保险市场。

题干所述属于道德风险。

  16、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解析】变化不等于发展,B项表述不正确;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C项错误;

D项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选A。

  17、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是()。

  A、生动多样的标题

  B、细致公正的调查

  C、简明扼要的前言

  D、陈述详细的主体

  【解析】必须掌握符合实际的丰富确凿的材料,这是调查报告的生命。

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査,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前提。

故本题答案选B。

  18、“一票否决制”体现的决策规则是()。

  A、全体一致规则

  B、少数决策规则

  C、简单多数规则

  D、绝对多数规则

  【解析】一票否决指的是只要有一人投了反对票,无论赞成票有多少,这项决策也不能通过,体现的是全体一致规则。

  19、“一票否决制”体现的决策规则是()。

  20、唐代诗人柳宗元有诗写道:

  “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A、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B、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C、知而不行,行而不知

  D、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

  【解析】题干中柳宗元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B项符合。

A项“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和C项中“知而不行,行而不知”都出自《传习录》,是王阳明的观点,强调的是知行合一的重要性,认为实践和意识都很重要。

D项“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出自《道德经》,强调的是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我们心中,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没有强调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更没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故选B。

  21、人们因胃酸分泌过多所食用的“抗酸剂”主要成分可能是()。

  A、氢氧化亚铁

  B、碳酸氢钠

  C、碳酸锂

  D、氢氧化钾

  【解析】因胃酸分泌过多所食用的“抗酸剂”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可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等症状。

  22、“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句诗形容的是()。

  A、建安七子

  B、竹林七贤

  C、初唐四杰

  D、唐宋八大家

  【解析】这句诗出自唐朝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之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首诗一方面高度赞扬了初唐四杰,另一方面又批评了那些好高骛远、夜郎自大、轻薄为文的人。

后来以“不废江河”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

故选C。

  23、启事与通告的本质区别是()。

  A、内容不同

  B、使用单位不同

  C、面对对象不同

  D、是否具有强制约束力

  【解析】启事没有强制与约束力,这是与公告、通告的本质区别。

  24、我们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这段话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矛盾具有普遍性

  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循环的

  【解析】从题干可知,虽然我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体现了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即矛盾的普遍性。

  25、公文的发文字号应为()。

  A、青政办〔2004〕190

  B、青政办〔2004〕190号

  C、青政办〔2004〕第190号

  D、青政办-2004-190号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格式。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部分组成。

其中,年份表达需要用六角括号,并且不需要将“年”字带上,序号应用阿拉伯数字,且不添加虚位,不加“第”字,但要添加“号”,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6、下列用语不正确的是()。

  A、你市2014年15号文件《关于增加职工工资的请示》收悉

  B、你市《关于增加职工工资的请示》

  (杭办发﹝2014﹞15号)收悉

  C、特此批复

  D、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解析】公文中引用来文应当先引用文件名称,再于后面括号中标明文件字号,因此A项错误。

  27、在夫妻双方没有约定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中,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是()。

  A、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B、一方的婚前财产

  C、一方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

  D、一方知识产权收益

  【解析】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1)工资、奖金;

  

(2)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28、人们因胃酸分泌过多所食用的“抗酸剂”主要成分可能是()。

  29、下列成语或俗语与季节对应不正确的是()。

  A、鸟语花香──春季

  B、铄石流金──夏季

  C、沉李浮瓜──秋季

  D、粉妆玉砌──冬季

  【解析】A项“鸟语花香”指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很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对应正确。

B项“铄石流金”指石头被熔化,金属变成了水,形容夏季天气很热,对应正确。

C项“沉李浮瓜”指吃在冷水里浸过的李子和瓜,形容夏天消暑的生活,对应错误,当选。

D项“粉妆玉砌”指用白粉装饰,用白玉砌成,形容人皮肤白嫩,也常用来形容雪景,对应正确。

  30、有人指出:

没有产品的广告,又怎么能知道好的产品?

一些好的文章性的广告,让消费者了解新的产品,从而增加选择的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有些人却认为:

广告多了令人心烦。

另外一些人则提出如果没有广告又觉得空空的,可选择的余地太小,总之,众说纷纭。

这说明()。

  A、意识的不同主体之间具有主观差别性

  B、意识的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主观差别性

  C、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主体会有一致的反映

  D、意识的主观性表现为对客观对象的歪曲反映

  【解析】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表现在:

一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二是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

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题干说的是不同主体意识的主观差别,因此只有A项是正确的。

  3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生产力总体水平落后

  B、商品经济不发达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完善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健全、不成熟

  【答案】ABCD

  【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①生产力落后是最基本的特征;

②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

③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

④科技教育文化落后;

⑤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

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⑦各方面的体制还不完善;

⑧努力建设精神文明;

⑨同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

  32、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表现在()。

  A、经济繁荣时,税收减少

  B、经济繁荣时,救济增加

  C、经济萧条时,税收增加

  D、经济萧条时,税收减少

  【解析】自动稳定器就是能在经济出现周期性变化时自动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的机制。

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就是反周期,比如税收,拿累进税来讲,假如经济处在繁荣时期,大家收入高了,税收就会加重,从而减少居民和企业收入,反之,经济不景气时,收入降低,税收就减少了,因此可以让企业和居民保留更多的收入,因此税收在这里起到了一个调节的作用。

  33、公文的功能在于说理办事,开展公务活动。

因此,公文语言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和议论。

  A、诗歌

  B、描写

  C、说明

  D、抒情

  【解析】公文的语言要求庄重、准确、简练、平实。

公文的表达方式有:

叙述、议论;

说明。

  3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其哲学依据是()。

  A、同一矛盾的双方,其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

  B、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矛盾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

  C、矛盾普遍存在,必须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D、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解析】复杂事物中包含多个矛盾,其中必有一个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个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反之,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

主次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集中力量找出主要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重点、关键或中心,同时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正是依据了“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矛盾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这一原理。

  35、“一票否决制”体现的决策规则是()。

  36、公文的真实性指的是()。

  A、事实上的真实与方针政策上的真实

  B、事实上的真实与语言上的虚构

  C、方针政策上的真实与格式上的约定俗成

  D、语言上的虚构与格式上的约定俗成

  【解析】公文的真实性要求的是事实上的真实与方针政策上的真实,这是公文写作的一大特点。

  37、李白有诗云:

  38、公文的发文字号应为()。

  39、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解释了()。

  A、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不同

  B、为什么企业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穿过短期平均变动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为什么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为U型

  D、利润最大化的生产水平

  【解析】规模经济,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而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

造成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管理的低效率。

由于厂商规模过大,信息传递费用增加,信号失真,规模过大滋生官僚主义,使得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成本增加更大,出现规模不经济,所以,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现U型是由于厂商的规模不经济所致。

  40、一支玫瑰花平时的价格为5元钱,情人节期间上涨至15元。

在此处,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是()。

  A、文化

  B、地域

  C、季节

  D、生产

  【解析】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不会存在玫瑰产量受季节影响的情况,且玫瑰的培育技术已经成熟,其价格不会受到生产变化的影响。

由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可知,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D项排除。

由题干可知,玫瑰花在平时价格5元,而情人节上涨至15元。

由于情人节期间,玫瑰的需求量增加,因此价格上涨,这是情人节送玫瑰的习俗文化所决定的。

而题干当中并未提及地域之间的

  41、下列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鸦片战争②明治维新③巴黎公社成立④《独立宣言》颁布

  A、②③①④

  B、④①②③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解析】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6月。

狭义地说,明治维新从1868年10月23日宣布改元明治开始,但通常把1867年的大政奉还、王政复古等许多政治变动都包含在内。

巴黎公社成立于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

  《独立宣言》颁布于1776年7月4日。

因此B项当选。

  42、下列短语能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哲学原理的是()。

  A、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A项体现了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以及在一定条件下量的优势可弥补质的不足的观点。

B项体现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C项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的观点,可知该项正确。

D项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

  43、以下名句揭示的哲学道理不同的是()。

  A、“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与“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与“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

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

  D、“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与“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解析】A项都是揭示因果联系。

B项揭示的是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项揭示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项中,“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揭示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而“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揭示的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对不同的事物要因地制宜。

因此D项当选。

  44、保证人和债权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保证责任期间,没有约定的,以偿还借款的期限届满之日起()内为准。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解析】保证人和债权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保证责任期间,双方没有约定的,从借款企业偿还借款的期限届满之日起的6个月内,债权银行应当要求保证人履行债务,否则保证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45、下列关于标题表述正确的是()。

  A、《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

  B、公文标题中的“事由”的意思是解决问题的原因

  C、《×

×

市统计局关于开展企业用工情况调查的通知》

  D、公文标题由事由、文种组成

  【解析】A项错误。

缺少发文机关名称。

  B项错误。

公文标题中的“事由”是为了解释为什么发文,即公文针对的对象或需要解决的问题。

  C项正确。

  D项错误。

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组成。

  故本题选择C。

  46、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指的是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

  A、灵活性

  B、原则性

  C、程序性

  D、整体性

  【解析】

  “木桶原理”是指组成木桶的木条中,其最短的一根木条决定木桶的容积,因此构成木桶的木条应长度均衡,才能使木桶成为一个有效率的整体,增加容积。

  “木桶原理”强调的是整体性的重要。

  47、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必须做好()工作。

  A、审核

  B、签发

  C、会商

  D、会签

  【解析】会签是公文拟制的过程中,主办单位主动与有关单位协商并核签的一种办文程序,一般当公文的内容涉及本单位的多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