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5395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docx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

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送审稿)

“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是我市推进三大跨越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黄金发展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

根据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委二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结合当前宏观经济走势和六安实际,在总结“十一五”发展成效的基础上,编制了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通过规划编制,引导全市统一思想,奋发图强,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促进大发展,实现大跨越。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和六安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心城市发展为先导,以工业化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568”项目为抓手,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克服雨雪冰冻、甲流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经济快速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全面进步,预计“十一五”主要目标将顺利完成,实现了综合实力、城市建设和农业抗灾能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新跨越。

1、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一是经济总量快速攀升。

“十一五”以来,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1%,高于“十五”年均速度5.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由“十五”末的312亿元提高到2009年的564亿元,排位由全省第8上升到第6位,经济总量提前实现赶超目标。

预计2010年GDP总量将达640亿元,五年翻一番多;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8.5%,高于“十五”年均速度19.3个百分点,2009年达52.1亿元,是“十一五”计划目标1.6倍。

二是工业经济快速扩张。

“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大力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深入开展“发展工业学霍山”活动,积极推进钢铁产业“双百亿”工程,全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2009年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87.1亿元,是“十一五”计划目标1.3倍,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前四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8.7%,高于“十五”年均增速19.6个百分点。

当前,规模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126家,钢铁、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力、建材等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显现,实现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60%左右。

科技对工业发展支撑力度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超过11%。

三是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十一五”以来,以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按照特色产业做大、规模产业做优的发展思路,全市上下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粮食“双百工程”和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化,农村生产力较快发展。

2009年,一产增加值达到138.4亿元,是“十五”末1.7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5%;粮食总产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超90 亿斤;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增长,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分别达到2家、35家和160家。

四是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

“十一五”以来,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商贸流通“双百”工程稳步推进,旅游、商贸、市场、运输、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快速增长,金融、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7%。

建成4A级景区8个,2009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31.6亿元,是“十五”末的2.64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5%,高于“十五”年均速度8.3个百分点,2009年达235.5亿元,已超额完成“十一五”计划目标。

五是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十一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千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6倍,年均增长40.6%,高于“十五”年均增速20.5个百分点,2009年达到355.2亿元。

五年累计实施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643个,建成332个,完成投资828亿元,同时抢抓政策机遇争取中央和省投资41.6亿元,一大批工业骨干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568”计划顺利完成。

六是对外开放继续扩大。

“十一五”以来,到位内资年均增长45.6%,2009年达193亿元,是“十一五”计划目标1.4倍;到位境外资金年均增长25.3%,2009年达1.33亿美元,是“十一五”计划目标1.2倍。

索伊冰箱、墙煌彩铝、雪花啤酒、宝利嘉纺织等一大批招商项目落户我市;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4%,2009年达3.3亿美元。

今年以来出口快速回升,“十一五”进出口目标将超额完成。

2、基础设施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和农业抗灾能力取得新突破

一是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中心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五”拉开了城市框架,“十一五”实现跨河发展,市区基本形成60平方公里框架,建成区扩展到55.3平方公里,人口增至60万人,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中心城市集聚50万人目标;市政道路里程达200多公里,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9.2%,人均公共绿化面积9.14平方米。

供水、城市公交、燃气管网、通信等各项公共设施建设逐步健全,城市防洪能力得到加强。

城市品位大幅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成功争创省级园林城市。

县城和50个重点集镇建设加快推进,城镇载体功能不断增强,全市城镇化率由28.7%提高到2009年的36.9%,预计到“十一五”末将完成38%的城镇化率目标。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改造县乡公路600公里、乡村道路7798公里,农村交通条件继续改善。

淠史杭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顺利实施。

4座大型、7座中型、16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顺利完成。

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有效开展,乡村清洁工程积极推进,解决134.8万人农村安全饮水,新建沼气池4.9万口以上,中小型沼气工程230余处,有力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抗灾能力。

大力组织实施“百村十镇”示范工程,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交通枢纽初步形成。

合武铁路和合六叶、合武、六潜、合淮阜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阜六铁路顺利开工,全市铁路通车里程达360公里,占全省1/10,铁路运营进入动车时代;高速公路里程近400公里,形成了东西连接、南北贯通的大交通格局,建成国家陆路交通枢纽城市。

四是重大水利建设扎实推进。

第三轮14项治淮骨干工程建设顺利完成,累计投入治淮资金55亿元,建成了临淮岗洪水控制、白莲崖水库、行蓄洪安全建设、洼地治理、移民迁建等五大类61个单项工程。

完成泵站更新改造10座,装机162台套3.6万kW,沿淮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基本完成。

丰乐河河道治理一期等中小河流治理顺利实施。

五是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十一五”以来,500千伏皋城输变电工程顺利投入运行,新增改造220千伏输变电项目3个、110千伏输变电项目11个;信息网络工程建设初具规模,通信网络光纤化、宽带化、无线化初步实现,“数字六安”建设有效推进。

3、民生条件快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

一是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6%和15.5%,分别高于“十五”年均增速0.9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2009年达1.3万元和4010元,均提前完成“十一五”计划目标。

大力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培训转移和社会帮扶,扶贫开发深入推进,贫困人口减少至40.4万人。

二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自2007年全省实施民生工程以来,全市民生工程累计投入56亿元,惠及650万城乡居民,连续三年获全省一等奖。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深入实施,中小学D类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高中教育普及率达76.5%,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六安卫校成功升格为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城乡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6%。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新增就业1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5%以内。

五大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到205.9万人次。

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均实现应保尽保。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以人为本的计生优质服务工作深入推进。

双拥工作成效显著,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文化体制改革顺利完成,社会建设得到加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三是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顺利完成了“六安生态市建设”规划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20.5%,生态公益林占国土面积21.1%,森林覆盖率由34.5%提高到36%,6大水库涵养林得到有效保护,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称号,建成金寨、舒城、霍山三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9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9个、省级生态村58个、市级生态村76个。

霍山县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建成国家级生态县。

节能减排扎实推进,五年单位GDP能耗下降%,二氧化硫排放量和万元产值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和%。

专栏1:

六安市“十一五”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

2005年

2009年

年均增长(%)

生产总值(亿元)

312.8

564

14.1

人均生产总值(元)

5026

9302

三次产业结构

26.7∶33.5∶39.8

23.7∶40.7∶35.6

-

规模企业总数(家)

370

819

22

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

50.6

187.1

38.7

年末总人口(万人)

681

706

其中:

城镇人口(万人)

176

258

10

其中:

中心城市人口(万人)

40

60

11

城镇化水平(%)

28.7

36.9

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

粮食总产量(亿斤)

80

90

3

财政总收入(亿元)

18.7

52.1

28.5

其中:

地方财政收入

11.6

33.1

3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90.8

355

40.6

到位境内资金(亿元)

57.3

193

35.5

利用境外资金(万美元)

5375

13250

25.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19.4

235.5

18.5

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18606

33035

15.4

旅游总收入(亿元)

12

31.6

27.4

接待境内外游客人数(万人次)

263

577.6

21.7

人口自然增长率(‰)

7.99

4.19

保持稳定

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

-

累计下降20

年均下降4个百分点

万元产值化学需氧量下降(%)

-

累计下降10

年均下降2个百分点

万元产值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

-

累计下降20

年均下降4个百分点

城市污水处理率(%)

45

80

年均提高7个百分点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30

80

年均提高10个百分点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30

80

年均提高10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7810

13001

13.6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2255

4010

15.5

城镇登记失业率(%)

4.17

3.85

保持稳定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十二五”是我市承上启下、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战略转型的诸多挑战;既有许多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又面临着赶超进位的重要任务。

1、发展的新形势。

从国际看,“十二五”时期,全球技术创新步伐加快,经济有望缓慢复苏,我国的国际地位稳步提升,为我国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有利于我市出口导向型企业走出低谷和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空间。

从国内看,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利于我市争取国家投入,进一步夯实基础支撑平台;有利于通过消费需求拉动,促进我市旅游业、商贸服务业和消费品工业加快发展。

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和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我市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提升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有利于引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新兴高科技产业,实现产业跳跃式发展。

国家继续加大“三农”扶持政策,有利于我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国家继续加大民生投入,有利于我市利用相关政策,大力改善民生条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和谐。

2、发展的新优势。

一是资源优势更加明显。

我市拥有铁矿、钼矿、优质水、优质农产品、旅游、经济林木等大量可供开发的、能够快速产业化的资源,有利于我市承接资源依托型产业转移。

二是成本优势更加明显。

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土地、水、电、劳动力等资源成本较低,有利于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三是政策优势更加明显。

随着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建设和加快皖北地区发展,使我市可利用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个大平台,广泛参与长三角产业合作与分工,集聚产业,集聚资本,集聚人才;使我市可利用经济圈区域发展优势,与合肥等城市实现一体化,推动融合发展;使我市可利用省的扶持政策,加快沿淮地区发展。

3、发展的新基础。

一是基础设施条件。

通过近十年的建设,我市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宁西、合武、阜六铁路为主体的铁路运输网络体系;以312、206、105等3条国道和沪陕、合武、商景等3条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以新桥国际机场为核心的航空运输体系;以大型火力发电企业和500千伏、220千伏电网为骨干的电力供应体系;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极大提高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力。

二是承接载体条件。

我市已有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1个省级开发区,以及六安承接产业示范园区、新桥国际产业园和一批乡镇工业集中区,为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可靠平台。

三是产业支撑条件。

经过建市以来的大力发展,我市钢铁、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机电与家电、纺织服装、电力以及旅游等主导产业优势日益突出,新材料、光伏以及高新技术等创立型产业初见端倪,为下一步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发展的新挑战。

一是发展环境的挑战。

世界经济增长格局面临深度调整,经济复苏道路曲折。

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着更加困难和复杂的宏观环境。

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显现。

我市纳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只有金安和舒城两县区,纳入皖北开发的只有霍邱、寿县,相对于其他全覆盖的市,我市的政策覆盖面和区位优势明显不足。

二是发展能力和方式的挑战。

我市长期以来发展主要依靠政策推动和传统产业拉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育滞后,全市尚没有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依然较低。

三是人才需求的挑战。

我市人力资源引进和培育相对不足,专业科技人才缺乏,劳动者素质偏低,对我市加快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出了挑战。

四是转型升级的挑战。

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一产比重仍然过大,支撑性大板块、大产业、大企业尚未形成。

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增收渠道依然不宽,节能减排压力依然较大。

五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挑战。

我市人口基数较大,农村人口比重高,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任务重。

大建设、大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矛盾,在快速发展中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难度加大。

三、“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转型、跨越崛起、强市富民为主线,抢抓机遇,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开放战略、工业化核心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全力推进向农业强市、工业大市、财政富市跨越,努力建设繁荣六安、实力六安、生态六安、平安六安、和谐六安。

(二)基本原则

未来五年,我们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转型发展,推进优化升级。

全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规模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转变;经济发展结构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经济增长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城镇化进程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社会建设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向转变。

——坚持创新发展,增强竞争能力。

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能力;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管理创新,不断提高政府、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坚持赶超发展,全力争先进位。

以坚定的信念、实干的精神、顽强的毅力、百倍的干劲,着力营造赶超发展的氛围;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千亿元产业,培育百亿元企业,着力构筑赶超发展的增长极;提高居民收入,大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着力形成赶超发展的合力。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两型社会。

以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为重点,积极发展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绿色旅游等绿色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开放发展,激活跨越活力。

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不断夯实发展载体,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合作,加快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

(三)奋斗目标

通过五年发展,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翻一番,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翻一番,在全省位次进一步提升,实现总量靠前、人均居中、收入赶平的目标。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总量突破15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6:

48:

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五年累计完成投资40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达到630亿元;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达到7.3亿美元;到位境内资金年均增长15%,达到450亿元;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达到3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达到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达到6700元;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8%,中心城市形成80平方公里框架,人口达到80万人,综合实力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推进向农业强市跨越。

到2015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00亿斤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6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培育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龙头企业2家以上,超亿元100家以上,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以上,省级90家以上。

建成全省产粮大市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农产品优质品率提高到80%,农业综合实力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推进向工业大市跨越。

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6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2000家以上。

建成1个千亿产业基地,5家以上百亿企业和全省百强企业,5家以上上市企业,工业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推进向财政富市跨越。

到2015年,财政收入突破16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1%以上。

人均财政收入达到2200元,人均财政支出达到5000元。

——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到2015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万元产值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元产值COD排放量、万元产值氨氮排放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环境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年控制在7.9‰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控制在4.2%以内,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以上。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和谐。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保密、地震、气象、人防、公检法、双拥、档案、民族宗教、侨务、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扶贫开发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专栏2:

“十二五”期间六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指标

2009年

2015年

增长(%)

指标属性

生产总值(亿元)

564

1500

13以上

预期性

人均生产总值(元)

9302

22000

预期性

三次产业结构

23.7∶40.7∶35.6

16:

48:

36

-

导向性

规模企业总数(家)

819

2000

年均增加200家

导向性

工业增加值(亿元)

192.7

600

20以上

预期性

年末总人口(万人)

706

741

0.79

约束性

其中:

城镇人口(万人)

258

350

年均增加15万人

约束性

其中:

中心城市人口(万人)

60

80

年均增加4万人

导向性

城镇化水平(%)

36.9

48

年均增加2个百分点

导向性

粮食总产量(亿斤)

90

100

保持稳定

预期性

财政总收入(亿元)

52.1

160

20

预期性

其中:

地方财政收入

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355

1000

20

预期性

到位境内资金(亿元)

193

450

15

预期性

利用境外资金(亿美元)

1.33

3

15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235.5

630

18

预期性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3.3

7.3

15

预期性

旅游总收入(亿元)

31.6

150

25

预期性

接待境内外游客人数(万人次)

577.6

2000

20

预期性

人口自然增长率(‰)

6.5

7.9以下

约束性

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

约束性

万元产值化学需氧量下降(%)

约束性

万元产值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

约束性

城市污水处理率(%)

80

85

约束性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80

85

约束性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80

85

约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3000

25000

12以上

导向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4010

7700

12以上

导向性

城乡养老保险覆盖率(%)

40

95

年均提高10个百分点

约束性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

94.6

95以上

约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3.85

4

控制在4%以内

约束性

注:

导向性指标,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预期性指标,体现政府意图,主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努力实现;约束性指标,主要通过政府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完成。

四、“十二五”发展任务

加快建设矿产资源依托型加工基地、农业资源依托型加工基地、科技资源依托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山水与历史人文资源依托型旅游产业基地、交通枢纽依托型仓储物流基地等五大基地,不断夯实产业承接载体,全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着力构建交通、电力、水利、技术、信息、信用、人才七大体系,加强生态环保,推进社会建设,增加居民收入,全力构建和谐社会。

(一)打造千亿元基地,培育百亿元企业,推进工业跨越

1、全力建设三大产业基地。

到2015年,力争三大基地实现总产值达到18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550亿元,将以钢铁及深加工为主导的矿产资源依托型产业打造成千亿元基地,将首矿大昌、应流集团、金安不锈钢、迎驾集团、霍邱武钢矿业等5家企业打造成百亿元企业和全省百强企业。

(1)矿产资源依托型加工基地。

重点发展以铁矿、钼矿等资源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开采业和依托铁矿资源的钢铁工业、铸造工业、装备制造及零部件加工业,依托钼矿资源的钼制品深加工业,力争到2015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

一是铁矿资源开采及深加工。

依托大昌、开发、金日盛等企业,有序推进铁矿资源开发,到“十二五”末力争实现年产3000万吨铁矿石、1000万吨铁精粉能力。

依托首矿大昌、金安不锈钢、应流集团等企业,延伸深加工产业链,到2015年争取形成600万吨铁矿深加工、50万吨不锈钢及合金钢、50万吨铸件生产能力。

二是装备制造及零部件加工。

围绕整车制造、零部件、机电、家电四大产业,依托长安、华夏、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