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6615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2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docx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

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工程

工程地点:

本工程位于镇海新城核心区B5地块,东临东邑南路,南靠民和路。

本工程地上建筑面积2774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0015平方米;地下一层(局部有夹层),地上建筑有三栋,分别为十层、十六层和两层裙房;建筑高度为69.9m。

建筑结构形式分别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大跨框架结构,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耐火等级为一级。

二、主体设计概况

本工程结构分地下室(包括人防)、#1楼、#2楼和裙房四个部分,其中地下室一层(局部有夹层),#1楼10层,#2楼16层,裙房两层。

地下室顶板以上设抗震缝。

主体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裙房有后张拉预应力梁,其中最大预应力梁截面为600×1600,位于裙房屋顶层,其余截面以500×1600为主。

主体结构砼强度等级:

地下梁板采用C35混泥土,#1楼墙、柱砼强度等级从基础面到二层为C50,三、四层为C45,五到九层为C40,十层和屋面为C35,梁板混泥土等级除八、九、十层和屋面为C30,其余楼层均为C35。

#2楼墙、柱砼强度等级从基础面到二层为C55,三、四层为C50,五到十一层为C45,十二到十五层位C40,十六层和屋面为C35,梁板混泥土等级除十六层和屋面为C30,其余楼层均为C35。

裙房墙、柱砼强度等级除注明外均为C50,梁板和预应力梁砼强度等级均为C45。

层高设置:

#1楼层高为一层5m;二、三层4.5m;四层4.2m;五-九层3.9m;十层4.45m;屋面3.3m。

#2楼层高为一层5m;二、三层4.5m;四层4.2m;五-十五层3.9m;十六层4.45m;屋面3.4m。

裙房层高为一层12.5m;二层7.47m。

地下室部分砼保护层厚度:

板、墙为20mm;梁为30mm;柱为30mm。

上部结构砼保护层厚度:

板、墙为15mm;梁为25mm;柱为30mm。

三、施工技术难点

1.弧形结构的放样(弧形车道)。

2.后张法预应力梁的施工。

3.超高支模架的搭设。

(12.5m)

第二章施工部署

一、施工段的划分

主体结构划分为地下室、#1楼、#2楼、裙房四个个施工段,自地下室顶板以上由抗震缝隔开或单体分离。

二、总体施工部署

1、施工顺序:

根据目前实际施工进度情况及总进度计划要求,主体结构先后按地下室、裙房、#1、#2楼上部结构依次流水施工。

主体结构验收必须在417日历天内完成(即2012年9月08日)。

2、施工部署:

(1)遵循“先主体,后围护”、“先土建,后设备”等合理程序,在满足施工工艺的前提下,尽量利用一切工作面,实行平面流水交叉作业,使各项工作有序地交叉穿插进行。

结构工程承包范围内土建均自行完成,与专业分包单位相互友好协商,统筹安排。

(2)应仔细考虑各个施工环节的协调配合,在施工顺序上统筹安排,避免在施工环节上出现矛盾。

(3)由于施工场地受限制,材料堆场面积有限,材料按计划分批进场,合理使用场地。

材料在塔吊周转的过程中,尤其应做好塔吊协调工作。

(4)待主体结构完成一部分,墙体即可交叉砌筑。

安装预留、预埋结构施工跟进配合。

(5)主体各楼层钢筋砼结构施工流程(见流程图):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案及关键技术措施

一、施工测量

1、工程测量

本工程地下室车道为两个同心圆弧形,因此弧形测量放样为本工程测量工作的难点。

以下为本工程具体测量方法:

1.1、场地±0.00标高引测

本工程±0.00标高的绝对高程由市规划局确定后,施工人员即用此标高换算成本工程的相对建筑高程,工程±0.00标高相当于黄海标高4.650m,规划局所给标高点应妥善保护,以便高程复核。

由±0.00标高确定主体内外各关键点标高。

1.2、轴线引入与控制

①根据规划提供的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定出控制点位置,根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定出轴线。

②轴线引测采用经纬仪将单位工程四大角及转角作为轴线引测的关键点。

③基坑土方完成后,将相关控制轴线部分(或全部)投放至垫层面,并以C、F、N、R和2、6轴线为基础,在垫层上投放与其相关轴线,随时进行闭合封闭,对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直至定位出整个轴线组。

④楼面轴线关键点确定后,弹墨线取得楼面控制轴网。

沿轴网拉钢尺按设计尺寸划分轴网,取得分轴线;量取柱截面尺寸定柱模板位。

⑤为保证轴网定位的准确,应对楼面轴网尺寸做二次校核。

拉尺时,为避免累计误差,应充分考虑温差、尺长、拉力等的影响,一次性量取各柱间尺寸。

1.3、标高水准测量

①主体结构施工时,将基准点标高换算成相对标高后,设置在电梯井道内或墙角处,用钢卷尺引测至建筑物施工面,再用水准仪传递至各施工部位。

②水准控制点随结构施工及时跟进设置,并每20m重新设置,用以控制建筑物高度及层高,以避免在施工中出现累计误差。

1.4、垂直度控制

①本工程垂直度控制与轴线引测工作结合在一起操作。

施工时应注意,对上部外侧轴线,每条柱轴线均需要做垂直度观测。

②垂直度控制采用铅垂仪和线锤观测定位,要求垂直度检测偏差每层不得大于±5mm。

1.5、弧形结构的放样

第一步:

利用CAD软件,在电子版施工图上,获取圆弧上“呈一定规律的”点的坐标若干个,用全站仪在已浇筑板面上进行放样,并做好每个点的标记。

点的数量根据精度要求及圆弧大小而定。

第二步:

选择一块足够大的平整场地,根据圆弧坐标,利用全站仪完成圆弧放样,于梁底板铺设前预先制作好梁底板。

并将“呈一定规律的”点在梁底板侧面做好标记。

弧形梁钢筋下料可根据制作好的梁底板弯出相应弧度。

第三步:

用线垂使梁底板上的点与下方楼板面上的相应点重合,从而做到梁底板的准确定位。

二、钢筋工程

1、钢筋原材料:

工程中所用的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有厂方提供的质量保证资料,并经现场检验及取样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本工程框架中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不应小于1.25及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的要求。

2、钢筋加工、堆放:

钢筋严格按翻样单加工,钢筋翻样单需由工程科进行审核。

加工后的钢筋根据不同的结构部位、绑扎的先后顺序分类分别堆置,先用的钢筋堆在上面,并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做好标识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二次搬运。

箍筋弯钩弯曲直径Ⅰ级钢筋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d,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弯钩形式为135°。

弯起钢筋中间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3、钢筋连接:

柱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接头以加快施工进度。

梁板筋

16及以上钢筋接头采用机械连接接头;Φ16以下的钢筋采用焊接为主绑扎搭接接头为辅方法。

4、钢筋安装:

钢筋的绑扎按设计图及有关联系单要求施工。

箍筋弯钩按抗震要求制作,钢筋锚固及搭接长度应根据砼等级、钢筋级别、直径确定,绑扎尺寸、间距、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同一截面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规定。

钢筋保护层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

钢筋节点做法须同时符合03G101标准图集的要求。

5、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应设专人监管钢筋,对偏移钢筋及时修正。

三、模板工程

1、模板工程概况说明:

本工程主体裙房有高大支模架,高大支模架搭设高度从-2.2m~10.3m,搭设高度约12.5m。

高大支模架搭设方法详见高大支模架专项方案。

本工程主体结构板厚多为120mm。

主体结构框架梁截面以600×900,550×900,300×700、500×700、500×800为主,次梁以200×400、250×450、200×500、120×350为主,梁跨度横向多为8m,纵向一般为6~8m。

上部裙房有后张拉预应力梁,其中最大预应力梁截面为600×1600,位于B区屋顶层,其余截面以500×1600为主。

主体结构柱截面主要尺寸为400×900、450×800、600×900、600×1000、700×1000、900×1000、800×1100、1000×1200。

柱最大截1000×1200。

本工程主体结构模板选用15mm九夹板。

墙板支模两组模板间沿墙板高度方向均设ф12@600对拉螺栓。

柱模及柱插筋用钢管、扣件准确固定牢固,并仔细复核,确保在砼浇筑过程中不移位。

为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模板不炸模、不漏浆、横平竖直、几何尺寸正确,墙板支模时,固定采用双根ф48钢管,竖直双向间距为500mm,用ф12止水螺杆加角铁固定。

横向采用ф48钢管,单根与竖向钢管连接,上、下尺寸每边间距500mm进行整体固定。

2、柱模板支设:

因本工程柱钢筋砼柱,钢筋砼柱最大截面1000×1200。

柱模板应在柱筋绑扎完成并通过验收后进行,柱从下层板面一次支设到上层梁、板底部;采用15mm多层板,50mm×80mm木方,柱模方木外以钢管抱牢,Φ12螺杆对拉,螺杆间距为沿柱高@600。

 

3、梁板模板支设:

梁模板以多层夹板为主,木材搁栅和扣件钢管支撑。

所有模板按部位支撑完毕,垂直度用线锤校正复核,水平拉麻线复核,验收合格后方可转下一道工序。

 

4、后浇带和预留洞口模板施工:

后浇带承重架应单独搭设与框架连接成整体,框架梁、板砼达到强度时,后浇带处的承重架不得拆除,不得采取重复搭设。

后浇带处的框架梁在施工期间应做好支撑,在后浇带砼浇筑后砼达到强度要求前,后浇带严禁拆除。

本工程塔吊基础与地下室顶板重合故需要预留洞口,预留洞口边外8m范围内梁、和楼板板模板在预留洞口混泥土浇筑前严禁拆除,等预留洞口混泥土强度等级达到100%后一并拆除。

5、预埋件:

上部水电安装、石材幕墙安装等需要大量的预埋、预留,故应有相应的施工措施。

6、模板拆除:

6.1侧模拆除以确保不损坏棱角为原则,承重架拆除时,其梁板砼强度应达到规范规定要求。

当跨度≤8m的现浇梁、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5%时;跨度>8m的现浇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100%时进行拆模。

以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强度为依据,满足要求时即可拆除底模。

6.2拆模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要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拆下后,即清理干净,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模板均应及时整修,刷好脱模油。

6.3模板必须支撑牢固,防止变形,在柱子上继续安装模板时,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承点,其平直度应进行校正。

支柱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刀撑,应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梁底水平牵杠与立杆交点下均加设保险扣件。

6.4浇筑混凝土时安排专人负责检查模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加以处理.

具体模板工程施工详见普通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及超高支模架专项方案。

四、混凝土结构工程

1、本工程现浇砼全部采用商品砼泵送。

地下室部分保护层厚度:

板墙为20mm,梁薇30mm,柱为30mm

上部结构砼保护层厚度:

板、墙为15mm;梁为25mm;柱为30mm。

主体结构砼强度等级:

地下梁板采用C35混泥土,#1楼墙、柱砼强度等级从基础面到二层为C50,三、四层为C45,五到九层为C40,十层和屋面为C35,梁板混泥土等级除八、九、十层和屋面为C30,其余楼层均为C35。

#2楼墙、柱砼强度等级从基础面到二层为C55,三、四层为C50,五到十一层为C45,十二到十五层位C40,十六层和屋面为C35,梁板混泥土等级除十六层和屋面为C30,其余楼层均为C35。

裙房墙、柱砼强度等级除注明外均为C50,梁板和预应力梁砼强度等级均为C45。

主体结构砼浇捣采用汽车泵及固定泵。

待地下室土方回填完后,做通建筑物四周施工道路,为上部砼浇捣提供条件。

固定泵输送管用钢管架支承并固定,基础底板上的管道单独用钢管固定,泵管铺设时,弯头数量不大于3个,以确保砼的泵送速度。

在砼浇捣时,在每个浇灌带的前后布置5台插入式振动器,其中2台振动器布置在泵管出料口,负责上部的振捣,其余布置在中部及坡角处。

在砼初凝时间内,对已浇捣的砼进行一次复振,排除砼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筋下部生成的水份和空隙,提高砼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力。

2、墙板、柱、梁板砼的施工

2.1、根据施工流程,先进行柱钢筋、模板的施工,隐蔽工程验收后,先行浇捣混凝土。

楼面梁板在模板及钢筋工程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砼由泵管直接输送到浇捣位置进行浇捣。

2.2、浇捣混凝土前必须对模板作一次全面检查,木板内杂物和建筑垃圾必须清理干净,模板缝隙超过2mm的应堵塞,模板及老混凝土必须浇水湿润,施工缝处须套浆。

2.3、当梁板与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一级(5kN/㎡)时,节点处的混凝土,可一同浇筑;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二级以上(﹥10kN/㎡)时,应先浇墙柱后浇梁板,并在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且加强混凝土的振捣与养护。

2.4、柱子新老混凝土交接处,将老混凝土浇湿润,铺50厚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然后分层浇捣,每层浇捣高度控制在500mm以内,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不得留施工缝。

水平施工缝设在大梁底标高以下50mm处,当大梁钢筋需锚入柱内时,则施工缝留在锚固筋下50mm处。

柱子砼泵送时,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2m的必须采取措施,避免直接向柱和墙板内倾倒混凝土,防止混凝土出现分层离析。

2.5、梁板混凝土的浇捣,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先将梁分层浇捣成阶梯形,当达到楼板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捣。

对大断面梁采取单独浇捣,第一层下料慢些,使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用“赶浆法”使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振捣时避免触动钢筋及埋件。

2.6、在混凝土浇捣时,柱应分皮振捣,振动棒应做到“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

2.7、浇捣混凝土时派钢筋工和木工观察钢筋和模板,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校正。

2.8、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7-14天。

夏天加盖湿草包或塑料膜养护;冬季做好防冻保暖工作,以避免混凝土在初凝时受冻而使结构存在隐患。

2.9、楼面梁板的拆模时间要由现场施工员严格控制,必须按规范规定设置与构件砼同条件养护的砼试块,待试块强度达到设计规范规定的强度要求后再拆底模。

五、大体积混泥土施工

本工程结构地下室D、E轴交3-6轴之间和P、Q轴交2-6轴之间的底板厚度为1200mm,属于大体积混泥土施工,施工措施:

1.1采用地热水泥,掺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加材料;

1.2掺入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等外加剂;

1.3炎热夏季,应采取降低原材料温度、减少混泥土运输时吸收外界热量等措施;

1.4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混泥土中心与表面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混泥土表面与大气的温差值不应大于25℃。

六、后浇带和施工缝施工

(1)本工程设置后浇带,除主楼周边为收缩(兼沉降)后浇带外,其余均为收缩后浇带。

(2)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构造形式按图6.1处理,外墙及顶板按图6.2处理。

(3)后浇带处结构主筋一般不断开,如需断开,则主筋搭接长度应大于45倍主筋直径。

(4)后浇带封闭时间:

对于收缩后浇带,应经设计同意后封闭;

(5)后浇带应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后浇带施工前,应对后浇带部位用外贴式止水带予以保护,严防落入杂物和损伤止水带。

(6)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内掺12%水泥重量的UEA或AEA膨胀剂。

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两侧混凝土高一级(C5)。

(7)膨胀带形式同后浇带,内掺15%水泥重量的UEA或AEA膨胀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两侧混凝土高一级(C5)。

(8)防水混凝土留设施工缝时,墙体水平施工缝留设在高出底板500的墙体上(若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应距孔边不小于300)。

(9)施工缝防水构造按图6.3处理。

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涂刷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剂后及时浇灌混凝土。

 

 

 

七、砌体工程

1、砌体工程工艺流程:

弹线→砌三皮砖后(或砼翻边后)找平→立皮数杆→立门樘或留洞→摆头角→拉通线→先砌三皮砖后内墙(或同时并进)校正门窗樘→最上一皮砖浇水括斗。

2、原材料

2.1、散装水泥购进时,必须要求厂家提供每一个出厂编号的质量检验报告单。

袋装水泥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保持干燥。

如遇水泥标号不明或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等情况,经试验鉴定后方可使用。

不同品种不得混合使用。

2.2、砂浆用砂采用中细砂并过筛,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

砂浆须符合下列要求:

砂浆的稠度7-10cm;保水性良好(分层度不大于2cm);拌合均匀。

±0.000以上为M5混合砂浆;±0.000以下为M7.5水泥砂浆。

2.3、非承重的外围护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M10砂浆砌筑,建筑物的内隔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用混合砂浆加轻质墙添加剂砌筑。

3、砖砌体砌筑施工

3.1、砌体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包括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墙全高每隔500mm设置2A6的拉筋,拉筋沿墙长贯通布置,见详图6.1。

在框架平面外的填充墙拉筋构造见详图6.2。

人流通道及楼梯间填充墙还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3.2、砌体填充墙内的构造柱一律按以下原则设置:

(1)填充墙长度≥5米时,沿墙长度方向每搁4m设置一根构造柱;

(2)外墙及楼梯间墙转角处;(3)填充墙端部无翼墙或混凝土柱(墙)时,在端部增设构造柱;(4)超过2m的门窗洞口两侧。

构造柱尺寸:

墙宽x240,配筋为4B12,A6@200。

填充墙内的构造柱先砌墙后浇混凝土,施工主体结构时,在上下楼层梁的相应位置预留相同直径和数量的插筋与构造柱纵筋连接。

在构造柱处必须砌成马牙搓。

每个马牙搓高度为一皮砖(300高),并且先退后进。

拉结筋按每两皮砖(600高)设置2A6,每边伸入墙内1000,末端成90度弯钩,钩朝墙内。

3.3砌体填充墙高度大于4米时,墙体半高处或门洞上皮设与柱连接且沿全墙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圈梁,圈梁高200,宽同墙宽,配筋为4B12,A6@200。

若水平圈梁遇过梁,则兼作过梁并按过梁增配钢筋。

柱(墙)施工时,应在相应位置预留4B12与圈梁纵筋连接。

填充墙不砌至梁、板底时,墙顶必须增设一道通长圈梁,圈梁高200,宽同墙宽,配筋为4B12,A6@200。

3.4、砌体内窗洞口顶部无梁时,均按图6.3的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

若洞侧遇钢筋混凝土柱(或墙)而使过梁的砌体内的搁置长度小于a时,则采用现浇过梁,施工混凝土柱(墙)时预留出相应的插筋。

当洞口顶距楼层梁底的净距ho小于h+120时,则改用下挂板代替过梁。

下挂板宜后浇,在施工楼层梁时留出钢筋,见详图6.4。

填充墙偏出梁边且偏出距离小于墙厚时墙顶过梁配筋构造见详图6.5。

 

 

4、砌体砌筑注意事项

4.1、砌体填充墙位置应该按建筑图并且按要求预留墙体插筋。

4.2、框架柱(或构造柱)边砖墙垛长度不大于120时,可采用素混凝土。

4.3、铺灰均匀,要每皮拉线保证砌体表面平整垂直,灰缝均匀。

砌墙拉线应在操作者一面。

上下皮应错缝砌筑,做到横平竖直,灰缝饱满,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断砖要合理使用,严禁集中在一处。

4.4、每层楼面砌砖前必须测定标高,如灰缝超过50mm,要先用C20细石砼找平后再砌筑。

在砌筑中应按设计图将预留孔洞,沟槽和预埋件等正确留置,不得遗漏,防止今后凿洞开槽。

4.5、纵横墙交接处或转角处如不能同时砌筑则应留斜槎,斜槎长度不小于高度的三分之二,如留直槎,应按规范设拉结筋(山墙与面墙转角处不允许留直槎),在处理接槎时,须将老砂浆清理干净,砖要湿润,灰缝要平直,不得有错缝、通缝。

4.6、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应饱满,竖向灰缝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灰缝厚度一般为10mm,误差控制在2mm以内。

4.7、对出入口处门档做好保护措施,以免碰坏。

冬季低于5℃时,要采取防冻措施。

4.8、本工程局部为弧形墙体,砌筑时宜采用“三一”砌筑法,砌筑过程中挂竖向垂线以控制弧度,间距1m。

放样时宜放出双边线。

4.9、墙身防潮层:

在室内地坪下约60处做20厚1:

2水泥砂浆内加3~5%防水剂的墙身防潮层(在此标高为钢筋混凝土构造,或下为砌石构造时可不做),当室内外地坪变化处防潮层应重叠,并在高低差埋土一侧墙身做20厚1:

2水泥砂浆防潮层,如埋土侧为室外,还应刷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或其它防潮材料)。

八、屋面工程

1、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轻骨料砼找坡→水泥砂浆找平→涂刷粘结剂→卷材铺设→保温层、保护层施工

2、主要施工方法:

2.1基层处理:

用小铲将突出基层的多余混凝土或砂浆结块清除。

2.2轻骨料砼找坡:

用轻骨料砼找坡,坡度2%,利用水准仪事先做好找平厚度标记,最薄处30厚。

轻骨料砼浇筑完毕后,待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在上面行走。

2.3水泥砂浆找平

在轻骨料砼基层上用1:

3水泥砂浆找平,20厚。

2.4刷1.5厚FJS防水涂料

2.5涂刷粘结剂

(1)、粘结剂配制:

把水泥与胶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放在桶里,加水用搅拌器充分搅拌均匀,稀、稠适中,千万不要过稀或过稠。

(2)、涂刷前用水湿润基层,让基层水处于饱和状态,但不能有明水。

2.6卷材铺贴

(1)本工程采用的是1.5厚高分子防水卷材

(2)用一根Φ30×1500mm的钢管穿过整卷卷材中心的纸芯筒,由两个人各持钢管一端将整卷卷材抬到待铺处起始端,并对准在基层上弹好的粉线。

(2)将卷材沿铺贴前进方向滚展50cm左右,将展开的50cm卷材掀起并剥开隔离纸折成条状从整卷卷材下面拉出来卷到用过的纸芯筒上,同时对准粉线将起始端50cm卷材粘铺牢固。

(3)起始端卷材铺牢后,即一人站在卷材前面对着卷材掀剥隔离纸,边掀剥边往纸芯筒上卷;两个人分别站在卷材两侧手持穿过卷材筒芯的钢管对准弹好的粉线向前滚铺卷材;由一人在卷材后面用压辊将滚铺的卷材予以排气、压实、贴牢。

(4)立面铺贴应先根据高度将卷材裁好,将卷材松弛地反卷在纸筒芯上,胶结面朝外,由两个人手持卷芯两端,借助两端的梯或架子自下而上地进行铺贴,另一个人站在墙下的底板上用长柄压辊粘铺卷材并予以排气,排气时先滚压卷材中部,再从中部斜向上往两边排气,最后用手持压辊将卷材压实粘牢。

2.6保温层、保护层施工

卷材铺贴完成后,在卷材上方设置6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然后再干铺无纺聚酯纤维布一层,纤维布铺设完成后再浇筑40厚C20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内配¢4@200双向钢筋网片,纵横@6m设分格缝20mm分格缝嵌填密封材料上部铺贴500宽防水卷材。

3、施工注意事项:

3.1、自粘型卷材立面铺贴易产生下坠滑落现象,这是卷材与基层之间粘结力偏低的原因,特别是低温下施工更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为此可用手持汽油喷灯将卷材底面胶粘剂适当加热再行粘贴施工。

3.2、铺贴时卷材不要拉得太紧,否则使卷材中存有拉应力,再加卷材时使用中的后期收缩,易使卷材出现拉裂、转角处脱开,或加速卷材老化。

3.3、自粘型卷材的运输及存放均应注意防潮、防热。

堆放场地应干燥、通风,环境温度不超过+35℃。

卷材叠放层数不应超过五层,否则会因重压而变形。

4、质量检查验收:

卷材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检查数量应按铺贴面积每100m2抽查1处,但总数不应少于三处,每处10m2,卷材防水层主要通过观察、尺量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来检查施工质量,各层卷材之间、以及防水层与基层之间必须牢固,外观表面应平整,不允许有皱折、空鼓、起泡、滑溜、翘边与封口不严等缺陷;防水结构的转角部位、穿过卷材防水层的管道以及变形缝等细部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细部应粘贴牢固、封闭严密,且无空鼓及破损。

具体详见屋面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九、预应力工程

1.预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