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和水.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6942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7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气和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空气和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空气和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空气和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空气和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空气和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空气和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空气和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空气和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空气和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空气和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空气和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空气和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空气和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空气和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空气和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空气和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空气和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空气和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空气和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气和水.docx

《空气和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和水.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空气和水.docx

空气和水

绝密★启用前

2013-2014学年度学校5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去年甘肃南部舟曲县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措施有:

①加热煮沸;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过滤;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是()

A.③①②④B.④①③②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

2.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

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

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⑥熄灭酒精灯;⑦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①③⑤⑦⑥B.②③①⑥④⑤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⑥④①②⑦⑤③

3.下列有关现象的描述和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C+O2=CO2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4Fe+3O2点燃2Fe2O3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S+O2点燃SO2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2P+5O2点燃2P2O5

4.已知浓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向图中试管口的棉花滴10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_____________的性质。

_

5.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6.氧气的下列性质中,有一项与其它三项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

A.无色B.无味C.难溶于水D.能支持燃烧

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

⑧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⑦③⑧①④⑥⑤B.⑦②③⑧①④⑤⑥

C.⑤⑦⑧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⑧②④⑥⑤

8.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下列哪种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水蒸气D、稀有气体

9.我们知道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A、氧气B、氮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10.下列关于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B.汽油着火可以用水扑灭

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D.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

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并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C、蜡烛燃烧时产生白烟,吹灭蜡烛时产生黑烟。

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12.下列现象或事实能用分子的知识进行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在花园中可以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物质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体积小于200mL

分子间有间隔

D

水通电分解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13.右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信息错误的是

A.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B.生成物中有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D.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1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生成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C.加热试管中的氢氧化铜沉淀,蓝色沉淀变黑色D.酚醛塑料(俗称电木)受热后熔化

16.2010年冰岛火山爆发,喷射大量火山灰,使世界很多国家的航空业停运,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网上谣传火山灰能致癌,也给人们带来了恐慌。

科学家分析火山灰的化学成分主要为CO2、SO2、HF和高纯度硅的颗粒,在这些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A、CO2B、SO2C、HFD、硅

17.氦—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填序号)()

18.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电解水

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19.要除去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里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可用燃烧除去氧气的方法,下列物质可选用的是()

A、蜡烛 B、 红磷    C、木炭   D、铁丝

20.(10南京市)16.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B.蔗糖的溶解

c.酒和醋的酿造D.食物的腐烂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21.(6分)

在氧气中点燃:

①铝箔;②木炭;③硫磺;④红磷;⑤细铁丝(用序号填写)

⑴能生成黑

色固体的是___

⑵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_

⑶生成物在常温下只有气体的是_____

⑷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______

⑸有大量白烟产生的是______

⑹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

22.100L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约L,稀有气体约L。

23.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

请你回答: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请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其所属的反应类型为

(4)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填序号)

A.公共场所不用随手关水龙头B.洗完菜的水用来浇花C.不间断放水刷牙

24.在常见的净化水的方法中,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明矾可用于净化水,是因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可悬浮于水中的杂质;Cl2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

MnO2+4HCl(浓)

X+Cl2↑+2H2O,X的化学式为。

25.(4分)钠原子与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按要求填空:

氯原子钠原子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

(2)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一个电子;

(3)钠原子与氯原子相同的是(填序号,下同);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表现主要由原子的_______决定的。

质子数

电子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26.(2分)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比较正确的是____。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在消耗O2的同时,生成固态的P2O5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蜡烛或木炭

.燃烧完成后,瓶子内的主要气体是稀有气体

.冷却后松开止水夹,待瓶内水位不再上升后,水大约占瓶子体积的1/5

27.福州是宜居之城,有福之州.

(1)“佛跳墙”是福州传统名菜.菜名源自诗句“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此诗句体现出分子的哪些性质  .(填一点)

(2)连江的温泉度假村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检验该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简单方法是  .

(3)平潭风光旖旎.景色宜人的“三十六脚湖”是平潭自来水厂的水源.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①下列属于自来水生产使用的净水方法是  .(填标号)

A.沉淀B.过滤C.煮沸D.蒸馏

②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可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lO2的名称是  ,除去硬水中过多的  (填离子符号)和Mg2+就可以得到软水.

28.我们研究水的组成时,看到电源两极都由气泡产生,在电源正级的气体验证方法是,电源正负极气体的体积比是。

29.用化学式表示下列反应: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镁在空气中燃烧;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30.向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Fe2O3后,能产生大量的氧气,且反应前后Fe2O3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则反应中Fe2O3的作用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题型注释)

31.请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

(1)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

(2)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

(3)分别在盛有同量的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烧杯中,加入一粒品红,观察到热水中的品红比冷水中的扩散更快,说明。

32.(10分)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1)空气主要由(填物质名称)和氧气组成,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等。

(2)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氧气可用于(填字母序号,下同),稀有气体可用于。

A.制造霓虹灯B.医疗急救

(3)为了保护空气,在我国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基本监控项目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与该项目监测项目有关的是(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

(4)右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请补全下列实验步骤。

a.按图示连接好装置;

b.;

c.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分,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d.取足量红磷放入燃烧匙中,点燃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e.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②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④若某同学在实验后得出结论: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能得出此结论的实验现象为。

评卷人

得分

四、探究题(题型注释)

33.(3分)指出下面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中的三处错误:

a.

b.

c.

34.(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设计】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研究讨论后,采用燃烧方法除去氧气后,测定剩余气体的体积。

但首先需要解决两个实际问题:

(1)要能确保消耗其中的氧气,使气体的体积减小,选择什么样的药品就显得很重要。

他们应该选择下列物质中的(填编号)______________。

A.蜡烛B.红磷C.硫粉D.木炭

(2)药品的取用量也有相应要求。

你认为取用量应达到什么要求?

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A、B两套装置。

(3)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

(4)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先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

(5)集气瓶中所选择物质燃烧反应的反应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实验】

第二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白磷不溶于水,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发生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而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

于是他们将试管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如图C)。

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足量)白磷,迅速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

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再将试管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

(6)此装置的优点是(任写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组A同学用镊子从容器中取出白磷后,准备在滤纸上切割时,B同学立刻阻止了他,指出他的操作不正确,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五、信息分析题(题型注释)

35.(4分)下表是一些粒子的半径(单位:

10-10m)

由其中数据可以看出:

 

(1)核电荷数相同的单原子核离子的大小顺序的规律性是什么?

 

(2)相同电子数且各层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大小顺序的规律性是什么?

 

评卷人

得分

六、推断题(题型注释)

36.A、B、C、D、E、F、G、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D、F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B、E为气体,反应①是重要的工业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

(1)写化学式:

A、E、G;

(2)写出反应①、④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七、计算题(题型注释)

3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经探究,生成氧气的质量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1/10。

(1)现有高锰酸钾32g,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这些氧气若装在容积为125mL的集气瓶中,最多装几瓶?

(氧气在该条件下的密度为1.429g/L)

(3)小明同学从与医生的交谈中获悉:

正常人每分钟约呼吸30次,每次约吸入0.4L空气.请问一个人一天吸入人体内的氧气约为多少升?

(计算结果取整数)

38.实验室可用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看表示如下: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①上述反应中氯元素从______价变成-1价。

②上述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如果不加二氧化锰,该反应能进行吗?

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H2O2

2H2O+O2↑

①H2O2、H2O是不同物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室要制取16g氧气,至少需要过氧化氢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净化水的步骤一般是先沉降,让不溶于水的物质沉降到水底,然后过滤时不溶物从水中分离出来,再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最后再消毒杀菌,加热煮沸后就可以饮用了。

考点:

水的净化步骤

2.A

【解析】

试题分析:

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均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装入药品;c、固定装置;d、加热;e、用排水法收集;f、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g、熄灭酒精灯。

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不需要后面两步。

故选A。

考点:

氧气的制取

3.C

【解析】

试题分析:

A.碳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需要点燃条件与氧气反应;故A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故B错误;C.硫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故C正确;D.磷在氧气中燃烧时,有白烟生成,不是白雾;并且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D错误;故选C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4.滤纸条上的酚酞由外向内依次变红不断运动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为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的氨分子在不断运动,且运动方向是从外向内,浓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由此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上的酚酞由外向内依次变红,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考点:

探究分子的性质。

5.B

【解析】分析: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知道谁最多,谁最少,了解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

解答:

解:

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

故答案为B

6.D

【解析】氧气的颜色、气味、水溶性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能够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

故选D.

7.B

【解析】

试题分析: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查)、装药品(装)、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定)、点燃酒精灯(点)、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收)、把导气管撤离水面(离)、熄灭酒精灯(熄),简单记七个字:

查、装、定、点、收、离、熄。

连接仪器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前,故选B。

考点: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8.A

【解析】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总结为:

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

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故选A.

9.A

【解析】A、常温下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和食物易进行缓慢氧化而导致食物变质;故A正确;

B、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较稳定,常做食物的保护气;故B不正确;

C、二氧化碳不能使食物变质;故C不正确;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和其它物质反应,不能使食物变质;故D不正确;

故选A

10.D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小浮在水面上;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的杂质;D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可观察泡沫的多少,答案选择D

考点:

水的净化、鉴别、组成和用途

11.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磷、铁丝、蜡烛和硫磺等物质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现象分析判断。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白光,同时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雾,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错误;

C、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黑烟,吹灭蜡烛时会产生白烟,错误;

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正确。

故选D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点评:

实验现象的描述是化学实验考查的重点,要注意反应条件,要能区分叙述产物与描述现象的不同,“烟”与“雾”,“光”与“火焰”的不同,白色与无色的不同等。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答案选择B;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正确的叙述.

考点:

分子的特征、化学反应的实质

13.B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水分解的方程式为:

2H2O

2H2↑+O2↑据此对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A、由得到的方程式可以看出该反应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是2:

1;

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气与氢气,两者均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

C、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

D、从该反应的图示可知在该反应中水分子能分解生成氢氧两种原子,而氢氧两种原子没有再分,从而可知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故选B.

14.B

【解析】

试题分析: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A说法错误;A、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故B说法正确;C、蜡烛在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瓶壁出现水雾,现象不能描述为二氧化碳和水;D、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持续红热,而在氧气中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15.D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法正确,故正确;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法正确,故正确;

C、加热试管里的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蓝色沉淀变成黑色,说法正确,故正确;

D、酚醛塑料(俗称电木)受热后立即熔化,说法错误,它受热不会熔化,具有热固性,故D错误.

故选D.

16.D

【解析】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B、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

C、氟化氢是由氟化氢分子构成的;

D、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

故选D.

17.B

【解析】氦—3原子的质子数为2,电子数为2,这里的3指的是相对原子质量

18.C

【解析】

试题分析:

A、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二氧化锰的量应该是从无到有,应该从0点开始增加,后保持不变;

B、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

1,质量比是1:

8;

C、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二氧化锰质量不变,因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D、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固体的质量应该不断增加,然后保持不变。

选C。

考点: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催化剂。

点评:

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要根据反应的进程,分析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

催化剂能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但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19.B

【解析】A、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生成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当氧气浓度较低时生成物为一氧化碳,都是气体,故错误

B、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故正确;;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但是生成物二氧化碳为气体,故错误;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不能除去氧气,故错误.

故选B

20.B

【解析】分析:

根据缓慢氧化的定义和特点判断,缓慢氧化是指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特点是放热、不发光.

解答:

解:

A、动植物的呼吸是体内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与氧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符合缓慢氧化的特点,所以错误.

B、蔗糖的溶解是扩散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所以正确.

C、酒和醋的酿造是植物籽粒中的糖与氧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符合缓慢氧化的特点,所以错误.

D、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则包含缓慢氧化,故D错误

故选B.

21.

(1)⑤

(2)③

(3)②③(4)③

(5)④(6)②

【解析】分析:

根据①铝箔、②木炭、③硫磺、④红磷、⑤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

①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

③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④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⑤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故答案为:

(1)⑤;

(2)③;(3)②③;(4)③;(5)④;(6)②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22.0.03,0.94

【解析】根据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

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解答

23.⑴蒸馏⑵肥皂水煮沸⑶2H2O=2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