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0436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5 大小:13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5页
亲,该文档总共20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20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下载.docx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接力赛……)

(2)提问:

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你是怎样知道的?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可能说出是数出来的,也可能说出算式。

板书:

窗户的扇数:

9+9+9=27(扇)

树的棵树:

5+5=10(棵)

荡秋千的小朋友人数:

2+2+2=6(人)……

2.初步体会“几个几”

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2)组织交流:

(都是加法、每个算式的加数相同)

(3)提问:

在“9+9+9”中,相同加数是几?

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4)提问:

这个算式可以说是几个几相加?

其余算式分别是几个几相加?

3.导入新课

(1)提问:

如果我们年级的小朋友都去荡秋千,2人一组,共有100组,你能列式算出有多少人吗?

(2+2+2+2+2+……)

(2)提问:

你有什么感觉?

4.揭示课题。

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的问题,还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想学习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知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新知——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例1)

(一)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为列出同数连加的算式作准备

1.出示情景图,学生观察。

提问:

同学们为了美化校园环境正在植树呢!

他们一共植了多少棵树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2.板书总结学生的方法。

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结合学生所说的数数方法,列出算式板书:

预设1:

1+1+1+……+1=32(一棵一棵数)

预设2:

2+2+2+……+2=32(二棵二棵数)

预设3:

8+8+8+8=32(一排一排,横着数)

预设4:

4+4+4+4+4+4+4+4=32(一列一列,竖着数)

3.引导观察思考。

提问1:

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提问2:

再看看最后两个算式,它们分别是几个几在相加?

(4个8相加、8个4相加)

指出:

像这样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二)改写算式,初步理解意义。

1.列出乘法算式:

师讲述:

4个8相加,相同加数是8,相同加数的个数是4,可以改写成8×

4=32或4×

8=32;

8个4相加,相同加数是4,相同加数的个数是8,也可8×

8=32。

2.介绍读法:

4=32读作8乘4等于32

8=32读作4乘8等于32

3.认识乘号

“×

”这个符号认识吗?

是什么符号呢?

(引导学生认识乘号)

4.比较:

8+8+8+8表示什么意思?

4呢?

4+4+4+4+4+4+4+4表示什么意思?

8呢

4个8相加,既可以写成8+8+8+8,又可以写成8×

4

8个4相加,既可以写成4+4+4+4+4+4+4+4,又可以写成4×

8,你更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小结:

看来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5.练习:

把下面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读出来。

(主题图列出的加法算式)

提问:

()×

()表示什么意思?

过渡:

小朋友学得真不错,敢接受挑战吗?

三.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1题:

读一读。

课堂活动2题:

(1)先示范3×

2,引导学生摆出3个2根小棒(也可以摆2个3根小棒),再边摆边说。

(2)思考:

2表示几个几相加?

能把3×

2这个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吗?

(3)学生练习边摆边说剩下的几个乘法算式。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介绍“×

”的来历。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1题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2)

教科书P2-3例2,课堂活动3题,练习一第3-4题。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操作,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以及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算比较简便。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以及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算比较简便。

视频展示台、18个小圆片。

3+3+3+3+3+3=18(盆)6个3

6=18(盆)读作:

3乘6等于18.

3=18(盆)读作:

6乘3等于18.

因因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数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读一读,并说出各算式表示的意义。

59×

38×

62×

10

二.探索新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教学例2)

过渡语:

为了装饰校园,学校买了一些美丽的花,我们去看看。

1.(出示例题2)学生观察,抽生汇报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根据获得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预设:

共有多少盆花?

3.思考:

要求一共有多少盆花应该怎样列式解决呢?

3+3+3+3+3+3

6或6×

3

4.针对列乘法的同学提问: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6个3连加,可以写成3×

3)

小结: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连加算式,可以写成两道乘法算式。

5.对照乘法算式介绍乘法算式中各个部分的名称。

6.观察、比较列出的加法和乘法算式,讨论:

通过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什么样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计算?

4+4+4+4+4+4+4+4=32(棵)

3+3+3+3+3+3=18(盆)8+8+8+8=32(棵)

6=18(盆)8×

4=32(棵)

3=18(盆)4×

8=32(棵)

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一起读一读,在书中勾出,加深理解。

7.应用:

(提问:

哪几个加法算式可以用乘法表示,为什么?

4+4+4=123+3+3+4=135+5=10

8.完成练习一第2题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写之前说一说,这是几个几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3题,师说生摆。

(一图二式),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摆出。

2.练习一第3题,写出乘法算式再读一读,再说出各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练习一第4题看图填数

(1)先引导学生理解

(1)、

(2)题,一份一份地出示图,说出是几个几相加,用什么乘法算式表示;

(2)学生独立列出(3)题,引导看懂图,1个大格有1个5小格,5个大格有5个5小格。

(3)抽生汇报,全班交流。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摆一摆,说一说,并写出它的加法算式。

56×

42×

87×

5

第3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

练习一第5-9题。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会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提出并解决一些乘法计算的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初步意义。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基本练习

1.读出乘法算式并说说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算式表示的意义。

36×

74×

2.能将下面的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

2+2+2=3+3+3+3=6+6+6+3=7+7=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一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说出图意,抽象出几个几,再列出算式。

如图1:

每堆有5根胡萝卜,有3堆,一共有15根胡萝卜,就是求3个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算式是3×

5=15或5×

3=15。

2.练习一第6题:

看图填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

思考:

根据图你可以列出几个乘法算式?

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按每个乒乓球台的人数来数,即1个4,2个4,3个4,就会列出4×

3=12(人)或3×

4=12(人)。

如果将打乒乓球的小朋友按每2人一组来数,列出2×

6=12(人)或6×

2=12(人)…

3.练习一第7题:

先填空,再写乘法算式。

学生充分思考后完成。

针对

(2)小道,2×

3=()+()+()=()+(),很好地建立起一道乘法和两道加法的联系。

4.练习一第8题:

让学生观察、思考再连线,沟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

5.练习一第9题:

从图上你看到些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后独立解决。

3=6(人),8×

3=24(人),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由于我们没有学乘法口诀,乘法算式的结果要通过加法或看图算出结果,等以后学了乘法口诀,乘法的计算就会很简便了。

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乘法我们可以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更多的乘法知识,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越来越棒。

第二节1、2的乘法口诀

第1课时:

2的乘法口诀

书P7例1、例2,课堂活动1、2题。

1.通过具体情境,经历编口诀的过程,掌握2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口算2的乘法算式。

2.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类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运用。

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2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口算2的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类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视频展示台、小棒

2+2=2×

2=4二二得四

2+2+2=2×

3=6二三得六

2+2+2+2=2×

4=8二四得八

2+2+2+2+2=2×

5=10二五一十

2+2+2+2+2+2=2×

6=12二六十二

2+2+2+2+2+2+2=2×

7=14二七十四

2+2+2+2+2+2+2+2=2×

8=16二八十六

2+2+2+2+2+2+2+2+2=2×

9=18二九十八

一.情境引入

出示例1情境图

小猪家来客人了,看,小猪正在干什么?

(摆筷子)

你还看到什么?

(小猪正在数有几根筷子,一双2根、2双4根、3双6根……9双18根)

过渡:

孩子们观察得真仔细,你在家摆过筷子吗?

今天我们也来摆一摆。

二.探索新知——编2的乘法口诀(教学例1)

1.摆一摆,填一填

(1)摆一摆:

请孩子们用小棒代替筷子,一双一双地摆,一边摆一边说出摆的双数和一共的根数。

(2)填一填:

小猪把他摆的筷子的双数和根数列成了表格,你能帮他填完整吗?

(出示例1下的表格)

(3)学生完成表格。

7双筷子有多少根?

2.观察表格,思考:

你发现了什么?

3.用加法算式表示摆筷子的过程。

问:

根据刚才摆筷子的过程,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出2双筷子有多少根吗?

3双、4双……9双呢?

(1)学生独立写算式。

(2)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4.改写乘法算式,编口诀。

(1)改写乘法算式。

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

加数都是2;

预设2:

一个算式比一个算式多加了一个2。

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你能把这些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学生写后展示)

这些乘法算式的积是怎样得到的?

(加法算式、表格)

还有一种方法也可以得到这些算式的积,想知道吗?

就是用乘法口诀来算。

(板书:

2的乘法口诀)

(2)编口诀。

①讲述:

2=4,可以用“二二得四”这句口诀表示,“二二”表示表示2乘2,得4表示2乘2的结果是4。

②请用这样的方法试着说一说2×

3=6、2×

4=8、2×

5=10可以编出怎样的口诀?

(学生试说并交流)

“二五得一十”与“二五一十”哪句顺口?

指出:

5以后的结果是两位数,为了口诀说得顺口,我们将“得”字去掉,说成二五一十。

③试着说说2×

6=12、2×

7=14、2×

8=16、2×

9=18的口诀。

(3)完成书上的填空。

5.观察黑板上的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个数都是2,第二个数按2-9的顺序来写或一个比一个多1,得数一个比一个多2)

6.孩子们真了不起,找出了这么多的联系。

怎样很快的记住这些口诀?

说得都很对,2的乘法口诀有8句,根据这些特点只要我们记住其中的一个,都可以推出我们想要的那句口诀。

7.读记2的乘法口诀,比比谁记得最快最多。

三.巩固新知——运用口诀(教学例2)

1.学生看图,说说看到的信息。

(小朋友们滑冰,2人一组,有4组)

2.提问:

要求一共有几人在滑冰,怎样列式?

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同桌的同学说说,抽生汇报。

(2×

44×

2)

要算出这个乘法我们要用到哪句口诀呢?

2又用哪句口诀呢?

(编乘法口诀通常将两个因数中教小的一个编在前面,所以计算4×

2仍然用二四得八这句口诀)

小结:

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3.随便说一句口诀,请生说两个乘法算式。

如:

二二得四能写出几个乘法算式?

四.课堂活动

1题:

边摆边说出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2题:

(1)对口诀(师生、同桌互对)

(2)说乘法口诀,写乘法算式。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

你用什么方法记2的乘法口诀呢?

学生一起来读记2的乘法口诀

1的乘法口诀

书8页例3,课堂活动1、2题。

1.经历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编1的乘法口诀,感知1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1的乘法口诀,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乘法算式。

3.在操作、观察、类比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熟记口诀并能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乘法算式。

在操作、观察、类比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1一一得一

2=2一二得二

3=3一三得三1乘几,积就是几。

......

9=1一九得九

一.复习引入

1.背诵2的乘法口诀。

2.对口令。

教师说乘法口诀,学生说出算式。

教师出算式,学生说出乘法口诀。

3.看算式,说得数。

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乘法口诀,1的乘法口诀。

二.探索新知——编1的乘法口诀(教学例3)

1.摆小棒,引导编口诀。

(1)老师出示1根小棒。

这是几个几?

能写1个乘法算式吗?

(1个1,1×

1=1)

1个1是1,能编1句乘法口诀吗?

(一一得一)

(2)老师出示2个1根小棒,1根1根出示。

现在是几个几?

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

口诀可以怎样编?

(2个1,1×

2=2,一二得二)

2=2表示什么意思?

一二得二可以计算哪些乘法算式?

(3)老师出示3个1根小棒。

能写1个乘法算式和编1句乘法口诀吗?

2.独立编口诀,完成书上的填空。

刚才编了1的口诀前3句,想一想,1的口诀还有几句?

刚才编了3句口诀,你能边摆小棒、边写算式并编出相应的口诀吗?

注意,摆小棒时要1根1根地摆,先摆小棒,再写算式,最后编口诀。

(学生摆小棒,写算式,编口诀,老师参与、指导)

3.交流理解。

刚才编了1的口诀,能把你们编的口诀向大家交流吗?

预设:

我1根1根地摆了4根小棒,写出算式是1×

4=4,编的口诀是一四得四,表示4个1是4,也表示1个4是4,因此这决口诀还可以算4×

1=4

4.思考:

观察算式和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相邻两句口诀得数相差1

相邻两句口诀一个因数是1,另一个因数每次多1。

相邻两句口诀,每次多1个1......

预设4:

1乘几,积就是几。

1乘100得多少呢?

怎样想的?

还能举一个例子吗?

1和几乘,积就是几。

5.提问:

你觉得怎样记这些口诀最快?

(1的乘法口诀中,第一个数都是一,第二个数从一依次到九,得数也是从一依次到九。

6.全班一起熟记1的乘法口诀,比比谁记得最快。

1.背口诀,对口令

2.说算式,对口诀

33×

1一三得三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什么新朋友?

学生一起来背一背1、2的乘法口诀。

1、2的乘法口诀练习

书9-10页,练习二

1.通过各种趣味练习,加深和巩固学生对1、2的乘法口诀的记忆。

2.会用1、2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3.会用口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熟记1、2的乘法口诀

会用口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一.复习巩固

1.口答:

(1)看图填空

■■■■■■■■

乘法算式口诀

(2)算得数,说口诀。

5=8×

2=2×

6=9×

2=

2.游戏:

对口令。

同桌完成。

3.全班一起读背1、2的乘法口诀。

二.课堂练习

1.练习二第1题:

看图填表。

(1)先理解表的意思,学生再独立填写。

(2)抽生汇报:

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填,用的哪一句乘法口诀。

2.练习二第2题

把口诀补充完整。

再读一读,全班交流,改正错误。

3.练习二第3题

先看算式,想一想这个算式会用到哪句口诀算出得数,再独立计算。

汇报时说出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4.练习二第4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圈数。

(3)观察:

圈起来的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5.练习二第5题:

先计算,再比较大小。

全班交流汇报是怎样想的?

6.练习二第6题:

独立口算

7.练习二第7题

(1)观察图,理解题意:

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抽生汇报,集体订正。

三.拓展练习:

思考题

先引导虚实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还有什么疑问?

第三节3的乘法口诀

3的乘法口诀

教科书13—14页,例1、例2,相应的课堂练习

1.经历编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感知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3的乘法口诀,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乘法算式。

3.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交流、讨论、推理、归纳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

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熟记3的乘法口诀。

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乘法算式

3=9三三得九

4=12三四十二

5=15三五十五

6=18三六十八

7=21三七二十一

8=24三八二十四

9=27三九二十七

一.谈话引入

前面学了1、2的乘法口诀,你能说一说吗?

(集体背、对口令)

按你的理解,知道今天学的内容吗?

板书:

二.探索新知——编3的乘法口诀(教学例1)

1.观察例1插图,把例1补充完整。

(1)观察:

图上你看到些什么?

(小朋友跳绳,每组3人)

(2)引导:

3组几人?

算式是?

口诀是?

4组呢?

5组呢?

6组呢?

(3)你能根据1、2口诀的学习,把例1的表格、算式、口诀补充完整吗?

(4)学生独立思考,把例1补充完整。

2.探索口诀编法,促进口诀理解。

课件显示完整的例1。

(随机抽取图或算式、口诀)

表格中哪个数可以表示8个组跳绳的人数?

(课件闪烁)

哪个算式可表示4组跳绳人数?

(3×

4=12或4×

3=12,课件闪烁)

7个组有几个人跳绳?

可以用哪个算式表示?

(课件闪烁)、

“三九二十七”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它表示几个组跳绳的人数应用哪个算式?

(课件闪烁27人、口诀、算式)

3.读3的乘法口诀。

4.找特征,总结规律。

3的乘法口诀有哪些特征和规律呢?

预设1:

3的口诀共有7句;

3的口诀第一个字都是三;

预设3:

3的口诀共有7句。

预设4:

口诀的第二个字从上到下依次多1。

预设5:

口诀的积从上到下依次多3。

预设6:

相邻两句口诀相差3。

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和规律呢?

(是3的口诀,表示几个3相加)

5.运用特征和规律补充口诀。

你能运用这些特征和规律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吗?

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

()三七二十一

三四十二三八二十四

三五十五()

()

利用口诀的特征,我们可以把临时遗忘的口诀补充完整。

6.熟记口诀。

学生集体拍手背口诀、全班对口令、同桌对口令、同桌抽背、全班抽背。

三.巩固新知——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