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12335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doc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doc

《12.1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二)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以及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是后面判定三角形全等、应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时常用到的概念,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针对两个全等三角形不同的位置关系,准确地找出它们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对应边、对应角、对边、对角容易混淆.对应边、对应角是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之间或两个角之间的关系.而对边、对角是同一个三角形中边和角之间的关系,教学时要结合图形说清楚.

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全等形,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在图形变换以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获得全等三角形的体验,在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目标

1.理解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二)目标解析

目标1的具体要求是:

知道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能正确找出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

目标2的具体要求是:

在得到全等三角形后,知道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对于八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而言,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相关的一些几何知识,对几何图形也有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但是,让学生在比较复杂的图形当中正确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再一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是后面判定三角形全等、应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常用到的概念,所以,要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针对两个全等三角形不同的位置关系,总结出确定对应边和对应角的一些规律.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正确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实践,得到概念

问题1:

观察图案,找出这些图案中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

师生活动:

学生说出图案中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

追问1:

你能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

师生活动:

学生根据生活实际举出类似的例子.

追问2:

如果把这些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吗?

问题2:

把一块三角尺按在纸板上,画下图形,照图形裁下来的纸板和三角尺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吗?

把三角尺和裁得的纸板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吗?

师生活动:

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说明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是完全重合的.教师顺势说出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判断、猜想,进而动手实际操作,得到这些图形是能够完全重合的.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

(二)图形变换,加深理解

问题3:

(1)把△ABC平移,得到△PNM.

(2)把△ABC绕点A旋转,得到△ADE.

(3)把△ABC沿直线BC翻折180,得到△DBC.

追问:

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什么变化了,什么没有变化?

它们全等吗?

师生活动:

学生分组根据要求操作,小组讨论得到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位置变化了,形状和大小没变,它们依然全等.教师巡回指导,并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给学生看,加深印象.

问题4: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如,△ABC≌△DEF.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追问1:

你能把图2和图3中全等三角形用符号表示出来,并说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吗?

师生活动:

教师讲解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符号表示,结合图1讲解找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学生完成图2、图3中全等三角形的符号表示,并说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

追问2:

上述几对全等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边和对应角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师生活动:

学生很容易得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教师板书指出这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追问3: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怎样用几何语言表示?

因为 △ABC≌△DEF

所以 AB=DE,AC=DF,BC=E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D,∠C=∠F,∠B=∠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设计意图】利用三角形的平移、翻折、旋转的不变性,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直观感知,进一步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通过观察,猜测并验证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这种效果是抽象的讲授难以达到的.利用基本三角形变换出各种图形,然后观察它们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变化,有利于提高学生识别图形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例1:

如图,△ABC≌△DCB,指出所有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变式:

若上图中△ABO≌△DCO,试写出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和相等的角.

(四)展示交流,巩固所学

1.如图,△ABD≌△EBC,请找出对应边和对应角.

2、如果AB=3cm,BC=5cm,求BE、BD的长.

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后,分组讨论答案,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强学生找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和对应角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别图形的能力.

(四)小结与反思

1.什么是全等形?

什么是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

3.什么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

4.怎样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方法,体会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的一些具体方法.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33页习题12.1第1题,第2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

1.如图,△ABC≌△DEF,与AB相等的边是(  )

A. DE     B.DF    C.EF            

【设计意图】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如图,△ABE≌△ACD,AB与AC,AD与AE是对应边,∠A=40,∠B=30,

(1)说出另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2)求∠ADC的大小.

【设计意图】该题综合程度较高,先是找到对应边和对应角,再由三角形全等得到对应角的度数,最后在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角的度数.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