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2828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高三化学教案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

(4)电离平衡常数

  (ⅱ)一元弱酸:

   

 

  (3)一元弱碱

  ①电离平衡常数化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K不变。

  ②值越大,该弱电解质较易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较强;

值越小,该弱电解质越难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越弱;

即值大小可判断弱电解质相对强弱。

  ③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一级电离程度较大,产生,对二级、三级电离产生抑制作用。

如:

随堂练习

  1.足量镁和一定量的盐酸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A. 

B. 

C. 

D.

  2.是比碳酸还要弱的酸,为了提高氯水中的浓度,可加入( 

  3.浓度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足量固体(颗粒大小均相同)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盐酸的反应速率大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B.盐酸的反应速率等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C.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醋酸更多

  D.盐酸和醋酸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样多

  4.下列叙述中可说明酸甲比酸乙的酸性强的是( 

  A.溶液导电性酸甲大于酸乙

  B.钠盐溶液的碱性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酸甲的钠盐比酸乙的钠盐弱

  C.酸甲中非金属元素比酸乙中非金属元素化合价高

  D.酸甲能与酸乙的铵盐反应有酸乙生成

  5.有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现将这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通入适量的,发生如下反应:

  

  和的酸性强弱比较,正确的是( 

  A.较弱 

B.较弱 

C.两者相同 

D.无法比较

总结、扩展

  1.化学平衡知识与电离平衡知识对照比较。

  2.一元弱酸弱碱中与的求法:

  弱电酸中浓度:

(酸为弱酸物质的量浓度)

  弱碱中浓度:

(碱为弱碱物质的量浓度)

  3.讨论中存在哪些微粒?

(包括溶剂)

  4.扩展

  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

在常温下,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以它们的系数为方次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该常数叫溶度各()。

例如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加上其方次)的乘积大于、等于溶度积时出现沉淀,反之沉淀溶解。

  

(1)某溶液中,如需生成沉淀,应调整溶液的使之大于 

  

(2)要使0.2mol/L溶液中的沉淀较为完全(使浓度降低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溶液,使溶液为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P60一、填空题:

2.3.4.

  P61四、

板书设计

一、电解质,非电解质

  1.定义: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思考]①,在水溶液中,不导电,它属于非电解质吗?

为什么?

      ②溶于水能导电,则氨气是电解质吗?

      ③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能否导电?

  2.电解质导电实质,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原因是什么?

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1.区分电解质强弱的依据:

  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能力”的大小。

  2.电离方程式:

  电离方程式书写也不同

  

(1)强电解质:

 

  

(2)弱电解质:

  3.强弱电解质与结构关系。

  

(1)强电解质结构:

强碱,盐等离子化合物(低价金属氧化物);

         

强酸,极性共价化合物;

  

(2)弱电解质结构:

弱酸,弱碱具有极性共价位的共价化合物。

三、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浓度),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度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比较

  “等”:

电离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

  “定”:

离子、分子的浓度保持一定。

  “动”:

电离过程与离子结合成分子过程始终在进行。

  “变”:

温度、浓度等条件变化,平衡就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3.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1)温度:

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温度降低,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2)浓度:

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4.电离平衡常数

  

(1)一元弱酸电离平衡常数:

  

(2)一元弱碱电离平衡常数:

  (3)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每步各有电离常数。

&

nbs

[1] 

[2] 

下一页

学习目标

1.习巩固原电池及电解质的有关知识。

2.掌握电解的基本原理。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

1.电解质是指在_____________能够导电的_______________。

2.电离是指电解质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状态下离解成____________过程。

3.电解质通电前在水溶液中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作______________运动;

在外电源的作用下,形成_________移动而导电。

在导电的同时,在阳、阴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被电解,电离是__________的前题。

4.分析下图,哪个是原电池,哪个是电解池。

研究两池的关系(结构、原理)。

(1)原电池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

较活泼的金属是_____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是_______极。

(2)电解池由_____ 

_____ 

______组成,其中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的极板叫____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的极板叫_____极。

(3)原电池是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装置。

电解池是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装置。

在能量转化过程中,都发生了__________反应。

3.右图的装置会出现什么现象?

依据是什么?

并完成电极反应式

和总反应式。

[3] 

[4] 

[5]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结构及用途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存在和保存方法

3.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保存和用途的思维方法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化学美

二、教学重点:

钠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用品

学生实验用品:

钠、酚酞、小刀、镊子、滤纸、烧杯、玻片、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等

教师演示用品:

钠、酚酞、玻璃钠柱、锥形瓶、漏斗、导管(带尖嘴)、大头针、小灯泡、导线、电源、电极等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有一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的活泼金属,由于它们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可溶于水的强碱,因此,又将它们统称为碱金属。

[板书]第二章碱金属

[设问]碱金属的家庭成员都有哪些呢?

(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后回答,并写出其元素符号)

[过渡]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碱金属中具有代表性的金属——钠。

[板书]第一节钠

[学生实验]请用镊子从你们桌上的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液体(注意:

不可用手接触),放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割,并仔细观察新切面的颜色(把切下的一小块钠留在玻片上)。

[设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说明了钠的哪些性质?

(钠的新切面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能用刀切,说明钠的硬度小)

[板书]一、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硬度熔点密度导电性

[展示]用玻管截取的钠的样品。

[演示]钠的导电性实验。

把电极两端插入瓶里的金属钠中,接通电源,可以发现串联在线路上的灯泡发亮,提起电极,灯泡熄灭。

(说明钠的导电性很强)

[学生实验]观察留在玻片上钠新切面颜色的变化(钠表面变暗,失去光泽。

[设问]为什么在密封的玻管内的钠能保持光亮的银白色,而我们刚才切割的钠却不能呢?

(玻管隔绝空气,刚切割的钠却与空气充分接触,说明钠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反应)

[板书]二、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讲解]Na在常温下可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Na2O,纯净的Na2O是一种白色粉末。

[教师]请大家写出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

4Na+O2====2Na2O(白色固体)

[思考]一块钠如久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教师]下面我们改变钠与氧气的反应条件,观察现象是否同上。

[学生实验]切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液体,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请一个同学描述所看到的现象,其他同学补充](钠首先融化成球状,然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现象分析]钠融化成球状说明什么?

(钠的熔点低)生成淡黄色固体说明在加热时钠与氧气生成了一种与氧化钠不同的物质,这种物质是过氧化钠(Na2O2)。

2Na+O2=△===Na2O2(淡黄色固体)

[思考]根据Na与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条件,分析比较Na2O与Na2O2的稳定性。

[结论]Na2O2比Na2O稳定。

[讲解]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现象,生成了不同的产物。

[设问]钠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

(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Na与Cl2的反应)

[讲解]另外,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过渡]钠在空气里很容易燃烧,如果钠着火,能否用水来灭火?

[实验]向你们桌上盛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然后投入切下的一小块钠(注意钠块只要绿豆大小,不要用手接触金属钠),并盖上表面皿,观察发生的现象(浮、熔、游、红)。

[教师]请大家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

3.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

4.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5.保存钠的无色液体是否是水?

[学生讨论及回答]

[教师]通过以上实验及讨论结果,请大家归纳出钠的性质。

[板书]2.钠与水反应

[讲解]由Na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可使酚酞变红可知,Na与H2O反应生成了碱,那么,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呢?

[演示实验]在锥形瓶中装满水和带有大头针、漏斗和导管的胶塞做Na与水反应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

[教师]由实验现象可知,钠与水反应还生成了H2。

[板书]2Na+2H2O====2NaOH+H2↑

[投影讨论]1.根据以上实验讨论及分析,你觉得钠的化学活性怎样?

并与初中所学金属活动顺序表相比照。

2.分析上面各反应中,Na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能否从原子结构方面来说明?

[结论]1.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金属活动顺序表相一致。

2.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设问]通过对钠的性质的讨论,并参阅课本有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投影]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

为什么?

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2.怎样保存金属钠?

为什么要这样保存?

3.钠有哪些用途?

[板书]二、钠的存在及用途

[学生回答,投影并板书]1.钠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主要存在于NaCl、Na2SO4等物质中,由于钠的性质活泼,所以须密闭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

2.钠的用途

a.制过氧化物

b.Na—K合金用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制稀有金属如Ti、Ta、Ni等

d.制高压钠灯

[小结]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有着广泛的用途。

[布置作业]1.钠能否和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说出理由。

2.钠着火以后能否用水来灭火?

3.试分析钠在空气中久置所发生的变化及现象。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领悟理论知识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树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认识;

并通过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体现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原理等理论对工业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也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教材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等知识,并考虑合成氨生产中动力、设备、材料等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合成氨的生产条件。

第二部分是拓宽思路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探讨合成氨的发展前景。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教材针对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讨论为使合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所应采取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又据实验数据讨论为提高平衡混合物中 

的含量所应采取的方法。

在两个讨论的基础上,教材又结合合成氨生产中动力、材料、设备、催化剂的活性等实际情况,较具体地分析了合成氨时压强、温度、催化剂等的选择情况。

此外,还结合合成氨生产过程示意图,简单提及浓度等条件对合成氨生产的影响,以及原料的循环使用等问题,以使学生理解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应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

  第二部分教学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讨论合成氨的发展前景,拓宽学生的思路,主要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更多地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训练科学方法。

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合成氨条件的选择”的教学:

1.提出问题:

针对合成氨的反应,首先需要研究如何在单位时间里提高的产量,这是一个化学反应速率问题。

  2.复习提问:

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结果。

  3.组织讨论:

  ①为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增大,应采取的方法。

  ②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在实际生产中,仅仅考虑单位时间里的产量问题(化学反应速率问题)还不行,还需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平衡混合物中的含量问题(化学平衡的移动问题)。

  ③针对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讨论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平衡混合物中的含量所应采取的方法。

  4.阅读图表实验数据印证理论:

学生通过阅读表2-4的实验数据可知,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得出的结论与科学实验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综合上面的讨论情况,同时综合考虑合成氨生产中动力、设备、材料等的实际情况,具体地研究合成氨条件的选择问题。

此外,要结合合成氨生产过程示意图,简单提及浓度对合成氨生产的影响以及原料的循环使用等问题,以使学生理解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应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

教师可结合讨论过程,让学生进行归纳。

压强

温度

催化剂

浓度

为增大合成氨的反应速度

增大

升高

加入

增加、的浓度

为提高平衡混合物中的含量

降低

减小平衡混合物中的浓度

实验生产中

20Mpa-

50MPa

500℃左右

铁触煤(500℃左右时活性最大)

使气态变为液态并及时从平衡混合物中分离出去,及时补充和

  第二部分“合成氨工业发展前景”的教学

  1.以史明理:

从介绍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100多年里合成氨工业的发展简况入手,以压强选择的变化为例,说明合成氨条件的选择是与科技进步、动力、材料、设备等条件的改善紧密相联系的,并仍将随之而作相应的改变。

  2.目前研究课题简介:

结合简介,可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科学方法得到训练,如研究催化剂的目的是什么?

新催化剂的研制成功,使合成氨反应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是否会减缓合成氨生产中对压强的要求而减少设备制造的投资?

等等。

  配合目前研究课题的简介,教材编写有“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的阅读材料,可让学生阅读,要求学生拓宽思路、设想甚至想象。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节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1.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2.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厂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

  1. 

教学时应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为主线,以合成氨知识为中心,结合工业上生产的实际情况,将知识串联、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2. 

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提高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1.通过了解合成氨的全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

  2.通过合成氨前景的展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化学学科中逻辑结构严谨深刻的科学美。

  学生按照自学提纲先自学约15分钟,后教师集中讲解25分钟,巩固训练10分钟。

  自学提纲: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是如何影响的?

  2.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有哪些?

  3.应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反应:

  (正反应放热)

  要制得更多的,可以采用哪些措施?

  就以上3个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认真的讨论。

然后,教师集中讲解。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1体积 

3体积 

2体积(正反应放热)

参看课本P49的表2—5。

  1.压强。

增大压强,有利于的合成,但在实际市产中,压强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大,因为压强越大,需要的动力越大,对材料的强度和设备的制造要求也越高,势必增大生产成本,降低综合经济效益。

因此,受动力、材料、设备等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合成氨厂一般采用的压强是。

  2.温度。

合成氨为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氨的生成。

但是温度越低,反应速率就慢,到达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因而单位时间内产量低,这在工业生产中是很不经济的。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实际生产上,采用500℃的温度,此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大。

  3.催化剂。

由于分子非常稳定,与的化合十分困难,即使采用了加热与高压的条件,合成氨的反应还是十分缓慢。

为了加快化合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合成氨工业普遍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在实际生产中,不断补充、(增大反应物浓度),采取迅速冷却的方法(减小生成物浓度),使气态氨变成液氨后及时从平衡混合物中分离出去,以促使化学平衡不断地向着生成的方向移动。

  合成氨工业

  

(一)合成氨工业

1.原理 

2.生产过程简介(出示挂图或模型)

  

(1)原料气的制备:

来自空气,来自水中

    

   

  再通过水除:

  得原料气 

  

(2)的合成:

见课本第50页图2—14。

  

(二)化学模拟生物固氨

  氨的固定:

将游离态的氨转化为化合态氨的过程叫氨的固定。

  1.人工合成氨:

化学固氨法。

其条件要求高、成本高、转化率低、效率低。

  2.根瘤菌,生物固氨。

常温常压下进行。

成本低、转化率高、效率高。

  模拟生物的功能,把生物的功能原理用于化学工业生产,借以改善现有的并创造崭新的化学工艺过程。

  (三)随堂练习

  1.合成氨时,既要使合成氨的产率增大,又使反应速率增快,可采取的办法是( 

  A.不断充入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分离出

  2.合成氨所需的可由煤和水蒸气反应而制得,其中一步的反应为:

(正反应放热),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O转化率的是( 

  A.增大压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