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5386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易错字

矜(jīn) 圃(pǔ) 睨(nì) 颔(hàn) 矢(shǐ) 忿(fèn) 杓(sháo) 酌(zhuó) 沥(lì) 遣(qiǎn)

2.通假字

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徐以杓酌油沥之(同“勺”,勺子)

3.一词多义

4.古今异义

但微颔之(古义:

只,不过;今义:

连词,表转折,但是)

尔安敢轻吾射(古义:

怎么,表反问;今义:

安静、安全)

5.词类活用

汝亦知射乎(动词作名词,射技)

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4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以荻秆画地教其识字。

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官职。

早年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革新派,因直言进谏而遭贬。

晚年趋于保守。

积极倡导诗文革新,主张重视内容,反对浮辞。

其文风平实朴素,散文的成就尤为突出。

如《醉翁亭记》,文笔从容舒缓,音节和谐,情景融为一体。

在诗词、史传等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

其文章风格给后人以很大影响,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题解说】

卖油翁,题目交代了文章记叙的主要人物。

【创作背景】

陈尧咨是北宋名臣之一,于真宗咸平三年中状元,历任通判、考官、知州、知府、安抚使、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侍郎等职。

陈尧咨性情刚戾,但办事决断。

他做地方官时注重水利,知永兴军(今陕西)时,发现长安饮水十分困难。

便组织人力,疏通了龙首渠,解决了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

但陈尧咨为人盛气凌人,为政“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

《宋史》记载他知兵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并以此自豪。

本文记载的就是关于他的一个故事,《宋人轶事汇编》也有记载。

《卖油翁》通过一位卖油老人以其高超的酌油技艺——油从钱孔中沥入葫芦而钱不湿——教育以射技自矜的陈尧咨,说明艺无止境,强中自有强中手;也告诉我们:

有一技之长也不值得骄傲,只要反复练习,自然熟能生巧。

卖油翁

于是。

置,放。

以钱覆其口:

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

以,用。

钱,铜钱。

覆,盖。

其,它,指葫芦。

徐以杓

课文记叙卖油翁对答陈尧咨的话和通过酌油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故事篇幅不长,但事件的发生、经过、结果都写到了,叙事条理清楚。

文章通过描写双方的语言,人物性格跃然纸上,尤其陈尧咨由“自矜”到“忿然”,到最后无话可说,只得“笑而遣之”。

人物的活动随着事件的进程次第展开,步步层递,线索明晰,次序井然。

故事到结局时,事件所包含的道理不言自明。

本课为2课时。

1.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

培养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积累词语。

3.理解文章中揭示的“熟能生巧”及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

4.理解文章运用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1.通过诵读教学,使学生能了解本文的意思。

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

3.通过阅读讨论,理解“熟能生巧”及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

1.领会“熟能生巧”的道理,能从生活中举例论证“熟能生巧”的道理。

2.体会谦虚的美德,做一个谦虚的人。

【重点】

1.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2.理解本文揭示的道理。

【难点】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课时

1.复述课文,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难点】

梳理本文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当堂背诵课文。

导入⇒资料助读⇒顺读课文⇒师生互动

导入一:

激趣型

[设计意图] 通过能工巧匠、绝技之类的词句,让学生对其有一个急切认识的欲望,同时产生详细了解人物的想法,由此引出课题,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国有句俗话: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

在欧阳修笔下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他的绝活在哪里呢?

(出示课题、作者)

导入二:

情境性

[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激发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调动学生阅读全文的欲望。

举办飞镖比赛,看看谁的成绩最好,谈谈取得好成绩的秘诀(生畅所欲言)。

谁能说出形容射箭技术高超的两个以“百”字开头的成语?

(百发百中、百步穿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卖油翁》中,陈尧咨非常善射,能“十中八九”,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为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吧!

(板书文题:

卖油翁)

一、资料助读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了解作者、作品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顺读课文,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课件出示关于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等知识。

1.关于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4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以荻秆画地教其识字。

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官职。

早年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革新派,因直言进谏而遭贬。

晚年趋于保守。

积极倡导诗文革新,主张重视内容,反对浮辞。

其文风平实朴素,散文的成就尤为突出。

如《醉翁亭记》,文笔从容舒缓,音节和谐,情景融为一体。

在诗词、史传等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

其文章风格给后人以很大影响,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关于背景:

陈尧咨是北宋名臣之一,于真宗咸平三年中状元,历任通判、考官、知州、知府、安抚使、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侍郎等职。

陈尧咨性情刚戾,但办事决断。

他做地方官时注重水利,知永兴军(今陕西)时,发现长安饮水十分困难。

便组织人力,疏通了龙首渠,解决了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

但陈尧咨为人盛气凌人,为政“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

《宋史》记载他知兵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并以此自豪。

本文记载的就是关于他的一个故事,《宋人轶事汇编》也有记载。

二、顺读课文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朗读等内容,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认识,并较熟练地阅读全文,为下面的了解文意奠定基础。

1.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和通假字。

矜(jīn) 圃(pǔ) 睨(nì) 颔(hàn) 矢(shǐ)忿(fèn) 杓(sháo) 酌(zhuó) 沥(lì) 遣(qiǎn)

(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方法指导:

读出节奏,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

2.朗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由读。

(3)指名读,点评。

(4)齐读。

3.结合课文注解初步了解整个故事内容及主要人物,疏通文意。

〔明确〕 课文记叙卖油翁对答陈尧咨的话和卖油翁酌油的事。

4.学生自学新词,发现疑难。

三、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方法引领,指导自读自译,梳理文言现象,指导学生快速疏通文意,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1.教师依次出示《卖油翁》的提纲让学生复述故事:

(1)尧咨善射

(2)尧咨自矜

(3)卖油翁微颔

(4)陈尧咨与卖油翁对话

(5)卖油翁酌油

(6)陈尧咨笑而遣之

复述课文内容的思路:

(1)介绍人物、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原因。

(2)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即射箭和酌油。

2.结合注解翻译课文,提出疑难,师生共同探讨。

例:

轻:

尔安敢轻吾射!

(作动词用,轻视)

射:

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

尔安敢轻吾射(名词,射箭的本领)

之:

睨之久而不去(代词,指陈尧咨射箭)

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油)

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

〔明确〕 善射;自矜。

(2)卖油翁是在怎样的场景中出现的?

动作、神态如何?

〔明确〕 陈尧咨在园子里射箭时出现的。

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1.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应注意交代清楚人物、事件的经过、结果等。

本文记述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2.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一定要联系整个句子,只有掌握这些重点词语的意思,才能较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1.熟读课文,翻译全文。

2.思考课后习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尧咨:

善射 “自矜”“吾射不亦精乎” “忿然” “尔” ——骄傲不可一世

卖油翁:

酌油不湿钱口 “睨”“微颔” ——超然不自傲

道理:

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第课时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重点】

1.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

诊断导入⇒研读内容⇒提问分析⇒链接生活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检查上堂课所学知识,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情,为本堂课制订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做好铺垫。

1.学生齐读课文。

2.根据上节课的板书,指名学生复述课文。

3.分小组讲《卖油翁》的故事。

一、研读内容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问题的引领,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学生感悟阅读的能力。

1.问与答的第一个回合。

(1)“问”由何引起?

“自矜”“微颔”——主观与客观评价有矛盾。

“问”是进攻性的,有火气,不服气。

(2)答者招架,沉着回答。

“无他,但手熟尔。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引出问与答的第二个回合。

2.问与答的第二个回合。

(1)“问”者火冒三丈,“忿”;语气是责问,“安敢”。

(2)“答”者摆事实,不仅说,而且当场表演,表演了再说,胸有成竹,从容自若。

注意:

“我亦”,并未因自己的绝技而自夸。

3.在事实面前,康肃“笑而遣之”。

由“忿”而“笑”,心中信服。

4.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语气。

二、提问分析

1.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从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的前后变化,可以看出陈尧咨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

这个故事对我们学好文化知识有什么启示?

〔明确〕 让学生讨论后自由回答。

2.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发表一点议论,就把道理说得明白生动,引人深思?

〔明确〕 

(1)剪裁合理。

(宾主分明,繁简得当)

把生活中的素材做了合理的详略处理。

主角是卖油翁,写陈尧咨的善射只为了陪衬卖油翁的善酌。

因此,写陈尧咨射技之精只做概括交代,不加渲染。

主要笔墨放在酌油的现场操作,采用白描手法,细腻传神。

该略,惜墨如金;该详,泼墨如水。

一段详,一段略,略中有详,详中有略,详略交叉运用,服从于突出中心的要求。

(2)对比鲜明。

课文始终把两个人对比着写。

陈尧咨      卖油翁

技艺:

善射(十中八九)    善酌(绝技)

见地:

自矜  大巧若拙

态度:

浮躁  从容、沉着

(3)语言精练。

高明的猎手一枪能击落飞鸟,语言运用也如此。

把细心观察所得用精确的词句表现、刻画,就可生动形象地描绘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

3.思考:

下列加点词语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神情和态度?

(1)公亦以此自矜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康肃笑而遣之

〔明确〕 

(1)“矜”表现了陈尧咨扬扬自得、喜欢自我炫耀之意。

(2)“睨”展示卖油翁满不在乎的情态。

(3)“微颔”表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表演只略微赞赏。

(4)“笑”说明陈尧咨幡然醒悟。

说说生活中、学习中“熟能生巧”的例子,并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生活、学习中的困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卖油翁》一文,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人要虚心,不能恃才自傲。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本着这种精神,去探索切合实际的学习、生活技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生活质量。

卖油翁

陈尧咨:

自矜 问 忿然 笑而遣之

卖油翁:

睨 微颔 但手熟尔 惟手熟尔

一、《卖油翁》有关资料:

《宋史·陈尧咨传》

尧咨字嘉谟,举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济州,召为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判三司度支勾院,始合三部勾院兼总之。

擢右正言、知制诰。

崇政殿试进士,尧咨为考官,三司使刘师道属弟几道以试卷为识验,坐贬单州团练副使。

复著作郎、知光州。

寻复右正言、知制诰,知荆南。

改起居舍人,同判吏部流内铨。

旧格,选人用举者数迁官,而寒士无以进,尧咨进其可擢者,帝特迁之。

改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以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郎中知永兴军。

长安地斥卤,无甘泉,尧咨疏龙首渠注城中,民利之。

然豪侈不循法度,敞武库,建视草堂,开三门,筑甬道,出入列禁兵自卫。

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

尝以气凌转运使乐黄目,黄目不能堪,求解去,遂徙尧咨知河南府。

既而有发尧咨守长安不法者,帝不欲穷治,止削职徙邓州,才数月,复知制诰。

尧咨性刚戾,数被挫,忽忽不自乐。

尧叟进见,帝问之,对曰:

“尧咨岂知上恩所以保佑者,自谓遭谗以至此尔!

”帝赐诏条其事切责,乃皇恐称谢。

还,判登闻检院,复龙图阁直学士。

坐失举,降兵部员外郎。

丧母,起复工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会灵观副使。

边臣飞奏,唃厮啰,立文法召蕃部欲侵边,以为陕西缘边安抚使。

再迁右谏议大夫、知秦州,徙同州,以尚书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

入为翰林学士,以先朝初榜甲科,特诏班旧学士蔡齐之上。

换宿州观察觉使,知天雄军,位丞郎上。

尧咨内不平,上章固辞,皇太后特以只日召见,敦谕之,不得已,拜命。

自契丹修好,城壁器械久不治,尧咨葺完之。

然须索烦扰,多暴怒,列军士持大梃侍前,吏民语不中意,立至困仆。

以安国军节度观察留后知郓州,建请浚新河,自鱼山至下杷以导积水。

拜武信军节度使、知河阳,徙澶州,又徙天雄军。

所居栋摧,大星陨于庭,散为白气。

已而卒,赠大尉,谥曰康肃。

尧咨于兄弟中最为少文,然以气节自任。

工隶书。

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

兄弟同时贵显,时推为盛族。

子述古,太子宾客致仕;博古,笃学能文,为馆阁校勘,早卒。

二、《卖油翁》读后感

《卖油翁》这个故事向人们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古代有个叫陈尧咨的人,擅长射箭,以此自矜。

而卖油翁只略表赞许。

他把一个油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将油通过钱孔灌入葫芦中,钱孔却不曾溅上一滴油。

真可谓妙哉。

陈尧咨的超人本领和卖油翁的绝技,是天生就有的吗?

非也。

卖油翁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的确,老农能辨别风云,善治理田地;演员翩翩起舞,表演精彩动人;雕塑家的作品玲珑精巧,形象逼真;诗人的作品脍炙人口,耐人寻味……人们总会向他们发出各种赞叹:

了不起啊,了不起啊!

岂知所有这些,哪一样不是长期经验的积累,日夜苦练的结晶。

当今,有一些青年人自暴自弃,既不钻研业务,又不虚心求教,他们总是这样叹息:

“我太笨了,能混碗饭吃也就够了。

”他们真的笨吗?

非也。

他们谈起服装发式来头头是道;织的毛衣,称得上是艺术品;玩起扑克来,谁也比不过他的机智灵活。

这也可谓:

“无他,但手熟尔。

”若是他们把这些精力都用在学习上,那结果该是如何呢?

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此所谓:

“业精于勤。

”年轻人精力充沛,只要肯下功夫,钻一门学问,经过长期的努力,一定会熟练掌握它的奥秘。

这也是《卖油翁》给人的启示。

一、〔参考答案〕 复述课文内容的思路:

(1)介绍人物、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原因;

(2)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即射箭和酌油。

二、〔参考答案〕 “睨”“微颔”。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三、〔参考答案〕 1.自夸。

 2.点头。

 3.怎么。

 4.打发。

四、〔参考答案〕 一个达官贵人擅长射箭却不被世人所重,还被卖油的平民老百姓嘲笑,而作者欧阳修(他可是北宋文坛领袖,一言九鼎的人物,领导当时的社会舆论)显然也是同意老头的观点的——宋朝的重文轻武,可见一斑。

可是我们要问,高超的箭法真的等同于往壶里灌油吗?

练成如此箭法真的只靠“手熟”而已吗?

将武学贬低至此,未免有偏激之过。

(言之有理即可)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释义。

(1)家圃(  )   

(2)睨之(  )   

(3)颔之(  )   

(4)忿然(  )   

(5)酌油(  )   

(6)覆其口(  )   

2.解释加点的字。

(1)善射   

(2)尝射于家圃   

(3)释担而立   

(4)久而不去   

(5)笑而遣之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3)尔安敢轻吾射!

(4)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二、课内语段阅读

读《卖油翁》,完成4~6题。

4.卖油翁是因为什么停下来“睨”陈尧咨射箭的?

他为什么敢“轻”陈尧咨之“射”?

陈尧咨“笑而遣之”说明了什么?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试用简短的语言分析一下卖油翁这个人物形象。

三、课外类文阅读

不 败

太史某好弈,自诩曰:

“某生平无败局。

”人皆神之,太史亦以弈秋自命。

他人弈,每袖手于侧,时颔之,时摇手,似有深意存焉,人莫测某深浅,或请与手谈一局,则淡然一笑,飘然引去似不屑与弈者。

及病笃,其子跪床前曰:

“愿得大人密谱。

”太史曰:

“痴儿,吾何尝有谱。

”子曰:

“若无密谱,何以不败?

”太史曰:

“必曰有谱,吾以三字教汝,曰‘不对局’。

吾毕生不与人对局,是以毕生无败局。

”言讫,溘然长逝。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太史好弈   

(2)自诩曰   

(3)时颔之   

(4)人莫测其深浅   

(5)言讫   

(6)及病笃   

8.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太史对自己的棋艺有什么评价?

观他人下棋时,他有什么表现?

(2)太史下棋的密谱是什么?

9.读完此文,相信你对太史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在你看来,太史是怎样的一个人?

你对他有什么评价?

10.这个故事曲折精彩,结尾蕴含深意,令人无限回味。

试谈谈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发?

【答案与解析】

1.

(1)pǔ 园子 

(2)nì 斜着眼看 (3)hàn 点头

(4)fèn 气愤 (5)zhuó 舀取,这里指倒入 (6)fù 盖

2.

(1)擅长 

(2)曾经 (3)放下 (4)离开 (5)打发

3.

(1)(卖油翁)看见他射出去的箭,十支当中有八九支射中靶子,只略微点了点头。

(2)你也懂得射箭吗?

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高超吗?

(3)你怎么敢看轻我的射箭本领呢!

 (4)我也没有别的奥秘,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4.陈尧咨以善射自矜的态度吸引了卖油翁。

他觉得陈尧咨的本领并不出奇,“但手熟尔”,是多练的结果,因而“轻”。

“笑而遣”说明陈尧咨认同了卖油翁的观点,觉得自己的射术并无特别。

5.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6.心态平和、豁达超然、深明世故。

7.

(1)下棋 

(2)夸耀 (3)点头 (4)估计 (5)完、结束 (6)深,厉害

8.

(1)自诩曰:

“某生平无败局。

”“以弃秋自命”。

 时颔之,时摇手,似有深意存焉。

(2)不对局。

9.喜欢自吹,爱慕虚荣,装腔作势的人。

对他的评价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0.提示:

启发可以从我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对手吓倒,要亲自实践,不能爱慕虚荣等角度入手。

李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