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3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5907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3Word文档格式.docx

《届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3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3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训练3Word文档格式.docx

B.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于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4.实验室里需要配制480mL0.10mol·

L-1的硫酸铜溶液,下列实验用品及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容量瓶容积

溶质质量

实验操作

480mL

碳酸铜:

7.68g

加入500mL水

B

胆矾:

12.0g

配成500mL溶液

C

500mL

硫酸铜:

8.0g

12.5g

解析:

选D。

需称量胆矾晶体的质量为:

0.5L×

0.1mol/L×

250g/mol=12.5g。

5.下图是某同学用500mL容量瓶配制0.10mol·

L-1NaOH溶液的过程:

该同学配制过程中的错误有(  )

A.1处     B.2处

C.3处D.4处

选C。

第①步不能把NaOH放在称量纸上称量;

第⑤步玻璃棒应接触容量瓶内壁刻度线以下的部分;

第⑥步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

6.等质量的CuO和MgO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完全溶解,得到Cu(NO3)2和Mg(NO3)2溶液的浓度分别为amol·

L-1和bmol·

L-1,则a与b的关系为(  )

A.a=bB.a=2b

C.2a=bD.a=5b

所以2a=b。

7.有Al2(SO4)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VL,将它均分成两份。

一份滴加氨水,使Al3+完全沉淀;

另一份滴加BaCl2溶液,使SO

完全沉淀。

反应中消耗amolNH3·

H2O、bmolBaCl2。

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mol·

L-1)为(  )

A.(4b-2a)/VB.(2b-2a)/V

C.(2b-a)/VD.(b-2a)/V

选A。

根据题意Al3+的物质的量为a/3mol,SO

的物质的量为bmol,因Na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不显电性,设每份混合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根据电荷守恒可知,a/3×

3+x×

1=b×

2,x=2b-a,原混合溶液中的c(Na+)=(4b-2a)/Vmol·

L-1。

8.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

L-1

B.该硫酸50mL与足量的铜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SO210.3L

C.配制50mL4.6mol·

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12.5mL

D.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49%

该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1=18.4mol·

L-1,故A错误;

金属铜和浓硫酸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变稀,金属铜和稀硫酸之间不反应,所以硫酸50mL与足量的铜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SO2小于10.3L,故B错误;

设配制50mL4.6mol·

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的体积为xL,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0.05L×

4.6mol·

L-1=x×

18.4mol·

L-1,解得x=0.0125L=12.5mL,故C正确;

该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设体积分别为VmL,98%的H2SO4溶液密度为ρ1,水密度为ρ2,因为ρ1>ρ2,则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H2SO4)=

×

100%=

100%>49%,故D错误。

9.如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在t1℃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

B.t1~t2℃,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在t2℃时,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降至t2℃时,有晶体析出

A项,在t1℃、t3℃时,NaCl、MgSO4的溶解度都相等,错误;

B项,t2之前,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2之后,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

C项,w=

100%,S越大,w越大,正确;

D项,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降至t2℃时,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不会有晶体析出,错误。

10.根据溶解度曲线,在80℃时将含有等物质的量的硝酸钠和氯化钾混合溶液恒温蒸发,首先析出的是(  )

A.氯化钾B.硝酸钠

C.氯化钠D.硝酸钾

11.在T℃时,将ag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g·

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NH

的物质的量为bmol。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100%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C.溶液中c(OH-)=

D.向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5w

选B。

根据题中给出的已知量及各选项的要求,利用待求量的最基本计算关系代入求解即可。

A错误,w应为

100%;

根据公式c=

进行计算知B正确;

由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可知c(OH-)=

L-1+c(H+),C错误;

因为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向溶液中再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0.5w,故D错误。

12.在200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NA个硫酸根离子(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同时含有NA个金属阳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mol·

L-1    B.2.5mol·

C.5mol·

L-1D.2mol·

硫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的个数之比是3∶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总电荷相等,设1个金属阳离子带x个正电荷,即为Mx+,所以3×

2=2x,x=3,则该盐的化学式为M2(SO4)3,所以该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2.5mol·

L-1,故选B。

13.下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请回答:

(1)3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

(2)20℃时,A物质的溶解度B物质的溶解度(填“>

”、“<

”或“=”)。

(3)40℃时,将A、B各15g分别加到均盛有50g水的两只小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物质有剩余(填“A”或“B”)。

(4)现有50℃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实现的是(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入A物质

(1)相等 

(2)<

 (3)B (4)②

14.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1。

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错误是,烧杯的实际质量为g。

(2)指出下面实验中存在的两个错误:

需配制150mL0.2mol·

L-1NaCl溶液,如图2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

、。

(3)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

cm-3的浓硫酸配制1000mL0.1mol·

L-1的稀硫酸。

①应用量筒量取浓硫酸mL。

②配制硫酸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除量筒外,写出其余四种)。

(4)下列操作结果,使所配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1)天平称量物体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在该实验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错误是砝码与烧杯放反了位置,根据天平平衡原理:

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放反了,则左盘砝码质量=右盘物体质量+游码质量,所以右盘物体质量=左盘砝码质量-游码质量=30g-2.6g=27.4g;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移液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图2该同学在转移溶液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配制150mL的溶液要采用250mL的容量瓶;

(3)①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8.4mol/L;

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浓硫酸的体积,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mL,则有:

xmL×

18.4mol/L=1000mL×

0.1mol/L,解得:

x≈5.4;

②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

由提供的仪器可知还需要仪器有玻璃棒、烧杯、10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A.生锈的砝码质量偏大,而m物=m砝+m游,故称量出的药品的质量偏重,则配制出的溶液的浓度偏大;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会潮解,导致真正的NaOH的质量偏小,则配制出的溶液的浓度偏小;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大;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溶液浓度偏小;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溶液浓度偏小;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则浓度偏小;

G.只要最后定容时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即可,至于水是事先就有的还是后来加入的,对浓度无影响;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是正常的,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浓度偏小。

(1)砝码与烧杯放反了位置 27.4

(2)未用玻璃棒引流 选用了100mL容量瓶

(3)①5.4

②玻璃棒、烧杯、10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AC

15.

(1)容量瓶上含有下列量中的(填写字母)。

A.压强 B.温度 C.容积 D.密度 E.刻度线

(2)用浓硫酸配制250mL2mol·

L-1硫酸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之外,还需要(填仪器名称);

在下列配制过程示意图中,有错误的是(填写序号)。

(3)现要用容量瓶配制500mL0.4mol·

L-1Na2CO3溶液,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后需要贴上标签。

请你帮助把如图标签上的内容填上去。

(4)下列情况将使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有(填序号)。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待干燥便用来配制

B.NaOH溶解后趁热移入容量瓶中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摇匀后发现液面未到刻度线,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1)容量瓶上通常标有温度、容量和刻度线,故答案为BCE。

配制顺序是:

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定容→摇匀→装瓶→贴签,一般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称量,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完毕,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线相平,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所以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稀释浓硫酸时是将浓硫酸沿器壁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读数时应平视,不能仰视和俯视。

(3)注明0.4mol·

L-1Na2CO3溶液,故答案为:

(4)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不变,配制溶液浓度不变,故A错误;

B.未冷却即转移、定容,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则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故B错误;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小,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故C错误;

D.继续加水至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D正确。

(1)BCE

(2)量筒、250mL容量瓶 ①④

(3)

(4)D

16.某学生欲用12mol·

L-1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

L-1的稀盐酸。

(1)该学生需要量取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2)配制过程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浓盐酸,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500mL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

(在括号内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c.稀释浓盐酸时,未冷却到室温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将量取浓盐酸的量筒进行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e.容量瓶洗涤干净后未干燥。

(4)若在标准状况下,将VLHCl气体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则此溶液中HCl物质的量浓度为。

(1)12.5 

(2)BCAFED (3)a.偏小 b.偏小 c.偏大 d.偏大 e.无影响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