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6409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9 大小:8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9页
亲,该文档总共1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1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理解草原的“绿”。

◇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

◇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风光图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这种境界”是指什么?

②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草原的美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

◇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

……

③如果你这会就在草原,看到这样美的草原,你最想说些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六、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抄写第一自然段中优美的句子。

【教后反思】

————————————————————————————————————————————————————————————————————————————————————————————————————————————————————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知识巩固

1、我会读;

勾勒骏马鞭子无限礼貌举杯摔跤马蹄渲染拘束低吟迂回羞涩天涯襟飘带舞

2、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并说说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三、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2、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四、再读课文,感受热情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

(迎接客人)

②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的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

(一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一种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

(热闹、热烈、热情)

(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①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不停地握手。

◇听到了不停的欢笑。

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热情表现出来。

(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在回敬。

①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洋溢的热情。

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4)“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②理解“会心”,“会心的微笑”里包含着什么?

3、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五、品读课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香醇的奶酒、激跃的赛马、嘹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呀!

可是夕阳西下,主客要分别了。

如果这时你也在场,心情将是如何呢?

出示: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情意深厚,不忍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碧绿草原,在夕阳里倾诉着惜别之情。

1、完成课后习题

2、填写配套练习册《草原》

———————————————————————————————————————————————————————————————————————————————————————————————————————————————————————

2丝绸之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重难点】

2.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前准备

一、话说“丝绸之路”

出示课题,阅读课后的“资料袋”,了解丝绸之路。

三、走近“丝绸之路”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

“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

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3、课堂交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不同的句子来说明“丝绸之路”,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做到:

(1)把句子读通顺。

(2)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可能会找到这些句子:

(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4)“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上对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四、走进“丝绸之路”

1、朗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思考:

课文描写了一个怎么样的场景?

用一两句话概括。

2、课堂交流,指导要点:

(1)时间:

公元前115年。

可以从现在推算时间,让学生感受年代的久远。

(2)地点:

伊朗高原北部。

出示“丝绸之路”地图,让学生寻找到从西安到伊朗高原北部的路线和距离,感受到路途遥远。

(3)人物:

安息国的将军、中国使者。

重点介绍博望侯张骞,可以从课文中的一句话“张骞在此之前,已于公元前139年和119年两次历尽艰险出使西域。

”导入,联系课外搜集的资料向学生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贡献。

(4)事情:

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双方交换礼物。

(5)连成一两句话说一说。

3、默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想象:

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

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并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隆重。

①找出有关句子:

◇“将军其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

◇“‘列队欢迎!

’将军发出命令。

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出夹道欢迎的阵式。

乐队奏起军乐,人群一片欢腾。

②想象当时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3——7自然段。

(2)热情。

①找出有关句子:

课文第8——12自然段。

②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③说说当时双方为什么表现得这么热情?

◇因为这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因为双方交换了许多批次没有见过的东西,很高兴……

◇因为他们把东西方连接起来了……

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8——12自然段。

4、说说“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1)朗读:

“从那以后,一队对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2)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

五、延伸“丝绸之路”

1、学完了课文《丝绸之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想想:

现在的我们能为“丝绸之路”做些什么?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调查小报告或者搜集资料做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介绍。

————————————————————————————————————————————————————————————————————————————————————————————————————————————————————————————

3白杨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那茫茫的大戈壁。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长在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

  2、看课题激疑:

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

二、预习成果展示(同时指导书写)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初步感知,交流体会

  1、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所出现的三个问句并用波浪线标出。

  ⑴ 学生找出三个问句后全班交流。

  ⑵ 课件出示三个问句。

  ①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② 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③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2、默读课文,把找出的三个问句当成思考题,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

请边读书边思考边在文中做适当的批注。

  ⑴ 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老师巡视、点拨。

  ⑵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3、个别反馈,集体交流 

五、指导学生初步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六、小结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白杨》这篇课文。

请同学们想想“沉思”是什么意思?

快速浏览课文,请找一找“沉思”这个词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用“△”号标出,想想“沉思”是什么意思?

1、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三、新授课:

抓“沉思”一词学习课文

1、学习爸爸第一次沉思的内容:

 ⑴ 默读1~4小节:

 想一想爸爸第一次是看到什么而陷入沉思。

 ⑵ 课件展示,带学生入境。

 出示课件:

画面上展示茫茫的大戈壁荒无人烟、飞沙走石的情景,老师画外音:

看!

这就是车窗外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这就是铁路沿线的一行白杨树!

(画面上出现一排挺直的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就在这时,兄妹俩的一番对话打断了他的沉思。

  ⑶ 学习文章的5~11小节,分角色朗读,以读代讲。

  ⑷ 学习文章第12小节,细细品读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三句话:

  过渡:

哥哥最后一个问话:

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引出爸爸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出示课件: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① 提出读书要求:

自由轻声读一读这段话,运用“抓关键词品读”的方法想一想你从每一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② 学生抓关键词品读这三句话:

  A、学生品读“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一句后,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品读“从来”一词后,老师启发学生:

你从中读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B、学生品读“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一句后,老师更进一步引导理解,老师启发学生:

从这一句话里你又能读懂白杨的什么特点?

  ③ 学生品读“不管遇到风沙还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⑸ 学习第14小节,抓三个“只知道”体会爸爸的心: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①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后启发学生:

  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到新疆去工作。

你们知道吗?

请把爸爸的经历和白杨联系起来考虑,谈谈自己的看法。

  ②老师引读:

“他们只知道……”

  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把他们接到新疆去,你们知道吗?

  ③老师引读:

  可他们却不知道新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爸爸为什么要把孩子带到艰苦的地方去呢?

  ④小结:

看来,你们都知道了兄妹俩的三个“不知道”,那么,你们是不是已经明白了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接着往下学。

  2、学习爸爸第二次沉思的内容: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⑴鼓励学生针对这段话大胆质疑。

  ⑵归纳学生的质疑难点并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解疑难。

  ⑶学生交流讨论。

  ⑷理解爸爸的心:

爸爸的心首先指的是一种心情,他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孩子们介绍白杨;

爸爸的心还指的是一种心思,当他深情地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时他就怀着这份沉甸甸的心思,孩子们不知道,而你们已经从孩子们的三个“只知道”中知道更多的内含了;

爸爸的心还指的是一种心愿,那就是──(学生回答:

希望孩子也能和他一样建设边疆、扎根边疆。

)同学们这回对爸爸的心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三、想象拓展,小练笔

 大胆想象四十年后,当年的爸爸如今的爷爷的第三次沉思。

四、总结全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了解青藏铁路的基本情况和修建铁路的艰难。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

3、认识本课14个生字,搜集和交流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交通落后,“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直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

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正在变成现实。

出示课题: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

思考:

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

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

(1)出示:

“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2)观察地图,理解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读了全文,你知道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就可闻的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4、根据大家的发言,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概括成一句话。

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筑路大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

四、精读课文,用心感受:

1、“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很多次,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这句话。

2、自由朗读课文

想想面对着风火山这只拦路虎,筑路大军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这句话?

3、课堂交流,教师指导:

(1)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

①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难以控制隧道施工温度。

“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

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

◇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

“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始料未及……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至第8自然段。

③面对着困难,他们会怎么样说这句话?

有感情地朗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坚定有力,显示筑路大军在困难面前不惧怕,不后退的决心。

(2)在战胜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①他们是怎样战胜困难的?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

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

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

……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地下了高傲的头!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至第9自然段。

③战胜困难的时刻,他们会怎么样说这句话?

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喜悦自豪,充满信心的语气。

4、想象一下,筑路大军还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1)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的时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1自然段。

(2)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的时刻。

①如果你是筑路大军中的一员,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②此时此刻,应该怎样来朗读“把铁路是到拉萨去!

”?

五、课外延伸,情感升华:

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六、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难以控制隧道施工温度

面对困难

恶劣天气极度缺氧

充满信心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口语交际·

习作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

  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3、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

  4、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揭题,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完成口语交际

二、激发兴趣,组织讨论

  1、出示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了解祖国各地的特色。

说说自己的向往:

最想去哪里?

了解哪里?

  2、如果自己有一个在远方的同龄朋友,你觉得会有什么好处?

你想要这样的一个朋友吗?

  3、组织学生讨论:

用哪些方式才能与素不相识的远方小学生建立联系呢?

  三、合作讨论,汇集精华

  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

同学合作讨论,策划活动方案。

  2、教师到各组听到方案,参与讨论、合作。

  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

  A.首先写信,建立联系。

  B.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

  C.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给予生活上的资助……

四、选择方案,付之行动

  1、讨论刚才提出的方案,你觉得最可行,最好的是哪一个方案?

并说明理由。

2、如果你们真的联系上了,成了一对好朋友,你们会怎么做?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完成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

二、讨论内容,激发写作灵感

  1、小组讨论:

    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

    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

    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

    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

    ……

  2、注意书信和信封的格式:

  ⑴书信的格式:

书信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

⑵信封的格式:

  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

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三、学习范文

课件出示习作范文,集体学习。

四、动笔写作

  五、典型评价

  投影一篇较优秀的习作:

  ⑴让小作者本人朗读全文。

  ⑵学生再次根据评议标准思考,评议。

⑶学生听完后各抒己见。

六、作业布置

修改习作并抄写

《回顾·

拓展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的专题学习,交流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并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