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建立混合所有制的意义及路径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16921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有企业建立混合所有制的意义及路径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有企业建立混合所有制的意义及路径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有企业建立混合所有制的意义及路径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有企业建立混合所有制的意义及路径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有企业建立混合所有制的意义及路径文档格式.docx

《国有企业建立混合所有制的意义及路径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企业建立混合所有制的意义及路径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有企业建立混合所有制的意义及路径文档格式.docx

主要观点

主要看法

对混合所有制的表述

微观层次论

所有制形式论

混合所有制是指公有制成分与非公有制成分在企业内部相结合的所有制。

[4]

企业模式论

混合所有制是指多个不同身份的投资主体共同投资组成企业或公司,是一种企业发展模式。

[5]

所有制实现形式论

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财产组织形式,也是一种经营方式。

[6]

宏观层次论

基本经济制度论

混合所有制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7]

两层次论

股权结构层面或企业层面论

第一层次,在整个社会层面,不同所有制之间“板块式”的并存与混合;

第二层次,在企业层面,不同产权的主体的相互渗透和融合.[8]

多层次论

三层次论

一是以宏观、微观、经营方式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从宏观层面看,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从微观结构看.表现为企业所有制主体出现多元化趋势:

从经营方式看,经营方式出现了多元化、混合化的趋势。

[9]

四层次论

混合所有制经济包含以下含义:

一是指一种社会经济成分,二是指所有制结构,三是指微观企业资本的组织形式,四是指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与实现形式。

[10]

二、建立混合所有制的意义

1、促进国有资本的流动

在以往单一的国有制企业制度下,企业的资本非常固定和单一,流动性差,而企业想要发展,资本的流动速度是关键,资本流动周期越短,企业的利益就会越高。

如果将国有企业改革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将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资金的流转,国有资本也会彻底的资本化,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就可以自由灵活的运用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提高企业效能。

2、使国有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运作

目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起着主导作用,国有制企业改革以后,能更好的适应市场运行的规则,并且运用规则同其他私营企业进行竞争。

比如,国有企业可以利用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将社会上的优势资源集中在自己手里。

除此之外,市场还有平衡供求的功能[11],国有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形势,来加大或减少投资成品。

3、有利于国有更好的实现其职能。

国有企业共有以下几个职能:

1、国有企业担负着国计民生的重任2、国有企业的任务是完成国家战略任务或者重大专项任务;

3、国有企业有实现经济最大化的职能,为民生与财政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

4、确保城市运行稳定和提供公共服务。

国有企业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能够更好的运用资本的力量,服务于民生工程。

[12]国有企业、特别是公共服务类的国有企业,一方面有着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势,一方面又有着适应市场需求的优势,将两者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反应民声,为人民服务。

4、有利于引进人才,提高管理层整体素质。

在单一的公有制体制下,企业人员构成也相对单一,而且缺少竞争力,在混合所有制制度下,例如实现公司员工控股制度,这样一来,企业员工的经济收益就和整个企业息息相关,不会在像以前那样,干多干少都是一样,盈利或亏损都是国家负责。

如果建立合理的公司员工晋升制度,工资涨幅制度,就能很好的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也能更好的吸引外来人才。

5、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共同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明确允许更多的国有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的投资项目,允许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实行员工持股。

[13]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各有长处,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效率高,组织协调性好,而民营企业能更好的运用资本,更好的适应市场,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

如果将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融合在一起,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打破“国退民进”和“国进民退”的怪圈,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14]

三、建立混合所有制的路径

1、以建立现代化企业为前提,实施股份制改革。

自从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遵循了以下路径:

第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其目的是为了让国有企业能够对变化的市场做出及时的反应;

第二,推行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其目的是为了激励企业提高经营效率的积极性;

第三,推行企业股份制改革,其目旳在于界定企业产权,硬化企业的产权约束,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15]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告指出:

依托资本市场直接进行多元化改造。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而国有企业由于历史悠久、模式固定,改革相对比较困难,所以借助市场经济的力量,借助资本的力量,对国有制企业进行多元化改造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如果对大型的国有制企业进行深入公共公司改革,改造成上市公司,实行股份制,国有企业就不在政府的管理和限制之下了,因为公司的资本是属于社会上的每一个个体,股票的价钱也是跟随着市场而波动。

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就能很好的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完成从单一的国有制转化为所有制结构。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把“股份制作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它标志着中国由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向“使股份制成为主要实现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拓展和深化,这是中国在对混合所有制经济及其组织形式问题认识和决策上的升华。

[16]

2、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实质就引入外来资本,国有企业不仅可以包括国有资本,还要积极的吸收私有资本、外资资本。

以前国有企业的投资渠道单一,很容易就形成企业的专制,无法适应市场,如果国有企业能够吸收自他资本,就可以打破国有资产独资的行为。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有其优势,如果将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混合起来,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各种所有制资本在融合中取长补短,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新力。

3、实现产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在国有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往往交织在一起,产权概念模糊不清,而实践证明,产权越清晰,企业的效益也会越高。

国有企业建立混合所有制是以建立现代化企业为基础和前提的,而现代化企业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清晰的产权,所以国有企业改革也必须要进一步明确产权问题,确保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

关于如何更好的实现产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可以参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17]其中五独立原则和董事会选举累积投票制度可以成为混合所有制成立基础,混合所有制股东单位与混合所有制企业应实行人员、资产、财务分开,机构、业务独立,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

4、划分不同国有企业类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国有企业可以划分为几下几种类别:

公用事业及公益类;

基础资源和服务类;

战略性竞争产业。

[18]

从公用事业及公益类企业来说,他们为我国国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平稳运行提供重要保障,诸如此类的企业,应该坚持国有企业和单位为主导,占50%以上发股份,拥有最终决策权。

公用事业类产品的价格也应该由政府定价,防止市场随意抬高价钱,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同时,这类企业还要完善相应的行业标准、产品规格标准。

从基础资源和服务类国有企业来说,这些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例如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稀土、煤炭、钢铁、电网、铁路等。

像这类企业。

很难直接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但我们可以循序渐进,通过业务拆分、环节拆分的方式,在一些具体的业务与环节上放开非国有资本的准入。

[19]在保证国有资本控股的前提条件下,适当放宽民营资本进入国有企业的政策,并且鼓励民营企业加入到这些行业的建设中来,通过市场的合理竞争,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

从战略性竞争产业来说,这类国有企业是指军用、民用和高科技领域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包括汽车、化工、电子、造船、航天航空工业、核工业、基础电子、军工等。

[20]像这类市场竞争性较强的企业,我们必须要实现产权的开放、资本多元化,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完善公司管理制度,提高创新能力。

国有企业,必须放大胆子,这类企业和基础资源类企业不一样,不一定国家要控股,其他资本来控股也是一样的,关键是市场,有市场才有活力和竞争力。

5、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了更好的实现国有企业的改革,首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实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公平竞争,打破之前一家独大的局面。

同时,政府还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加快产权法规制度建设,完善产权交易的管理体制,建立国有产权转让监管体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国有资产合理流动,规范国有资产产权转让行为,降低企业产权交易成本,引导国有资产向高效益领域转移。

[21]

6、建立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

我国在国有企业改革道路上,曾经大规模的删减中小型国有企业,导致很多国有企业破产,从而造成了大量人员的失业。

如果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没有响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很容易造成社会混乱,国有企业改革也无法长久的进行下去。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在业企业员工的养老金问题、医疗保险问题、失业人员的救济金问题等。

四、总结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应该从三个层面进行推进,首先,我们要肯定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必须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进行企业产权、资本、管理制度方面的改革,最优路径就是建立股份制企业。

最后,我们不能忽略市场,我们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打破行业垄断,让各种所有制资本自由竞争,在这相互竞争合作的关系中,实现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共同发展。

国有企业建立混合所有制的路径非常复杂,国有企业可以引入私有资本和外资资本等不同来源的资本,实现不同性质资本的融合,国有企业还可以公开上市,或者让员工持股来实现混合制,混合所有制的关键在于不同形式资本间的互相渗透,产权的明确化,以及控股权的掌握。

总的来说,混合所有制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国有企业建立混合所有制是大势所趋,也是目前我国各项改革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

[2]曹立.混合所有制研究——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3]谢军.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产权管理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13.4.

[4]王渐苏.混合所有制初探.求实,1999.9:

21-22

[5]高鹏.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特征.学习论坛,2000.5:

18-19.

[6]季开胜.关于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经济问题探索,2000.2:

12-14.

[7]潘石.中国“混合经济”论J1当代经济研究,1999.9:

18-23.

[8]常修泽.中国国企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几个突出问题.产权导刊,2004.8:

4-8

[9]肖辉.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几点认识岭南学刊,2004.1:

23-26

[10]李水莲.关于"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辨证思考唐都学刊,2004.2.112-114

[11]王毅.市场的作用和力量.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12

[12]尤利平’混合所有制经济下的国有企业竞争力发展研究.现代企业经济探讨.2014.4

[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

[14]王成吉.积极发展.商业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2014.8

[15]周学东.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最有路径研究.武汉大学.2013.10

[16]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

[17]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国家经贸委.2002.1.7

[18]刘崇献.混合所有制的内涵及实施路径.中国流通经济.2014.-7

[19]黄速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政府经济管理2014.7

[20]刘崇献.混合制所有制的内涵及实施路径.中国流通经济2014-7

[21]张梅爱.关于国有企业建立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思考.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