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教案10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2024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教案10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血液》教案10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血液》教案10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血液》教案10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血液》教案10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血液》教案10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血液》教案10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血液》教案10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血液》教案10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血液》教案10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液》教案10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文档格式.docx

《《血液》教案10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教案10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血液》教案10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文档格式.docx

  2.资源分析:

学校为学生开设了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学生可在学生阅览室里查阅报刊杂志,也可以在电子阅览室上网查找资料,有些问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且通过分小组,促使同学们自己分配任务,学会资料的汇集和取舍。

  3.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多数属于经验型知识,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并非探究,本节课的设计试图在传统教学方式和探究学习方式中找到整合点,尝试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

新课程的理念并非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整合探究理念更有实际意义。

如探究血液的鲜亮与什么因素有关,血液的颜色与红细胞和白细胞数目比的关系,还有血型的不同与输血原则的关系等。

  4.教学重点:

(1)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2)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思路的训练。

  5.教学难点:

  学生探究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程序〗

  

〖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每年度体检的化验单,分发到各小组。

学生阅读,讨论化验单上几项指标的不同,了解血常规化验的检测内容。

师:

平时化验主要是检测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字,但血液的成分不仅仅是这些。

演示实验:

观察血液的组成成分。

课前准备好新鲜血液置入烧杯中,另备洁净的量筒一只和试管若干。

用滴管吸取10mL血液注入量筒,并将剩余的血液分装到洁净的试管里。

  用滴管向量筒里加入柠檬酸钠,轻轻摇动量筒,然后静置。

利用这段时间,教师提问。

  师:

实验中两次使用到滴管,为什么不用一个滴管解决问题以节约器具呢?

  生:

不能混用。

回答是正确的,那为什么不能混用呢?

不同的药品可能会发生反应。

对,在这个实验里,滴管要吸取不同的化学药品,为保证实验的准确,不同的药剂要使用不同的滴管。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量筒里的血液出现了什么变化?

血液出现了分层的现象。

回答不错。

那么分出的不同层次有什么区别呢?

上半部是澄清的,下半部不透明,是红色的。

上半部的颜色呢?

这个实验为什么使用量筒作为容器而不是像另一些血液放在试管里观察呢?

上半部是浅黄色的。

澄清的液体大约是5.5mL,下半部分体积大约是4.5mL。

回答得很好,观察得也很细致。

科学研究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和用心思考。

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血液分出的淡黄色半透明的上层和红色不透明的下层。

同学们对照课本第25页看看这两部分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获知答案。

其实在血浆和红细胞之间还有薄薄的一层我们肉眼很难分辨的物质,就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教师投影血液组成成分的结构图,讲解血浆的成分与功能。

刚才我们将血液注入量筒时往试管里加入了柠檬酸钠,这是一种抗凝剂。

静置后血液呈现了分层现象。

同时我还将一些血液注入试管,同学们看看试管里的血液有什么现象?

  生(齐):

凝固了。

  教师给每小组分发装有凝固血块的(竖直放置的)试管。

同学们取出里面的血块,切割开,切割方向、大小各组同学自己确定,没有要求。

看看断面的颜色和原来靠近试管口的表面颜色有没有差异。

原来的表面颜色亮一些,切口上颜色黯淡。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变化呢?

同学们看看邻近小组的实验现象,是不是每组都是这样的结果?

可能与试管盛放方式有关。

都是靠近试管口的那面鲜亮,可能与试管开口有关。

试管口会有什么因素导致颜色变化?

靠近试管口的血液成分会接触到什么?

空气。

就是说,血液颜色变化可能是与空气相关的。

那空气中什么气体与我们的关系最为密切?

氧气。

好,假设血液颜色鲜亮是因为接触到更多的氧气。

怎么设计实验验证呢?

请各小组同学自己设计实验程序验证这个假设。

还需要什么器材呢?

新鲜血液可以到讲台前来领取。

学生分组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原因。

刚才每小组同学都认真地进行了实验,其中做得最好的是×

×

小组和×

小组。

前者选择试管与培养皿进行实验,得出结果是同样体积的血液,在培养皿中由于接触到氧气充足,亮红色表面积较大。

后者用两支试管实验,分别为自然放置在空气中和向试管里呼气然后将试管口堵住,虽然结果对比不及刚才那组明显,但还是很有创意的。

对比量筒里分层的血液和凝固的血块表面析出的液体,颜色有何不同?

透明度是否一样?

记住你们的观察结果,下节课我们来继续解密。

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布置同学们回去查找有关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相关资料,下一课时交流。

第二课时

上一节课里,通过我们的实验证实了我们的一个假设:

血液是否鲜红与有没有充足的氧气相关。

那么,血液中又是什么成分或者结构与氧气有相关性呢?

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滴加柠檬酸钠的血液静置后分为哪几层?

上半部分是澄清半透明的血浆,下半部分是红细胞,中间还有薄薄的一层白细胞和血小板。

回答正确。

那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结构都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先通过实验来看一下。

  学生实验:

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

  教师通过屏幕显示放大的血细胞图像,并巡回指导学生的实验。

先完成的同学在教师的安排下帮助其他组同学完成实验。

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物像,再用高倍镜放大,比较一下显微镜下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颜色和数目的差异。

看了血涂片,“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是就找到了?

红细胞是红色的,而且视野中红细胞的数目远远超过白细胞的数目。

这就使得血液的颜色呈现红色了。

总结得很好。

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大约是白细胞的500至1000倍,因而血液的颜色几乎就是红细胞的颜色决定的。

上一节课的探究实验也告诉我们,如果有充足的氧气存在,血液的颜色是鲜红的,否则是暗红的。

原因也在于红细胞。

请同学们结合阅读中查找的资料情况,互相交流一下。

哪一组同学先谈谈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红细胞的形态刚才在实验中我们看过了,红细胞成熟后没有细胞核……

红细胞衰老死亡后是怎么补充的?

由红骨髓产生。

有谁查到关于贫血的知识?

贫血就是血液中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算过少或过低呢?

正常值成年男子为……

如果你是医生,遇到贫血患者你会给一些什么建议?

多摄入蛋白质类食物和补充铁质,因为资料告诉我们补充铁才能合成更多的血红蛋白,而血红蛋白增加了,就能够运输更多的氧气。

我这里有一则新近的信息(屏幕显示相关资料),复旦大学王永雁教授在研究人类衰老的过程中发现人类的衰老与体内的Fe元素含量相关,女性的寿命普遍高于男性是因为每月一次的生理周期中排出了部分Fe元素,从而使Fe在体内的含量明显低于男性。

针对这个研究成果,同学们有什么想法?

生活中我们究竟要不要补铁?

怎样补铁?

学生结合信息和已学的知识,分组讨论。

为了保证血液的正常功能,还是要先补铁。

王教授的研究结果显示,补铁会影响到人的寿命,所以一味补铁是有害的,只能适当补铁,只要血红蛋白的含量够人体所需,就不要补铁了。

刚才两位同学的观点是相异的,但都是认真思考后的总结,都有各自的合理性。

科学来源于生活,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困惑而产生的,所以科学也随着生活的推进而发展,今天的理论或许明天会被新的理论所代替。

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未问世时,谁会想到时间还能“倒流”?

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敢于质疑经验,要勇于探索真理,才能具备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下面继续学习白细胞的知识,请另一小组的同学汇报一下。

白细胞都有细胞核,血液中数目较少,也由红骨髓产生,白细胞又被称为人体的卫士,当人体有病菌侵入时,白细胞就会集中到感染部位,杀死病菌。

回答比较完整,是小组汇总的结论吧?

(得到认可后继续)我们把“杀死”病菌换成“吞噬”病菌,同学们就会对自细胞的工作概况有个更形象的了解了。

当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时,通常局部会发热,那是白细胞集中在感染部位吞噬病菌且分解病菌所致。

不过白细胞在保卫人体时通常都要“献出”自己的“生命”,和病菌同归于尽。

伤口有时会有“脓”流出来,那里就有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碎片”。

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观察滴加柠檬酸钠后血液的上半部和凝固血块表面析出的液体吗?

哪位同学说说二者有什么不同?

滴加柠檬酸钠的血液静置后上层液体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而凝固血块表面的液体是透明的,液体量少一些。

同学回答正确,不仅说明她观察仔细,而且记忆力也不错。

滴加柠檬酸钠的血液静置后上层清液叫血浆,而凝固血块表面析出的液体是血清。

二者成分相近但不相同。

血清里由于不含一种蛋白质,所以相对澄清。

而且因为血液凝固的过程中结合了部分水,最终析出的液体量也相应减少。

这一点同学们课后可以再查阅一些资料求证。

人体的血液有相对稳定的总量,成年人血量大约为体重的7%~8%,血量的稳定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若失血过多,如一次失血1200~1500mL,则需及时输血进行抢救。

输血之前需要验血型,而血清就是检验血型的基本物质。

教师事先准备好可代表四种血型的四种溶液以及代表两种血清的两种溶液,学生按照教材提示,分组进行“交叉配血"

实验,通过实验现象讨论应该如何输血。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输血的原则――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一般献血者的采血量只为总血量的5%,对献血者的健康并无大碍,但对失血者而言却十分重要,献血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无偿鲜血是公民的义务,也反映了公民的高尚品德。

我们不提倡同学们去献血,因为你们还处在身体的发育期,在将来你们成年之后,如果能够献出自己的鲜血去挽救他人,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教师完整小结血液的成分及功能,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节奏较快,容量较大,是针对我校实际情况而定的。

总体上看,我校学生知识基础较好,思维较活跃,且有过这样的学习模式训练,大部分学生接受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较强。

从上课的情况来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实录中的“生”是不同的学生作答。

课堂提问学生人数多,可以吸引更多同学的注意力,同时也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

对求知欲强烈、基础好的同学尽量给以空间,任其思维、设计、探究,对一些惯于被“牵”着走的同学则通过具体问题递进式的启发与点拨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创造条件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

本节内容的另一个教学点即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知性认识,培养科学素养和进行情感教育。

采用方法是以贴近生活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感悟,认识科学的内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整合探究式学习方法,使学生思维既有拓展发散的机会,最终又能回落到知识脉络上,达到收放一体。

这节课第一次上时考虑探究血液颜色和氧气的关系时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因此提取新鲜血液做演示时就将剩余的血液一起利用了,放在试管里事先做好两组对比,一组竖直放置,一组斜行放置。

教学中先发放竖直放置的,等学生完成实验的设计后再分发斜放的,通过鲜亮部分的面积比(直放的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小于斜放的表面积),给学生的探究假设提供证明。

第二个平行班上课时就给改成学生先自行设计而后给学生提供材料现做。

改后教学效果更好。

新课程的理念应是课堂要向不确定性开放,一节充满活力的课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而不是完全遵照教师的设计路径没有偏差地进行。

例如学习血浆和血清的差异这一知识点,在设计时考虑到(也是常规教学点)学生会从颜色和透明度上比较,而学生却观察到量的多少,这时就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观察体验并予以肯定,课堂上一时不能确定自己的知识储备是否一定正确,可以同时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以保证科学性。

根据这两节课的学习,我感到探究式学习根据我国国情是有待加强的,但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也有其优势体现。

两者应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但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珍惜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也要引导学生学会互相倾听、协作学习。

〖教学点评〗

  戴老师深刻领会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精神,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大胆组织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富有创造性,教学中取得显著效果。

学★优≦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