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4727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原始自然发生论,又称“自生论”,认为生物可以从非生命物质直接而迅速地,随时随地地产生出来。

(2)神创论:

又称“天创论”,认为生命是由神秘力量创造的。

(3)生源论:

认为生命只能由生命产生。

(4)新自然发生论(5)天外胚种论(6)大爆炸理论

第二单元微生物P170-P185

1.微生物学发展史:

(1)经验微生物学时期:

未见细菌个体,凭经验利用微生物

(2)形态学发展时期:

在显微镜下观察,描述微生物的形态(3)生理学发展时期:

黄金发展时期(4)分子生物学时期:

1953DNA双螺旋的发现、全基因组测序、基因工程为主导、分支学科飞速发展、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

2.微生物学奠基人:

巴斯德(法国)、科赫(德国)

3.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推翻了“微生物自生说”,发现微生物发酵现象,创造巴斯德消毒法,研究疫苗的制备方法(鸡霍乱疫苗、炭疽病疫苗、狂犬病疫苗)

4.科赫:

德国科学家,上个千年推动医学发展的十巨人,发明固体培养基及划线接种法、分离炭疽病——炭疽芽孢杆菌,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发现肺结核病——结核杆菌、柯赫法则(传染病病原鉴定的金科玉律)

(1)从动植物体内分离出病原物

(2)进行纯化培养(3)回接到同样类型的动植物体,引起同样的病症(4)再分离得到与第二步一致的菌系】

5.弗莱明:

青霉素的发现

6.汤飞凡:

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

7.微生物的特点:

(一)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二)吸收多,转化快(三)生长旺,繁殖速(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分为缓慢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四)适应性强,易变异(五)分布广,种类多(六)起源早,抗逆强

8.微生物的分类

(1)除病毒外均有细胞结构

(2)原核微生物有细菌、放线菌、古生菌(3)真核微生物有真菌、显微藻类、原生动物

9.生物系统分类:

(1)两界系统:

对生物主要以肉眼所能观察到的来区分,林奈以生物能否运动为标准明确提出动物界和植物界的两界系统。

(2)五界系统:

魏泰克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及营养方式提出了五界系统。

将真菌从植物界中分出另立为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10.生物命名法:

(1)双名法属名+种名+命名者姓名

(2)三名法:

属名+种名+亚种名

11.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个体很小,通常以微米作为测量单位。

在一定条件下,细菌有相对稳定的基本形态,根据外形不同,可将细菌主要分为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杆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螺形菌(弧菌、霍乱弧菌和螺菌、鼠咬热螺菌)三类。

还存在柄杆菌(细胞上有柄、菌丝、附器等细胞质伸出物,细胞呈杆状或梭状,并有特征性的细柄)、星形细菌、方形细菌。

12.原核生物的基本结构:

不具有真正意义的细胞核、没有细胞器、ATP的产生反应发生在细胞膜上、蛋白质由大量核糖体迅速完成。

13.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构成)、细胞膜、遗传物质、细胞质、荚膜(附着于各种物体表面、胞外营养储存物质保护作用、与致病性有关(含毒素成分))、菌毛、鞭毛、芽孢(有些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或椭圆形的抗逆性结构、芽孢壁较厚,含水量少,化学物质不易透过、对不良环境有很强抵抗力、细菌的休眠体,非繁殖体)

14.革兰氏染色方法:

(1)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对菌液涂片进行初染

(2)用碘溶液进行媒染(3)用乙醇冲洗进行脱色(4)用蕃红对涂片进行复染。

它使原来无色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最后呈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细菌继续保持深紫色

15.革兰氏染色原理:

G+和G-主要由于其细胞壁化学成分的差异而引起物理特性(脱色能力)的不同,并决定了染色反应的不同。

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

G+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作脱色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收缩,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地留在壁内。

G-细胞壁薄,外膜层的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到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被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

15.放线菌:

单细胞,原核生物,具有分枝状菌丝,以孢子进行繁殖,绝大部分为腐生菌,介于细菌与真菌之间的过渡类型,可产生多种抗生素:

两性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制霉素、链霉素(瓦克斯曼发现,第一种有效治疗肺结核的抗生素)、四环霉素等。

16.真菌:

真核微生物、单细胞(酵母)/多细胞结构、能产生孢子,进行无性和有性生殖,特例:

大型真菌(生活史中的某一阶段才出现、孢子繁殖、没有叶绿体、细胞壁,没有纤维素)

17.病毒:

一般由一团能够自主复制的遗传物质(DNA/RNA)+蛋白质外壳+包膜组成。

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

特例:

朊病毒。

有弹状病毒、球状病毒、冠状病毒、砖型病毒等。

其外壳有螺旋对称壳体和二十面体对称壳体。

能通过细菌滤器;

可被乙醇沉淀而不失去其感染性;

能在琼脂凝胶中扩散;

用培养细菌的方法不能被培养出来。

18.显微藻类:

盐藻

第三单元植物P143-P154

1.根系:

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分为直根系(主根和侧根)和须根系。

2.根的功能:

(1)吸收:

水分、无机盐

(2)输导:

运输水分、无机盐(3)固着:

固定植株(4)贮藏:

养分(5)繁殖:

产生不定芽(6)与微生物共生:

根瘤(豆科)、菌根(兰科、杜鹃科)

3.根的变态:

(1)贮藏根:

肉质直根(萝卜、胡萝卜)、块根(甘薯、天门冬)

(2)气生根:

支柱根(榕树)、攀缘根(常春藤)、呼吸根(红树、水松)、寄生根(菟丝子)。

4.根尖的结构:

从形态学上端开始,分别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

5.根的初生结构:

表皮、皮层、维管柱

表皮:

最外层一层生活细胞;

有根毛或无;

无气孔器

皮层:

外皮层:

表皮下2~3层细胞,横向运输,部分植物栓质化或形成厚壁组织

薄壁细胞:

最多,可储藏营养物质

内皮层:

皮层最内一层细胞

维管柱:

中柱鞘:

1~数层薄壁细胞,有潜在的分裂能力(能形成侧根、不定根、不定芽等)

薄壁细胞:

在初生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

维管组织:

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

6.初生木质部:

位于维管柱中央,由几个初生木质部束组成,横切面上呈星芒状。

初生木质部束的先端分化成熟较早,由管径较小的环纹和螺纹导管组成,称为原生木质部;

靠近中心的部分成熟较迟,由管径较大的梯纹、网纹和孔纹导管组成,称为后生木质部。

初生木质部这种由外向内发育成熟的方式,称为外始式。

7.初生韧皮部:

位于初生木质部束之间,束数与初生木质部相同。

外始式发育,即原生韧皮部在外,后生韧皮部在内方

8.

维管形成层:

原形成层(平周分裂)弧形形成层(两侧扩展至中柱鞘)部分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层环(平周分裂)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

9.木栓形成层:

维管形成层的活动,使中柱鞘以外的成熟组织被破坏,这时根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

木栓形成层进行平周分裂,向外分裂产生木栓层,向内分裂形成栓内层。

木栓形成层、木栓层和栓内层合称周皮,成为根加粗以后新的保护组织(次生保护组织)。

最早的木栓形成层起源于中柱鞘,但活动一年或几年后停止活动,这时新的木栓形成层在周皮以内产生,常由次生韧皮部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继续形成新的木栓。

10.茎的特点:

有节和节间之分,在节上着生叶和芽(叶芽、花芽)。

其中腋芽原基和顶芽原基为分生组织活动区

11.茎的变态:

地上茎的变态类型:

叶状茎(昙花、文竹、天冬草);

茎卷须(黄瓜、南瓜、葡萄);

枝刺(皂荚、山楂);

肉质茎(仙人掌)//地下茎的变态类型:

根状茎(竹、姜、莲);

块茎(马铃薯);

球茎(荸荠、芋、慈菇);

鳞茎(洋葱、水仙、百合)。

12.木材:

维管形成层历年产生的次生木质部的总称(初生木质部占中央的一小部分,常可忽略)

年轮:

在季节明显的地区,木本植物的维管形成层在一年中只活动一次而形成的次生木质部。

包括早(春)材和晚(秋)材。

边材和心材

13.叶与气孔

14.植物的传粉:

促进异花传粉的机制:

雌雄异花或异株;

雌雄异熟;

花柱异长;

自交不亲和性

自花传粉:

同花传粉,自交容易导致近交衰败

异花传粉:

不同花之间的传粉(尤其是指异株异花传粉)

自交:

自花传粉或同株异花传粉完成的受精

异交:

异株异花传粉完成的受精

非生物传粉:

风媒、水媒

生物传粉:

昆虫传粉、脊椎动物传粉

15.两性花:

一朵花中同时有雌蕊和雄蕊的花

单性花:

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者只有雌蕊

雌雄同株植物:

雌花和雄花着生在同一个植株上的植物

雌雄异株植物:

雌花和雄花着生在不同植株上的植物

16.花的结构:

见ppt

17.生殖分配:

某种植物用于繁衍后代所耗用和积累的干物质占该植物整个生活周期所耗用和积累干物质总量的比例。

提高生殖效率是植物生殖策略的主要目标,有二种方式:

(1)产生少量后代,储存充分养分,保证存活率。

这种形式一般种子较大,传播力较弱。

(2)产生大量后代,降低种子重量,扩大传播范围,保证一定数量的存活率

18.双受精:

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形成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另一个与中央细胞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的现象。

19.果实:

受精后,胚珠发育为种子时,能合成吲哚乙酸等植物激素,子房内新陈代谢活跃。

于是整个子房迅速生长,发育为果实。

果实直接由子房发育而来的叫做真果(桃、大豆),真果分为种子和果皮(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

果实的形成除子房外尚有其他部分参加叫做假果,最普通的是子房和花被或花托一起形成果实(苹果、向日葵及瓜类)。

20.多数植物一朵花中只有一个雌蕊,形成的果实叫做单果。

一朵花中具有许多离生雌蕊聚生在花托上,以后每一雌蕊形成一个小果,许多小果聚生在花托上,叫做聚合果,如草莓。

还有些植物的果实,是由一个花序发育而成的,叫做复果或称花序果、聚花果,如桑、凤梨和无花果。

21.种子的演化:

(1)被子植物胚乳:

退化、消失

(2)裸子植物:

单倍体胚乳(3)少数被子植物:

外胚乳——演化位置较高(4)种子:

无休眠——有休眠期

22.种子的休眠:

有些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在适宜的条件下不能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时期才能萌发,这一特性称为种子的休眠。

休眠原因:

1、胚尚未发育成熟:

如银杏、人参种子2、种子未完成后熟作用:

如山楂、红松种子。

种子需要在湿度大,温度低(一般0—6℃)的条件下,经过数周至数月后才能萌发的现象,称为种子的后熟作用3、种皮不透水,不透气:

如棉籽、莲籽等4、胚不能突破种皮:

如苋菜种子5、果皮、种皮或胚中含有抑制发芽的物质:

如苍耳

23.休眠的解除:

1、胚没有发育好的可采取合适的高温处理,或供给种子有机营养,促使早日成熟2、生理上未完全成熟的胚,采用“层积”法,将种子与湿沙混合,在低温下堆积1~3各月,即可萌发3、若是种皮果皮不透水气造成的,可用机械法擦破种皮,或用浓硫酸处理,使种皮软化4、对胚不能突破种皮者,可采用冻结或利用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使种皮渐次软化5、至于果皮、种皮或胚含有抑制萌发物质者,则要把种皮、果皮剥去,或用浸渍法把胚内的抑制物质去掉

24.植物适应环境:

环境是植物存在的空间以及其中的所有物质和能量。

构成环境的各种因子统称为环境因子。

其中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产生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称为生态因子,如水、土壤、气温、CO2、O2等。

对具体某种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空间的各种环境因子的总和称为该植物的生境。

对植物的种种不利生境称为逆境。

25.植物的节律:

植物生长发育的节律和顺序随气候季节性变化而发生规律性变化的现象称为物候现象。

植物生长发育随气候季节性变化的每一个阶段称为物候期。

每一个物候期内发生的代表性的生长发育现象称为物候相。

如幼苗、抽穗、现蕾、开花、结实等。

植物的物候期主要取决于气温,因此与纬度和海拔相关。

对同种植物来说,物候变化的先后顺序是从南到北,由低海拔至高海拔。

生活于特定生态环境中的不同类群的植物,所表现出的与该环境相适应的共同特征(形态或生活习性)称为生活型。

其中最常见的是生活习性,如乔木、灌木、藤本、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等。

第四单元动物P155-P165P77-P105

1.物种:

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由种群所组成,其它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突变,迁徙,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是自然变化力量,也是物种进化的动力。

2.种系发生:

动物界的种系发生,也被称作系统发生。

通过特征,可以建立生物的种系发生树(演化树),描述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生物特征包括同源和同功。

3.原口动物:

胚胎发育中的胚孔成为后来成体的口。

如扁形动物、纽行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后口动物:

胚胎发育中的胚孔成为成体的肛门(或者封闭)而成体的口是在胚孔相当距离之外重新形成的。

如棘皮动物、半索动物和所有的脊索动物。

4.①原生动物门:

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能营独立生活的、单细胞结构的有机体。

代表动物:

草履虫

②海绵动物门:

海绵动物是后生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的类群,细胞分化相当简单,无明确的组织分化,体壁各层细胞彼此保持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故结合松弛。

没有神经和肌肉系统。

白枝海绵

③腔肠动物门:

腔肠动物是第一类真正的后生动物,它是处在细胞水平上的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在进化中占重要的地位,为低等后生动物。

所有其他后生动物都是经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

水螅

④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和中胚层,在动物进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对动物体结构和机能的进一步复杂、完善和发展,对动物从水生过渡到陆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涡虫

⑤假体腔动物门:

在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空腔,没有体腔膜,是由囊胚腔持续到成体而形成的体腔。

没有呼吸及循环器官代表动物:

线虫(研究“细胞程序化死亡”的模式生物)

⑥环节动物门:

环节动物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

(1)身体分节,有疣足和刚毛,运动敏捷;

(2)真体腔出现,(3)神经组织进一步集中,脑和腹神经索形成,构成索式神经系统。

蚯蚓

⑦软体动物门:

软体动物是由环节动物演化而来:

有担轮幼虫,真体腔、后肾管。

蛤蜊

⑧节肢动物门:

节肢动物种类繁多,常见的甲壳纲,蛛形纲,昆虫纲,多足纲等都属于节肢动物。

蜘蛛、大闸蟹、蝗虫

⑨棘皮动物门:

(1)辐射对称

(2)内骨骼由无数碳酸钙骨片组成,(3)体腔的一部分形成水管系统.代表动物:

海星

⑩脊索动物门:

具有脊索、背神经管、腮裂。

包含:

头索动物亚门:

如文昌鱼;

尾索动物亚门:

如海鞘;

脊椎动物亚门:

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5.大脑皮质:

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

旧皮质:

嗅球

原皮质:

包括海马和齿状回

新皮质:

占据大脑皮质的绝大部分,神经元排列为6层。

分子层、外颗粒层、外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内锥体细胞层、多形细胞层。

6.神经元的结构和种类:

按神经元形态分5类:

(1)锥体细胞

(2)普肯野神经元(3)双极中间神经元(4)多级中间神经元(5)感觉神经元

7.静息膜电位:

产生的基本因素:

①细胞内外离子分布的不平衡,②膜上离子通道关闭和开放对离子产生不同的通透性,③生电性钠泵的作用,即钠钾泵。

8.免疫系统:

1)中枢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发生和T、B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包括胸腺和骨髓2)外周免疫器官;

T、B淋巴细胞定居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包括淋巴结、脾脏、扁桃体和黏膜免疫组织

9.抗体:

由免疫系统针对抗原产生的一种蛋白质,能与抗原特异结合。

抗体由四条肽链通过半胱氨酸形成的二硫键相互结合。

两条相同的短链称为轻链。

两条相同的长链称为重链。

10.适应免疫力的特点:

(1)特异性:

特定的免疫细胞克隆识别特定的致病原;

只对特定致病原产生免疫效应。

(2)记忆性:

产生过免疫应答的细胞具有记忆,再次遭遇该致病原时反应迅速、强烈。

(3)自我调节性:

应答之后会消失

11.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抗原):

组织相容性抗原:

细胞表面的蛋白,具有个体特异性,可诱发免疫反应。

能引起强而迅速排斥反应的蛋白抗原被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弱而慢的排斥反应的称为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P197-P209

1.生态学的定义:

经典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的科学。

现代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各层次各组分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科学(生态学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是自然经济学的研究)

2.生态系统:

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种群:

一定时间内占有一定地区的一群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

群落:

一定时间内居住于一定环境中的各种群组成的复合体

3.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非生物成分:

阳光、水、土(石)、气。

生物成分:

生产者、消费者(非必备成分)、分解者。

4.环境因子:

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称为环境因子。

环境因子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如温度、光照、水分和其它生物等。

5.谢尔福德的耐受性定律:

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

在这个生态因子作用范围内,生物能生长、发育、繁殖并能很好地适应;

若生态因子作用强度超出这个范围,即质或量上的不足或过多,该生物种就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6.生物对生态因子适应性的调整:

驯化、休眠、昼夜节律和其它周期性的补偿变化。

7.种群的分布:

聚集分布、均匀分布、随机分布

8.种群的年龄结构: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种群存活曲线:

Ι型(凸型):

哺乳动物、人/Π型(直线型):

鸟类/Ⅲ型(凹型):

低等动物

9.种群增长的形式:

指数增长是在无限环境中表现出来(J形)有限调节下种群的增长表现为S型,逻辑斯谛增长(S型)。

种间关系:

10.生态位:

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所占据的时空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11.群落: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群落环境、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动态特征、一定的分布范围、群落的边界特征

12.群落的空间格局:

垂直结构、水平结构。

群落的时间格局:

昼夜格局、季节格局、年际波动、演替。

群落的演替:

13.优势种:

对群落结构和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种。

个体数量多,生物量高,生活能力较强

关键种:

具有关键性作用。

多为顶级捕食者;

或去除后对群落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的物种。

关键种不一定都是优势种。

冗余种:

去除不会引起其他物种的丢失,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无太大影响,冗余种的意义尚在争论中。

14.食物链:

食物链的特征:

食物链的长度通常不超过6个营养级,最常见的4—5个营养级,因为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不断流失;

食物链越长,最后营养级位所获得的能量也越少。

因为从起点到终点经过的营养级越多,其能量损耗也就越大。

意义:

15.生态系统的功能:

(1)能量流动: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物质循环:

生物=====环境(双向)(3)信息传递:

包括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等,构成信息网

能量流动:

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

②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就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③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传递率约为10%-20%

物质循环: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这种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化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不会消失,生物可反复的利用它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关系: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伴随,相辅相承,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1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这就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维持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关系:

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多,占有的能量多;

生物种类多,食物网复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渠道多,抵抗力稳定性就高。

生物种类较少,物种扩张受到的制约较小;

生物个体小,繁殖快。

能以休眠方式渡过不利时期或产生适应新环境的变异,恢复力稳定性就高。

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相反关系。

17.反馈:

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

负反馈:

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正反馈:

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调节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

 

第六单元生物化学P25-P50

1.矿物质:

除碳、氢、氧、氮以外的其他元素统称矿物质或矿物元素。

常量元素:

钙、镁、钠、钾、磷等,人体需要量大,机体中含量大于0.01%

微量元素:

铁、铜、锌、锰、碘、氟、钴、铬、硒、钼、镍、锡、硅、硼14种,人体对它们的需要量小,机体中含量小于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