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5305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

  出示信息:

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

请算出,并填入表中。

  地形

  山地

  丘陵

  平原

  盆地

  高原

  面积/万平方千米

  3、比一比。

(练一练)

  我国的国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和世界比一比,你有什么想法?

  随机出示扇形统计图:

  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进行国情教育。

  三、课堂练习

  、练习一第1题。

每个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

各个扇形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再交流。

  2、练习一第2题。

  引导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估计各扇形区域与花生米果盘区域的大小关系,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扇形统计图有了哪些认识?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3题。

  

  课

  扇形统计图

(2)

  3—2

2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一、复习导入

  、通过复习三种统计图,让学生回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的特征。

  出示三种统计图,你一眼就能看出什么?

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合理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初步理解w

  出示例2

  引导学生观察例2中3个统计图,体会在不同的情景中表达的特点和作用。

小宇为什么用了3个不同的统计图来进行统计?

引发学生思考。

  统计图1要反应六一班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计图的统计;

统计图2不仅要反应六一班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要体现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

统计图3只要统计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了条形统计图。

  进一步提问:

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

(结合刚才的分析,巩固理解根据要统计的特点和统计图的特点两者结合来选择。

  2、分析问题

  学生讨论例2下面的3个问题。

  全班汇报交流,并适时的总结。

  3、巩固应用

  出示第4页的练一练。

  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统计图,并说出分别要统计的内容和统计的特点。

再一次的归纳总结出三种统计图的特征。

  引导学生回答下面的4个问题。

  明确:

统计图的选择可以不唯一,选择的关键是要根据我们想了解的内容和统计图各自的特征,作出适当选择,以达到清晰、直观地描述数据的目的。

  三、巩固新知

  做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先观察1、2两小题中统计表的内容和特征,再根据数据完成下面的两幅统计图。

(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观察和辅导)

  根据刚才的统计,分析下面的问题。

  四、全课小结

  、你知道怎样选择统计图吗?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谈谈你的体会吗?

  五、布置作业

  做基础训练

  扇形统计图练习课

  3—3

3

  、

  巩固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2、

  通过练习,学会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3、

  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会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正确的读图理解统计图

  一、想一想,填一填。

  、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统计图表示;

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统计图表示;

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统计图表示。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价归纳。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看电视打球听音乐

  看小说

  其他

  人数

  80

  68

  74

  56

  23

  c.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身高/cm

  25

  29

  35

  40

  50

  53

  A用统计图

  B用统计图

  c用统计图

表示同一组数据的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从中各能获得哪些信息?

  2、练习一第5题。

  品种

  合计

  黄瓜

  韭菜

  萝卜

  番茄

  种植面积/平方米

  王阿姨在一块蔬菜地里种植了4种不同的蔬菜,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分布如右图。

其中黄瓜的种植面积是80平方米,你能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3、练习一第6题。

  出示题目

  先观察分析上面的两个统计图,理解统计的内容与统计图的选择,接着算一算,画一画,完成下面的两个统计图。

(体会扇形图和条形图既有不同,也有内在联系)

  4、练习一第7题。

  先确定课题和设计调查方案;

接着开展调查,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

然后分析数据,评价自己班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

最后拓宽研究课题,重新设计调查方案,开展新的统计活动。

(如时间不够可作课外完成)

  5、

  动手做。

  4人一组进行活动,每人轮流做6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1

4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立体图

  、实物和模型,

  一、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一组相关的几何体的实物图,其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也有圆柱和圆锥形状的,提问:

上面哪些是圆柱体?

哪些是圆锥体?

哪些不是?

为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和圆锥体?

  2.揭示课题,板书:

圆柱和圆锥

  教师说明:

我们所学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直的直圆柱和直圆锥.

  二、动手实践

  探索特征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2.互相交流,什么感觉.启发学生动手实验:

  

(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

你怎样证明这两个底面大小的关系?

  (3)用双手摸侧面,你发现了什么?

  3.讨论、交流、总结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并板书:

  底面2个平面完全相同圆

  圆柱

  侧面1个

  曲面

  4.圆柱的高.

  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

  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使学生明确: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让学生找一找圆柱的高,然后教师出示圆柱的立体图形,说明: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教师先画出一条高,再让学生画高,教师提问:

刚才大家从不同位置画了高,说明高有多少条?

  

(二)圆锥形状的认识。

  .引导观察

  

(1)请学生从课前准备的物体中挑出圆锥体学具,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

摸到了什么?

说给同桌听。

  

(2)让一生上来边指边说,回答后师板书:

  顶点:

1个

  侧面(曲面)

  面:

2个

  底面(圆)

  (3)师指导透视图,示范画。

  画透视图的时候应该先画一个椭圆,然后在椭圆的正上方画上顶点,最后把顶点与底面连起来。

  2、圆锥高的认识

  

(1)高在哪里?

师指母线,问:

这条是不是圆锥的高?

为什么不是?

你能举个例子驳倒他吗?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

  (3)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

为什么?

(教师在黑板上作高,板书:

1条)

  (4)

  在下发的练习纸上的立体图上画高,标上字母h。

  三、

  巩固练习,评价反馈

  .做“练一练”,说出下列物体的形状哪些是圆柱体,哪些是圆锥体?

引导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

  2.找一个圆柱形和圆锥形的物体,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

  3、完成练习二第三题

  四、总结回顾

  拓展延伸

  .

  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2、布置课后作业:

用硬纸做一个圆柱和圆锥,并量出它的底面和高。

  圆柱的表面积1

  —2

5

  .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培养热爱数学、学好学生的兴趣。

  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教具、实物模型及

  预习例2、例3,完成相应的练一练练习第4、5题

  一、复习回忆

  .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后,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二、自主探索

  一、认识侧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出示例2的情景图,引导学生思考:

商标纸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圆柱的什么?

  2.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类似例2的物体,摸一摸,看一看,理解得出商标纸的面积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师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

  3.操作实验,认识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1)请学生先想一想,如果把圆柱侧面的商标纸沿高剪开再展开,它会是什么形状?

  

(2)学生拿出贴有商标纸的学具饮料罐,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然后展开,观察是什么形状。

  (3)引导生观察,进一步思考得到的商标纸的长和宽跟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计算商标纸的面积?

  (4)概括提升:

根据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算?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高

  长方形的面积=长昂

  ×

  宽.

  4.发散提高: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5.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认识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出示例3。

让学生对照直观图,说说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的位置,同座互相用学具指一指。

  2.思考:

沿高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两个底面分别是多大的圆?

  3.要求:

闭上眼睛想一想,圆柱的展开图是什么形状?

  4.试一试,在书中的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再将学生所画的展开图进行交流与展示。

  5.观察展开图,想一想圆柱表面有哪些部分组成?

  6.教师小结,指出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叫做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7.引导学生概括:

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有什么关系?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8.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然后算一算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答题格式。

  三.

  巩固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2题

  可以先让学生分别算出有关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积,再算出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大和。

  2.完成练习二第4题。

  注意指导学生思考问题要求的是圆柱的哪个面。

  3.完成练习二第5题。

  先让学生说说用铁皮做油桶时,需要做圆柱的哪几个面?

  四、总结反思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

  2.生活中的圆柱体表面都是一个侧面加两个底面吗?

哪些不是?

又该怎样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呢?

  圆柱的表面积2

  —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生活情况解决有关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加深理解表面积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密切数学与生活中联系,能够初步学以致用。

  能根据实际生活情况解决有关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圆柱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一、系统整理

  .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侧面积展开图和圆柱的表面积展开图的形状

  2.根据展开图,总结出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教师归纳,整理成板书。

  底面积=πrr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

  二.基本练习

  .出示练习二第6表格

  2.引导学生思考:

先填什么?

再填什么?

最后填什么?

然后独立练习。

  3.反馈、校对、订正。

  三、灵活应用

  .思考:

生活中看到过哪些圆柱?

它们都有哪些面?

如何计算制作圆柱所需要的材料?

你能分类整理吗?

  分小组,合作完成分类表。

  类别

  一个侧面

  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

  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

  情况

  物体

  举例

  3.完成练习六的第4~9题.

  

(1)第7题。

  引导生分析需要白铁皮的面积就是求圆柱的什么面?

(侧面积)要求学生正确选用公式,认真仔细地计算.

  

(2)第8题。

  借助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弄清灯笼所需要的

  彩纸分别要计算圆柱的哪几部分?

  (3)第9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说出解答这题要注意什么?

师提示:

注意题目中隐含的“无盖”这个条件。

同时,对“结果保留整十平方分米”作说明。

  (4)第10题。

  具体引导博士帽的结构,使学生认识到博士帽都是由一个无底无盖的圆柱和一个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需要分别计算侧面积和正方形的面积。

  (5)第11题。

  启发学生思考塑料花分布在花柱的哪些面?

要求花柱上有多少朵花应先求哪些面的面积?

(侧面和底面)

  (6)第12题。

  联系生活常识,先理解需要油漆的是哪部分?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独立练习。

  四、总结延伸

解决圆柱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计算)2.布置思考题:

  

(1)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个边长9.42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实践作业拿一个茶叶桶,实际量一下底面直径和高,算出它的表面

  圆柱的体积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圆柱体积教具

  预习后,清楚圆柱转化成近似长方体的过程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

  情境引入:

某玩具厂厂长,他们厂新近开发了一种积木玩具,这三个积木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他想比较一下这三个积木的体积的大小,同学们有什么方法?

  二、动手实验,探索公式

  .观察、比较,建立猜想

  引导生观察例4中的三个几何体,提问:

  

(1)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

  (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高)

  

(2)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能相等吗?

这三个几何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2.实验操作,验证猜想

  让学生自主探究(材料:

圆柱体积木、圆柱体插拼教学具、师准备),想办法验证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相等

  教师提示:

你能想办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吗?

圆是如何转化成长方形的?

可以模仿这样的方法来转化。

  

(1)小组合作研究怎样将圆柱体转化成一个长方体

  

(2)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转化,会有多种转化方法,教师适时加以鼓励)

  演示操作

  a\请一名学生演示用切插拼的方法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

其他学生模仿操作。

  b\思考:

这是一个标准的长方体吗?

如果分割得份数越多,你会有什么发现?

  c\电脑演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从16等份到32等份再到64等份)

  3.观察比较,推导公式

  a\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b\根据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想,老师完成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

  c\你的猜想正确吗?

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d\小结:

要想求出一个圆柱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e\学生自学第15页例4上面的一段话:

用字母表示公式。

  学生反馈自学情况,师板书公式:

v=sh

  三、巩固练习,

  拓展应用

  .出示第16页试一试,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说一说每一步列式的根据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应用体积公式求圆柱的体积一般需要两个条件,即底面积和高。

  2.完成第16页的“练一练”的第1题。

  先看图说说每个圆柱中的已知条件,再各自计算,计算后,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强调:

计算圆柱体的体积要先算出底面积。

  3.完成第16页的“练一练”的第2题。

  读题后强调说说为什么电饭煲要从里面量底面直径和高,然后列式解答。

  4、把直尺绕着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圈得到了一个什么图形?

它的体积你会计算吗?

  评价反思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是怎样学会的?

  圆柱的体积练习

  、使学生熟练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积或圆柱形容器的容积。

  2、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不断激发学生以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应用能力。

  熟练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积或圆柱形容器的容积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计算

  熟练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

  一、知识梳理

  出示补充题示意图

  底面积314平方厘米

  、这个圆柱的体积怎么求?

,师板书公式:

V=Sh

  2、如果已知的是底面半径和高,该怎么求呢?

  3、如果这是一个圆柱体鱼缸。

  

(1)要计算这个圆柱体鱼缸能装多少水,就是求什么

  

(2)圆柱体的容积又怎样求呢?

与求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区别?

  师小结:

求圆柱的容积与体积方法一样,容积要从里面量出有关数据

  二、基本练习

  .完成练习三第一题,填表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出计算的根据,师强调计算体积的两个基本条件。

  2.完成练习三第4题。

  先让学生看图猜哪个杯子里的饮料最多,再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条件计算,以验证或否定自己的猜想。

  3.完成练习七第2题。

  独立思考后让学生说题中的数据为什么要强调是从里面量的,再想计算容积的方法。

  三、综合练习

  完成练习七第6题。

计算1元硬币的体积

  师出示50枚1元硬币用纸卷成圆柱的形状图,引导生观察图中的条件。

  思考:

可以怎样计算1元硬币的体积?

有什么不同的方法?

  交流:

可以先算50枚1元硬币组成的圆柱的体积,再算1枚1元硬币的体积,也可以先算出枚1元硬币的厚度,再用底面积乘高。

  算出茶杯大约可盛水多少克

  出示教具,引导生思考:

  ①你看到水现在是什么形状?

(圆柱体)

  ②如果要你计算水杯里水的体积,就是求水杯容积,必须知道哪些数据?

怎样得到这些数据?

(从里面量)

  ③知道了数据以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