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3847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

5.5.1场地及台座 15

5.5.2钢绞线张拉及钢筋加工 16

5.5.3混凝土浇筑 17

5.5.4放张 17

5.5.5养护 18

5.5.6空心板梁安装 18

5.6桥面铺装 18

5.7附属设施的施工安装 19

5.7.1桥面伸缩缝 19

5.7.2落水管安装 19

5.7.3挡土墙的施工 19

5.7.4台背回填 20

5.7.5桥头搭板 20

5.7.6防护工程 20

6施工总进度计划 21

6.1总体施工进度安排 21

6.2工程施工周期 21

6.3施工进度图 22

6.3.1横道图 22

6.3.2双代号网络图 23

7资源配置计划 24

7.1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 24

7.2机械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24

7.3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需要量计划 25

7.4劳动力配备及使用计划 27

8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安全及环保的措施 29

8.1质量保证措施 29

8.2工期保证措施 30

8.3安全保证措施 30

8.4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31

8.4.1文明施工措施 31

8.4.2环保措施 32

结语 33

主要参考文献 33

33

1编制原则及依据

1.1编制原则

(1)符合招标文件的原则

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具体要求编写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进度安排。

本施工组织设计以各分项工程工期控制点为工期分阶段控制的依据。

(2)确保施工安全的原则

本工程的安全目标为:

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确保安全施工为重要前提,进行方案优化,确定施工方法和工期安排。

(3)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坚持以设备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的原则。

以先进的施工设备保证先进的施工工艺,以先进的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4)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的原则

本工程施工安排中制定了完善的环境保护及防止水土流失的施工措施,力求达到公路与沿线的空间环境协调,加强植被保护,减少水土流失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5)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化施工队伍为基础,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同时采用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努力提高机械化、标准化施工作业水平,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施工程序,组织连续均衡、紧凑有序地施工。

1.2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依据该工程承发包合同中有关条文和技术要求编制的,并遵照如下标准和规范:

(1)对工地现场的实地考察;

(2)招标文件明确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3)以往类似的工程实例和工程经验;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89);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85);

(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8)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局《公路工程基本建设施工技术管理制度》(1984年11月)。

《桥梁施工与管理》课程设计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拟建桥梁位于某市境内两个寨镇交界处,南北走向,跨越长江的一条支流。

拟建桥跨组合为4×

20米先张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简支梁桥,桥宽为净米,桩柱式墩台,摩擦桩基础,桥头搭板向两侧各顺接10米路面,预定工期为2013年3月1日到5月30日,共计90天。

全桥墩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主墩基础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简支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制安装法施工。

桥址范围内地形地貌主要为河流冲击阶地,地势较为平坦、开阔,部分地段建有少量的房屋建筑,其余大多为菜地农田,零星分布一些水塘。

该桥梁位于多条乡道交接处,交通较为方便。

2.2工程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

公路-II级;

(2)标准跨径20m,计算跨径19.5m;

(3)行车道宽7米;

(4)桥面横坡2%;

(5)设计地震烈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采用防震锚栓和墩台挡块。

2.3自然条件

该桥所处地段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四个工程地质层。

第一层为砾砂,该层分布连续,层厚4~4.2m左右。

第二层:

卵石,该层连续分布,层厚3.5m左右,层底标高127.3-127.04m。

第三层:

强风化花岗岩,该层分布连续,层厚7.1-9.2m层底标高123.63-123.44m。

第四层:

弱风化花岗岩,该层分布连续,层厚1.3-2.0m。

第五层:

微风化花岗岩,在勘探深度内未揭穿该层。

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存在于冲积、洪积层中,分布于河流及较大沟谷中,其富水性及沉积厚度常因河流主干、支流情况变化。

化学成分为淡水。

岩石裂隙水埋藏在岩浆岩、沉积岩的构造裂隙及风化裂隙中,分布广,其化学成分为弱矿化度水。

地下水贮藏条件主要是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潜水。

该地区雨量充沛。

6-8月为汛期,7-8月雨量集中,多年平均降水雨量721.4毫米,年降水总量25.31亿m³

,平均降水量7.96亿m³

夏季雨水集中多降大雨、暴雨,常因大雨造成山洪或泥石流。

汛期最大洪峰流量2500m³

/s,枯水期最小流量0.02m³

/s,多年平均径流量3.46m³

/s,平均坡降4.75%。

洪水水位为4.00米,洪水频率为百年一遇。

该地区地处北温带,其气候特点是:

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温度适宜、光照充裕。

年平均气温8.6℃,最大温度差为26℃,无霜期170天,年平均降雨量721.4毫米,降水最大月份为7至8月,月最大降水量474毫米,年日照时间在2700小时以上,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2.4施工条件

场外交通方便,施工场地狭长;

岸上拆迁排障由业主组织完成并解决施工便道用地;

运弃渣由施工单位完成,须搭建临时交通运输便桥;

施工与生活用电由业主协助解决电源接口,施工与生活用水由业主提供自来水接口;

水泥、钢材及砂石料等由施工单位自购,其生产厂家须经业主及监理认可。

2.5工程特点

(1)本工程主桥下部结构位于河道中,深基高墩;

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跨径20m;

引桥下部结构挖孔桩深,上部结构为预制预应力空心板;

施工有一定难度,要求结构尺寸精度、质量标准及施工工艺水平高,必须强化施工技术指导、测量与试验工作及质量监控力度。

(2)施工现场地处临街闹市,须围护隔离封闭施工,场地狭窄;

施工中要求严格控制排污、噪声、粉尘、建筑垃圾及施工机械车辆等不得危害市民健康、安全及市容环境。

(3)自然条件及施工条件较好,便于组织优势队伍展开分段平行流水施工作业。

(4)本工程业主高度重视,建设资金有保证,社会环境好。

3施工准备工作及临时设施

3.1技术准备

(1)熟悉设计文件、研究施工图纸及现场核对:

施工单位在收到拟建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后,应尽快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研究技术文件和图纸,全面领会设计意图;

检查图纸与其各组织部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在几何尺寸、坐标、高程、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正确,并与现场情况进行核对。

(2)原始资料的进一步调查分析:

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如地址、水文、气象、施工现场的地形地物;

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分析。

(3)施工前的设计技术交底。

(4)制定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3.2设备动员

为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调集先进的土方施工机械、施工机械、路面施工设备以及大型吊装设备按施工顺序和需要先后进场。

大型机械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平地机、拌和站等,用大型拖车和载重汽车利用已有的公路运至现场;

周转料具用大型载重汽车运抵现场。

施工设备分两批进场:

第一批,包括全部路基土石方施工机械、部分施工机械、材料运输车辆等。

进场时间:

工程正式开工之前。

第二批,施工中用到的小型设备,如振捣设备、模板等。

根据本工程的项目内容,工程量及进度要求,结合以往工程的施工经验,计划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及数量详见表7-2。

所需一切设备均由公司统一安排调入,所有进场机械须保证有良好的使用完好率。

3.3工程材料采购运输

除业主指定厂家统一供货材料外,各种材料自行组织采购,按工程文件要求解决。

油料、石料、砂料、土料等就地采运,附近购买或开挖后用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为保证材料供应质量和稳定价格,应尽快组织人员赴各料场和厂家,落实料源,签订材料采购供应协议。

其它零星材料在施工现场附近城镇采购相应的合格材料,汽车运输。

(1)水泥采购及运输:

本工程所使用的水泥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采购的水泥品质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部颁标准的规定,采用汽车运至现场。

(2)黄砂:

本工程所用大部为中粗砂,拟采用长江中上游江砂,采用汽车在附近砂料场驳运至现场。

(3)石料:

石子采用质地坚硬、粒型、级配良好的碎石,粒径根据不同使用部位,采用不同的粒径;

所有进场后的石料,根据质量的不同及粒径的不同,分开堆放,防止混淆。

所有的石料均直接采用汽车直接运至现场。

(4)钢材:

由于本工程的钢筋数量不多,拟在市内钢材市场直接采购,并保证有质量证明书及出厂检验单,进场后再分批进行试验。

(5)砖:

工程附近有砖厂,就近采购,采用拖拉机运输至现场。

(6)石灰:

与浇筑砂石料严格分开堆放解,不准污染浇筑材料及污染周围环境。

(7)对料场集中搅拌材料(二灰碎石用装载机计量翻拌,水泥混凝土集中机械搅拌均匀)用机动翻斗车或汽车运到施工现场。

3.4临时设施准备

3.4.1施工现场准备

(1)组织现场踏勘,熟悉地形、地貌、气候、环境、交通、电力供应情况,障碍物拆迁情况,文物、环境保护等情况。

(2)施工控制网测量:

按照勘测设计单位提供的桥位总平面图和测图控制网中所设置的基线桩、水准高程以及重要桩志和保护桩资料,进行三角控制网的复测,并根据桥梁结构的精度要求和施工方案补充加密施工所需要的各种标桩,建立满足施工要求的平面和立面施工测量控制网。

(3)补充钻探:

桥梁工程在初步设计时所依据的地质钻探资料往往应钻孔较少、孔距过大而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因此必须对有些地质情况不甚明了的墩位进行补充钻探,以查明墩位处的地质情况和可能的隐蔽物,为基础工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4)安装调试施工机具:

对所有施工机具都必须在开工之前进行检查和试件运转。

(5)材料的储存堆放:

按照材料的需要量计划,应及时提供包括混凝土和砂浆的配合比与强度、钢筋的机械性能等各种材料的试验申请计划,并组织材料进场,按照规定的地点和指定的方式进行储存堆放。

3.4.2生产生活设施

(1)生产区

本着有利于施工、方便生活、便于管理的原则,共设置两处:

一处为施工生产区,建在工程附近已建道路旁;

一处为桥梁施工生产区,在拟建桥梁东侧,包括砂石堆场、水泥仓库、钢筋、工具仓库等。

(2)生活区

布置在拟建桥梁东北侧,包括办公室、宿舍、食堂等。

办公室、宿舍、食堂、水泥仓库、工具库为彩钢瓦屋顶,墙身砖砌。

钢筋、木工场为钢管骨架,彩钢瓦顶。

3.4.3四通一平

四通一平,是指水通、电通、通讯通、道路通和场地平整。

建设单位应将施工现场表面建筑物及垃圾清理出场,通往施工现场的道路整平,联系电信部门接通通信线路。

(1)施工用水

引用沿线就近河流中的淡水作为部分施工用水。

使用前要对水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若不合格,为保证施工的独立性,生活用水及施工用水均采用自采的方法,生活用水采用深井取水的方法,各驻地设置10m3集水箱一个,保证各驻地人员用水。

施工用水采用深井取水,各施工点设置6-10m3的储水池,设提升泵房,作为施工及消防用水,现场用水用洒水车运输。

(2)施工用电

施工所用大型机具较多,耗电量大,应联系沿线附近的地方电网,并在桥头及混凝土搅拌站附近设变压器。

生产用电考虑与当地电网连接,不足时采用250kW发电机发电配备,雨季及电力充足季节,利用当地电网电力。

各施工点配备电话或对讲机,保证联络畅通。

(3)通讯设备

本施工段所处位置通讯条件良好,项目经理部安装程控电话和传真电话,同时手机等无线通讯设备也能满足通讯需要。

若施工区域没有通讯信号或信号较差,应与通讯公司协商,增设通讯设备,保证信号强度,以方便施工人员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和必要沟通。

(4)施工便道

利用沿线市县乡道路作为进场主要道路,沿线乡村公路、机耕道为辅助施工道路。

开工后,先将主要结构物附近乡村道路拓宽改造,之后新建施工便道到达各主要施工点、施工队伍驻地和弃土(碴)场,满足施工需要。

主干便道路面采用20cm厚泥结碎石,下铺30cm厚片石,宽度4.5m,会车道段宽6.0m。

(5)场地平整

租用的临时用地和生产用地,只需将旧建筑拆迁,然后稍加平整即可供使用。

3.4.4试验室建设

中心试验室建成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对所有待购材料进行试验,并做好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的调配工作及各种标准试验工作。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样作土工试验,提供土壤最大干容重、最佳含水量、液限、塑限等八项指标。

4施工总体部署

4.1总体指导思想

选派优秀的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组织精干的项目部,选择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全力以赴组织施工,与业主合作,信守承诺,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速度、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和服务,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安全顺利完成。

4.2施工部署目标

经详细研究图纸及有关规范,并踏勘现场,应保证达到如下目标:

(1)工期目标:

保证按期完工,并争取缩短工期。

(2)质量目标:

确保优良工程、争创优质工程,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进一步健全质保体系,充实各岗位人员,严格落实各项质量保证措施;

始终在高速、高效、高质量下完成该工程。

(3)安全目标:

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逐级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无重伤、死亡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杜绝责任事故,争创安全生产样板工地。

(4)文明施工目标:

推行标准化管理,创建文明样板工地。

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降低噪声和扬尘;

减少废物,降低资源消耗;

泥渣、垃圾和施工废物定点弃置;

控制原材料、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实现外界对业主的零控诉。

4.3施工组织机构

为保证合同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期,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和质量领导小组,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安全目标,并对工程项目质量、成本、安全及文明施工等各项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项目组织结构如图4-1。

图4-1项目组织机构

4.4施工任务划分

本工程总体考虑划分两个施工区,投入两个施工队,组织两个流水段平行作业。

(1)施工一区

为提高后台填筑的施工质量,施工时尽量安排匝道桥台先行施工,为台后填筑提供足够工期,因此考虑施工顺序从5#墩开始向南岸流水施工。

下部结构拟投入一个作业队,一台打桩机,三根墩身模板,一套盖梁模板。

(2)施工二区

考虑变宽段工程量集中,结合工程拆迁实际情况及方便施工,该队施工顺序从6#墩向北岸流水施工,下部结构拟投入一个作业队,一台打桩机,三根墩身模板,一套盖梁模板。

4.5施工平面图设计

4.5.1设计原则

(1)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场地资料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工程实施各阶段的条件,合理布置施工项目用地,严格按照业主的要求进行平面布置。

(2)在保证施工能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少占农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

(3)所有临时性建筑和运输、水、电等线路的布置,不得妨碍地面和地下构造物的正常施工。

(4)外购材料应力求直达工地,减少或避免二次搬运;

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的运输道路及各种材料堆场、工作车间、仓库位置、各种机具的位置,尽量使其运距最短,以缩短场内的搬运距离。

(5)充分利用现场原有的设施为施工服务,力争减少临时设施的数量,降低临时设施费用。

(6)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确定,应符合施工的工艺流程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之间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有利于生产的连续性。

(7)符合环境保护、安全防火和劳动保护的要求,并应考虑避免各种自然灾害侵袭的防护措施。

(8)各种设施应便于工人的生产生活,并使费用最省。

4.5.2施工平面图

混凝土拌合站、预制梁场、项目部的平面布置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分别见图4-2,4-3,4-4和4-5。

图4-2混凝土拌合站平面布置图

图4-3预制梁场平面布置图

图4-4项目部平面布置图

图4-5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主要施工方案

5.1施工测量放样

施工前根据施工图纸及时进行现场测量定位工作,并按技术规范要求的精度完成定线工作,水准点的引设、加密。

水准点和控制点布设在安全位置,防止在施工中被破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校核。

施工测量放样使用全站仪,准确控制桩位,所有施工放样工作均按规范要求,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测量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经监理工程师审核、认可。

5.2钻孔灌注桩及扩大基础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情况,桩基成孔采用十字冲击钻,泥浆护壁,孔口采用钢筋混凝土护筒防护,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钻架进行混凝土、钢筋笼、导管的提升起重。

河槽中有水墩位采取筑岛围堰构成钻机平台和作业场地、进行成孔灌注的方案施工。

桥台扩大基础采用人工配合长臂挖掘机开挖,基底有岩石时,采取爆破法开挖,风镐配合人工修整基坑成型。

5.2.1钻孔灌注桩施工

(1)准备工作

对准备钻孔的桩位进行场地平整,设置工作平台;

当水中作业时,须围堰筑岛形成工作平台。

工作平台须牢固平稳,工作时能承受所有静、动荷载。

钻孔前做好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格材料运输到位,完成导管及混凝土搅拌设备等到位工作。

(2)钻孔顺序

初定位→场地平整(工作平台建立)→定位→埋设护筒→钻机架设调试→钻孔→成孔检查→清孔→安装导管、漏斗→二次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桩头处理。

(3)测定桩位

初定位及精确定位都采用全站仪控制,并埋设中心桩及中心护桩。

(4)埋设护筒

根据中心桩及护筒尺寸定出护筒基坑开挖范围,人工开挖至既定标高,埋入护筒,周围用粘土或低标号混凝土填筑夯实。

护筒采用钢筋混凝土护筒,护筒须坚实、不漏水,护筒内径比桩径大40cm。

护筒顶高出地面30cm,埋入深度1.5~2m,护筒埋设完毕周边挖设排水沟,做好地面排水系统。

(5)配制泥浆

选择较合理的位置开挖泥浆池及泥浆沉淀池,浸泡合格粘土,将泥浆搅拌机拌制好的泥浆注入泥浆池。

泥浆性能指标见表5-1。

泥浆性能指标表5-1

钻孔方法

泥浆性能指标

底层状况

相对密度

粘度pa.s

含砂率(%)

胶体率(%)

失水率mL/30min

泥皮厚mm/30min

静切力pa

酸碱度ph

冲击锥

一般

1.1~1.2

18~24

≤4

≥95

≤20

≤3

1~2.5

8~11

坍塌

1.2~1.4

22~30

3~5

(6)钻孔

准备工作充分完善后,将钻机安装就位加固,启动泥浆泵及钻机,开始钻孔。

成孔过程及时做好钻孔记录及地质柱状图,随时了解地质情况。

对孔位、孔倾斜度及泥浆各项指标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钻孔清渣采用掏渣筒边掏渣边补充泥浆的方法进行。

(7)第一次清孔

当孔深、孔径等细目符合设计要求后,可进行第一次清孔。

采用掏渣筒清孔法清孔,清孔的目的是使孔底沉渣(虚土)、泥浆浓度、泥浆中含渣量及孔壁垢厚达设计及规范要求,为浇筑水下混凝土创造先行条件。

清孔时必须保持孔内水头,以防止坍孔,不得用加深桩孔的办法代替清孔。

成孔控制标准见表5-2。

钻孔桩成孔标准参数表表5-2

项目

指标

泥浆相对密度

1.03~1.45g/cm3

含砂率

≤4%

泥浆粘度

19~28pa.s

胶体率

≥90(浇筑前)

孔底沉淀厚度

≤20cm

(8)吊放钢筋笼

吊放钢筋笼采用钻架进行,吊放时不得碰撞孔壁,以防止孔壁坍塌。

钢筋笼分节段绑扎、吊放、连(焊)接,每节段长度由钻架具体高度确定。

连(焊)接时现将下节段钢筋笼挂置在孔口,再吊第二节段进行连(焊)接,逐节段连(焊)接,逐节段下放,直至整个钢筋笼吊置完毕。

就位钢筋笼须校正加固,以防止钢筋笼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扭转、变形、上浮。

(9)导管漏斗安装

导管采用φ30cm钢管,管壁厚5cm,每节段长3m(配0.5m、1m、1.5m、2m短管各2节,作导管长度调节使用)。

导管节段采用法兰盘、粗螺栓连接,接头处用橡胶圈密封防水。

导管采用逐节段连接、逐节段下放的方法安装,导管下口距孔底控制在40±

5cm高度;

导管上口距孔口控制在200±

15cm高度。

导管安装完毕,再将漏斗连接在导管上口,并整体吊置于钻架。

(10)第二次清孔

由于安装钢筋笼及导管,孔底又会产生超标沉渣,因此浇筑水下混凝土前须再次清孔。

第二次清孔采用导管法,方法是从导管上口压入合格泥浆,利用泥浆压力将孔底沉渣向外置换(清孔时可适当调低导管下口高度,以保证泥浆将沉渣置换),各项指标检验达到标准后,再调整导管高度,并立即灌注水下混凝土。

(11)灌注水下混凝土

水下混凝土须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