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青蛙写诗》 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8977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青蛙写诗》 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青蛙写诗》 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青蛙写诗》 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青蛙写诗》 人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青蛙写诗》 人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青蛙写诗》 人教部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青蛙写诗》 人教部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青蛙写诗》 人教部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青蛙写诗》 人教部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青蛙写诗》 人教部编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青蛙写诗》 人教部编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青蛙写诗》 人教部编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青蛙写诗》 人教部编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青蛙写诗》 人教部编版.docx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青蛙写诗》 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青蛙写诗》 人教部编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青蛙写诗》 人教部编版.docx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课《青蛙写诗》人教部编版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课《青蛙写诗》

【教材分析】

《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

作家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拟人化,并把它们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省略号,从而组合成了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

借这样生动、具体的事物来认识标点,富有情趣,适合儿童学习语言,认识事物。

诗歌末尾青蛙“呱呱呱”的叫声,让人读后浮想联翩,回味无穷,更是指导学生朗读不可多得的好素材。

因此,教学时要紧扣这首诗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2个部首“冖”和“灬”,会写“下、个”等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学目标制定说明:

本课的教学目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以认识生字、感情朗读为重点,从学生的实际年龄和心理特点出发,结合教材内容和人文价值制定,体现可行性、可操作性、阶段性和科学性原则。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难点:

读好儿化音“雨点儿”;会正确书写“雨”。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题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

同学们快看,(课件出示)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呢?

(荷叶、荷花、小蝌蚪、小水珠、蜻蜓)

师引导说完整句,如:

荷花池里有绿绿的荷叶;荷花池里有美丽的荷花;荷花池里有可爱的蜻蜓,它停在水草上休息……

一只小青蛙就生活在这美丽的荷花池里。

有一天,这只青蛙居然成了一位诗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板书课题:

青蛙写诗

3.认识新部首“冖”和生字“诗”。

师:

同学们,请看这个“写”字,它的部首叫秃宝盖,因为比宝盖头少了什么?

(点);这个“诗”字,要注意它是翘舌音。

4.齐读课题。

5.你们读过哪首诗?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犹如一台戏的序幕。

利用生动活泼的图画,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故事般引出课题,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之中入情、移情、陶情,并随文认识了生字“写、诗”,分散了识字的量,降低了识字的难度。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过渡: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青蛙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

2.出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懂的字圈出来,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指名5位同学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顺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4.师范读,指导读好句子的停顿。

师:

你们读得真不错,老师也想读读这首有趣的儿歌。

同学们认真听,看谁的耳朵最灵,能听出老师在哪些地方停顿了。

拿起笔,作个记号吧!

5.出示几个需要停顿的句子,指名读。

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指导朗读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在初读课文时,教师要强调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指导处理好句子的停顿,这对学生初步掌握朗读技巧有重要的作用。

三、深入研读,随文识字

过渡:

你们已经能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了,要是理解了这首儿歌,一定会读得更生动!

(一)学习第一节,体会心情

1.师:

这一天,天空下起了小雨,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落在青蛙身上。

⑴指导读准儿化音:

雨点儿。

⑵识记生字“点”,认识新偏旁“灬”。

”(四点底一般表示火的意思,“点”的字形就像在火的上面放了一口锅,有人拿着勺子在搅拌。

⑶指导读“淅沥沥,沙啦啦”,读出雨点又细又小的味道。

⑷启发想象:

①雨点儿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叶上,落到了……快把你想到的告诉大家。

  

预设:

生1:

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

生2:

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

生3:

水里的小蝌蚪们都来啦,它们都把小脑袋露出来了。

  

②如果你是青蛙,想想雨点儿落到了你的身上,你会是什么感觉?

  

③如果你是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啊?

  

预设:

觉得景色太美了!

高兴极了!

  

2.瞧,它跳出来说……(课件出示“我要写诗。

”)

师:

你们发现了什么?

(老师写错了)

3.出示两句话,对比句子,体会青蛙青蛙写诗时兴奋、愉快的心情。

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对比读:

a“我要写诗。

b“我要写诗啦!

两句话哪里不同?

你觉得哪句好?

为什么?

4.多种形式朗读第一节,相机评价,指导学生读出高兴的语气。

【设计意图】一是通过对比句子,引导学生感受青蛙写诗时高兴的心情,体会叹词“啦”和感叹号对强调语气所起的作用,从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是指导读准儿化音“雨点儿”,突破学生发儿化音的难点。

三是随文认识“点”的部首“灬”,并引导学生结合字理,理解“灬”一般表示“火”的意思,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识字的方法。

(二)聚焦结尾,巧设障碍

出示不带标点的诗,体会标点符号在句子中的重要作用。

师:

青蛙要写诗啦,它是多么高兴啊!

今天,老师把青蛙的诗带过来了(在黑板贴出14个呱),读一读,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太累了,快喘不过气来了……)是啊,跟你们一样,青蛙也读得气喘吁吁的。

青蛙的好朋友们看到它有困难,都来帮忙了!

到底是谁来帮忙了呢?

它们又是怎样帮助青蛙的?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一口气读完十四个“呱”,让学生感受到句子缺少标点符号的不足,为下文认识标点符号的重要作用做铺垫,同时可激发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三)学习2-4小节,随文识字

1.认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1)师:

青蛙写诗的时候,都有谁来帮忙了?

用“”画出来。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张贴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词卡。

快跟他们打声招呼吧!

(指名读,齐读)

师:

听到你们热情地喊它们的名字,瞧,它们都来到了黑板上。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图片)

【设计意图】“找出明显的信息”是本课安排的一个语文要素的训练点,也是本册教材对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第一个训练点。

在教学中应培养渗透这样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分别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交流识字方法。

(1)学习第2小节,认识逗号。

①师:

先来看看小蝌蚪是怎样帮助青蛙的?

(指名读第二小节。

②引导发现:

在这一节中藏着3个生字宝宝,你能找到吗?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课件显示生字)

③指名回答,小结方法

过:

辶+寸=过。

给:

纟+合=给。

当:

(每当)(当时)(当心)

(小结:

这几个生字我们可以用加一加或组词的方法来记。

④送字回文,巩固强化(齐读第2小节)

⑤建立联系,加深印象

师:

这就是逗号(贴出逗号),你们发现了什么?

(逗号像小蝌蚪)

小结:

以后同学们遇到形状像小蝌蚪的符号,我们就叫它逗号。

(2)学习第3小节,认识句号。

师:

谁来帮当水泡泡读读这一节?

指名读。

师:

这就是句号,你们看,长得像什么?

(句号像水泡泡)

小结:

以后同学遇到长得像水泡泡的符号,就管他叫句号。

(3)学习第4小节,认识省略号。

①水珠又是怎么帮助青蛙的?

谁来读第4小节?

②认识生字“们”

师:

同学们,你们看,这个“们”要读什么音?

(轻声)你想怎么记住这个字?

我们还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来记:

(课件出示:

门外还有人——们)

组词:

你们、我们、他们

③启发思考,理解“们”的意思

那为什么小蝌蚪说“我”,水泡泡也说“我”,而水珠说“我们”呢?

(因为它们不是一个,而是一串)

④学习“串”

a.师:

“串”是象形字,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怎么演变的?

(课件出示“串”的变化)

b.联系生活,拓展词汇:

除了水珠,还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说词:

两串灯笼,一串鞭炮,一串葡萄,一串珠子……)

c.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

 

预设:

省略号是六个点,一个水珠不像,我觉得一串水珠排起来才像省略号。

④引读:

快把你的想法读出来。

(指名读,评价。

⑤用组词法认读“以”字。

以后、以前、可以、以为……

(4)引读:

多有趣的对话呀!

多好的朋友啊!

快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设计意图】本文生字较多,随文识字的形式降低了学生认字的难度。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识字兴趣,丰富识字记字经验,落实第1点教学目标中的识字目标。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出示带拼音生字,指名读。

师:

今天,我们知道青蛙写诗时,有一些朋友来帮忙了。

我们还和很多生字宝宝也交了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吗?

指名读生字词。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生字词。

3.指导写字。

⑴观察“下、个”两个字的竖写在什么田字格位置?

(竖中线)

⑵师范写“下、个”,一边写一边提示:

“个”的撇捺要舒展,竖不能和人字头碰在一起。

学生书空。

⒋生书写,师巡视。

(提醒书写姿势:

“三个一”。

⒌引导欣赏:

你认为哪个字写得好,就对它笑一笑,并向同桌夸夸你写的字。

⒍展示评价:

根据指导时的注意事项,评价是否写得规范、美观,发“笑脸”奖。

⒎用“下、个”口头组词。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写字指导至关重要。

要在指导书写中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评议及正确书写的能力,充分尊重学生的观察体验,并让学生在扎实的书写练习、交流评议中给予“笑脸”鼓励,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激发写字的兴趣。

五、课堂小结,自主作业  

1.再读思考:

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设计意图】在本节课即将结束之时,让学生回顾读懂的内容,并对没有读懂的内容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问题意识,同时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作业超市

⑴抄写生字词。

⑵熟读课文。

 

⑶找一找,在商店招牌或路牌上是否见过本课的生字,再认一认,读一读。

【作业设计说明】改变以往的老师统一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可以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作业的设计主要是从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出发,以读书和写字作为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寻找商店招牌或路牌上的字,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巩固识字效果。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巩固字词

 1.(课件演示:

青蛙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青蛙诗人,快和它打个招呼吧!

  

2.做“青蛙跳伞”的游戏。

(依次出现不带拼音的生字词,开火车。

3.出示课后词语,生齐读。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对生字记得快,忘得也快,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强,需要老师有目的地帮助强化复习字词,夯实语文基础知识。

该设计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通过游戏巩固识字,寓教于乐,提高识字教学的实效。

二是通过回读课文,不仅巩固生字词,还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想象感悟  

1.复习第2-4小节内容:

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1)过渡:

听到青蛙要写诗啦,还记得谁来帮忙啦?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贴图:

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是啊,它们变成了神奇的标点符号,使青蛙的诗更美了!

谁能把逗号、句号和省略号贴到对应的地方?

指名贴标点。

(4)师:

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

  

①指导用“像。

”句式说话。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为落实教学目标中第3点:

“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而设计的。

②指导学生朗读:

多有趣啊!

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2-4小节,评价。

  

(5)小结:

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多紧密呀!

我们和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好朋友。

  

(6)依据板书,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4自然段,会背的也可以不看书。

(老师读提示语,学生读对话)  

3.借助事物,认识标点。

  

(1)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

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2)通过班级讨论得出:

圆圆的(  ),当个小句号;一串(   ),当省略号;(  )带个小尾巴可以当个小逗号。

4.研读第5小节,感悟语言,启发想象。

⑴有了好朋友帮忙,现在小青蛙的诗还是这样的吗?

自己先读读第5小节,待会儿老师请同学上台帮忙改一改。

⑵借助儿歌,初步认识三个标点符号的作用。

师:

刚才我们认识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老师把它们编成了一首“标点符号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学生跟着老师读。

中间要停顿,圆点带个尖。

(逗号)

一句话说完,画个小圆圈。

(句号)

意思说不完,六点紧相随。

(省略号)

师进一步讲解逗号、句号、省略号的作用。

逗号一般在句子中间,表示停顿。

句号表示一句话已经完整了。

省略号表示意思还没有表达完。

⑶师:

有《标点符号歌》的指导,让我们和青蛙的朋友们一起去帮它把诗改一改吧!

(指名学生把标点符号贴在相应的位置,把青蛙的诗排列好)其他同学把这首诗里的逗号和句号在书上圈出来。

⑷交流,齐读。

  

⑸想象补白:

“呱呱,呱呱”是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可能在表达什么情感呢?

 

⑹个性化朗读:

虽然只有一个“呱”字,但是青蛙却表达了丰富的内容。

带着你们的理解,谁来读一读?

指名个性化读诗。

⑺老师范读,小结读法。

小结:

瞧,整首诗虽然只重复一个“呱”,但我们读起来时而高,时而低,时而快,时而慢,时而轻,时而重,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多有意思啊!

你们也愿意这样读一读吗?

⑻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

  

5.引读全文:

雨天的景色多美呀!

青蛙的朋友们多热情呀!

所以青蛙才能写出这么美的诗,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出发,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为什么小蝌蚪能当逗号,水泡泡能当句号,一串水珠能当省略号。

把理解诗文与训练语言结合起来,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加上适度的拓展与想象,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启迪孩子的灵性,落实第2点教学目标。

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指导观察,规范书写  

(一)指导书写“雨”字。

  

1.导学:

观察这个生字,书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预设:

中间的四个点的方向要一致。

  

2.引导观察“雨”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根据学生汇报,教师范写指导。

  

(二)指导书写“们”字。

1.引导学生观察“们”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汇报交流,强调“们”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三)引领孩子按“一写二看三对照”的方法主动去写好字。

  

(四)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班内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评价。

(重在发现优点,及时鼓励。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让学生体会发现的快乐,同时也使写字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指导的层面上,更多的是学生的积极参与。

有重点地指导书写和有针对性地评价相结合,使生字教学更扎实有效,落实第1点教学目标中的写字目标。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一)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着青蛙诗人一起感受了雨天给动物们带来的高兴的心情,还认识了一些标点符号的作用。

以后我们还会跟更多的标点符号交上朋友。

(二)布置作业

1.和爸爸妈妈一起,分角色有感情地读读课文,也可以表演表演。

2.给“雨、们”组词。

【作业设计说明】抓住学生喜欢表演的特点,布置和爸爸妈妈一起分角色表演课文,不仅能帮助低年级学生巩固所学,还能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营造亲子共读的氛围。

 

附:

(巩固练习)

一、选择正确读音画“√”。

          

cuàn     sī dòu  lüè

串{诗{逗{ 略{

chuàn   shī duò luè  

二、连一连,组成词语再读一读。

诗前成心

以们点是

我字过桥

写歌要长

三、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

下()()()雨()()()

四、选择合适的标点,填在括号里。

   

1.我们要爱护小动物(   )   

2.傍晚(   )小青蛙在池塘里叫不停(   )   

3.河水真清啊(   )

五、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上。

①水泡泡②小逗号③一串水珠④小句号

1.小蝌蚪游过来说:

“我来当个        !

” 

2.池塘里的       说:

“我能当个       。

3.荷叶上的       说:

“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练习安排意图说明】本课练习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一年级的要求,从一年级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本课内容设计,重在夯实基础,积累运用。

重点考查学生的识字写字和组词能力,以及初步的运用逗号、句号和感叹号的能力。

练习形式多以选择题、连线题等题型为主,目的是减少学生的书写量,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一年级学生书写的质量。

 

板书设计:

       

7青蛙写诗

      蝌蚪( (),

      

水泡泡(  )   。

       

一串水珠(

)……

 

呱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