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诗词三首 省优获奖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9778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诗词三首 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3诗词三首 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3诗词三首 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3诗词三首 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3诗词三首 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13诗词三首 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13诗词三首 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13诗词三首 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13诗词三首 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13诗词三首 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13诗词三首 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13诗词三首 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13诗词三首 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13诗词三首 省优获奖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诗词三首 省优获奖教案.docx

《13诗词三首 省优获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诗词三首 省优获奖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3诗词三首 省优获奖教案.docx

13诗词三首省优获奖教案

13 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1.以品、读结合的方式赏析诗歌,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

2.理清作者情绪变化,感悟作者复杂情感。

3.探究本诗艺术手法,谈论人生感悟。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

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

这个人就是李白。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行路难》(其一),感受诗人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教学新课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

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

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

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歌背景:

《行路难》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年)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所作,共三首,本文是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1.本诗的前四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状态?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是如何表现他的感情的?

明确:

前四句写出“嗜酒见天真”的作者竟然在朋友的践行宴上,“停杯投箸不能食”,并“拔剑四顾心茫然”,写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为了表现这种苦闷,作者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就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教学提示】

可引导学生从诗歌情绪的起伏入手思考。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作者在这里并未渡河登山,那么这么说的用意是什么呢?

明确:

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他苦闷的原因。

“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

李白本是个积极处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

可是他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两句化用了什么典故?

用意何在?

明确:

前一句化用了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的典故;后一句是伊尹受商汤聘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的典故。

作者在此化用这两个典故,表明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作者化用典故刚刚有了信心,为何又开始感叹行路难?

明确:

当作者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

展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

这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过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同时也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说明作者最终拥有了怎样的心境?

明确:

说明了作者又对前路充满信心,哪怕面前的道路险峻而多歧,作者却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彼岸。

突出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这是他唱出的最强音。

探究: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原因在哪里?

明确:

(1)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2)诗人的浪漫主义气质,以及不畏前途艰险的豪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朗读并背诵诗歌。

2.体会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3.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作者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一、导入新课

提问:

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

酬,即是酬答,以诗相答;乐天,即白乐天,也就是白居易。

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从和州返洛阳,途经扬州时,遇到了白居易。

在筵席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赠他,他就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作为答谢。

那么白居易给刘禹锡写了怎样一首诗让他竟写诗答复呢?

这首答复诗又写了怎样的内容呢?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

他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

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

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他。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教学提示】

教师引导学生简要学习本诗,引导学生关注写作背景。

1.作者为什么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明确:

在《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白居易提到“二十三年折太多”,作者既是写酬答之诗,便从此处作起,而“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在当时这些地方都十分荒僻偏远,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却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如此之久,其愤慨心情也就不言而喻。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化用了什么典故?

有何作用?

明确:

化用了“闻笛赋”与“烂柯人”两个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

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有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作者写此意在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据《述异记》载,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

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上百年。

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

作者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旧友的悼念,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3.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明确: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

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

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

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

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4.请比较《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说说两首诗谁的境界更胜一筹。

明确:

本诗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作,白居易原本只是感喟,诗中多流露出的是叹惋之情。

而刘禹锡的回赠诗,虽也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更显出了他豁达的人生观。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说说本诗的主旨。

明确:

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

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谪,但新人辈出,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

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水调歌头》

1.反复朗读本首词,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领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3.理解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以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你能背一些咏月的诗词吗?

(预习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千年以前,大文豪苏轼也在中秋明月下对酒当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苏轼,走进他的词。

【教学提示】

可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二、教学新课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熙宁九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教学提示】

词:

是一种新体诗歌,盛行于宋代的一种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词按字数的多少大致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词有词牌,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支曲子,有严格的字数和平仄要求,一般的词人只负责“填词”就行了。

词的内容一般分为上、下片或上、下阕。

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代表:

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代表:

苏轼、辛弃疾。

1.初读文本,借助工具书梳理字词。

2.教师范读或播放范读音频,学生模仿着读,并在朗读中把握朗读节奏。

节奏划分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

小序交代了写这首词的时间和原因。

时值中秋佳节,月圆之夜,因此写月,古人见月思乡思亲,苏轼亦然,因此写此作来怀念自己的弟弟。

2.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的是什么?

明确:

上阕:

写月下饮酒(写景),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

写对月怀人(抒情),由感伤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

3.上阕写到月宫境界,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的心理状态,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

请结合下面提示做简要分析。

提示:

写作该词时,苏轼正被贬密州任知州。

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一再遭贬。

其时,他和弟弟苏辙(即子由)已经七年没有团聚了。

明确:

他写这首词时正政治失意,思想的矛盾、对现实不满充塞胸怀,由此,才写出幻想中的天上宫阙,幻想超脱尘世。

4.为什么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也反映了他矛盾的心理?

他最终是否选择了乘风归去?

明确:

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显现出了他的矛盾心理。

但矛盾的最终结果是回到现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便说明他最终选择了入世。

5.下阕写月光引起作者的无眠,作者为什么会“无眠”?

作者在此处的“无眠”是否还有深刻含义?

明确:

文章在小序中便说“怀子由”,这“无眠”正是因怀念亲人而起。

而“无眠”一词在此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即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6.请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两句。

明确:

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

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

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以最开放的心胸慨然面对一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效仿。

7.再次朗读诗歌,要求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有情有味,要能读出矛盾的心理,积极的处世态度,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1.详细规划三首诗的教学目标,且三首诗歌的教学目标落实全面;

2.以朗读穿插于全文学习中,有助于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不足之处

1.由于课时限制,诗歌教学无法向课外延伸;

2.学生对古人的情愫把握能力较差,难以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深情。

第四单元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四单元 )  青春年少

22 范进中举

1.把握小说故事情节,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对比、夸张、讽刺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3.品味小说语言,领会讽刺艺术的魅力。

4.了解吴敬梓及其代表作《儒林外史》的相关文学常识。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题,分析课文题目中所流露出来的信息。

明确:

人物—范进;事件—中举。

2.课文题目反映了我们古代何种现象?

明确:

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作科举。

范进中举是不是好比今天的人考上公务员了呢?

欲知究竟,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教学新课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吴敬梓出生于一个科甲鼎盛的缙绅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进士。

受家族的影响,他少时热衷科举,早年入学为秀才,二十九岁时参加乡试,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

不过,读书生活使他显露出孤标脱俗的叛逆个性。

特别是在他的父亲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使他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劣。

吴敬梓性情豁达,不善治家,不上十年,就将遗产消耗一空。

经历了由富到贫之变后,他饱尝了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清了清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

正因为其个人经历,使他对当时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之弊病有了深刻的了解,写下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

全书故事情节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卑劣的社会习气,成功地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教学提示】

可参考光盘教学素材做详细补充说明。

目标导学二:

掌握故事情节,初步感知形象

1.快速浏览课文,以最快的速度梳理出故事的情节结构,并简要概括内容。

明确:

本文可分为范进中举前与中举后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

中举前贫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

第二部分(3—11):

中举后喜极而疯及社会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2.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和张乡绅对他的态度可谓是截然不同的,请同学制作一张表格,分析范进中举前后众人的态度变化,并说说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众生相。

  人物

态度  

胡屠户

众乡邻

张乡绅

中举前

骂范进现世宝、癞虾蟆、尖嘴猴腮、不三不四。

高高在上并嫌弃女婿

不闻不问

不理不睬

中举后

拿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慰问,夸范进才学高,品貌好,是天上星宿。

不敢打骂。

称贤婿老爷,低头扯后襟

奔走效力

殷勤送礼

拿蛋送酒

背米捉鸡

搬桌拿椅

送银送房

称兄道弟

  明确:

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各色人物嫌贫爱富、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丑态跃然纸上。

他们对权贵阿谀奉承,对寒士白眼相加。

由此可见,读书人中举后便可享富贵,受尊敬,不中举则被人看不起。

深刻反映了当时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

3.简要说说范进中举前后又有哪些变化。

明确:

中举前,每日少饭食,乡试无盘缠,家贫不得已要卖鸡换米煮粥;畏惧岳父大人,对胡屠户唯唯诺诺。

中举后,高兴发疯,清醒后,对张乡绅奉迎自如,打起官腔,对胡屠户是势利虚伪。

目标导学三:

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

【分析胡屠户】

1.分别找出在范进中举前后,有关胡屠户语言、行为描写的语句。

示例:

中举前,范进去向胡屠户借盘费,“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凶神似的样子简直令人发指。

中举后,“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居然“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

2.胡屠户的言行,表现了胡屠户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做简要概括。

明确:

欺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倨傲(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后)的市侩形象。

【分析范进】

采用分析胡屠户的方法,说说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地方看得出来。

示例:

①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统治阶级行列。

所以家中断粮,仍要去参加乡试;一旦中举便乐极发疯。

②虚伪。

张乡绅送银子,范进“再三推辞”“才把银子收下”。

可张乡绅刚走,“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可见推辞是假意……

师总结:

范进是一个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的人。

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

【分析众乡邻(包括张乡绅)】

中举前,范进的生活非常穷苦,但文章并没有写到众乡邻(张乡绅)的身影,当范进中举的消息传出后,众乡邻(张乡绅)有送钱的,有送鸡蛋的,张乡绅还直接送银攀亲,当范进发疯时,大家都很着急,并且积极地想方设法,这些反映了什么?

明确:

反映了当时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的世风。

目标导学四:

研读文本,探究文本讽刺艺术

1.文中有很多情节,看似非常可笑,请试着画下来,并想一想,笑的背后隐含什么?

示例:

(1)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丑态。

(2)挨了一个巴掌之后,范进才从疯态中清醒过来。

(3)胡屠户前倨后恭的丑态……

明确:

这些语言在可笑的背后是对人物丑恶灵魂无情的嘲讽,用笑的方式去表现人物的可悲之处,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

这就叫作讽刺。

【教学提示】

范进中举的悲喜变化及影响,不是一个个案,应该推而广之,通过范进一个人去解读一类人,所以教师可以多找几个古代读书人的例子,以求学生对范进喜极而疯的故事有一个更深层的理解。

2.结合下面几句话,说说文章是如何达到这种讽刺的效果的。

(1)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

“噫!

好!

我中了!

”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明确:

将范进中举后的疯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表现出对文人半生蹉跎只为求取功名的悲哀,疯是“喜极而疯”,而作者正是用这喜极的状态表现当时士人的悲哀。

(2)“不要失了你的时了!

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

……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

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胡屠户道:

“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

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明确:

作者用了前后对比的手法,前写胡屠户的刻薄,后写胡屠户的谄媚,前后嘴脸截然不同表现出世风之庸俗。

(3)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

“这个,你且收着。

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

”范进道:

“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明确:

“攥在手里紧紧的”“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表现了胡屠户不是真的想要归还银子,这一细节就与他的退银之辞形成对比,构成矛盾,引人发笑,从而达到讽刺效果。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

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一篇片段作文。

提示:

1.要从人物命运的角度来考虑。

2.范进只是一个典型,要跳出范进去看这一类人。

明确:

我觉得是悲剧,范进虽然中举了,但他把一生都浪费在科考中,束缚在科举制度的框架内,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被扼杀。

其实范进只是我国封建社会众多读书人中的一个,相对于大多数人,范进算是幸运的了,毕竟,他中举了。

但很多人,却只能淹没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之中,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更是国家的悲哀、民族的悲哀。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通过阅读,感知文章大意;通过品读,体会本文的艺术手法,对讽刺艺术有较深的认识。

不足之处

  学生对科举制度对士人的影响的认识尚有不足,因此难以理解范进中举后的“喜极而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