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肢指再植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44123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断肢指再植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断肢指再植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断肢指再植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断肢指再植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断肢指再植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断肢指再植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断肢指再植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断肢再植术恢复部位的损伤,病人术后体质虚弱,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创伤性、中毒性休克、急性肾衰等严重并发症;

另外,也可能发生再植血管痉挛栓塞,甚至出现血管危象,若处理不当,可造成断肢(指)坏死,致使再植失败。

因此,术后细心观察与精心护理是再植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之一。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

①焦虑;

②自理缺陷;

③疼痛;

④潜在并发症--休克(失血性、中毒性);

⑤潜在并发症--肾衰;

⑥潜在并发症--再植肢(指)体血液循环障碍;

⑦潜在并发症--便秘;

⑧知识缺乏:

功能锻炼知识。

一、焦虑

二、自理缺陷

三、疼痛

以上一~三均参照"

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

中的相关内容。

四、潜在并发症--休克(失血性、中毒性)

相关因素:

1创伤大、出血量多,尤其是高位断肢。

2毒素吸收:

肢体严重创伤、高平面断离,尤其是缺血时间较长的断肢。

主要表现:

1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皮肤湿冷,粘膜苍白,脉搏快而弱,脉压差减少,尿量减少。

2高热、神志不清、抽搐、口吐白沫、牙关紧闭等。

护理目标:

1病人能得到及时观察,出现休克先兆时能得到及时处理。

2病人未发生休克。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变化,警惕休克发生。

(1)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每小时1次。

(2)留置尿管,测尿量和尿比重,每小时1次。

(3)注意皮肤粘膜色泽、温度变化。

2配合医师针对休克原因积极处理:

(1)失血所致休克:

①迅速输血、输液,使收缩压维持在13.3kPa(100mmHg)以上,以免血管吻合栓塞导致手术失败。

②避免使用升压药,因其对周围血管的收缩作用,可造成再植肢(指)坏死和急性肾衰的发生。

(2)因中毒性休克而危及生命者,作好断肢离解手术准备,并对症处理。

重点评价:

1病人是否有休克先兆并得到处理。

2病人是否发生休克并得到抢救。

五、潜在并发症--肾衰

1休克。

2肾缺血。

3肾中毒。

1少尿或无尿,尿比重降低,水中毒,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及氮质血症。

2尿毒症:

恶心、呕吐、头痛、倦怠无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

3出血倾向:

皮下、口腔粘膜、齿龈及胃肠道出血等。

1病人能得到及时观察,肾衰早期即能得到处理。

2病人未发生肾衰。

1密切观察神志及生命体征,当收缩压逐步下降、舒张压逐步上升、脉压差缩小时,可导致肾供血不足,应及时补充血容量,预防和纠正休克。

2严密观察每小时尿量、颜色及比重。

当尿量变少、颜色加深及至肉眼变红、尿比重降低时,提示为肾衰早期,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3遵循量出为入原则,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遵医嘱定时抽血监测血钾、尿素氮等生化指标。

4一旦出现肾衰,给予无钾、低蛋白(优质蛋白)、高热能饮食,并补充多种维生素。

5注意口腔、皮肤护理,预防继发感染。

1病人是否有肾衰征象。

2病人一旦出现肾衰,能否得到妥善处理。

六、潜在并发症--再植肢(指)体血液循环障碍

1血管痉挛:

吸烟、疼痛、寒冷。

2血管栓塞。

3血容量不足。

1再植肢(指)体皮肤、甲床颜色苍白或瘀斑,指腹萎陷或饱满。

2毛细血管(Cap)充血反应迟缓,皮温下降。

1病人无明显血液循环障碍的潜在因素。

2病人无明显再植肢(指)体血液循环障碍。

3病人一旦出现再植肢(指)体血液循环障碍,能得到及时处理。

1测体温、观察指甲床、指腹色泽及饱满程度,每小时1次,以便及时发现危象,紧急处理。

(1)指甲及指腹色泽红润、饱满,Cap反应良好,皮温较健侧高1-2℃,表示血管吻合口通畅。

(2)指甲及指腹苍白,萎陷,Cap无反应,皮温下降,表示动脉痉挛或栓塞。

(3)指甲及指腹发绀、指腹肿胀,Cap反应可存在,皮温下降,表示静脉痉挛或栓塞。

(4)测皮温的要求与皮温判断:

①用半导体皮温计测量肢体温度。

②测量时关闭烤灯片刻。

③需与健肢相应部位对比。

④术后24小时内患肢的温度高于健侧。

24小时后可与健侧相同或低1-2℃。

2防止血管痉挛,预防血栓形成:

(1)卧床休息2周。

(2)患肢绝对制动,避免肢体受压。

(3)注意肢体保暖:

①保持室温25℃。

②用60-100W的照明灯照射再植肢体5-7天,灯距为33-50cm,以使局部的血管扩张。

在患肢血液循环较差时,则不宜用烤灯,以免增加局部组织的代谢。

(4)禁止吸烟。

(5)避免进食辛辣食品。

(6)镇痛:

可用自控镇痛装置。

(7)遵医嘱及时使用血管扩张剂:

罂粟碱和妥拉苏林,低分子右旋糖酐,并观察有无变态反应。

3出现血管痉挛时协助医师进行如下处理:

(1)解开绷带敷料,以解除压迫。

(2)遵医嘱采取血管解痉措施。

①臂丛或硬膜外麻醉。

②交感神经节封闭。

(3)高压氧治疗。

4注意再植肢(指)体位置。

(1)适当地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防止和减少肢体的肿胀。

(2)酌情约束肢体,防止入睡后不自觉地活动及移动体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3)避免长时间侧卧致患肢受压造成静脉回流受阻。

(4)两周内更换被服、敷料时动作轻巧,避免较大的体位变动。

1病人再植肢(指)体皮温、指甲、指腹色泽及饱满程度是否正常。

2病人再植肢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的相关因素是否消除。

3病人再植肢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时是否得到及时处理。

七、潜在并发症--便秘

参照"

八、知识缺乏:

功能锻炼知识

1未接受过专业知识教育。

2畏惧。

1不知道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2不理解绝对卧床休息与锻炼的尺度。

1病人了解并掌握功能锻炼方法。

2病人再植肢体功能逐步恢复。

1卧床期间,多做深呼吸和健康肢体的活动。

22-3周(伤口愈合)后:

(1)手指主动和被动活动,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2)理疗。

(3)下床活动。

病人是否进行功能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